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E

-世界衛生組織(WHO) -世界貿易組織(WTO) -泛美衛生組織(PAHO)

簡介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OIE)
是一個旨在促進和保障全球動物衛生和健康工作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位於巴黎,由28個國家於1924年根據簽署的國際協定產生。到2011年,OIE成員國已經達到178個。2003年,該組織正式更名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目前,OIE與包括FAO、WTO、WHO等45個全球及地區性組織保持聯繫,並在世界每個州都設有分委員會。

職能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職能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向各國政府通告全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動物疫情以及疫情的起因,並通告控制這些疾病的方法。
-在全球範圍內,就動物疾病的監測和控制進行國際研究。
-協調各成員國在動物和動物產品貿易方面的法規和標準。
1.1 動物衛生條件的透明度問題
OIE最優先的職能就是向各政府通報危害人類和動物健康的動物疫情,以及發生疫情的原因。為此,OIE建立了通報體系,允許成員國在必要的情況下採取緊急措施。
首先,爆發A類疾病的國家或爆發其它對公共健康或動物產品有嚴重影響疾病的國家應在24小時內將情況通報給OIE的中央辦公署。
OIE中央辦公署立即用E-mail的形式向其它成員國發布簡短的緊急通報,詳細的疫情情況每周將刊登在《疫情信息》,並以E-mail或郵寄的方式提供給成員國。
在這種通報機制之下,OIE通過蒐集、加工和分發有關世界動物衛生狀況的資料,向各成員提供對國家控制體系非常重要的信息,以及針對國際貿易制定的動物衛生法規方面的信息等。這些信息通過以下方式定期分發:
-《OIE公告》 每兩個月對A類疾病的病因進行介紹。公告還包括對主要傳染病的研究以及OIE的日常活動。
-《世界動物衛生狀況年度統計》 介紹各成員國的動物衛生狀況,以及各成員國採用的相應控制方法。
-有關信息也將通過各種形式的出版物對外分發,其中包括高水平的季刊《科技回顧》。
1.2 在世界貿易中維護衛生狀況
在世界經濟中,要使動物和動物產品的國際貿易不受不必要的影響就必需:
(1) 制定防止危害動物及人類的傳染病傳播的獸醫法規;
(2) 在上述貿易中要進行必要的協調,避免不合理的貿易壁壘。
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明確要求使用由國際獸醫總局制定的標準、指南和建議。
下列由OIE國際委員會批准的標準化著作在SPS領域的協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法典 由國際動物衛生法典委員會制定,為國際貿易制定標準。
-手冊 由標準委員會制定,提供國際貿易中使用的標準化診斷技術以及疫苗管理方法。
-水生動物的法典和手冊 由魚類疾病委員會制定。
1.3 動物衛生鑑定
1924年年1月25日簽署成立OIE的國際協定中,明確了該組織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促進和協同研究全球範圍內的動物疾病監測和管理。這項工作由專家委員會和工作組承擔,並得到合作中心和有關實驗室的幫助,還從專家會議和發表的科普文章上得到相關的信息。

組織結構

OIE是在由各成員國政府委派的常駐代表組成的國際委員會的授權和管理下開展工作的。OIE的職能由OIE中央辦公署具體實施,中央辦公署的署長由國際委員會任命。中央辦公署執行由選舉產生的委員會草擬的決議。這些委員會包括:
(1). 管理委員會
(2). 區域性委員會
(3). 專家委員會

國際關係

OIE與其它20多個國際組織保持長期的工作往來,這些國際組織主要包括: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
-世界衛生組織(WHO)
-世界貿易組織(WTO)
-泛美農業合作協會(IICA)
-泛美衛生組織(PAHO)
-植物保護和動物衛生區域性國際組織(OIRSA)
-太平洋共同體(SP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