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

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

本書著重介紹了使用SolidWorks軟體創建零件、裝配體的基本方法和相關技術,以及生成工程圖的基礎知識。此外本書還詳細介紹了Simulation Xpress和Draft DimXpert(拔模專家)等功能。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09版)是根據SolidWorks公司發布的《SolidWorks2009TrainingManuals:SolidWorksEssentials》編譯而成的。

本套教程在保留了原版英文教程精華和風格的基礎上,按照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進行編譯,配套教學資料齊全,適合企業工程設計人員和大專院校、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使用。

拔模斜度的凸台特徵
4.3.1創建手柄部分
4.3.2手柄部分的設計意圖
4.4草圖中的對稱
4.4.1草圖繪製時創建對稱
4.4.2草圖繪製後創建對稱
4.4.3兩側對稱拉伸
4.4.4拔模開/關
4.5模型內繪製草圖
4.5.1過渡部分的設計意圖
4.5.2繪製圓形輪廓
4.5.3繪製圓
4.5.4修改尺寸外觀形式
4.5.5成形到下一面
4.5.6頭部特徵的設計意圖
4.6視圖選項
4.6.1顯示選項
4.6.2修改選項
4.6.3滑鼠中鍵的功能
4.6.4參考三重軸的功能
4.6.5快捷鍵
4.7草圖中使用模型邊線
4.7.1放大選取範圍
4.7.2繪製等距實體
4.8剪裁草圖幾何體
4.8.1剪裁和延伸
4.8.2修改尺寸
4.8.3到離指定面指定的距離
4.8.4轉化曲面選項
4.8.5選擇其他
4.8.6測量
4.9使用複製和貼上
4.9.1創建孔
4.9.2複製和貼上特徵
4.9.3懸空關係
4.9.4編輯草圖
4.10編輯特徵
練習4-1工具手柄
練習4-2對稱和等距實體一
練習4-3對稱和等距實體二
練習4-4成形到一面
練習4-5修改棘輪體手柄
練習4-6惰輪臂
練習4-7帶輪
第5章陣列
5.1使用陣列的優點
5.1.1陣列類型
5.1.2陣列選項
5.1.3彈出的FeatureManager設計樹
5.2參考幾何體
5.3線性陣列
5.3.1刪除實例
5.3.2幾何體陣列
5.4圓周陣列
5.5鏡像
5.6使用只陣列源
5.7草圖驅動的陣列
5.8自動標註草圖尺寸
練習5-1線性陣列
練習5-2草圖驅動的陣列
練習5-3跳過實例
練習5-4線性陣列和鏡像陣列
練習5-5圓周陣列。

內容簡介

《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0版)》內容簡介:《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0版)是根據DSSolidWorks?公司發布的《SolidWorks2010:SolidWorksEssentials》編譯而成的,著重介紹了使用SolidWorks軟體創建零件、裝配體的基本方法和相關技術,以及生成工程圖的基礎知識。與以前的培訓教程相比較,《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0版)》詳細介紹了SimulationXpress新的用戶互動界面。
本套教程在保留了英文原版教程精華和風格的基礎上,按照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進行編譯,配套教學資料齊全,適於企業工程設計人員和大專院校、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使用。

圖書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說明
第1章SolidWorks軟體介紹1
1.1什麼是SolidWorks軟體1
1.2設計意圖2
1.2.1設計意圖示例3
1.2.2設計意圖的影響因素3
1.3檔案參考4
1.3.1對象連結與嵌入(OLE)4
1.3.2檔案參考實例5
1.4打開與保存檔案5
1.5SolidWorks用戶界面5
1.5.1不可選的圖示按鈕6
1.5.2前導視圖工具列6
1.5.3選單6
1.5.4快捷鍵6
1.5.5工具列7
1.5.6快速提示8
1.5.7FeatureManager設計樹9
1.5.8PropertyManager9
1.5.9CommandManager9
1.5.10任務窗格11
1.5.11使用設計庫打開練習檔案11
1.5.12SolidWorks搜尋12
1.5.13滑鼠的套用12
1.5.14系統反饋12
1.5.15選項13
第2章草圖15
2.1二維草圖15
2.2處理流程15
2.3保存檔案16
2.4了解草圖17
2.5繪製草圖17
2.5.1默認平面17
2.5.2草圖指示器19
2.6草圖實體19
2.7基本草圖繪製19
2.7.1草圖繪製模式19
2.7.2推理線(自動添加幾何關係)20
2.7.3草圖反饋21
2.7.4草圖狀態22
2.8草圖繪製規則23
2.9設計意圖24
2.9.1控制設計意圖的因素24
2.9.2需要的設計意圖24
2.10草圖幾何關係25
2.10.1自動草圖幾何關係25
2.10.2添加草圖幾何關係25
2.10.3草圖幾何關係的示例27
2.10.4選擇多個對象28
2.11標註尺寸29
2.11.1尺寸的選取與預覽29
2.11.2角度尺寸30
2.12拉伸31
練習2-1繪製水平線和垂直線33
練習2-2用推理線繪製直線33
第3章基本零件建模35
3.1概述35
3.2專業術語35
3.3選擇最佳輪廓36
3.4選擇草圖平面37
3.4.1參考基準面37
3.4.2模型的放置37
3.5零件的分析38
3.5.1標準視圖39
3.5.2主要的凸台特徵39
3.5.3最佳輪廓39
3.5.4草圖平面39
3.5.5設計意圖39
3.5.6繪製第一特徵的草圖40
3.5.7拉伸特徵選項41
3.5.8重命名特徵42
3.6凸台特徵42
3.7在平面上繪製草圖42
3.7.1繪製切線弧42
3.7.2切線弧的目標區域43
3.7.3繪製直線和繪製切線弧間的自動轉換43
3.8切除特徵44
3.9使用異型孔嚮導46
3.9.1創建標準直孔46
3.9.2添加柱形沉頭孔47
3.10視圖選項48
3.11圓角特徵49
3.11.1創建圓角特徵的規則49
3.11.2最近的命令50
3.11.3圓角延伸51
3.12出詳圖基礎52
3.12.1模板的設定52
3.12.2工具列52
3.12.3新建工程圖53
3.13工程視圖53
3.14中心符號線56
3.15尺寸56
3.15.1從動尺寸56
3.15.2操作尺寸58
3.15.3模型與工程圖的相關性60
3.16修改參數60
3.16.1重建模型60
3.16.2刷新螢幕61
練習3-1圖版62
練習3-2切除63
練習3-3修改Basic零件64
練習3-4支架65
練習3-5零件工程圖65
第4章鑄件或鍛件建模67
4.1實例研究:棘輪67
4.2設計意圖67
4.3帶有拔模斜度的凸台特徵68
4.3.1創建手柄部分68
4.3.2手柄部分的設計意圖68
4.4草圖中的對稱69
4.4.1草圖繪製時創建對稱70
4.4.2草圖繪製後創建對稱70
4.4.3兩側對稱拉伸71
4.4.4拔模開/關71
4.5模型內繪製草圖71
4.5.1過渡部分的設計意圖71
4.5.2繪製圓形輪廓72
4.5.3繪製圓73
4.5.4修改尺寸外觀形式73
4.5.5成形到下一面74
4.5.6頭部特徵的設計意圖75
4.6視圖選項77
4.6.1顯示選項77
4.6.2修改選項78
4.6.3滑鼠中鍵的功能78
4.6.4參考三重軸的功能79
4.6.5快捷鍵79
4.7草圖中使用模型邊線80
4.7.1放大選取範圍80
4.7.2繪製等距實體80
4.8剪裁草圖幾何體81
4.8.1剪裁和延伸82
4.8.2修改尺寸83
4.8.3到離指定面指定的距離84
4.8.4轉化曲面選項84
4.8.5選擇其他85
4.8.6測量85
4.9使用複製和貼上87
4.9.1創建孔87
4.9.2複製和貼上特徵87
4.9.3懸空關係88
4.9.4編輯草圖88
4.10編輯特徵90
練習4-1工具手柄91
練習4-2對稱和等距實體一91
練習4-3對稱和等距實體二92
練習4-4成形到一面93
練習4-5修改棘輪體手柄95
練習4-6惰輪臂96
練習4-7帶輪97
第5章陣列99
5.1使用陣列的優點99
5.1.1陣列類型99
5.1.2陣列選項99
5.1.3彈出的FeatureManager設計樹102
5.2參考幾何體102
5.3線性陣列104
5.3.1刪除實例106
5.3.2幾何體陣列106
5.4圓周陣列107
5.5鏡像108
5.6使用只陣列源109
5.7草圖驅動的陣列110
5.8自動標註草圖尺寸112
練習5-1線性陣列114
練習5-2草圖驅動的陣列114
練習5-3跳過實例115
練習5-4線性陣列和鏡像陣列116
練習5-5圓周陣列117
第6章旋轉特徵118
6.1實例研究:手輪118
6.2設計意圖118
6.3旋轉特徵118
6.3.1旋轉特徵的草圖幾何體119
6.3.2控制旋轉特徵草圖的規則120
6.3.3草圖尺寸標註120
6.3.4直徑標註120
6.3.5創建旋轉特徵121
6.4創建輪緣123
6.4.1槽口123
6.4.2多實體126
6.5建立輪輻126
6.5.1完成路徑和輪廓草圖128
6.5.2旋轉視圖130
6.5.3倒角131
6.5.4realview圖形131
6.6編輯材料134
6.7質量特性136
6.8檔案屬性137
6.8.1檔案屬性的分類137
6.8.2創建檔案屬性137
6.8.3檔案屬性的用途137
6.9SolidWorksSimulationXpress139
6.9.1概述139
6.9.2格線139
6.9.3分析結果139
6.10使用設計分析嚮導139
6.10.1第1步:選項140
6.10.2第2步:材料設定140
6.10.3第3步:約束141
6.10.4第4步:載荷142
6.10.5第5步:分析143
6.10.6第6步:結果144
6.10.7第7步:最佳化145
6.10.8更新模型146
練習6-1法蘭148
練習6-2輪子148
練習6-3草圖中的文字149
練習6-4導向件150
練習6-5柱形工具153
練習6-6橢圓153
練習6-7掃描154
練習6-8SimulationXpress應力分析155
第7章抽殼和筋157
7.1概述157
7.2分析和添加拔模157
7.2.1拔模分析158
7.2.2拔模的其他選項158
7.2.3中性面拔模159
7.3抽殼160
7.3.1抽殼次序160
7.3.2選擇表面160
7.3.3基準面161
7.4筋163
7.4.1筋草圖164
7.4.2轉換實體引用165
7.5完整圓角166
7.6薄壁特徵167
練習7-1壓縮盤169
練習7-2吹風機殼170
練習7-3刀片172
第8章編輯:修復173
8.1零件編輯173
8.2編輯的內容173
8.2.1查看模型的信息173
8.2.2查找並修復問題173
8.2.3設定174
8.2.4【什麼錯】對話框174
8.2.5從哪裡開始176
8.3草圖問題177
8.3.1框選擇177
8.3.2檢查草圖合法性178
8.3.3修復草圖179
8.3.4使用停止並修復180
8.3.5退回182
8.3.6修復草圖基準面問題183
8.3.7FeatureXpert185
8.4FilletXpert186
8.4.1更改圓角187
8.4.2FilletXpert邊角187
8.5DraftXpert189
練習8-1錯誤1190
練習8-2錯誤2191
練習8-3錯誤3192
練習8-4添加拔模斜度193
練習8-5複製和懸空關係194
練習8-6使用FilletXpert1196
練習8-7使用FilletXpert2197
第9章編輯:設計更改199
9.1零件編輯199
9.2設計更改199
9.3模型信息200
9.4重建工具205
9.4.1退回特徵205
9.4.2特徵壓縮206
9.4.3重建進度和中斷206
9.4.4特徵統計206
9.4.5刪除特徵207
9.4.6重排特徵順序208
9.4.7編輯特徵208
9.4.8編輯草圖209
9.4.9SketchXpert210
9.5草圖輪廓214
9.5.1可用的草圖輪廓214
9.5.2共享草圖216
9.5.3複製圓角216
9.6使用Instant3D編輯零件218
9.6.1Instant3D手柄219
9.6.2標尺219
9.6.3拖拽幾何體表面219
9.6.4一鍵更改220
9.6.5拖拽深度221
9.6.6活動剖切面221
練習9-1設計更改224
練習9-2編輯零件225
練習9-3SketchXpert226
練習9-4Instant3D227
練習9-5草圖輪廓229
第10章零件配置232
10.1概述232
10.2使用配置233
10.2.1激活ConfigurationManager233
10.2.2分割FeatureManager視窗233
10.2.3定義配置233
10.3修改配置234
10.3.1添加配置234
10.3.2創建配置的方法234
10.3.3切換配置235
10.3.4配置尺寸236
10.3.5配置其他項目237
10.4編輯帶有配置的零件237
10.5設計庫239
10.5.1默認設定239
10.5.2多參考240
10.5.3放置在圓形平面上241
練習10-1配置242
練習10-2更多配置243
練習10-3使用配置244
第11章系列零件設計表和方程式246
11.1設計表246
11.2連結數值247
11.3方程式248
11.3.1建立方程式的準備248
11.3.2函式249
11.3.3方程式形式249
11.3.4方程式的排列順序251
11.4系列零件設計表252
11.4.1自動生成系列零件設計表252
11.4.2Excel格式253
11.4.3系列零件設計表的布局253
11.4.4添加新的屬性254
11.4.5添加配置到系列零件設計表255
11.5已有的系列零件設計表256
11.5.1插入系列零件設計表257
11.5.2插入空白系列零件設計表258
11.5.3保存系列零件設計表259
11.5.4影響配置的因素259
11.6針對配置的建模策略259
11.7關於配置的高級教程260
練習11-1創建連結數值260
練習11-2創建方程式261
練習11-3系列零件設計表262
練習11-4創建和連結系列零件設計表265
練習11-5配置設計266
第12章使用工程圖268
12.1有關生成工程圖的更多信息268
12.2剖面視圖269
12.3模型視圖271
12.4斷裂視圖272
12.4.1切邊273
12.4.2視圖對齊273
12.5局部視圖274
12.6投影視圖275
12.7註解278
12.7.1注釋278
12.7.2基準特徵符號279
12.7.3表面粗糙度符號279
12.7.4尺寸屬性280
12.7.5中心線281
12.7.6形位公差282
12.7.7複製視圖283
12.7.8標註尺寸文字285
12.8工程圖紙與圖紙格式286
12.8.1工程圖紙286
12.8.2圖紙格式286
12.9定義標題塊286
12.9.1選取編輯內容286
12.9.2填充標題塊287
練習12-1局部視圖和剖面視圖288
練習12-2斷裂視圖和剖面視圖290
練習12-3工程圖291
第13章自底向上的裝配體建模293
13.1實例研究:萬向節293
13.2自底向上的裝配體293
13.2.1處理流程293
13.2.2裝配體的組成293
13.3新建裝配體檔案294
13.4放置第一個零部件296
13.5FeatureManager設計樹及符號296
13.5.1自由度296
13.5.2零部件296
13.5.3外部參考的搜尋順序296
13.5.4檔案名稱297
13.5.5註解297
13.5.6退回狀態標記297
13.5.7重新排序297
13.5.8配合資料夾298
13.6向裝配體中添加零部件298
13.6.1插入零部件298
13.6.2移動和旋轉零部件299
13.6.3配合零部件300
13.6.4配合類型和對齊選項300
13.6.5同軸心和重合配合303
13.6.6寬度配合305
13.6.7平行配合308
13.6.8動態模擬裝配體的運動309
13.6.9顯示裝配體中的零件配置309
13.6.10第一個零件pin309
13.7在裝配體中使用零件配置310
13.7.1第二個零件pin311
13.7.2打開一個零部件311
13.8複製零部件實例313
13.9零部件的隱藏和透明度313
13.10零部件屬性315
13.11子裝配體316
13.12智慧型配合316
13.13插入子裝配體318
13.13.1配合子裝配體318
13.13.2距離配合319
13.14打包321
練習13-1配合關係322
練習13-2裝配研磨器323
練習13-3顯示/隱藏零部件324
練習13-4裝配零件326
練習13-5修改萬向節裝配體327
第14章裝配體的使用329
14.1概述329
14.2裝配體分析329
14.2.1計算質量特性329
14.2.2干涉檢查330
14.3檢查間隙332
14.3.1靜態與動態干涉檢查333
14.3.2改善系統性能334
14.4修改尺寸值335
14.5裝配體爆炸視圖336
14.5.1設定爆炸視圖336
14.5.2爆炸單個零部件337
14.5.3爆炸多個零部件338
14.5.4爆炸子裝配340
14.5.5自動間距零部件340
14.6爆炸直線草圖341
14.6.1爆炸直線341
14.6.2爆炸直線的選取341
14.6.3動畫爆炸視圖342
14.6.4動畫控制器342
14.6.5重放選項342
14.7材料明細表343
14.8裝配體工程圖345
練習14-1干涉檢查347
練習14-2檢查干涉、碰撞和間隙348
練習14-3爆炸視圖和裝配工程圖349
練習14-4爆炸視圖350
附錄351
附錄A選項設定351
A.1修改默認選項351
A.2建議設定351
附錄B檔案模板352
B.1如何創建一個零件模板352
B.2工程圖模板與圖紙格式354
B.3組織自己的模板354
B.4默認模板354

2012版

作者:陳超祥,胡其登主編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叢書名: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訓教程ISBN:9787111376231版次:2012年4月第3版第1次印刷尺寸:210mm×285mm字數:925千字(475頁)定價:69.90元CSWP全球專業認證考試培訓教程(美)DSSolidWorks®公司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