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格拉賓火炮設計局設計,利用ZIS-2的炮架,加裝新炮管,有+45度的射角,加裝炮口制退器,可以減少30%的後坐力,加裝垂直半自動鍥型鎖、液壓駐退機、復位機,獨立開機的GAZ高射炮高低機等,增強性能。ZIS-3的製造成本很低,成為第一種大量生產、裝備全球許多國家。在衛國戰爭、韓戰廣泛使用,中國仿製品為五四式76毫米加農炮。

基本信息

簡介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20世紀30年代後期蘇聯武裝力量開始了新一輪的軍事改革。當時蘇軍步兵師仍然大量裝備著帝俄時代設計的1902/30型3英寸(76.2毫米)加農炮,而這種老舊火炮已遠遠不能適應當時的戰場環境。針對這種情況,著名的格拉賓火炮設計局(即以火炮設計師格拉賓的名字命名的高爾基市的第92廠設計局)在1936~1939年間先後設計了F-22和F-22USV型76毫米加農炮,雖然性能上有了一定提高,但總體設計仍不理想。

與此同時,蘇聯還認為德國在發展防護力強大的重型坦克。為此格拉賓與1941年初設計了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格拉賓後來又將F-22USV的炮身裝在ZIS-2的炮架上,從而得到了一種優秀的師屬加農炮——ZIS-3。

1941年底,紅軍炮兵部隊接收了一種新型76.2毫米火炮,即1941年式ZIS-3加農炮,它由位於高爾基的工程師A.E.克佛洛斯汀、E.A.薩金和A.F.戈爾迪埃夫在威斯利·格拉賓將軍的領導下設計。

它和舊式M1939式火炮相比,該炮保留了前者的火力性能,但簡化了設計,重量減輕,便於機動和快速作戰,而且ZIS-3的生產時間減少了三分之一,生產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生產該炮的主要兵工廠有位於高爾基的92兵工廠和位於沃特金斯克的235兵工廠。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ZIS-3利用ZIS-2的炮架,裝了新的炮管。第一種原型炮有+45度的射角。由於炮架不是設計給這種大威火炮使用的,加裝了炮口制退器(可以減少30%的後坐力)。火炮擁有一個垂直半自動鍥型鎖,一個液壓駐退機,以及復位機。高低機和水平機是獨立開的,取自GAZ高射炮。ZIS-3型76毫米加農炮的戰鬥任務是消滅敵方有生力量,破壞敵步兵火力點和壓制敵方炮兵,擊毀敵坦克裝甲車輛,破壞敵鐵絲網障礙物,消滅敵掩蔽部和永備火力點。在衛國戰爭中ZIS-3主要執行伴隨步兵衝擊、遂行火力支援和反坦克任務。蘇軍轉入反攻後,許多先遣支隊都加強有1個ZIS-3炮連或炮營。二戰結束後ZIS-3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標準裝備。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曾經在韓戰中廣泛使用這種火炮。中國仿製品成為五四式76毫米加農炮。第一門試驗樣炮在1941年6月製作完畢,7月份就順利通過了測試。1941年7月22日,新式火炮展示給G.庫里克元帥。元帥檢查了火炮,但是不同意進行量產。儘管有著元帥的禁令,格拉賓設計局仍可以通過92號工廠下一個訂單進行少量生產。至1941年底,只有一點點ZIS-3反坦克炮生產出來。因為急需大量師屬火炮,史達林允許生產任何能對付德軍坦克的火炮,哪怕火炮的重量和性能有瑕疵。生產這么多類型火炮影響了ZIS-3的產量。

格拉賓 格拉賓

ZIS-3在1942年2月12日被正式接受並定型為“1942型76.2mm師屬反坦克炮”。紅軍立即裝備了1000門ZIS-3。

一共有三種型號的ZIS-3:

----鉚接炮架,裝有57-mm ZIS-2反坦克炮的炮鎖;

裝有簡化炮鎖和操控裝置,射界達+27度;

ZIS-3的製造成本很低,成為第一種大量生產、裝備許多國家的火炮。

參數

ZIS-3的炮手班有8人組成:炮長、副炮長各1人,炮手6人。炮長負責訓練炮手和指揮全班人員進行戰鬥;副炮長兼瞄準手,負責瞄準操作瞄準具、瞄準機和發射;一炮手負責開閉炮閂,檢查和報告後坐量;二炮手是裝填手;三炮手是引信手,負責裝定引信和傳遞炮彈;四、五、六炮手為彈藥手,負責準備炮彈,行軍時五、六炮手為馬車駕馭手或牽引車司機。

ZIS-3型76加農炮 ZIS-3型76加農炮

ZIS-3安裝了炮口制退器以減少部分後坐力,半自動立楔式炮閂,使用液壓駐退機進行制退。Zis-3射速快、精確而可靠,受到蘇聯炮兵的歡迎。由於重量相對較輕,蘇聯紅軍的各式卡車乃至吉普車都可以用來牽引,緊急情況下也可由牲畜和炮兵拖拽前進。

全長 6095毫米

並架狀態寬 1645毫米

至防盾上切面高 1375毫米

周視瞄準具目鏡高1060毫米

火線高 889 毫米

轍距 1400毫米

戰鬥狀態全重 1.15噸

行軍狀態全重 1.85噸

發射OF-350初速 680米/秒

發射BR-350A初速 662米/秒

發射OF-350射程 13.29千米

最大射速 25發/分

持續射速 15發/分

金屬利用係數 131(炮口動能與戰鬥全重的比值)

身管 單肉身管

口徑 76.2毫米

全長 3169毫米

倍徑 41.6

膛線 32條右鏇等齊膛線

膛線纏距 45.57倍

線膛部分長 2587毫米

陽線寬 2.1 毫米

陰線寬 5.358毫米

陰線深 0.76毫米

藥室長 302 毫米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ZIS-3型76毫米加農炮

容積 1490毫升炮口制退器效率 40%

後坐阻力 3780千克力

炮閂 立碶式衝擊作用的半自動炮閂

帶炮閂的炮身重 312.5千克

正常後坐距離 680-750毫米

極限後坐距離 820 毫米

高低射界 -5-+27度(早期)

-5-+37度(後期)

方向射界 左27-右27度

輪胎 嘎斯-AA和ZIS-5卡車的普通充氣輪胎

牽引 4-6匹馬

美制10輪卡車

道奇中吉普

M-3裝甲牽引車

VTR-152V裝甲步兵牽引車(蘇制)

速度 40千米/小時(良好路況)

30千米/小時(一般路況)

10千米/小時(越野)

彈藥

UOF-354M

UO-354AM

UBR-354A

UBR-354B

UBR-354BSPUD-354A

UZ-354

USh-354T

UBR-354P

UF-354

UF-354F

USh-354

產量

產地: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小記

第92廠: | 10139 | 12269| 13215| 6005 | 41628

第235廠: | | 1655 | 2899 | 1820 | 6374

第7廠: | | | 14 | | 14

合計: | 10139 | 13924| 16128| 7825 | 48016

飛廉將軍

兵團首先在危如累卵的哈爾科夫前線參戰。1943年後反坦克殲擊炮兵團擴編為24門。之後步兵師也開始裝備,每個師有32門,其中12門編入師轄的反坦克殲擊炮營。庫爾斯克戰役前,蘇軍又建立了3團制的反坦克殲擊炮兵旅,轄72門ZIS-3。ZIS-3堪稱最著名的蘇聯火炮。克虜伯軍工集團火炮分公司首席工程師,沃爾夫教授在他的日記里這樣寫到:“總地來說,德國火炮比除了蘇聯以外任何國家造的火炮都要好。在二戰期間,我測試過許多繳獲的火炮,英國和法國的炮不如我們德國的。但ZIS-3不同,它確實是二戰中最好的火炮。毫不誇張地講,我斷言這種炮將在世界火炮史中留下重要的一頁。”史達林在看過ZIS-3後說,“這門炮是一代傑作!”

實戰套用

ZIS-3服役後首先裝備了新組建的反坦克炮兵團,每團5個連,每連4門炮。1942年5月最高統帥部直轄的反坦克炮兵團首先在危如累卵的哈爾科夫前線參戰。1943年後反坦克殲擊炮兵團擴編為24門。之後步兵師也開始裝備,每個師有32門,其中12門編入師轄的反坦克殲擊炮營。庫爾斯克戰役前,蘇軍又建立了3團制的反坦克殲擊炮兵旅,轄72門ZIS-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