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usic

animusic

Animusic 是用計算機模擬樂隊各種樂器演奏及運用高質量的圖形製作出各種虛擬3D音樂場景。 Animusic 是美國一家專門研究MIDI音樂的3D場景化,用以製作各種各樣的音樂動畫場效的專業公司。

 
ANIMUSICANIMUSIC

音樂介紹

Animusic是用計算機製作的概念樂器的演奏效果動畫及各種高圖形質量的虛擬3D音樂場景。而Animusic的製作公司AnimusicInc.是坐落在美國紐約州伊薩卡市(聯繫地址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一家專門研究3D場景的公司。幾乎所有Animusic視頻均可以從各大播客網站上找到,但是BeyondtheWalls只在YouTube上發現過一次。

創始歷程

Animusic公司的創始人韋恩·萊特爾在1982年就致力於虛擬音樂場景的研究,並將作品冠名VisualMusic。

劇照劇照

1990年,他製作的MoreBellsandWHISTLES在Siggraph公開發布,收到大量好評。試想,在九十年代,現在的高速處理設備均未面世,而韋恩卻能製作質量那么高的動畫,實在令人驚嘆。右圖即為其劇照。

現在還可以在土豆網的一個視頻看見部分的MoreBellsandWhistles。

1995年,韋恩開始與電子藝術家大衛·克羅格奈爾合作研究VisualMusic。同年,VisualMusic改稱Animusic。

在1996年VRex發行了一段由Animusic製作的視頻,名叫BeyondtheWalls,其做工已和後來的Animusic場景不相上下。在YouTube和土豆網上仍然可以看到這段視頻。

Animusic的DVD和CD

Animusic 1及特別版

Animusic05-PipeDream

1998年,韋恩和大衛開始製作“一個電子音樂場景相冊”,也就是Animusic1。Animusic在2001年12月發售了Animusic1,深受廣大CG迷的喜愛,在它之前從來沒有如此高水平的音樂動畫DVD出現過。Animusic1發行的具體日期,估計除了Animusic工作組的人員外很難有人講得清,在官方的發展史里也沒有提及。後來,在2004年,又發行了Animusic1特別版。

Animusic1中的片斷名稱:

1.FutureRetro未來風尚

《管道之夢》劇照《管道之夢》劇照

2.StickFigures棍子樂隊

3.AquaHarp水上豎琴

4.DrumMachine鼓樂機器

5.PipeDream管道之夢

6.AcousticCurves原聲樂弧

7.HarmonicVoltage高壓和聲

這七段視頻總長33分鐘,其中以第五段《管道之夢》最受歡迎。右上圖就是《管道之夢》劇照。

Animusic 2

2005年10月29日,Animusic迷們翹首期待的Animusic2終於公開發布。這一DVD時長39分鐘,包括8個視頻片斷。Animusic203-ResonantChamber

Animusic2視頻片斷的名稱:

1.StarshipGroove外星節奏

2.PogoSticks蹦蹺樂隊

Resonant ChamberResonant Chamber

3.ResonantChamber悠揚室內

4.CathedralPictures教堂畫面

5.PipeDreamII管道之夢II

6.FiberBundles光纖演奏

7.GyroDrums擊鼓陀螺

8.HeavyLight厚重光場 右上為ResonantChamber劇照。

Animusic音軌CD

2002年,Animusic發行Animusic音軌CD。與DVD相比,音軌CD增加了三首曲目,分別是SeventhAlloy(第七合金,加在鼓樂機器後)、ASlightDelay(輕微延遲,加在原聲樂弧後)和TheHarvester(收割音樂,加在輕微延遲後)。這三首曲子沒有被Animusic做成動畫。從風格看來,這三首曲子與Animusic的其他曲目不太相合,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三首曲子應該是韋恩·萊特爾的早期作品。

2006年5月,Animusic2音軌CD發行。與DVD相比,它也增加了三個音軌,分別是《光纖演奏》和《厚重光場》的submix。
關於Animusic3
Animusic3將在若干年後發行。在維基百科上,曾有傳聞說“Animusic3已確定在2010年發行”,但後來被官方證偽。

Animusic已經發布了Animusic3的幾張工作進程圖片,比如說……SuperPipeDream,我個人覺得倒不如叫CrazyPipeDream……這就是它的一部分,還沒有做貼圖……

2002年,Animusic發行Animusic音軌CD。與DVD相比,音軌CD增加了三首曲目,分別是SeventhAlloy(第七合金,加在鼓樂機器後)、ASlightDelay(輕微延遲,加在原聲樂弧後)和TheHarvester(收割音樂,加在輕微延遲後)。這三首曲子沒有被Animusic做成動畫。從風格看來,這三首曲子與Animusic的其他曲目不太相合,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三首曲子應該是韋恩·萊特爾的早期作品。

2006年5月,Animusic2音軌CD發行。與DVD相比,它也增加了三個音軌,分別是《光纖演奏》和《厚重光場》的submix。

關於Animusic 3

Animusic3將在若干年後發行。在維基百科上,曾有傳聞說“Animusic3已確定在2010年發行”,但後來被官方證偽。

如何製作Animusic

Animusic的製作過程中所用的軟體和音源全都是CG工作者常用的。據Animusic自己製作的列表,主要的軟體是:ANIMUSIC|Studio,3ds MaxPS,而音源主要是常用的RolandYamaha和Reason等音源。

不成文的規則

1.合成音效永遠用雷射表示,位置代表音調,顏色代表音色,亮度代表響度。其中鋸齒波主音一定是紅色可以旋轉的雷射,合成低音一定是藍紫色雷射,合成人聲的雷射一定是由弱到強再到弱。原聲音效則一定是用普通樂器表示(相對於雷射來說,實際上Animusic的樂器根本就沒有“普通”的),只有高壓和聲中例外,用雷射表示過電吉他。 2.電貝司一定是藍色的,並且從不用撥子(原聲樂弧中例外);電吉他一定是綠色的,並且總是用撥子。原聲貝司通常是原木色的。

3.一個樂器第一次開始演奏時,攝像機一定要拍攝它至少五秒鐘。

4.演奏著的樂器一定有燈光照著,不演奏的一定沒有。但只有一個光源的場景除外。

5.攝像機移動得越快表示音樂節奏越快。

6.鼓組中一定有一個ElectricSnare,包括高壓和聲中(是第二個六邊形合成鼓)。只要有嗵鼓,其個數就不會少於四個,通常是六個,但是一般的架子鼓都只有三個嗵鼓。尤其是擊鼓陀螺中,有67個嗵鼓!

7.每一張DVD中都會有一首無打擊樂的曲目(排在第三),一首噴鋼珠的曲目(排在第五)和一首純打擊樂。

8.整個場景的背後一面永遠不被拍到,但所有樂器都集成在一體的(如水上豎琴和高壓和聲)例外。

9.場景之間永遠是淡入淡出過渡,只有厚重光場例外,是推拉式過渡。

10.簧管樂器永遠不會在韋恩自己寫的曲子中出現(教堂畫面的曲子實際上就是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中的三節:漫步、雞腳上的小屋、基輔的城門)。

每個場景中的樂器

Animusic 1

FutureRetro

三頸電吉他,包含:

-紫色環形雷射脈衝式合成貝司,在底部

-兩弦電貝司,在左側

-紫色雷射束式合成貝司,在電貝司的琴頸上

-排笛,在中部

-三弦爵士樂電吉他,在中右側

-四弦失真電吉他,在右側

-綠色雷射束式合成五度和弦,在四弦電吉他的按弦手上

四個紅色雷射束式合成鋸齒波主旋律

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8嗵鼓,2康茄,1踩鑔,6(其中2個帶止振器),1鑼,另有一架電顫琴

藍色光柱式合成人聲

StickFigures  

單弦查普曼電貝司,以“棍子先生”在Ani迷中著稱

打擊樂組:1大鼓,1定音鼓,2小鼓,5嗵鼓,3拍板,1踩鑔,3鑔,1鑼,1三角鐵

銅管塔,可發出小號和中音號兩種聲音

兩個雷射束式合成鋸齒波:一為紅色,演奏主旋律,一為紫色,演奏“回聲”

三弦原聲吉他

排笛

電顫琴

兩弦低音提琴,左弦撥,右弦拉

三把單弦小提琴

AquaHarp26弦豎琴,聲音聽起來有點尖

排笛,在上方

管鍾,在下方

單弦大提琴,在左側

單弦小提琴,在右側

音效:連續不斷的潺潺流水聲

DrumMachine

第一個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1踩鑔,2鑔,1牛鈴

12個嗵鼓,按3x4排列

第二個打擊樂組:4timbale(不好翻譯),4木塊,4定音鼓,1vibraslap(不好翻譯,通譯為“搖棒”?),2拉丁打鈴

第三個打擊樂組:3,2鑼

音效:與鼓點速度一致的齒輪轉動聲

PipeDream

鋼弦吉他-尼龍弦吉他-邦戈鼓三聯樂器

班卓琴-尼龍弦吉他-邦戈鼓三聯樂器

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6嗵鼓,2鑔;一個可旋轉樂器架,分四叉,分別裝有(逆時針順序)1踩鑔,1牛鈴,2木塊,1鑔

電顫琴,用來演奏此琴的鋼珠如噴泉般噴出

管鍾,也是噴泉的一部分

馬林巴,敲擊部分可滑動

音效:一種把管子罩在耳朵上能聽到的聲音

AcousticCurves  

撥弦古鋼琴(雖然大家都說是吉他)

擊弦古鋼琴

撥弦&擊弦電貝司

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6嗵鼓,1踩鑔,2鑔

電顫琴

管鍾

音效:樂器升降開合時有馬達聲

HarmonicVoltage

白色煙霧式合成弦樂

雷射束式合成鋸齒波主旋律,起初是藍色,第一主題時是紫色,第二主題及尾聲時是紅色

打擊樂組:1大鼓,4嗵鼓,1踩鑔,2鑔,2合成康茄,2合成小鼓,1合成拍音

紫色發光式合成貝司

綠色光環式合成磨弦音

綠色雷射束式合成電吉他

黃色放電器式合成手風琴

紫色發光式合成哇音貝司 

 音效:開始時有放電聲

Animusic 1音軌CD

SeventhAlloy

失真電吉他

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6嗵鼓,1踩鑔,3鑔,1鑼

電貝司

合成人聲

合成鋸齒波主旋律

管鍾

ASlightDelay  

馬林巴

弱音電吉他

電貝司(指、撥片、擊弦)

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5嗵鼓,1踩鑔,2鑔(帶止振器),1牛鈴,1沙錘

口琴

簧風琴

搖滾樂風琴

原聲吉他

大號

失真電吉他

音效:每一個樂器都有三層回聲
TheHarvester

大提琴

電吉他

原聲吉他

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1鈴鼓,4嗵鼓,1踩鑔,3鑔

電貝司

小號,左一組右一組

撥弦古鋼琴

Animusic 2

StarshipGroove

紫色發光鍵式合成貝司

紅色發光鍵式合成主旋律

打擊樂組:左為2大鼓,2小鼓;右為1大鼓,1木塊,2踩鑔,2鑔,1牛鈴,1拉丁打鈴

白色發光揚聲器式合成電吉他

黃色發光鍵式合成副旋律

音效:飛船著陸和起飛的轟鳴

PogoSticks

兩弦查普曼吉他主旋律

升級版“棍子先生”,也變成兩弦,且可移動

打擊樂組,分為兩“人”:一為3大鼓,1小鼓;另一為3踩鑔,2鑔

兩弦查普曼吉他副旋律

木琴

鋼片琴還是電顫琴?

ResonantChamber

八弦原聲吉他

七弦齊特琴

兩弦撥弦低音提琴

四弦查普曼吉他

四弦琉特琴

兩弦Ukulele

CathedralPictures  

小號,在柱上,有兩組,但總是同時演奏

打擊樂組:2大鼓,1小鼓,6嗵鼓,1踩鑔,4鑔,2鑼

帶白色泛光燈的管風琴

單弦電貝司

鋼琴

帶白色泛光燈的單簧管

與鋼琴音域近乎一樣的馬林巴

黃色雷射束式合成電弧音

風箱,音色是踩了踏板的管風琴

大號

帶白色泛光燈的長笛

煙火,發不發音有待商榷

PipeDream2  

鋼弦吉他-尼龍弦吉他-邦戈鼓三聯樂器

班卓琴-尼龍弦吉他-邦戈鼓三聯樂器

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6嗵鼓,2鑔;一個可旋轉樂器架,分四叉,分別裝有(逆時針順序)1踩鑔,1牛鈴,2木塊,1鑔

電顫琴,用來演奏此琴的鋼珠如噴泉般噴出

管鍾,也是噴泉的一部分

馬林巴,敲擊部分可滑動

音效:一種把管子罩在耳朵上能聽到的聲音,但比PipeDream中的低一點

FiberBundles

綠色發光式合成人聲

白色發光式合成伴音,帶3層回聲

紫色發光式合成貝司

打擊樂組:1大鼓,2小鼓,4嗵鼓,2踩鑔,3鑔,8疑似牛鈴的東西

紅色發光式合成主旋律

黃色發光式合成弦樂

藍綠色發光式合成伴音

GyroDrums

第一個打擊樂組:4大鼓,4小鼓,7嗵鼓,6邦戈,8合成鼓(只有當中央大圓球上下顛倒的時候才會展開),4踩鑔,8鑔

第二個打擊樂組:8嗵鼓(6個一組,剩餘2個一組),4邦戈(兩對),2timbale,2木塊(與其中一對邦戈在一起),8踩鑔(4個一組,2個一組,2個分別在兩對邦戈中間),4鑔,2牛鈴(與另一對邦戈在一起)

第三個打擊樂組:4大鼓,54嗵鼓(20個一組,20個一組,4對,6個一組),4鑔,4鑼第四個打擊樂組:4大鼓,8小鼓(每1大鼓、2小鼓為一組),4踩鑔,4鑔(每1踩鑔、1鑔為一組),8沙錘,8響葫蘆(每2沙錘、2響葫蘆為一組)

HeavyLight

藍色光柱式合成人聲

紫色光柱式合成貝司

黃色光柱式合成主旋律

打擊樂組:1大鼓,1小鼓,2踩鑔,4鑔最先出現;8合成嗵鼓,1擊桿,1響板後來出現

橙色光柱式合成伴音和弦

紅色雷射束式合成鋸齒波

白色泛光燈式合成人聲

綠色多次反射雷射束式合成伴音

相關影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yMDMxNDI0.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