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

“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

交通運輸部印發《“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結合貧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的實際需要,明確了“十三五”期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八大任務,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養護效能,力爭到2020年,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總體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

基本信息

內容解讀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簡稱《規劃》)結合貧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的實際需要,明確了“十三五”期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八大任務,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養護效能,力爭到2020年,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總體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

當前,中央脫貧攻堅範圍進一步擴展,脫貧攻堅進入關鍵衝刺期,打贏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戰成為“十三五”期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規劃》指出,“十三五”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仍是交通扶貧的首要任務,提升運輸服務水平是交通扶貧的落腳點,推動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是交通扶貧的迫切要求。

《規劃》明確,“十三五”期交通扶貧覆蓋範圍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及以上範圍之外的一批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縣和邊境縣,共1177個縣(市、區)。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統籌規劃,促進“點”與“面”、“內”與“外”、“城”與“鄉”交通運輸協調發展;堅守底線,推動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延伸;精準施策,合理制定交通扶貧目標和重點,推動“交通+特色產業”“交通+電商快遞”等扶貧新模式;因地制宜,實現交通發展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明確地方政府的責任主體地位,中央和地方合力推進交通扶貧脫貧攻堅。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將重點實施骨幹通道外通內聯、農村公路通村暢鄉、安全能力顯著提升、“交通+特色產業”扶貧、運輸場站改造完善、水運基礎條件改善、公路管養效能提高和運輸服務保障提升等八大任務。支持貧困地區建設1.6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和4.6萬公里普通國道,實現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力爭提前1年完成托底性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任務,解決貧困地區2.45萬個建制村、2.1萬個撤併建制村通硬化路;支持貧困地區約3.16萬公里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改造建設;支持貧困地區改造建設150個縣級客運站和1100個鄉鎮客運綜合服務站,實現所有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

“十三五”期,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農村公路和縣鄉公路客運站建設中央投資約8480億元。《規劃》指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發展基礎差異較大,交通扶貧投資政策要在國省幹線公路、農村公路、農村客運站點等方面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規劃》要求,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要求,強化規劃組織實施,做好發展資金保障,鞏固和發展“大扶貧”工作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和科技支撐,全面提升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為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規劃解答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介紹“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及交通扶貧工作開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國扶貧開發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衝刺期。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我部制定並組織實施了《“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我們在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內容。藉此機會,首先我代表交通運輸部,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交通運輸工作的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交通運輸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和先導性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很強的先導作用,特別是在一些貧困地區,改一條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給民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總書記要求我們“要通過創新體制、完善政策,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我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交通扶貧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從2003年開始,以“修好農村路,服務城鎮化,讓農民兄弟走上瀝青路和水泥路”為目標,以《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規劃》(2005年國務院審議通過)等重大規劃為引導,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貧困地區交通發展。特別是“十二五”期,制定了《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建設扶貧規劃綱要》,大幅提高了集中連片地區交通建設補助標準,五年累計投入了超過5500億元車購稅資金,支持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建設了6.6萬公里國省道和36萬公里農村公路,帶動了全社會對公路建設近兩萬億元的投入,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地區交通條件。

“十三五”期,我部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中共《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任務要求,制定出台了《“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

本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好先行、做好保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

本規划進一步擴大了交通扶貧範圍,除了繼續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680個縣以外,又把其餘國貧縣、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地區縣和邊境縣也都納入《“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支持範圍擴展到1177個縣。

本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六大工作和重點任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十三五”期我們將重點建設“四個路”:一是推進骨幹通道外通內聯,著力建設區域發展和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路”,。推進貧困地區骨幹通道外通內聯,促進資源要素便捷順暢流動,涉及1.6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和4.6萬公里普通國道的提級改造。

二是實現農村公路通村暢鄉,著力建設貧困地區“幸福小康路”。突出“保基本、兜底線”,建設約23萬公里的通鄉鎮和建制村硬化路,到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全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這個全面小康社會兜底性指標。建設約10.8萬公里通村硬化路,解決較大人口規模撤併建制村和“直過民族”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的通暢問題。

三是提升農村公路安全水平,打造民眾出行的“平安放心路”。將實施30萬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改造農村公路危橋加強農村公路上的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和1.5萬座危橋改造,對通客車村道上不符合安全通客車要求的窄路基路面路段合理進行加寬改造,提升農村公路安全水平。

四是“特色致富路”。推進“交通+特色產業”扶貧,打造“特色致富路”,建設約3.2萬公里資源路、旅遊路、產業園區路,進一步強化交通對產業扶貧的基礎支撐作用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

五是除此之外,我們還將進一步改善內河水運基礎設施,加強貧困地區縣鄉客運站點改造建設,提高農村客貨運輸通達深度和服務水平改善內河水運基礎設施,擬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2600公里,新增80個碼頭泊位,繼續改善農村水網地區的渡運條件。六是提升運輸服務水平。支持貧困地區改造建設縣城老舊客運站150個、鄉鎮客運綜合服務站1100個,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全覆蓋。會同相關部門著力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網路,推動農村物流發展。

《規劃》突出五個特點:一是統籌銜接,協調發展。緊緊圍繞國家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將貧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與村鎮布局最佳化、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二是兜住底線,共享發展。推動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延伸,向貧困人口全覆蓋。以農村公路為重點,更加聚焦“托底性”任務,集中精力解決農村民眾最迫切的需求。三是精準施策,創新發展。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並根據貧困地區實際條件,制定了“普惠”與“特惠”相結合的差異化支持政策。同時在實際操作中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做到分類指導、因勢利導。四是因地制宜,綠色發展。根據貧困地區自然環境、發展需求和建設難度,因地制宜地確定建設方案和建設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五是上下聯動,合力攻堅。堅持政府主導,各方參與,建立部省聯動機制,充分發揮中央、地方及社會的積極性,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十三五”期,我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苦幹實幹,努力實現率先突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十三五”交通扶貧的工作重點,如何確保規劃落實?另外能不能介紹一下交通扶貧落實的情況?

為了確保規劃得到有效實施,我們研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總的來講,有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強化政策保障。對交通扶貧項目,我們努力做到“四個優先”,即資金優先保障,項目優先安排,工作優先對接,措施優先落實,這“四個優先”確確實實在實際工作當中每一項都落到實處。比如我們在資金安排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1.6升排量小汽車減徵車購稅以及新能源車基本上免徵車購稅,加上車購稅的增速到了一個拐點,增速放緩,車購稅的收入預計減少一千億左右。這種情況下,我們對年度計畫做了調整,但是,對交通扶貧工作力度不減,計畫不減,投資標準不降,即使資金再困難,也要確保交通扶貧資金落實到位。

第二,實行項目庫管理。我們對全國農村公路情況進行了普查和調研摸底,組織建立了農村公路剩餘鄉鎮建制村、撤併監製村通硬化路的項目庫,對1177個貧困縣的“特色致富路”(資源路、旅遊路、特色產業路、園區路)也建立了資料庫,向各地公開,實行銷號管理。

第三,分解任務,壓實責任。我們對“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各個類別的目標任務進行了逐層細分,與24個省級人民政府簽訂了《交通扶貧部省共建協定》,明確了目標要求、建設規模、建設標準和資金政策,進一步壓實責任,通過部省聯動,來協同推進交通扶貧“十三五”規劃的落實。

第四,加強事中監管和督促檢查。我們建立了農村公路和交通扶貧統計監測制度,按月統計分析,實現動態監測,並根據發現的問題,採取督查、督辦、通報、約談等手段和方式,來強化事中監管。我們進行了數次督導和檢查工作,在4-6月份集中開展了一次。每一位部領導帶隊,涵蓋了所有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應該說的執行情況還是非常好的,各地高度重視交通扶貧工作,把交通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先手棋,都把交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切實採取了非常有力的措施,加快推進,實施進展情況比我們預計得還要好一些,總體情況還不錯。

前10個月全國農村公路累計完成新改建規模23.6萬公里,提前完成了國務院下達的20萬公里的年度任務。其中交通扶貧規劃的1177個縣,新改建農村公路15.9萬公里,新增9422個通硬化路建制村、4936個通硬化路撤併建制村,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102%,兩個都是102%,和最後一個是74%,總體進展情況非常好,這是前10個月的數據。11月、12月,我們國家大部分仍然處在建設黃金期,預計在今後兩個月還會有較大增長,完成全年目標應該沒有問題,預計大部分指標都會有不同程度超額完成。在資金壓力比較大、車購稅減收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不容易的,特別是還有洪澇災害,但是,即使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任務完成情況還是很好的。

交通扶貧在脫貧攻堅戰中,“十三五”期間,您覺得將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在以往交通扶貧過程中,您有沒有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跟我們分享一下?

從國務院扶貧辦的角度可能更有保障。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和先導性條件。我們面臨著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時期,貧困地區最主要的瓶頸制約是交通不便。即使經過多年努力,不斷加大工作力度,但未來的攻堅任務依然艱巨和繁重。老百姓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大家也經常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公路。”這些案例都很多。如湖南寧鄉建設2000餘公里農村公路和6條旅遊公路,帶動寧鄉西部山區9個貧困鄉1.2萬人就業,農民人均增收達1.5萬元。湖北省黃岡市大別山紅色旅遊公路及其支線惠及近370萬民眾,2015年沿線旅遊人數達到120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百億元,連續3年呈20%速度遞增,有效帶動了老區人民脫貧致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