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級航空母艦

“福特”級航空母艦

傑拉爾德·R·福特級航空母艦(Gerald R. Ford-class aircraft carriers,或簡稱為福特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最新銳的次世代超級航空母艦系列,計畫取代美國海軍現役的“尼米茲”級和“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首艦預計於1914年服役,現已通過三艘艦的建造計畫,分別為CVN-78“福特”號、CVN-79“甘迺迪”號與CVN-80。

概述

0

在同級艦隻中的一號艦福特號(GeraldR.FordCVN-78)正式定名之前,此級航艦原本被稱為CVN-X(“X”代表“次世代”之意),稍後又改為CVN21未來航艦計畫(CVN21FutureAircraftCarrierProgram,其中“21”意指這是進入21世紀之後的第一個航艦設計)。

預計最快會在2014年時開始服役,福特級將會成為美國海軍艦隊的骨幹,為世界上尺碼、排水量與火力最大的水上武力單位。該級艦計畫取代美國海軍現役的“尼米茲”級“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現已通過三艘艦的建造計畫,分別為CVN-78“福特”號、CVN-79“甘迺迪”號與CVN-80。

特色

有別於以往美國海軍在設計新世代的航空母艦時,都是完全從零開始起草全新設計,福特級航艦是以目前美國海軍主力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之基本概念為藍本,進一步改良而成的新艦級。事實上,自尼米茲級的八號艦杜魯門號開始,每艘新艦都較先前的設計有相當程度的改良,這樣的漸進式改良手法,有助於大幅度地降低新一代航空母艦的設計費用。相對於尼米茲級,福特級航艦的改良重點有三個主要方向,包括提升新航艦的作戰能力,改善官兵在艦上的生活品質,與降低成本。為達到這三大目標,新航艦會較現有設計增加25%的出擊率,新一代的動力來源可以產生多出三成的電力,配置整合化的作戰系統,與高度的作業自動化等等。

0

根據美國海軍方面的聲明,福特級航艦上各種不同的新設計中,最主要的重點將包括下述幾項:

新的推進系統設計將能有效減少動力部門在運轉與維護方面所需的人員編制達50%。新登場的電磁彈射器與先進攔截索能配合未來的艦載機設計之需求,甚至能起降無人飛機。改良的武器與物資操作設計,能在航艦上更有效地運送、調度彈藥或後勤物資,大幅提升後勤效率。改良且加大的飛行甲板,能夠大幅提升戰機出擊率達25%的水平。較小的艦島設計可以容納由DD(X)計畫所發展出的新式雙頻雷達(DualBandRadar,DBR)新式的整合化作戰系統(IntegratedWarfareSystem),包括更為彈性的船艦構造設計,能根據未來的作戰任務需求,彈性地調整艦上設施的配置。

成本

由於近年來逐年下降的國防預算比例,美國軍方如果想要保持目前所擁有的航艦戰鬥群數量,有效降低每艘新艦在開發、製造、運作與維護時所需要的費用,將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針對這需求,福特級航艦的設計理念非常重視成本的控制。

0

福特級的開發費用為56億美元,但其中有32億是用來開發此級航艦所需的新式技術與系統,真正用在海軍造艦轉換(ShipbuildingConversion,Navyappropriation,SCN)以進行此級船艦細節設計的撥款,反而只有24億美元。建造費用方面,軍方將在2008會計年度撥款81億美元簽下一號艦福特號的建造契約,並預期在2015會計年度結束前接收新艦。與現行的尼米茲級航艦相較,光是建造費用上每艘福特級航艦就可以節省約3億美元的金額。

但是,船隻的建造費用通常只是成本中的一小部份而已,對於一艘規劃至少要使用達50年的航空母艦來說,平日的操作成本才是影響最大的關鍵。相對於尼米茲級航艦,福特級預計能在50年期的服役售限中節省下大約53億美元的費用,這些費用的降低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間接節省自艦上人員編制的精簡——由於更有效率的操作設計與大幅自動化,福特級較尼米茲級可以減少約800人的船員編制,除此之外,艦上的航空大隊尚可再另外精簡約400名人力(其中大部分是地勤人員),且人員的工作負擔也將較目前的航艦設計為低。根據估計,福特級航艦50年的總操作費用預估大約為268億美元,相較之下,一艘尼米茲級航艦在2004會計年度50年的總操作費用,大約為321億美元。

性能數據

滿載排水量100000噸,長332.8米,寬40.8米,吃水12.4米。

飛行甲板長332.8米,寬78米。

動力:2座核反應堆,4軸。

航速30節以上。人員編制4660人。

飛彈:2座雷聲公司的垂直發射系統(VLS),改進型“北約海麻雀”(NATO Sea Sparrow)艦空飛彈;2座MK49“拉姆”艦空飛彈發射裝置。

75架以上飛機:F-35C、F/A-18E/F、E/A-18G、E-2D、MH-60R/S、J-UCAS。

建造

包括一號艦福特號在內的所有福特級航空母艦皆將由位於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的諾斯洛普-格拉曼紐波特紐斯(NorthropGrummanNewportNews,NGNN,其前身為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該造船廠是目前美國境內唯一一個擁有補給或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能力的造船廠。參與福特級航空母艦設計/建造計畫的廠商,表列如下:

設計/建造:諾斯洛普-格拉曼紐波特紐斯

0

艦身設計:電動船舶公司(ElectricBoat)

核能反應爐設計:貝提斯實驗室(BettisLaboratory)

電磁飛機彈射系統(EMALS)與先進攔截索(AAG):通用原子(GeneralAtomics)

作戰系統整合:雷神(Raytheon)

主推進單元:奇異(GeneralElectric)

主發電機:諾斯洛普-格拉曼海洋系統(NorthropGrummanMarineSystems)

升降機:聯邦設備公司(FederalEquipmentCompany)

造艦計畫

目前已經編入計畫的CVN21級航艦有三艘,艦體編號分別為CVN-78、CVN-79與CVN-80。美國海軍於2007年1月16日宣布,預計建造的首艘新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正式命名為傑拉德·福特號(USSGeraldR.Ford,CVN78),以紀念在2006年12月26日晚間去世的美國前總統傑拉德·福特。CVN-78計畫將在2007年時起造,並且在2014年時開始服役以取代屆時艦齡將超過50歲的企業號(USSEnterpriseCVN-65)。至於CVN-79則是計畫在2012年時起造,2018年時就役,以取代也是會在屆時超過50歲的甘迺迪號(USSJohnF.KennedyCV-67)。

0

以會計年度作為計算依據,CVN21級航艦的規劃時程大致如下:

CVN-78建造契約簽訂:

2008會計年度CVN-78簽訂建造契約,2012會計年度CVN-78交艦;

2013會計年度CVN-79簽訂建造契約,2017會計年度CVN-79交艦;

2019會計年度CVN-80簽訂建造契約,2023會計年度交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