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超平特麗瓏FDTrinitron

《一》什麼是SONY超平特麗瓏FDTrinitron?。

我們都知道顯示器採用顯像管按生產發展順序依次為:球面->平面直角->柱面(特麗瓏/鑽石瓏)->純平
那么什麼是“超平”呢?
這幾年,彩電行業誕生一個新名詞叫“超平”,指平面直角的第二代產品,整體平坦程度要比普通平面直角高很多。這裡的所謂“超平”可不一樣,特指的是SONY公司的第二代特麗瓏顯像管(FDTrinitron),本質上仍然是“瓏”管的一種,不過此為新一代SONY特麗瓏顯像管,我們習慣上稱“超平瓏”。傳統的瓏管有SONY產的特麗瓏、三菱的鑽石瓏,至於優派的那個也叫什麼瓏的,我倒不認為與前兩者混淆在一起,儘管都是沒有蔭罩板的設計,但優派是在玻璃表面刻上凹槽,而sony和三菱則是採用縱向金屬柵欄結構,在顯示原理和效果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1、SONY首次製造生產的21寸特麗瓏顯像管平坦、頸短為主要外觀特徵(注)98年以前均為20寸,市面上98年以前的HP、SUN、APPLE等瓏管彩顯都是如此,21寸則為三菱的鑽石瓏。也就是說98年以前沒有SONY特麗瓏21寸彩顯。
2、柵距更小0.24-0.25,重新設計了掃描電路,提高整體顯示質量,支持4角地磁分別調整功能,垂直匯聚可分上中下3段調節,增加底色調節,支持ZOOM縮放,多國文字OSD選單(不過沒有中文),鍵盤鎖等。其中最實用的是前3項新增功能,配合其他畫面調整功能,不會再有偏磁色差、變形、虛虛實實、框線不直等麻煩;
3、上面說了,超平仍然是“柱面”,顯管平坦度更高,弧度約為傳統特麗瓏的1/3,視覺上已經近似純平,純平“貴翔”系列顯管其實也是採用了這種FD特麗瓏顯像管,只不過是將外表面“做”平而已。提到純平,想起一個在網路上很多人爭論的話題??“什麼是真正的純平”,意指“物理純平”和“視覺純平”。點距本人認為,彩顯是拿來用的、看的,不是來作光學分析實驗的,要體會純平面的感覺,自己看著“平”就是平了,尤其是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用戶來講。需要提醒的是選購的時候要考慮到視覺習慣問題,從平面直角一下子過渡到純平,甚至是柱面、超平,一般人都會有不同程度“內凹”感,適應了就會好。對於專業圖形用戶,因為需要儘量減小失真,要求真正的純平面就重要一些,可這又不僅僅是顯像管本身的問題了,掃描電路更顯得重要。總體來講,採用瓏管的純平,色彩、對比等各方面表現會比普通柵網顯像管的要好得多。從技術角度講,顯像管內部呈線性的弧度,能更精確地跟等角速度掃描射線配合,將失真降低到最小,同時,內部凸起加上外部平坦的玻璃殼體,在光學折射過程後才正是真正的純平面。
4、全部採用統一3X3格式OSD選單,便於調節使用。
5、透光性更好,色純度、對比度得到提高。
99年以後SONY彩顯全部採用超平瓏顯像管制造,代表產品有PS系列、GS系列、G系列、F系列,還有低端產品E系列,其中G、F為純平面,稱為“貴翔”。
----------------------------------------------------------------------------------------------------------------

《二》明明白白識瓏管 大螢幕。

先看這裡...... 還得貼,總有人問【什麼是超平】,
超平瓏 :注意,是“超平+瓏”,通常“超平”指“超平坦度平面直角”!
也叫新一代特麗瓏,是傳統特麗瓏管的改進產品,99年以後的彩顯都是使用這種顯像管,弧度很小,介於純平和普通柱面之間,視覺上已經接近純平,Sony 純平顯像管的內表面也是超平管的弧度和工藝。
【重要提示】超平瓏只有17/19/21三個規格,沒有20寸的。順便提一下,市面上的有些“21寸SONY彩顯”或者“21寸特麗瓏”,只要未註明“超平瓏”字樣,都是不真實的,因為98年以前SONY根本沒有生產過21寸特麗瓏顯像管!而這之前,大屏特麗瓏只有20寸,只有三菱鑽石瓏才有21寸。沒經驗的人從外觀區別20和21不容易,看管子還是很簡單的,能打開看最好,因為管子上有商標;簡單區別超平瓏還是普通特麗瓏/鑽石瓏參考下面的照片就行了。

資料

市面常見二手大螢幕瓏管顯示器一覽表
(以下型號可以見本站顯示器欄目 評測意見只代表點距本人 謹供參考)
1、常見21寸超平瓏型號:
SONY 5**GS/PS
COMPAQ P110
SUN 0568
DELL P1100
HP P1100
IBM P202 不用說,這個檔次只有沒問題的都推薦,質量效果不輸純平
2、常見21寸鑽石瓏型號:
三菱RD21 Z系列 (95款電調) 奇怪的是這么老款的機器質量那么好,返修率極低
三菱RD21 G系列 (97款選單,GZ為98改款變型機,指標效果接近) 經典,質量不錯
DIGITAL (同上97款選單) 同上
富士通 X21系列 (98款 透明選單)好機器,品牌在國內認知一般
富士通 T系列 (高頻)決不推薦
3、常見20寸特麗瓏型號:
太多了,良莠不齊,隨便說點常見的......
IBM P200/201(選單) 推薦(圓弧尾造型為佳)
DELL ***(97選單)推薦 各方面跟17寸型號一樣好 (圓弧尾造型為佳)
SONY 20SF/SE(選單) 一般 (別奇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期間SONY質量這樣)
APLLE (95電調,97選單) 電調差,選單不錯
HP/DIGITAI (外觀造型一樣,95電調,外形特點:方頭方尾,按鍵細長)不推薦
SUN/SGI(國名:矽圖)同上,相同造型的機器加上17寸竟有10幾個變種
SUN 20E10(高頻,94-96,藍色底座尾蓋,遙控電調) 強烈不推薦!沒錢別玩大的!!
SUN 20E20(全頻,97,樓上的兄弟,無遙控,按鍵式選單) 還可以
......
未列出的有人感興趣可以舉型號、貼照片上來——打破砂鍋問到底 :)
綜上,20寸特麗瓏最為複雜,也是買家最容易迷惑走眼,JS鑽空子的地方了(統稱20寸特麗瓏!價格相差幾倍!!)
---------------------------------------------------------------------------------------------------------------
《三》如何調整顯示器達到最佳效果。
影響顯示效果的最主要調節參數:RGB、對比度、亮度。
大多數顯示器都有RGB可調,瓏管顯示器100%都有,高檔型號同時具有前景和背景RGB調整。常見的普通彩顯只有5500/6500/9300等幾個固定色溫調節,數值越小,色溫越暖,亞洲人眼睛顏色偏紅,因此對顯示器色溫要求偏向於冷色,即9000以上才能得到色彩補償。
R/G/B的分色調節一般在OSD選單中帶有”COLOR”或“RGB”的選項裡面,可以分別增加或減少整體畫面中紅/綠/藍三種基色的比例,實際也就是分別控制電子束打在顯像管內壁3種螢光點上的電流強度。比如:如果把R的值減小,則畫面顏色顯得偏綠或偏藍,反之亦然。
由於各個顯管、電路的參數不同,加之各人眼睛色覺的差異,選單中RGB數值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存在,對於要求色彩接近標準的行業使用者,只能根據顯示出的實際畫面參照印刷品調節,而大多數普通用戶,只需要調整到色彩鮮艷、亮麗文本清晰即可。同樣道理,亮度和對比度的調節也是一樣,OSD選單中的數值對於各個彩顯來講不具有標準可言,可調整範圍也有大有小,白天環境光線較亮的時候,顯示器亮度自然要加大才能看清楚,夜間要適當減小亮度才不至於顯得刺眼。一般情況下,對比度應適當加大,用以增大前景文字圖形同底色的反差,文本顯得比較清晰,圖形變得鮮艷,亮度則根據環境隨時調整,通常顯示器調好以後,經常需要調整的也只有亮度了。至於調節到什麼程度為最合適,還是那句話:自己看著舒服、順眼就行了。藉助NokiaTest等顯示器調節測試軟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CRT顯示器自身固有缺陷,整個顯示面積內的精度不一定完全相同,調整匯聚時儘量把最佳效果區域保留在常用視覺範圍內,邊線、角落等視覺盲點則作為次要考慮。
另外,現在的顯示卡和驅動程式大多具有調節RGB、GAMMA、亮度、對比度的功能,可以更方便的進行有關調節,綜合利用好這些功能,以得到最佳的顯示效果。
總結一下:
1、如果你的顯示器感覺色彩不夠鮮艷,要增加RGB值、增加對比度,減小亮度。
2、如果覺得底色不夠純淨,可分別把顯示畫面置於全黑(不是關閉電源喔)和全白,要求黑色時儘量黑同時白色時儘量白,這裡主要也是RGB和對比度的綜合調節。
3、為了保護視力,不要把亮度調得太高,尤其在夜晚,應該減小亮度亦適應環境變化。
4、使用大螢幕顯示器者,注意不要離得太近,距離拉近增大了視角,眼球累脖子也跟著累;當然也沒必要離得過遠,一般伸手可及較為合適。
5、調整解析度、刷新率並非越高越好,此值越大,對顯示卡的輸出信號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要求也越高,有時反而會影響顯示效果,甚至會減少顯示器和顯示卡的壽命。

【小常識】

大多數彩顯都有記憶功能,針對顯示卡輸出不同的解析度和刷新,可以分別存儲寬窄、位置、形狀、色溫等參數,各個品牌型號的彩顯,能存儲的狀態種類和參數數量也不相同,當切換不同顯示狀態的時候,顯示器會自動調出存儲晶片中對應的顯示參數,免卻了再次手動調節的麻煩。
--------------------------------------------------------------------------------------------------------------
《四》詳談CRT顯像管的鍍膜。
只有高檔顯像管(包括顯示器和電視機)才有鍍膜層,沒錯,國產大多數顯像管都沒有的,主要是工藝水平和成本問題,更多的是把表面處理成磨沙效果,形成漫反射,防止反光。
鍍膜的分類
塗層主要有兩種鍍膜和貼層鍍膜,顧名思義就能知道其加工原理,簡單介紹下區別。
表面鍍膜:直接鍍在玻璃表面,很薄,但很堅固,外表呈淡淡的藍紫色,容易髒污,也不易擦拭乾淨,所以擦乾淨後最好不去碰它。常見型號SONY 400/500PS等超平系列,也有部分高檔普通管採用鍍層鍍膜技術,不採用貼膜的原因主要是顯像管表面有弧度。超平鍍層劃傷處露出顯像管表面,顏色較稍淺其他部位,呈深灰色。
貼膜:厚度約1mm的有機薄膜,貼近顯像管的一面覆膠,外側為鍍膜,容易擦拭,但因為基底較軟易劃傷,所以二手彩顯當中,純平劃傷比超平多見。這種貼膜劃傷主要有兩種,鍍層和基底。鍍層劃傷看起來同上面的超平鍍膜的顏色,深度劃傷透過基底看起來為灰白色,因為劃傷較多而揭掉這層貼膜是常見處理辦法,整個表面呈灰白色。
鍍膜的功能
有人說是防輻,其實不準確。能採用塗層技術的一般都是專業級彩顯,玻璃層的厚度都在2cm以上,一般為2~3層,中間就有鉛玻璃防輻層,靠簡單的鍍膜是起不到這個作用的。鍍層的主要作用是防反光,也稱防炫。避免直接投射在螢幕表面的光線反射到眼睛,跟顯示內容混在一起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再有就是降低顯示輝度和消除靜電,跟視保屏的作用類似。在此提醒各位,即使最好的CRT顯示器過長時間使用,也會對視力造成損害,如果有必要長時間工作在電腦前面,尤其是不經常看視頻圖像或玩遊戲的人,還是選用液晶顯示器或者筆記本電腦吧,儘管目前的液晶有很多缺點。至於做圖需要或者遊戲發燒友們,看來也別無選擇,儘量多注意用眼衛生和休息了。
鍍膜的保養
不要用任何有機溶劑去擦拭塗層表面,切記!不管上面有多髒,也只能用較軟的紙巾蘸水或擦鏡頭的麂皮擦拭。市面上有種專門擦顯示器的濕巾,每筒100張,大概40-60元,主要成分為乙二醇的水稀釋液,很好用,但還是對塗層有輕微腐蝕。
儘量減少擦拭螢幕的次數以降低塗層磨損,沒有準確資料告訴我們多少次能把塗層擦掉,所以,還是儘量不要把螢幕弄髒吧。
鍍膜的修復
幾乎不可能,目前有技術製造能力的廠家也是屈指可數,但是其他的補救措施還是有的。
較短的細於髮絲的輕微劃痕最好不必去管它,尤其是邊角部位,使用時幾乎不被察覺,保持現狀。
對於鍍膜劃痕較多或者過多擦拭造成脫落,已經影響感覺的,只能把鍍膜去掉了。因為目前還沒有能力重新貼上新的鍍膜,建議去買塊視保屏吧,效果還是不錯的。
(插播廣告:本站即將對沒有鍍層的高檔二手純平彩顯採取加裝視保屏的方法進行處理,而且是內置式安裝,不影響外觀。效果同鍍膜完全一樣,而且不必再擔心擦拭問題,因為玻璃表面的硬度很高不易劃傷,且更容易清潔,即使不慎損壞,更換起來也很方便。不錯,要考慮申請專利了,呵呵。適用於17/19/21純平顯像管,因為其他管型有弧度,對於本站以前售出的鍍膜損傷純平彩顯,可以憑購貨訂單免費加裝,只收取工本費,聯繫電話....)
回到主題, 鑒於目前的顯像管制造工藝,也許這兩種鍍膜方法還會沿用很長時間,而且,CRT顯示技術的成熟和諸多優點,液晶的固有缺陷和等離子的高昂成本也不很靠近大多數使用者,使之還將在市場停留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多了解一些CRT顯示器的常識,對於廣大DIYer選好、用好顯示器還是有必要的。
---------------------------------------------------------------------------------------------------------------
《五》高端二手顯示器選購指南。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來自國外的二手顯示器,這些顯示器很多用的都是SONY顯像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瓏管,但價格又看起來很亂,有時尺寸差不多,價格卻相差幾倍之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只要我們對sony的不同時期的產品有所了解,就會發現是有規律可循的: SONY顯像管及顯示器有業界的地位眾所周知,到現在為止一直是,高檔顯示器的代名詞,一些重量級的廠商,其高檔的顯示器系列都是由SONY量身打造。包括著名的SUN,SGI,IBM,HP(COMPAQ),DELL...他們的圖形工作站系列配套的crt顯示器無一不是出自sony.隨著技術的不段更新,不段改進,特麗瓏經歷了柱面,超平,純平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引領著crt世界的一次新的革命。
柱面:風行於96年左右,98年以後基本少見。顧名思義,就是屏的表面像是一個柱體的外表面,垂直方向是筆直的,而水平有一定的弧度,主要有15寸,17寸,20寸三種,由於當時技術方面的限制,尺寸做大了,反而柵距變得更大,20寸的特麗瓏的柵距在現在看來粗得可怕。這當中比較有代表的產品是sony20se系列,ibm p200,p201...總之一句話,所有採用SONY管的20寸特麗瓏都是。30柵距。而且生產絕不可能是98年以後。三菱同時期的產品有所改進,柵距達到了。28 由於細緻程度上強於特麗瓏,因此當時眾多廠商都採用三菱的鑽石瓏顯像管。像nec,iiyama,viewsonic,fujitsu.....做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超平瓏:sony當然也看出了形勢對自己不利,於是在97年末,推出了代表業界最高水準的新款特麗瓏就是超平瓏它具有0.25的柵距,不僅如此,它的行頻達到了107KHZ,也就是在1600*1200的高解析度下支持85HZ的刷新率。最高解析度達到了2048*1536,讓人們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專業顯示器。同時,SUN,SGI,Compaq,IBM,DELL,HP,包括一直同SONY關係不很密切的Fujitsu都推出了SONYOEM的同種機型,結果也是好評一片,在與鑽石瓏的交鋒中嬴得了主動。超平瓏只有19寸和21寸,代表的是Sony GDM-400ps和500ps,還有面向辦公和家用的420gs,520gs等。柵距都是0.25 500ps是當時的旗艦,在市面上難於買到,價格也是高高在上,直到99年末這種產品從市場上淡出的時候,售價格還在16000左右。這種顯示器二手的99年左右出廠,價格也只要2500左右,估計還可以再用5年左右,很超值的。
純平: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業界領導地位,SONY進一步推出了fd trinitron平面特麗瓏。柵距是.24,15,17,19,21全系列產品。包括E系列(家用),G系列(商用),還有比較另類的極品F系列,F系列具有.22的最小柵距。有19寸和21寸 代表分別是GDM-F400和F500。
24寸16:9: SONY推出兩款面向專業設計的16:9顯示器,分別是GDM w900(柱面。25)和FW900(純平。22)
我們在選購二手顯示器時,切記不要盲目聽經銷商的一口之辭,有些經銷商對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懂,信口亂說。而我們只要心裡有數,就一定會選購到物有所值的二手精品了。不要貪便宜,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沒有保修的再便宜也不要買。而且二手顯示器就算是同一型號也可能會有個體差異,最好是親自對比,看是否滿足自己的要求。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購買二手顯示器雖然很超值,但有一定的風險,它畢竟不像新的保修時間那么長,而且由於運輸等因素,二手顯示器的外殼經常會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建議大家挑選時把重點放到顯示效果上,畢竟我們花這么少的錢,不可能買到十全十美的東東嘛。
----------------------------------------------------------------------------------------------------------------
《六》常見尺寸各種彩顯的最佳使用解析度。
大家用的彩顯各不相同,既有CRT也有液晶還有筆記本LCD,隨著15吋液晶和17CRT的普及以及19吋CRT、17吋液晶的低成本產品的紛紛面世,到底在何種解析度下顯示效果最佳,而且看起來最舒服,成了人們日益關心和考慮的問題。
對於液晶顯示器來說,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為大多數普通液晶顯示器都有隻有一個最佳顯示解析度,這是由液晶顯示器的結構決定的,最佳解析度實際上也就是該顯示器液晶面板的最大解析度,在這個解析度下,物理液晶點能夠達到同顯示卡輸出的邏輯點一一對應,例如15吋液晶的最大解析度為1024*768,大多數網頁製作也是以此為標準;17吋液晶的最大解析度幾乎都是1280*1024,而不是我們根據4:3比例推算的1280*960,這同17液晶面板的製造工藝有關,簡單說就是水平點距大於垂直點距的原因,因此整個螢幕顯示內容仍然是4:3的比例,因此如果以後有17吋液晶顯示器新產品標稱最佳解析度為1280*960的話,也不該感到奇怪。有些比較高檔的液晶,可以支持很高的解析度,15吋就能達到1600*1200,這樣,該液晶顯示器就可以擁有2個最佳解析度:1600*1200和800*600了,兩者是整倍數的關係。在只有一個最佳解析度的液晶顯示器,如果使用小於最大值的其他解析度,會出現字跡模糊不清類似重影的現象。
CRT顯示器的原理同LCD有很大分別,從640*480一直到最大解析度以下的所有解析度下均可以通過調節行幅寬窄和場幅高低來實現滿屏顯示,最佳解析度又該如何確定呢?這裡需要從兩個方面去認識:一是視覺習慣,也就是字型大小的感覺;二是顯像管的指標,也就是實際顯示效果下字型線條是否夠清晰銳利,這裡排除電路設計的頻寬因素,因為廠家在設計時已經按照顯示器尺寸大小設計了相對應的頻寬。17吋CRT的可視面積略等同於15吋LCD,換句話講,兩者在使用1024*768的解析度時,顯示的文本字型大小基本是一樣的。同理,19吋CRT使用的最佳解析度應等同於17吋LCD的最佳解析度,也就是1280*1024,但由於CRT顯示器的水平-垂直點距與LCD不同,且可以很容易地通過調節達到滿屏顯示,按照4:3的比例應使用1280*960才是最佳。
19吋以上的CRT,其最大解析度主要由顯像管的點距和電子槍的掃描精度決定,可視尺寸為400*300mm、平均點距0.25mm的21吋顯示器,理論上可以達到1600*1200的最大解析度,但由於顯像管的製造公差和掃描的精度誤差,在此解析度下顯示很難達到理想的清晰效果,儘管顯示卡輸出和顯示器的電路頻寬甚至可以支持高達2048*1600以上的解析度,但在使用上並不具有實際意義。因此需要更高精度的掃描電路配合更小點距的顯像管才能達到1600*1200的理想效果,到目前為止,21吋CRT只有SONY的F系列專業級彩顯才能做到,達到了0.22mm的點距;而三菱顯示器為了達到同樣的標準,在有限縮小點距的基礎上,不得不加大顯像管尺寸,做到了22吋。看下廠家的使用說明書,一般都會有標有最佳使用解析度的推薦值,17吋1024*768/19吋1024*768~1280*960/21吋1280*1024~1600*1200,儘管有些型號會標稱略高一檔,但實際使用時會感覺到稍有勉強,效果上並不理想。
上面的最佳解析度分析,基本上是來自理論數據和實際經驗,但很多使用者由於套用原因,會降低或增加一個級別使用,比如17吋使用1280*960、21吋使用1024*768或1600*1200,這完全屬於個人習慣問題,也不能勉強,但如果遠遠超出推薦值的話,就不合適了,可以比喻為“買頭騾子當馬騎”,熟悉的朋友會常聽我說這句話。而且,在最大行頻固定的情況下,為了勉強得到更大的顯示解析度而不得不降低刷新率使用的話,就更得不償失了,根據經驗,CRT彩顯的適當刷新率應在85Hz以上才好。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廠家意識到再想通過繼續縮小CRT點距和完善掃描技術來增加最大有效解析度的難度和成本都非常高,目前轉向對LCD和等離子顯示的深入研發,要知道,在21吋的LCD上實現高清晰、無失真、穩定的2048*1600解析度是非常容易的,待提高水平以克服現有LCD、等離子的缺點並大幅降低成本後,大尺寸CRT的歷史使命也即將完成,未來迎接我們的將是平板顯示器的世界。
----------------------------------------------------------------------------------------------------------------
《七》二手彩顯常見類型和問題--常識篇。
☆產地
批量二手彩顯產地主要為日本、台灣、美國,不會有國產型號,主要是渠道原因,本站主要經銷中高檔次型號,產地一般為日本和美國少數。
☆模擬、電調、OSD
1、模擬
也叫手調,就是用旋鈕調節亮度、大小等功能,最老的產品了,多為94年以前生產,當然單鍵飛梭不算模擬的啊。
優點:無,除了便宜。
缺點:容易接觸不良,性能差。
2、電調
按鍵調節各項功能。多為95年以後生產,如果有旋鈕的話也最多一個,作為附加的快捷亮度調整使用,比如三菱RD系列。
優點:方便快捷,質量穩定。
缺點:不直觀。
3、OSD
螢幕選單調節,也屬於電調範圍,多了選單顯示調節功能和狀態,96-97以後生產。
優點:調節直觀方便。
缺點:無,暫時還沒有,以後生產出全自動或者聲控的也有可能。
☆球面、平面直角、超平面、柱面、超平瓏、純平
1、球面
最早的CRT顯像管,凸起較大,屬於淘汰產品。
2、平面直角
球面的改進,平坦度增加,但仍是中間凸四角凹。
3、超平面
平面直角更進一步,平坦度增加,凹凸感不很明顯了。
*以上3種一般統稱“普管”,也就是普通CRT管。
4、柱面
特例龍+鑽石瓏,分別由SONY和三菱生產。外表特徵像圓柱剖面,垂直方向沒有弧度,水平為弧狀。最早的好像92年,一直生產到97年,較新的型號SONY的SF(OSD)、SE系列,三菱的RD21G系列。
主要特點:細膩,色彩還原和精度比普通管要好。
5、超平瓏
SONY柱面的改進型,平坦度接近純平,98以後生產,直到現在,包括500PS、520GS等,數字在前,字母在後。
6、純平
就不用多講了,需要區分的是,純平也分普管純平和瓏管純平的。
優點:視覺效果好,請注意:是視覺效果,不是顯示效果。
☆生產年份和成色、質量的關係
對於二手彩顯來說,如果相差1~2年以內的同型號的話,沒有直接關係,原因很簡單:看使用情況和運輸條件,很有可能99的比2000的還新還好;同樣道理,挑選時成色質量遠比型號重要,比如較新的500PS跟破爛不堪的F500,同樣價位你選哪個。
☆翻新
翻新是指外殼,國外運來是沒有包裝的,會導致外殼甚至螢幕表面產生劃痕,本站的翻新過程是將外殼表面較深的劃傷修補好,並重新噴塗專用樹脂漆,使之光潔如新,內部機芯不需要翻新,也沒有必要那么做。一般99年以後的機型尤其是高檔機型,運輸過程會比較小心,劃傷較少而且輕微,大多不用翻新也很好。
☆是否有偏色、聚焦不良、燒傷老化
這些是顯示器起碼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要求,達不到這些要求根本就談不上效果如何了。
批量進貨中當然也有一些這樣的,一般只能作為配件使用或者處理給JS來低價賣。當然,點距不是JS,所以不賣。
☆外殼是否打開過
這個問題最沒意義了,答案也同樣沒勁。後蓋打開與否跟質量並無直接關係,長時間閒置不用並經過遠途運輸後的彩顯,落進灰塵、螺絲等雜物等並不少見,為了避免以後可能出現問題,開蓋做下清潔和檢查工作也是必要的;如果說維修的話,多數也是直接拿同樣型號機器的整張電路板換上去,而不會像通常修理電視機一樣逐個元件去檢查替換,原因是有大量摔斷管機器的主機板可用,而且沒有時間和必要去那么費事做。
☆螢幕劃傷
劃傷主要是運輸原因,分鍍膜擦傷和玻璃劃傷兩種情況
1、鍍膜劃傷
嚴格說應該是擦傷,因為很淺,還沒有傷及玻璃表面。
鍍膜主要作用是防反光,也稱防炫膜,工藝上有噴鍍塗層和貼上膜兩種,其中貼上膜為類似汽車玻璃太陽紙的材料。鍍膜擦傷比較小而輕微的不會影響視覺使用效果,一般不做處理;劃痕多的,如果是噴塗膜會將表面其他薄膜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貼膜就是把它揭去。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露出玻璃表面,未開機時外觀上看起來顯得較亮,開機後倒不會很明顯了。有些商家會另外貼上太陽膜上去,但由於這種膜的質量(主要是硬度)根本無法跟原廠相比,再加上技術不行,容易產生氣泡和凹凸不平,反而弄巧成拙。
2、玻璃層劃傷
劃痕比較淺的,拋光處理,也叫打磨,該方法只能用於平面直角或者球面管,因為柱面管和純平管很難做到磨掉局部而不影響整體平坦度。
劃痕較深的就沒辦法了,只能報廢拆件或者低價處理。
----------------------------------------------------------------------------------------------------------------
《八》關於A管B管?
關於A管B管是否存在區分,業界一直沒有統一認識和說法,更沒有一個標準的區分方法和手段,這也不難理解:顯像管從生產線下來,剔除質量明顯缺陷的以外都為合格品,由於顯像管的物理特性比較複雜,個體差異存在於很多方面,沒有一個準確的界定標準來劃分等級,這是很模糊的一個等級區別,廠家一般也不會把自己的同一規格的產品用標籤明明白白地標示出A\B\C來,因為他們也很難跟客戶解釋清楚等級之間的嚴格界定標準。而且根據批次、產量的不同,這個界限就更模糊,也就是說,有可能這批產品中被劃分為B管的,實際質量與下批產品中的A管差不多,這裡面的意思可以慢慢去理解。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用於不同檔次機型所配套的顯管不會一樣。比如使用同一種顯管的同一品牌產品,其中高指標機型對顯管本身的要求就要比低端產品要高一些。以SONY為例,幾乎所有著名品牌的高端系統集成配套彩顯都由SONY製造,採用同一種顯管、電路的OEM機型效果檔次卻並不完全相同,有的在價格上拉開不小的差距,這裡並非強調只有SONY商標的是最好的。
從我們幾年的實際經驗來看,SONY顯示器的檔次劃分主要是體現在後期純平產品上面,其中差異基本都是體現在顯像管上。很多人認為,SONY在電路技術上存在保留,不會轉讓或授權給其他購買SONY管自己裝機的廠商,這一點是正確的,但基本上高端sony管產品都是SONY自己生產的,不論什麼牌子的OEM都代表了SONY自己的標準和形象,沒有必要做一些偷工減料也就是俗稱“縮水”的勾當,SONY給其他品牌做OEM產品跟最近幾年來國內廠家買SONY管做自己品牌產品,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為什麼說SONY機器的檔次,主要是由顯像管決定的呢,這也是我們從大量實際經驗當中得出的結論。我們通常稱之為SONY某型號OEM產品,其意義就在於管型、電路基本完全一樣,統稱為機芯相同,略有差異的就是外殼或商標或接口或相差甚微的頻寬,在維修實踐中,這些機器的整個電路板、零件、顯像管都可以做到互換使用。那么,我們從何方面劃分這些OEM機型的檔次呢,既然是顯示器,那么當然是從效果上看了。儘管只是有限的區別,也不難看出兩個價位相差不少的OEM機型之間的效果差別,主要表現在局部聚焦和匯聚上面,要知道,對於內參數不夠完全均勻的顯像管,多重動態也好、多透鏡也好,都是無能為力的,這裡就已經完全排除了電路方面的差異。還有,就是顯像管上的鍍膜,主要為21寸純平管,鍍膜有2種顏色:棕黃和藍紫,據說後者比前者多了一層增加透光率的塗層,而且也有人反應說這種鍍膜管子的顯示效果看起來要比前者顯得略為清澈。至於這多出的一層鍍膜的成本到底有多大,相對顯像管本身的質量差異所形成的成本差異又有多大,恐怕除了SONY公司以外無人能知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後,應該可以認為,A、B是存在的,或許C也是存在的,只是區別不是十分明顯而已,但還是有的細微區別的,而且這種區別也不會體現在家用級別產品上。可以想像的是,SONY自己的E系列跟G系列不會使用一個檔次的管,這點不容易區別出來,因為SONY自己的機器都是標準的藍色鍍膜,而且E和G之間又存在頻寬和功能上的檔次差別;同時,G系列跟有些OEM型號不會使用同一個檔次的管,如前面所說最簡單和明顯的區別是鍍膜顏色上的,包括所謂的專業圖形工作站SGI的某些型號和其他一些非專業品牌的某些型號,只是大多數普通用戶接觸範圍小一些沒有機會來區別認識而已。
就最近的幾個熱點機型可以介紹一下:
FUJITSU214(根據官方資料G500或者G520 OEM)--棕黃色鍍膜
SGI 5411(純平 同FUJITSU214)--棕黃色鍍膜
COMPAQ P1100--棕黃色
DELL P1110(純平 同FUJITSU214)--棕黃色鍍膜
IBM P260--藍紫色鍍膜
DELL P991、P992-藍紫色鍍膜
以上均為純平,截至目前還沒有在柱面型號中發現有鍍膜顏色上的差別,也無從考證SONY產各OEM之間有何實質上的效果區別,早期三菱產的機器也沒有明顯的差異,因純平產品較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經驗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