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人間詞話》

《且聽人間詞話》

《且聽人間詞話》是台灣知名女作家、主持人吳淡如的一部解讀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作品,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在2006年6月出版。《且聽人間詞話》,諦聽詞境,方知詞心,六十四則詞話經典可謂字字珠璣。吳淡如綴在其文後淺近易懂的白話文,娓娓出詞人和詞背後鮮為人知的種種故事,與讀者分享自己獨特的讀詞感受,中肯地勘正了王國維的一些筆誤。這些溫婉動人如行雲流水般的精巧文字。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歷來賞析詞作和詞人,總不忘王國維《人間詞話》 。諦聽詞境,方知詞心,六十四則詞話經典可謂字字珠璣。吳淡如綴在其文後淺近易懂的白話文,娓娓出詞人和詞背後鮮為人知的種種故事,與讀者分享自己獨特的讀詞感受,中肯地勘正了王國維的一些筆誤。這些溫婉動人如行雲流水般的精巧文字。讀來趣味盎然。與大師對話,與經典詞作相遇,等待讀者的必將是一次提升生命氣質的完美心靈體驗。

作者簡介

吳淡如吳淡如

吳淡如台灣宜蘭縣人,台灣知名女作家,10歲開始寫作,20歲出版第一本小說集。也是台灣大學法津系、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台大研究生書刊主編,自由時報副刊、時報周刊編輯,空中大學講師。曾是台灣家喻戶曉的電視台、電台的節目主持人,她主持的電視節目《天天星期八》為同時段收視率榜首。但她能做到主持節目、著書兩不誤,並以快速高產著稱,如今已出書多種,大都是暢銷佳作,如《真愛非常頑強》出書後兩年之中連續重印次之多,她本人已連續5年獲金石堂最佳暢銷女作家第1名,被譽為“台灣暢銷書天后”。
吳淡如的作品皆以勵志、愛情為軸心,但並不是為了迎合市場口味,而是希望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掙扎的經驗、坦然誠實的生命價值觀拿出來與喜愛她的讀者一起分享,提供大眾讀者思考學習的目標和立志方向,因而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如今她成了台灣青少年、上班族最知心的傾訴對象。

相關評論

作文藝批評,一在能體會,二在能超脫。必須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須身處局外,局外人有公論。此書論詩人之素養,以為“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吾於論文藝批評亦云然。自來詩話雖多,能兼此二妙者寥寥;此《人間詞話》之真價也。
——俞平伯論《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融合叔本華哲學美學和中國傳統文學理論,達到了兼融中西後的學理再創。這一點是其不同於當時文藝理論著作的最根本一點,也是讀者在學習時首先要注意之處。
——黃霖周興陸論《人間詞話》
第一次讀《人間詞話》時,我十五歲,當時坐在宜蘭開往台北的火車上,平快車搖搖晃晃,離家的路總是辛酸而漫長,無意間買的這本小書其實是一把鑰匙,讓我發現了詞的美,也發現了文學的壯觀。我的許多詩詞記憶都來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吳淡如

序言接錄

天末同雲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江湖寥落爾安歸?
———王國維
開車經由北宜公路回宜蘭,是春末時節陽光燦爛的天氣,雪白的油桐花滿山滿谷怒放著,樹林頂端儘是叢生新綠。待停車抬頭看白雲藍天時,一片巴掌大的黃葉輕輕飄下,悄悄落在眼前,萬物生機勃發,獨它憔悴,仿佛和大鳴大放的春光唱起反調,我忽然想起一九二七年六月,在頤和園投昆明湖自盡的王國維。
王國維,在他的學術地位如日中天時,選擇一種最寂寞的姿勢、無人可以理解的方式,無疑是一種無言的抗議。抗議什麼呢?抗議流言毀謗,還是世事無常,還是時代嬗變?或是抗議自己的憂鬱性格?
他生於清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他的一生有些奇蹟,但並不美麗,四歲喪母又體弱多病,自小他對人生便不樂觀,生於舊時代的王國維十六歲考上秀才,二十一歲在上海報社當校對,好學不倦的他以一首讀史詩得到學者羅振玉的賞識,不久他在亦師亦友的羅振玉的資助下赴日留學,讀的是東京物理學校,因病歸國後的他愛上哲學,更著迷於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但跟所有想從哲學尋找人生出口的人一樣,苦讀之下,不但沒有了解人生,反而陷入更煩瑣的苦悶,他發現自己:想當哲學家則太感性,想當詩人則太理性。
......

圖書目錄

有境界自成高格
造境必合乎自然
有我與無我
無我優美,有我宏壯
理想寫實不可分
喜怒哀樂也有境界
紅杏枝頭春意鬧
境界有大小
神韻與境界
李白以氣象勝
深美閎約與精艷絕人
畫屏金鷓鴣
西風愁起綠波間
句秀、骨秀與神秀
詞的眼界
赤子之心
客觀詩人
用鮮血來寫的文學
五代風格
斜月明寒草
.綠楊樓外出鞦韆
落盡梨花春事了
細雨濕流頭
獨上高樓,望盡在涯路
百草千花寒食路
三種境界
人生自是有情痴
淡語皆有味
杜鵑聲里斜陽暮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二種氣象
淑女與倡會
創意之才少
桂華流瓦
紅雨劉郎
葉上初陽乾宿雨
詠楊花
……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