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者”無人水面艇

“保護者”無人水面艇是以色列拉斐爾武器發展局開發,主要套用與海上反恐、海上偵察和海上支援等任務。以色列先後推出過多型無人水面艇,如“保護者”(Protector)、“黃貂魚”(Stingray)等,其中“保護者”無人水面艇是以色列的主打產品。

基本信息

誕生背景

以色列“保護者”無人水面艇以色列“保護者”無人水面艇

作為一個地處亞洲西部的沿海國家,以色列西瀕地中海,南接紅海,海上安全形勢非常嚴峻。2000年11月,“哈馬斯”組織曾試圖利用一艘自殺式小艇炸毀以色列海軍艦艇,不過由於炸藥提前爆炸造成襲擊未果。雖然是一場虛驚,但該事件給以色列敲響了警鐘。為此,以色列制定了嚴密的安全規則,任何入港船隻必須在距岸20~30海里內接受無線電檢查和識別,在10海里範圍內接受有關人員登船檢查。

顯然,在人員登船檢查前的任務由無人水面艇執行比較合適,因此以色列政府提出了儘快引入無人水面艇的計畫。為此,以色列先後推出了多型無人水面艇,如“保護者”(Protector)、“黃貂魚”(Stingray)等,其中“保護者”無人水面艇是以色列的主打產品。

技術套用

“保護者”由以色列拉斐爾武器發展局開發,以9米長的剛性充氣艇為基礎,噴水推進,航速超過30節,最大作戰有效載荷1 000千克。其感測器載荷主要包括導航雷達和“托普拉伊特”光學系統,其中“托普拉伊特”系統為多感測器光電載荷系統,包括有第三代前視紅外感測器(8~12微米)、黑白/彩色電荷耦合裝置(CCD)攝像機、目視安全雷射測距儀、先進關聯跟蹤器和雷射指示器(選件)等,可在白天、夜晚以及各種不利的天氣條件下完成手動和自動晝/夜觀測及目標指示。

“保護者”無人水面艇結構“保護者”無人水面艇結構

艇上武器主要配備的是“微型颱風”武器系統。該武器系統以拉斐爾武器發展局的“颱風”遙控穩定武器系統為基礎,可使用12.7毫米機槍或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在噸位稍大的“保護者”上還可選裝一門30毫米艦炮。此外,該系統還配裝有全自動火控系統和晝夜用照相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綜合無人作戰系統,可由幾十海里外的海岸控制站或海上指揮平台實施遙控指揮,晝夜執行作戰任務。另外,據拉斐爾武器發展局透露,“保護者”無人水面艇的作戰指揮權將屬以軍總參謀部下屬的國土安全局,日常巡邏維修則由以色列海軍負責。首批將服役12艘,每三艘編成一個機動編隊,輪流在靠近埃及的加沙地區巴勒斯坦人控制區海岸線、以色列本土沿海地區和與黎巴嫩相鄰水域進行巡邏。
作為未來海上的一種新型裝備,“保護者”具有一些突出的特點。其一,是採用模組化。“保護者”艇長9米,全艇採用模組化設計,可根據任務的不同需要,按照“即插即用”的原則,將不同的設備像搭積木一樣快速安裝在艇上,使之可執行反恐、情報偵察和監視、水雷戰反潛戰和火力支援等多種任務。其二,突出隱身性。“保護者”在設計之時,重點考慮了隱身性。例如,在外形設計上,上甲板沒有雷達反射物和增大雷達反射截面的設施,也沒有90°交角,艇體側面和上層建築為小角度傾斜。此外,它還在一些部位採用了雷達吸波材料。第三,吸收新技術。減輕艇體總重是“保護者”設計的關鍵目標,為此拉斐爾武器發展局在減輕艇體總重方面吸收了一些新技術:首先是艇體採用玻璃鋼複合材料,玻璃鋼具有較高的強度重量比和減震能力,可降低艇體受損程度和減少維修費用;其次是為加固艇體結構和減輕艇重,大量使用碳纖維及輕質複合材料取代傳統的鋼材料,艇的邊梁和框架也使用碳纖維材料。

套用前景

從測試結果來看,“保護者”具有非常廣闊的套用前景。

Toplite光電高穩定多任務多感測器光電有效載荷Toplite光電高穩定多任務多感測器光電有效載荷

反恐。以色列研製“保護者”的初衷就是希望它能發揮攔截不明身份船隻的優點,避免水兵面臨小型武裝或自殺式襲擊的威脅,實現官兵零傷亡。值得一提的是,“保護者”上備有揚聲器,可允許操作人員呼叫可疑船隻上的人員。

情報、偵察和監視。“保護者”上配備先進的導航雷達、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測器、攝像頭等,能夠獲取周圍的海上圖像,蒐集情報,進行實時監視。這些感測器和母艦或岸邊指揮所之間擁有多個視頻通道,可傳輸圖像和數據信息。

火力支援。“保護者”裝備有12.7毫米機槍,有的甚至是30毫米艦炮。該艦炮可壓制或殺傷1 500~2 000米距離內的敵方力量,並可打擊4 000米距離內的直升機。以色列還考慮在後續“保護者”上加裝新型艦載飛彈,用於對付有重裝甲的艦艇,甚至在危急時刻攻擊直升機

與其它無人平台協同作戰。無人水面艇和無人機無人潛航器、無人地面車輛進行協同作戰,可以充分發揮各種無人平台的潛力,形成力量“倍增”效應,這是無人平台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目前,以色列在無人機方面的發展相對比較成熟,實現無人水面艇和無人機的協同作戰將會成為以色列海軍在無人水面艇發展方面的新嘗試。

總體的評價

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保護者”究竟水平如何,與同類產品比一比就明白了。
首先,在以色列國內,拉斐爾武器發展局在無人水面艇的發展中並非是一支獨秀,還面臨國內其它公司的競爭,Elbit系統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2005年底,以色列Elbit系統公司在土耳其舉辦的國際防務展上首次向世人展示了的“黃貂魚”無人水面艇。它是在民用噴水推進艇型基礎上研發的,能夠從岸上或者艦艇上對其進行遙控。該無人水面艇具備自主導航與定位能力,有2個密封有效載荷艙和1個小型的光電塔,帶有CCD電視攝像頭和8~12微米前視紅外裝置,有效載荷150千克,最高航速可達40節,自持力達8小時以上。由於“保護者”在2003年已經開始研製,而“黃貂魚”無人水面艇出道較晚,更易採用最新的先進技術和吸收成功的發展經驗,因此其性能可能會更加出色,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黃貂魚”必然會成為“保護者”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據悉,Elbit系統公司計畫在2006年底對“黃貂魚”無人水面艇進行海試。

其次,在世界範圍內,隨著各國近海戰略的實施,無人水面艇越來越受到各國海軍的高度重視。美國先後推出“羅伯斯基”小型噴水滑行艇(Roboski)、“遙控水面艇”(RPSV)、“斯巴達人”、“貓頭鷹”MK Ⅳ等多型無人水面艇,此外還有加拿大的“梭魚”、德國-丹麥的“雷達控制無人艇”等。美國海軍在無人水面艇研究中起步較早,處於領先地位,目前較為成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斯巴達人”系列無人水面艇,該型水面艇包括7米長和13米長兩種型號。7米長的“斯巴達人”也是剛性船體充氣艇,艇寬3米,高4.5米,排水量2噸。艇上配備8台可作360°轉動的防撞攝像機以及紅外攝像機、導航雷達和全球定位衛星系統等,主要用於偵察和監視。利用艇上裝備的綜合感測器與光電瞄準遙控槍炮系統,可應付小型武裝艇和水雷的威脅。11米長的“斯巴達人”排水量較大,計畫裝備美國陸軍的NOLS-LS飛彈和30毫米炮作為一種水面戰使命模組。目前,美國海軍正在開發多種任務模組,包括水面戰、反水雷戰、反潛戰等任務模組,通過更換任務模組可執行不同任務。

與之相比,以色列“保護者”無人水面艇在部署、套用以及發展進程方面特點鮮明,各有千秋。在開發和部署方面,美國海軍主要是將無人水面艇部署在“瀕海戰鬥艦”上,使之隨其共同執行瀕海作戰任務。因此,從“瀕海戰鬥艦”上布放和回收成為美國海軍關注的重點。而以色列主要是將“保護者”部署在本國近海,用於巡邏、攔截不明身份船隻等。在未來套用方面,用於反水雷戰和反潛戰將是美國海軍發展無人水面艇的一個重要目標。而反水雷戰和反潛戰往往要求無人水面艇具有較高的負載能力和良好的平台穩定性,所以美國海軍將會進一步發展較大尺寸和較大排水量的無人水面艇(從數十噸到數百噸,甚至到上千噸),但這又會給無人水面艇的控制帶來新的困難。

儘管以色列在無人水面艇的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但是“保護者”要想真正走向實戰,真正在反恐、情報偵察與監視、火力支援以及無人平台協同作戰等方面有所作為,還有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控制問題。無人水面艇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控制技術,必須進一步在控制技術方面尋求突破,努力解決好無人水面艇的發射、穩定、導航、避碰和回收問題,以賦予無人水面艇更多的自主性。而且,無人水面艇的操作必須方便實用,儘量使一名操作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就可以控制更多的無人水面艇。未來,無人水面艇與其他無人平台進行協同作戰,更需要在控制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是成本問題。無人水面艇要想獲得廣泛套用,必須最大限度降低研製和使用成本。以色列“保護者”無人水面艇也不例外,大量採用民用產品和技術是降低成本的一條有效途徑,以色列已經開始這方面的研究和嘗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