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ms腫瘤

Wilms腫瘤是一種嬰幼兒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惡性胚胎腫瘤。德國外科醫生Max Wilms首次報導了這種腫瘤,因此而得名。Wilms瘤是由於保留胚胎分化潛能的腎幹細胞功能異常所致,發病率約為1/10000,占嬰兒腫瘤的8%,3/4的腫瘤發生在4歲前,90%在20歲內發生。可分為遺傳型和非遺傳型。

遺傳型多為雙側發病且發病早,符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約占38%;非遺傳型常為單側且發病較晚,約占62%,患者腹部有無症狀的腫塊,腫塊光滑。質堅硬。研究表明,Wilms瘤基因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目前發現與Wilms瘤發生相關的基因及染色體區統包括;WTI定位於llpl3:WT2(MIM194071)定位於llpl5.5;WT3(MIM194090)定位於16g,WT4(MIM601363)定位於17ql2-q2l:WTS(MIM601563)定位於7p14.1.Wilms瘤患者的腫瘤組織中有WT基因的純合缺失,面正常組織中則為雜合子,其發生機制與視網膜母細隨瘤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