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CC臨床腫瘤學手冊

UICC臨床腫瘤學手冊

第12章 第13章 第21章

基本信息

作 者:孫燕,湯釗猷 主譯

UICC臨床腫瘤學手冊(第8版)UICC臨床腫瘤學手冊(第8版)
出 版 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12-1
版 次:1
頁 數:702
字 數:943000
印刷時間:2006-12-1
開 本:32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117080057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由國際抗癌聯盟(UICC)出版的第8版《UICC臨床腫瘤學手冊》由世界上負有盛名的腫瘤學家撰、寫既對既往的權威性版本進行了更新和加強。這一手冊為癌症的檢測、識別、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基本的信息。
《UICC臨床腫瘤學手冊》涉及的內容廣泛,包括癌症的基礎研究、不同解剖部位的各種癌症和生活質量等方面。手冊第一部分的章節闡述了癌症的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癌症的遺傳學,其中重點講述了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微陣列分析,並擴展介紹了癌症的分期和預後因素。第二部分概述了癌症的各種治療手段,並按解剖部位詳細介紹了每一種腫瘤,採用了2003年由UICC和AJCC共同制定的最新分期。最後的章節介紹了AIDS相關的惡性腫瘤、兒童腫瘤和腫瘤急症。
第8版《UICC臨床腫瘤學手冊》為腫瘤學家、正在接受培訓的腫瘤科醫師、護理癌症病人的護士和其他負責治療和照顧病人的衛生專業人士提供了一本內容豐富和全面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湯釗猷,男,1930年生,廣東新會人。國際著名肝癌研究學者;小肝癌研究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日本及亞洲外科學會名譽院士。1954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曾任上海醫科大學校長、國際抗癌聯盟(UICC)理事、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委。現任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2次任國際癌症大會肝癌會議主席,80次在國際會議上作特邀演講,6次組辦上海國際肝癌肝炎會議並任主席。任11本國際雜誌編委、2本亞太區主編。他最早系統提出“亞臨床肝癌”新概念,主編英文版《亞臨床肝癌》專著,國際肝病學奠基人Hans popper稱“這一概念是人類認識和治療肝癌的重大進展”。它使肝癌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提高一倍,使肝癌從“不治之症”向“部分可治之症”轉化。近年又投入“肝癌轉移復發的研完”,最早建成轉移性人肝癌模型系統。主編專著8本,參編國際專著10本。發表論文500餘篇,SCI收錄199篇,被引用2331次。1979年獲美國紐約癌症研究所金牌,獲第一作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和三等獎2項、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中國醫學科學獎和中國工程科技獎,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白求恩獎章。培養並已畢業的35名博士研究生中4人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

目錄

第1章 腫瘤的自然病史與生物學
第2章 惡性腫瘤的發生
第3章 基因組學、微陣列和蛋白質組學
第4章 腫瘤的遺傳易感性
第5章 腫瘤流行病學
第6章 腫瘤的化學預防
第7章 腫瘤普查及早期發現
第8a章 新的腫瘤影像學診斷方法
第8b章 腫瘤診斷的病理學
第9章 循證醫學中腫瘤分期的作用
第lOa章 外科腫瘤學原則
lob章 放射腫瘤學原則
第lOc章 內科腫瘤學原則
第11章 腫瘤免疫治療原則
第12章 骨髓移植
第13章 生物統計及臨床試驗
第14章 皮膚癌和黑色素瘤
第15章 頭頸部腫瘤
第16章 內分泌腫瘤
第17章 肺癌
第18章 肝癌
第20章 胃癌
第21章 胰腺癌
第22章 大腸癌
第23章 乳腺癌
第24章 子宮頸癌和癌前病變
第25章 婦科腫瘤
第26章 前列腺癌
第27章 前列腺癌以外其他泌尿生殖系統腫瘤
第28章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第29章 軟組織肉瘤
第30章 淋巴瘤
第31章 白血病
第32章 兒童惡性腫瘤
第33章 愛滋病相關性腫瘤
第34章 腫瘤急症
第35章 疼痛控制
第36章 營養與惡性腫瘤
第37章 惡性腫瘤患者的康復治療
第38章 支持治療與生活質量評估
第40章 老年期腫瘤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