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學教程》

《中央銀行學教程》

全書將中央銀行學分成四部分闡述,第一至第四章簡要介紹中央銀行的體制;第五至第八章講述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Z第九至第十二章講述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第十三章講述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這是適應銀監會的成立而新出的一本中央銀行學教程。通過詳細分析中央銀行的業務操作,解釋中央銀行履行其職能的基本原理。這可以說是《中央銀行學教程》的一大特點。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為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加深理解,在每章的開頭都有一個本章提要,在每章的末尾部有若干練習題,並附參考答案,對較難的章節還配有知識點脈絡圖,便於學生理解學習。
中央銀行學教程》既是教材又是了解中央銀行基本運作原理的入門書,因此,既適合大專院校經濟類、金融類專業師生,也適合金融部門的實務工作者。

作者簡介

童適平,男,經濟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從事貨幣銀行學教學多年、並從事日本金融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在日本大藏省財政金融研究所、日本銀行進行演講和研究。出版著作主要有:《日本金融監管的演化》、《戰後日本金融體制及其變革》、《戰後日本財政和財政政策研究》等。另外在《復旦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第一章中央銀行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本章提要
第一節中央銀行的產生
第二節中央銀行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中國中央銀行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二章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本章提要
第一節中央銀行的性質
第二節中央銀行的特點及其業務活動的範圍和基本原則
第三節中央銀行的職能
第四節我國中央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三章中央銀行的體制
本章提要
第一節中央銀行體制的類型
第二節中央銀行的資本組成類型
第三節中央銀行的權力分配模式和組織結構類型
第四節我國中央銀行體制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四章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
本章提要
第一節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爭論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五章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
本章提要
第一節貨幣發行業務
第二節中央銀行的存款業務
第三節中央銀行的其他負債業務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六章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
本章提要
第一節中央銀行的再貼現和貸款業務
第二節中央銀行的證券買賣業務
第三節中央銀行的儲備資產業務
第四節我國中央銀行的主要資產業務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七章中央銀行的支付清算業務
本章提要
第一節中央銀行支付清算業務體系
第二節中央銀行支付清算業務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中央銀行支付清算業務的重要性
第四節我國支付清算體系的現狀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八章中央銀行的其他業務
本章提要
第一節中央銀行的代理國庫業務
第二節中央銀行的會計業務
第三節中央銀行的調查統計業務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九章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概述
本章提要
第一節貨幣政策的涵義和作用
第二節貨幣供求與社會總供求
第三節貨幣政策對經濟運行的影響
第四節貨幣政策理論解釋簡述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十章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目標
本章提要
第一節貨幣政策目標
第二節貨幣政策的中間指標和操作指標
第三節我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目標的特點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十一章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與業務操作
本章提要
第一節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及其業務操作
第二節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第三節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的特點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十二章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
本章提要
第一節政策工具、操作指標、中間指標和最終目標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貨幣政策作用的傳導機制
重要概念
練習題
參考答案
第十三章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督
本章提要
第一節金融監管概論
第二節金融監管理論
第三節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第四節中央銀行在金融監管中的作用
重要概念

前言

本教材是編著者總結多年來在復旦大學經濟類本科生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經修改而寫成。
編著者在多年教學中,體會到《中央銀行學》作為教育部規定金融學專業六門主幹課程之一,內容涉及範圍廣,既包括總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還包括銀行業務等方面的基礎和知識。避免與上述有關課程的重複和儘量克服繁雜的感覺是提高教學效果的要點。因此,本書在教學的內容安排上,將中央銀行學分成中央銀行體制、中央銀行業務、貨幣政策以及金融監管四個部分,並通過內在邏輯關係將四個部分連成一個整體。這個邏輯關係是:中央銀行體制的特點決定中央銀行業務的特點、中央銀行業務內容決定中央銀行掌握調控貨幣供應量的工具、中央銀行業務特點決定中央銀行與廣大金融機構存在廣泛的業務聯繫並因為中央銀行持有貨幣政策工具有利於中央銀行在金融監管中發揮作用。在內容上,考慮到學生缺乏感性認識的具體情況,儘量通過實際例子說明基本原理,努力爭取由淺入深、簡明扼要。
編著者的上述目的是否達到,只能請各位讀者評判了。限於編著者的水平,若有缺點錯誤,恭請各位讀者指正。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李華同志為本書早日問世給予了熱情的幫助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致謝。

精彩書摘

1.發行準備
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貨幣發行的準備是不同的。在金屬貨幣制度下,貨幣的發行準備是貴金屬,如白銀、黃金等。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貨幣發行往往使用現金和有價證券做準備。現金準備包括黃金、外匯等具有極強流動性的資產,使貨幣具有現實的價值基礎,有利於幣值穩定。但若全部以現金做準備,則不利於中央銀行根據經濟水平和發展的需要做彈性發行。因此,還往往使用有價證券做準備。證券準備包括短期商業票據、短期國庫券、政府公債等,這些證券必須是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和流通的證券。使用證券做發行準備,有利於作適應經濟需要的彈性發行。但是,證券準備的發行也存在制約因素。第一,各國經濟貨幣化、金融證券化和金融市場發展的程度各不相同,證券準備發行的控制和管理比較困難。第二,如果金融市場比較落後,通過公開市場發行貨幣就會受到限制。第三,一般來說證券數量與經濟景氣是順周期的,貨幣發行可能對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起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且,也不利於作為反周期的貨幣政策發揮對巨觀經濟的調控作用。
2.發行準備的比率
有兩層含義,包括貨幣發行的準備與貨幣發行量之間的比率和貨幣發行準備中現金準備與證券準備之間的結構比率。由於現金準備發行缺乏彈性,證券準備又不易控制,因此,貨幣發行準備往往採用兩者搭配的方法。兩者比率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彈性的。在固定的情況下,又有現金準備比率多高為宜的問題。過高使貨幣發行量的擴大受限、過低又容易引起金融波動。因此,很多國家在規定現金準備比率的同時,又留有變通的餘地。當貨幣發行中現金準備比率低於規定時,對低於規定部分徵收超額發行稅。
3.主要發行準備制度
(1)現金準備發行制。貨幣的發行百分之百以黃金和外匯等現金做準備。這種制度的優點是能夠防止貨幣發行過量,但缺點是缺乏彈性。
(2)證券準備發行制。貨幣發行以短期商業票據、短期國庫券、政府公債做準備。這種制度的優點是給予中央銀行較大的利用貨幣發行調節巨觀經濟的餘地。技術。
(3)現金準備彈性比例發行制。貨幣發行數量超過規定的現金準備比率時,國家對超過部分的發行徵收超額發行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