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史雜誌》

《中國科技史雜誌》

《中國科技史雜誌》原名《中國科技史料》創刊於1980年5月,專門用以刊載經過徵集、整理、考證了的中國科技史料。

基本信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國科技史雜誌
《中國科技史雜誌》《中國科技史雜誌》

TheChineseJournalfor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
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
ISSN:1673-1441
CN:11-5254/N
郵發代號:82-323
現用刊名:中國科技史雜誌
曾用刊名:中國科技史料
創刊時間:1980

期刊簡介

本刊是國內唯一系統匯集中國科技史料的大型學術期刊。

主要刊載內容:

(1)中國各歷史時期科技發展的第一手史料,特別是近代珍貴的科技文獻的實錄、科學家自傳、回憶錄和訪談錄等。

(2)中國科技史綜述:著名科學家、發明家、經驗教訓、創業史片斷、主要著述、有意義的趣聞軼事等;某一學科或某一重要科技創立和發展過程;重要科技社團和科研機構的沿革;科技教育組織、科技人才的培養與科學技術交流,先進技術的引進、改進和創新,科學思想的傳播和吸收等;科技書刊出版史等。

(3)中國科技史資料的考證。

期刊榮譽

1992年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5年獲得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7年獲得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歷史沿革

創刊

《中國科技史料》創刊於1980年5月,專門用以刊載經過徵集、整理、考證了的中國科技史料。但徵集整理中國科學技術史料的工作早在此前20多年就已開始了。為了給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提供歷史借鑑,1959年4月周恩來總理就曾號召全國政協的老年人士特別是老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要把親身經歷記錄下來,傳之後代。可是這項工作開展不久,就因"文化大革命"的爆發而中斷。70年代末,人們在十年文化浩劫的廢墟上撥亂反正,全國上下百廢俱興。此時,身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並曾親聆周總理講話的裴麗生同志,覺得應該抓住時期實現周總理的遺訓,儘快地開展徵集整理中國科技史料的工作。也在此時,科學普及出版社總編輯鄭公盾同志在參加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訪問巴黎中,見到該國科學畫廊里掛滿了各國古今大科學家的照片及畫像,而具有悠久文明歷史的中國,卻一張畫像也沒有!這種景象深深地刺痛了全團,他們意識到要加強對中國科學技術史和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決心要向全世界公布並宣傳中國古今有名望科學家的事跡與形象,實事求是地維護中國應有的國際地位。這種想法與裴麗生的意願正相符合,於是他們共同倡議,創辦了《中國科技史料》期刊,專門作為徵集整理和發表我國科技史料的陣地,由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後因科學普及出版社又名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專門用以出版學術書刊,故《中國科技史料》的出版者自1981年起改為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具體的編輯出版工作由出版社內以嚴昭同志為主任的綜合編輯室負責。

刊名的題寫

在刊物的籌備過程中,嚴昭等人考慮到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和關心我國科學技術事業,因而非常想請小平同志為《中國科技史料》題寫刊名。只是擔心小平同志日理萬機,異常繁忙,沒有工夫題寫。不料在誠懇的請求信寄出五天之後,就收到小平同志派專人送來的"中國科技史料"六個清秀有力的題字。這給此刊的幾個籌備者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同時也給《中國科技史料》的刊物本身以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編委會的建立

在《中國科技史料》創辦的頭幾年裡,既沒建立編委會,也沒設編輯部,只有幾個編輯人員。除嚴昭外,還有梁成瑞、王健民、屈惠英和俞天真,鍾少華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也參加一些工作。1984年,嚴昭同志離休,負責人暫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編審徐克明同志接替。鑒於此時編輯業務日益繁雜,各方面需要聯繫或聯絡的工作量較大,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信息量,能夠得到更多的熱心人士對編輯業務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也為了使刊物更加正規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便在此年(1984)建立了由42人組成的編委會。聘請我國著名的聲學家汪德昭為主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薄樹人和出版社社長王麥林為副主編,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的樊洪業等9人為常務編委。還聘請裴麗、錢臨、沈其、袁翰、席澤宗5人為顧問(編委會的名單首次登載在《中國科技史料》1985年第1期上)。在以後的幾屆編委會中,隨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負責人的更迭,王麥林副主編的位置也依次更換為岳家俊、吳之靜。1985年劉雲鶴同志接任綜合編輯室主任,其時參加《中國科技史料》的主要編輯人員還有金恩梅、屈惠英、俞天真、高建同志等。

主辦單位的變更與編輯部的組建

《中國科技史料》創刊之初,只有出版單位,沒有主辦單位。1985年起,始確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為主辦單位。1988年主辦單位又作了變更。其原因是,雖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不是主辦單位,但該刊的出版業務仍由該社負責,所有有關編輯印製裝訂的費用全由出版社擔負,加上四五名編輯人員的工資和日常辦公用品的開支以及編委會和某些座談會的花費等,每年的費用不下10萬元,這在當時也算是個可觀的數字,尚不計兩個辦公室和有關設備的占用。其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業已深入開展,出版社按企業進行核算,上列不菲的費用,對於一個只出版科學技術書刊的專業出版社來說,應當說也是個不輕的負擔;另一方面,出版社還須定員定編,在人員緊縮的情況下,有不少重要的事情正指望著負責編輯《中國科技史料》的這班編輯人員去做。再者,像《中國科技史料》這樣一個科技史界的專業程度較高的刊物,其編輯機構理應設在有關的專門研究單位內,而把它放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內,編輯人員在專業知識方面確實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因此,1987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岳家俊經請示上級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後,數次商談於當時也是《中國科技史料》常務編委之一的林文照,希望林所在單位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及所掛靠的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儘快把這個刊物"拿去",這樣既可使刊物有科技史專業隊伍的依託,確保刊物的質量,又可減輕出版社的負擔。"拿去"的具體辦法就是,從1988年起,《中國科技史料》由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來作為主辦單位,並在該主辦單位內另請人員組建編輯部,而出版社內的原編輯人員不隨遷(出版社另有要務安排);《中國科技史料》的印製費用仍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承擔;另擬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每年撥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人民幣5萬元作為編輯所需費用的補充;如果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每年再能補貼1萬元,就可保證此刊編輯出版業務的正常開展。對此,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提出以下三點意見,即接辦《中國科技史料》對發展中國科學技術史事業,十分有利,應當積極創造條件,接受過來,把它辦好;編輯業務可以考慮由林所任主編的《自然科學史研究》編輯部的編輯人員額外加酬兼任;至於編輯經費問題,要儘量爭取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更多的支持,而對所撥下的經費,確保專款專用,學會和研究所既無力增撥也不占用或挪用,其它方面的工作條件,學會和研究所將盡力支持。此事責成林和《自然科學史研究》編輯部具體聯繫辦理。可是經過反覆磋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每年只能下撥3.5萬元,這使《自然科學史研究》編輯部的同仁們陷入兩難的境地(實際上,從第二年起,所下撥的經費又縮減去10%)。大家商量再三,為了中國科技史的事業,還是把《中國科技史料》這個刊物承接了下來。結果,從1988年開始,《自然科學史研究》編輯部的人馬,也就是《中國科技史料》編輯部的人馬,除了林文照以外,還有趙慧芝、艾素珍、李克敏、屈寶坤、關培紅等同志。90年代以後,夏經林、汪前進、曹育等也在其中合作過一段時間。1988年初,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會開會,討論成立《中國科技史料》第二屆編委會,議決仍聘汪德昭先生為主編。但由於汪先生是著明的老科學家,他的主編之職只能是名譽性的,因而特地任命林文照為常務副主編,全面負責此刊的編輯出版工作。1990年,又建立了第三屆編委會,仍聘汪德昭為主編林文照為常務副主編。新的《中國科技史料》編委會和編輯部在既缺乏資金又缺乏人手的條件下,數年如一日地艱苦努力,"慘澹經營",既得惠於前人的勞動成果,又有科技史作者隊伍和專業知識的支撐,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和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領導下,在同廣大作者的積極而密切的配合下,終於取得了好成績,使刊物更上了一個新台階。

研究所參與管理

1994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新領導人又因社內經濟核算的壓力,提出第二年起不再承擔《中國科技史料》的印製費用。刊物的印製是一筆大費用,學會當然無力承擔,《中國科技史料》編輯部的同仁只好又求助於研究所。數年來,研究所不但在經費上給這個刊物以很大的支持,而且也參與了全面的管理。1996年,《中國科技史料》成立了第四屆編委會,陳久金任主編,趙慧芝、艾素珍先後任副主編,汪前進、李克敏、艾素珍先後任編輯部主任。這些都是在研究所和學會的共同領導下進行的,刊物的質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關於辦刊的方針與內容

辦刊方針的確定

創辦者們是在"以史為鑑"的思想指導下創辦《中國科技史料》這個刊物的,目的在於使科技工作者可以從中得到經驗教訓的啟示,同時也給史學工作者提供有研究價值的史料。《中國科技史料》創刊號上裴麗生在《致讀者》中說得很明確:"這個刊物,以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史學工作者為主要對象"。並說:為了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迫切需要認真總結歷史的經驗以便繼往開來,開創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道路"。又說:"我們十分迫切需要知道我國科技方面的歷史發展知識:既要了解我國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解放以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科技發展狀況,也需要了解解放以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科技方面發展的狀況和經驗。"並且相信,"《中國科技史料》的出版,將有助於我們了解我國科學技術領域中各學科發展的淵源和趨勢,從而在今後發展科技的途經與方法方面給我們以教益;有助於我們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思想及素養的科技人才;有助於我們對唯物主義辯證法科學學未來學等學科的研究工作。"
需要著重提出的是,《中國科技史料》含有明顯的"搶救"性質,因而這個刊物的重點是在於刊登現代或當代部分的史料。《致讀者》明確指出:本刊"側重介紹清末以來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料,介紹可供借鑑的經驗教訓,特別要對各個領域、各學科中有成就、有貢獻、有影響的科學家,介紹他們的著述、傳記、回憶錄、創業史、治學方法及其它軼事等。同時我們也將介紹一些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有影響的有成就的外國科學家的有關歷史事跡和他們的研究成果。"這方面的史料十分寶貴,"如果這些歷史資料,任其淹沒失傳,再不抓緊搶救和整理,對於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將是非常不利的。也正因為這樣,企業文化學術界尤其是老年科學家發掘我國科技史料,整理我國科學家的著作,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應該說,上述這些"以史為鑑"、"厚今薄古"的思想,在辦刊的過程中,基本上得到了較好的貫徹。
在1985年由汪德昭先生主持的《中國科技史料》的一次編委會上,又對"厚今薄古"作了量化處理,也就是對所刊登不同時代的史料的比例作了更明確的規定,即刊登古代近代現代史料的合理比例應當為1:2:7。這裡所謂的近代,是指從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播當時的西方近代科學技術開始,到鴉片戰爭至洋務運動,或至本世紀初或至清末民初的一段時期;而本世紀初或清末以後的事件則看成是現代史的內容。因此,所謂"搶救",就是要儘快地以採訪的形式或寫回憶錄或自傳的形式,整理髮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以來"親歷、親見、親聞"的史料。顯然在過了20年後的今天,所謂"三親"史料,大部分只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的事情了。

關於刊物的內容

刊名"中國科技史料"六個字已經規定了本刊的內容。在上引創刊號的《致讀者》中,又對此作了進一步的說明,毋須贅言;需要注意的是,《致讀者》中還提到與我國有關的外國科學家,因此《中國科技史料》是要刊登包括關於中國的和與中國有關係的科技史料。當然,這些內容只是原則的規定,在實際的辦刊過程中要比這些內容具體得多。如在辦刊的頭幾年裡,欄目設計中就有傳記、科技機構、社團、中外科技交流、綜述以及資料、年表書刊評價等。在1988年移交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主辦後,在幾次編委會和有關的座談會上,又對此問題作了深入的討論,使刊物的內容更加豐富而多樣。歸納起來,不外孚以下兩個方面:
(一)從史料的形式(或體裁)上看,可分為(1)文獻、檔案、實錄等的蒐集整理與考證的史料,特別看重近現代珍貴文獻;(2)自傳、回憶錄、訪問錄等"三親"或準"三親"的史料;(3)記述或縱述,要求資料翔實,數據可靠,表述準確,儘量使用第一手史料;(4)大事記、大事年表;(5)圖片、圖版、圖錄等。
(二)從所述的內容上看,可以有(1)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工程技術專家、科技教育家、科技企業家等的生平事跡、科學活動、科學業績、主要著述、創業史以及科學精神治學方法、高尚情操和有意義的趣聞軼事等;(2)科學發現、技術發明、重大的工程建設、科技企業的興辦等;(3)重要學科、學派的創立和發展的過程;(4)重要科學機構、科技社團的建立與發展、科技管理機構的沿革;(5)科技教育與人才培養;(6)中西科技交流、科學思想與技術思想的傳播與吸收先進技術的引進與改進和創新;(7)科技事業的發展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等的關係;(8)重要科技書刊的出版史、重要科技書刊的介紹和評價等。
上述這些內容曾多次以《徵稿簡則》的形式刊登在刊物上。

刊物的社會功能

《中國科技史料》在揭示我國科技的歷史發展規律,宣揚中國科技成就,介紹科技工作者的治學育才之道,光大科學精神,弘揚科學家的歷史功績,表彰先進,激勵後人等等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實際上,《中國科技史料》已大體具備了"存史"、"資治"、"教化"的三大社會功能。

存史功能

雖然上面所列的刊登範圍較廣,但其本質特徵是"史料",因此,《中國科技史料》對"史料"的史實把關較嚴。所刊載的內容,基本上(少數的除外)都是資料翔實有據可查的,可信度比較大,可以直接徵引,有的甚至可看成為"信史",有不少還是第一手的資料,文化界或史學界特別是科技史學界更可直接從中得到可供研究的成果或半成果。對於國際學術界的研究者來說,《中國科技史料》的使用價值尤為顯著。這是由於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國際上正在興起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的研究熱,亟須掌握大量的有關中國科技發展的資料和信息,但因為中國方塊的漢字本就不易看懂,而中國文獻又浩瀚繁雜,且中國近現代科技門類也相當繁多,若是從對原始的文獻蒐集整理考證做起,要想得到一份有價值的科技史成果,其難度可想而知。而《中國科技史料》上所登載的文章,扎紮實實地有一篇是一篇,這對於國際上那些不懂漢語或漢字的研究者來說,無異於減少了一大半的勞動量,只需通過慢慢地翻譯或請人翻譯所需要的某篇或若干篇文章,就能得到對這些問題的基本的了解;縱使是那些為數不多的漢學家,也會從中感到異常的便捷。因此,這個刊物也很受國際上許多讀者的重視。現在,經過了20來年的編者與作者的共同努力,這個刊物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地方尤其是幾個大的科技史研究中心十分看重並必須訂閱的刊物之一。

資治功能

應該說,歷史資料越是近代越有借鑑價值。《中國科技史料》所刊登的有關我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具體史料,包括科技制度方針政策等對科技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狀況,也對科技管理部門制定戰略規劃或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鑑。事實上,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史有著豐富的內涵,特別是近百年來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有著極其寶貴的經驗和教訓。認真總結吸取這些經驗和教訓,對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當代科技騰飛,實現中華民族的科技復興,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教化功能

中國古代曾經有過燦爛的文明,古代科學技術總體上說是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但到了近代落後了,而且落得很慘。至20世紀初,西方的科學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了,而中國還尚無近代科學可言。直到20世紀的頭30年,中國現代科學才剛剛建立。那時候,老一輩的科學拓荒者們前仆後繼、披荊斬棘、英勇頑強、堅忍不拔地開創了中國現代科學事業。中國科學從此走上了一條曲折而又光輝的道路。《中國科技史料》著重刊登的就是這一段時期以來的史實。她用相當大的篇幅登載了科學家的回憶錄和傳略,大力宣傳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熱忱和創業精神,以及他們教書育人與為人師表等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質,這對青少年無疑會有很大的啟發和鼓舞。而且《中國科技史料》所展現中國現代的科技成就,充分說明了中國人民有能力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這對激發人們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將起積極的作用。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科技史料》也是一個極好的不可替代的愛國主義教材。再者,《中國科技史料》所刊登的內容是以現代或當代為主,當代科學家們和技術專家們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技術思想技術方法或許能對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發現和發明起一定的啟發和借鑑作用。所謂"你要想有所發現嗎?你要想有所發明嗎?請來學學科學技術史"指的就是這個意思。至於科學家們 技術專家們的治學方法,無疑對年輕學子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辦刊成果

20年來,《中國科技史料》已出版了20卷,厚厚的一大摞,相當可觀。一共發表了主要的史料文章941篇,其中古代(自古至明末清初)的史料208篇,近代(明末清初至20世紀初)的史料237篇,現代(20世紀初以來)的史料466篇,另有通史類(從古至今)的30篇。
再按所發表的不同欄目內容的史料來分,共有綜述213篇,人物傳記314篇,回憶錄和訪談錄30篇,通信與日記12篇,科技機構與社團127篇,資料與考證205篇,大事記與年表30篇,科技書刊評介10篇。
此外,《中國科技史料》還在封二和封三上刊有720幅圖片(圖版),其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從原照上翻拍下來的,彌足珍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