《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

《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

《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通過中關村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沉浮的全部歷程,對中關村拓荒者紀世瀛傳奇人生的立體掃描,反映了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批吃螃蟹人的創業歷程;紀世瀛創業的傳票經歷是中關村從荒煙蔓草到高樓林立,從蟬唱蟲鳴的郊區到蜚聲海內外的科技新城這一脫胎換骨歷程的縮影。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紀世瀛,北京市人,出生於1942年。
1967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系原子核工程專業,嚴濟慈的關門弟子。畢業後在中國科學院從事核聚變研究,完成了中國第一個高比壓環形GBH-1核聚變實驗裝置和Mirro電漿實驗裝置的主體工程設計。
1980年創辦了北京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是中關村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企業界有28年的創業史,歷經磨難,九死一生,屢創奇蹟,多次被評為“中國優秀民營科技實業家”,“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等。被國家科委、中國科協等部門授予“中國優秀民辦科技企業家”稱號。被新聞界譽為“中關村第一村民”。
1988年創辦了第一個民辦的研究院——北京市套用科學研究院。在經濟學界被譽為“紀民營”,是“經濟民營化”最早的鼓吹者、實踐者和理論家。被新聞媒體稱作“民辦教育改革家”。並以“民營科技企業代言人”的名義被列入“誰改變了中國”的108位名人的第77名。
最近,紀世瀛撰寫的《關於建立創業教育工程體系的建議》,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他和他所領導的世紀英才學院正在為開展創業教育、創立創業學、面對“九大人群”、實現“五大轉變”,煥發十幾億中國人的創業激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現任北京世紀英才高等研修學院校長、北京市套用科學研究院院長、中華創業研究院院長。
兼任中國創業教育聯盟主席、全球創業型經濟論壇執行主席,北京市科協終身榮譽委員、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名譽會長?
歷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科協常委.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會長、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約工作人員、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大學首任校長。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58折搶購>>·獨唱團(韓寒主編,絕版熱賣)>>
內容簡介
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第2版)是一部中關村改革的珍貴史料;這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傳奇故事;這是創業實戰的典型案例;這是企業家創業中的一面明鑑;這是茫茫商海航程上的航標燈;這是人生哲理和人生實踐的教科書。
貴在第一:中關村第一家的浮沉歷程、第一村民的傳奇人生;貴在真實:無在真實:無任何臆造的真實紀錄、提供大量證據材料;這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親身親歷;貴在傳奇:每事出人意料之外、所有都是史無前例;貴在真情:身在其中的真實感受、生死情愛的感情嵮峰;如果你正在創業,你應該讀《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第2版)》,它會給你經驗和教訓;如果你創業遇到困難,你應該讀《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第2版)》,它會給你信心和希望;如果你創業一帆風順,你應該讀《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第2版)》,它會給你清醒和警示;如果你沒有創業的念頭,你也應該讀《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第2版)》,它會告訴你中關村的歷史。

目錄

序——李庚其
編者的話:“中關村第一村民”稱謂的由來
第一版首發花絮
開篇中關村之源
追溯“中關村”第一家
中關村三代創業者的傳奇
創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第一篇磨難人生
紀世瀛不投降就叫他滅亡
憶當年熱血沸騰立志報效國家
仗義執言惹火燒身
“集中營”關押半載三大損招折服紀世瀛
“罪”當該死貴人相助
第二篇生死相從
感情的折磨
悲壯的愛情偉大的婚姻
生也相從死也相從
永不言敗幻想出頭
忍無可忍訴諸中央
平反昭雪重見天日
第三篇創業傳奇
反林英雄作報告轟動中科院
樹欲靜而風不止風雲中又遭厄運
創業萌動密室策劃
倉庫的角落燃起第一把創業之火
中關村的科技游擊隊長
妻子的淚
開明婆婆奔走呼號
一身正氣鬼神不懼
中南海的聲音
中關村第一家的紅火日子
中關村第一個巨額科技開發契約
勝利在望突遭厄運
被逼無奈走上法庭
禍不單行雪上加霜
永不言敗死裡求生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天賜良機軍民同攜手
九項產品服務軍事科研
第四篇叱吒風雲
受託於危難之時引導潮流當仁不讓
人民大會堂頒獎慶典“科技之光”震動全國
民營企業的“保護神”
勇於理論創新第一個提出“經濟民營化”
一語驚人振聾發聵
四進“萬言書”為民營科技企業吶喊
呼風喚雨引來群龍聚首
中國民營經濟論壇深圳險中求勝
弘揚民營科技精神抒發創業情懷
第一村民年過花甲要入黨
鮮花、眼淚、掌聲中辭去會長職務
第五篇再創奇蹟
立志打造企業界“黃埔軍校”
同一個夢想
從這天起世界上有了第一所企業家大學
策劃、承辦轟動中國的諾貝爾獎北京論壇
大聲疾呼“企業家精神也是生產力”
企大周年慶勝利美酒長詩讚輝煌
借春風終成竹振聾發聵論新經
走進核心地帶又登創業新起點
第五封萬言書建立創業教育工程體系
面對癌症笑傲人生
良好心態永不言敗
感人肺腑情中秋燭光頌
斯有大愛情傾四方
引領創業型經濟新潮流再掀創業型就業新浪潮
第六篇媒體聚焦紀世瀛
知識分子的偉大創舉——訪第一個民營科技企業創辦者紀世瀛
“中關村第一村民”的第二夢想——訪世紀英才學院院長紀世瀛
打造中國企業家“黃埔軍校”的人
“紀民營”仍然盯緊中關村
應當把大力促進民辦科技實業發展提到重要議事日程
應當把大力發展民營高科技產業作為實現2010年宏偉目標的一項重要的戰略決策
建設中關村知識經濟戰略區點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第三把火炬
關於加強民營經濟理論建設的建議
關於建立創業教育工程體系的建議
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中關村狂人紀世瀛的理想意境
中關村的拓荒牛——訪北京市政協委員紀世瀛
中關村精神萬歲
後記

前言

龍景主編了《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中關村第一村民”指的就是中關村最早下海創業的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老會長紀世瀛。中關村的老總們都親切地稱他“老紀”。把的傳奇人生刊刻於世,激勵後人,是眾望所歸。龍景執意讓我為該書作序,儘管力不勝任,作為紀世瀛最好的朋友,我仍感萬分榮幸。
拿到《中關村第一村民的創業傳奇》書稿之後,不禁連夜讀起,剛一瀏覽目錄,他那驚天地、泣鬼神的風雨歷程立即呈現在我眼前,使我熱血涌動。紀世瀛是個“奇人”,但我認為他的“奇”遠不僅僅止於創業,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與時俱進的眼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雍容氣度。
2006年7月的一天,我接到紀世瀛的一個電話,說他剛從醫院出來,醫生說他患了胰頭癌。這訊息真是晴天霹靂!我安慰他:“也許診斷有誤,千萬不要太緊張,精神上一定要挺住。”他哈哈大笑著對我說:“哈哈!不就是胰頭上長個‘癤子’嘛!但是,不像誤診,協和、腫瘤、人民三大醫院一致診斷胰頭占位。你放心,最不緊張的就是我自己了,我該做的事都做了,一個山村的苦孩子乾到今天,一生已經很輝煌,死而無憾了。眼下不想讓太多人知道,尤其不能讓我夫人知道。”
紀世瀛是我無話不談的摯友,他的病讓我憂心如焚。但使我吃驚的是每次打電話詢問病情,他總是那么積極樂觀,有時正在去參加政協會的路上,有時正在準備去哪裡演講。他的秘書陳宏陽對我說:“醫生說不進行大手術最多只能活八個月。校長根本不顧醫生的警告,堅決不做手術,他說不就是長個‘癤子’嗎,有什麼可怕!八個月能幹很多事情!”他還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活動。老紀的人生格言是“良好心態永不言敗”。他以這樣的心態面對生死,著實讓我欽佩,但也增加了我的擔心。中秋快到了,想到明年老紀可能已經不在人世,我決定為老紀組織一次高規格的中秋晚會,大家心知肚明這是在為老紀告別送行。晚會上李光羲、杜聲顯、李元華、鄭忠秀等要好的朋友深情地為他演了很多節目,他也朗誦了一首《燭光頌》,當他念到:“我願意做一支蠟燭,一生一世燃燒自己,做無私的奉獻。只要讓人間充滿幸福、光明、溫暖,即使燃燒到最後,也沒有嘆息、無悔無怨。留給人世最後的囑託是:用我最後的余火把下一支蠟燭點燃!”很多人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無私奉獻了一生,就像山間的溪流,流進田園,不求回報。即使到生命的最後,還要用自己的余火把下一支蠟燭點燃,這是怎樣的節操呀!他面對絕症、笑做人生,至今還挺立在創業前沿,生龍活虎,奮鬥不息,以堅強意志和良好心態戰勝了病魔,創造了又一個奇蹟。
唐代詩人孟浩然有詩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人總是要死的,但像紀世瀛那樣臨難不苟,面對死神而凜然大氣的又能有幾人?聯想他被砍27刀與死抗爭,被打成反革命而不心灰意冷,初創企業陷入絕境而挺身東山再起,好一個打不死的紀世瀛!
通讀了本書才知道紀世瀛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紀世瀛幼年家貧,四歲即隨家人逃難張家口,饑寒交迫無奈入廟做了小和尚。家鄉解放後,他才還俗回京得以入學。由於天資聰慧,加之勤奮努力,成績一路領先,並且考入了頂尖級的中國科技大學,做了嚴濟慈的關門弟子,這為他日後的發展打開了一條康莊大道。但超常的思維和深邃的洞察,使他無法安分。當全中國都在高喊“林副主席永遠健康!”時,他卻敢於反對林彪,認為林彪是兩面派、野心家,為此他進了牢房,險些被槍斃。改革開放後,當人們還習慣性地守著計畫經濟模式,端著鐵飯碗時,他卻毅然率先丟掉了科學院的鐵飯碗,創辦了中關村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二十幾年來在商海里幾經磨難、九死一生,終獲成功。由於他的威望,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選他作會長,在他擔任會長的14年間,為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和中關村的發展奔走呼號、嘔心瀝血,多次向中央和北京市的領導上萬言書,慷慨陳辭,建言獻策。辭去會長職務後,他又立志要打造中國企業家的黃埔軍校,年過花甲又創辦了中國第一所企業家大學。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他又大膽提出“企業家精神是第四生產力”,在國內外經濟學界引起強烈反響。他寫了第五份萬言書,呈送劉淇同志,大聲疾呼建立“創業教育工程體系”,面對九大人群、實現五大轉變,立意要把中國最沉重的人口包袱,變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資源。難怪《誰改變了中國》這本書里列出了100位名人,第77人就是紀世瀛!
人生難得幾回搏!紀世瀛幾經險境,一生不懈拼搏。他對社會、對未來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敏感性;他並非聖賢,但一旦認準的事情,他就全力以赴去做;他我行我素,不計得失,對冷眼和譏諷全然無動於衷。正像人們形容巴頓將軍那樣:在他的宇宙里,他就是中心和全部。他重信諾、講義氣、勤奮堅韌、務實求進。他把傳統的儒家入世之道、法家的變革思想和西方的進取精神完美地結合起來,終於造就了他的傳奇人生。他的傳奇為艱難行進中的中國企業家們樹起了一面輝煌的旗幟,也為這個群體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紀世瀛,他是如此的傳奇,又是如此的一般,和每個披荊斬棘的中關村人一樣;他像一點燭光,是偉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偉大;他是在中國的改革航程上一盞小小的航標燈,經久不息地放射著一縷醒目的光亮,默默地向世人訴說著人生的感悟、創業的滄桑!
後記
在改革開放30年之際,社會各界人士和新聞媒體都把目光聚集在改革開放的前沿——中關村。中關村的神奇變化和神秘色彩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神往。“中關村第一村民”紀世瀛的坎坷人生和創業經歷,從一個重要的側面真實地反映了中關村的發展史,不但是中關村的第一代創業者的真實寫照,也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沿革。
知情的人們強烈希望我們把紀世瀛的創業人生記錄下來供世人分享,它不但能激勵當代的創業者,對子孫後代都會有深刻的教益。根據大量的真實史料和紀世瀛本人的回憶我們完成了這部《創業傳奇》。
紀世瀛的一生就是一部充滿激情、吶喊、拼搏、災難、奮鬥、奇蹟的傳奇小說,不用任何修飾就叫人為之震撼。由於篇幅所限,我們不得不忍痛割捨了很多珍貴的資料和動人的故事,在這本書的背後有著更多的愛、恨、情、愁,更多的懸疑變幻,都未能寫進這本書。66歲的紀世瀛還在人生道路上搏擊,每天都有新奇。不知道他在今後的道路上還創造什麼傳奇!只有留給後人去書寫。
我本人對中關村的創業英雄們懷著崇高的敬意,也想以這本書獻給在改革開放中為中關村做過貢獻的創業者、企業家和鼎力支持創業的開明領導、新聞工作者、理論工作者。紀世瀛本人一再強調:“這部創業史,尤其是在擔任14年會長期間的工作成就及理論成果,絕不是屬於我一個人,而是屬於我的顧問、副會長、秘書長和可敬可愛的企業家群體,屬於整個的團隊。歷史給了我一個為社會做貢獻的機會,給我的人生增加了光彩。”
對於這本書,我只做了一點文字編輯工作,它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勞動。在這裡一併表達感謝!
由於出書要求的時問非常緊張,想在改革開放30周年時獻給大家,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了這本書的編輯工作,難免出現一些疏漏和錯誤,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感謝大家關注!
最後我願意用紀世瀛的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中關村精神萬歲!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篇磨難人生
紀世瀛不投降就叫他滅亡
被稱作“中關村第一村民”的紀世瀛二十幾年如一日頑強地吶喊、拼搏、奮鬥在中關村。當了14年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的會長,連續當了三屆政協委員,以至創辦了聞名遐邇的企業家大學並出任首任校長。他並沒有什麼來頭,他出身是如此的低微而平凡,卻經歷了人世間驚人的苦難,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最殘忍的就是滿腔熱血的青年小伙子剛剛走上社會就被宣判了政治上的死刑。
1970年,早春。
在山西朔縣的“集中營”里,“紀世瀛不投降就讓他滅亡”、“紀世瀛反對林副主席罪該萬死”的口號聲震耳欲聾;批判大會聲討紀世瀛的熱潮,鋪天蓋地的大字報宣判了一個剛剛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的熱血青年的世界的末日……
那個極度熱愛生活、滿懷人生憧憬的紀世瀛被這個洶湧而來的惡浪吞噬了……一切理想都破滅了!一個噩耗傳來不能不使一向樂觀的紀世瀛絕望:一個因為說了林彪幾句壞話的叫張志新的人被槍斃了,而且死得極慘!據說怕她當眾辯解,出口“惡毒地攻擊”林副統帥,臨死前竟然割了她的舌頭……而紀世瀛的反林言論有四大篇“毒汁四濺”的日記,有系統的理論,並直接攻擊“林彪是陰謀家、野心家”;明確反對林彪的三十字方針;說林彪利用文化大革命迫害老幹部;“高舉紅寶書是打著紅旗反紅旗”。毫無疑問,等著他的唯一的下場不但是政治上的死亡,而且生命的死神也在向這個熱愛生活的青年招手!
本來,這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正在山西洪洞縣馬牧村某部隊駐地接受鍛鍊的紀世瀛心情也特別的好。雖然每天早晨三四點鐘天還沒亮就要下稻田插秧,晚上天漆黑一團才能回到駐地,但是紀世瀛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吃苦受累不在話下,最重要的是紀世瀛的心裡有一個美好的願望要實現:那就是相愛多年的女朋友相約就在今年春天結婚在那個“火紅的年代”里找到一個情投意合的知己結為秦晉之好實在是人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