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典故

成語: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典故: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例子:毛委員~,決定馬上向南去追趕部隊。(陳伯鈞《毛主席率領我們上井崗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