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Z

MovieZ

MovieZ所帶來的第一部影片到底是哪一部,已經無從查考了。在DVD廣泛上市之前的主流,便是拿一台攝像機架到電影院裡所搞出來的一些畫面模糊的VCD。這也就是在盜版音像市場上俗稱“槍版”的東西。不過當時的MovieZ是完全不受重視的,在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的眼裡,這樣的劣質的攝像機拷貝儘管侵犯了他們的商業規則,但卻還沒有能力傷害到盈利的主力—票房。幾個小伙子想先睹為快,對於坐擁上億美金票房的大影業公司,似乎還無傷大雅。使MovieZ在技術、品質和爭議方面都更進一層樓的轉折點,便是DVD的普及、DeCSS技術與DivX誕生。

MovieZ

MovieZ所帶來的第一部影片到底是哪一部,已經無從查考了。在DVD廣泛上市之前的主流,便是拿一台攝像機架到電影院裡所搞出來的一些畫面模糊的VCD。顯而易見,這也就是在盜版音像市場上俗稱“槍版”的東西。不過當時的MovieZ是完全不受重視的,在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的眼裡,這樣的劣質的攝像機拷貝儘管侵犯了他們的商業規則,但卻還沒有能力傷害到盈利的主力——票房。幾個外國小伙子想先睹為快,對於坐擁上億美金票房的大影業公司,似乎還無傷大雅。
使MovieZ在技術、品質和爭議方面都更進一層樓的轉折點,便是DVD的普及、Decss技術與DivX(MPEG4)誕生。

商業軟體的失誤

DVD和它的CSS加密技術,可以說是第一個從硬體上開始限制播放與複製的普及類技術產品。它的出現意味著消費者在掏錢購買了產品之後,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買下的DVD既不能在其他國家讀取或放映,也不能被複製——這樣以限制消費者權利為基礎的加密技術,即使是在著作權意識濃厚的歐美國家,也屢遭詬病。
當然,這種限制在擁有技術優勢的破解組織眼中是最大的挑戰。沒過多久,挪威的一個技術組織MoRE(MasterofReverseEngineer-ing)便破解了CSS加密的限制,創造了DeCSS解密技術。MoRE的成員、16歲的挪威少年詹森發現美國XingTechnologies公司為DVD播放軟體“XingDVD”中居然有未經暗號化處理的解密鍵,從而一舉破解了原先被普遍認為極難攻破的CSS加密技術。很快,小小的DeCSS程式便可以用來很方便地拷貝以CSS技術加密過的DVD音像檔案。(詹森因此遭受的法律麻煩參見本報去年12月6日第23版《在電腦上看DVD的權利》一文》
DVD擁有高清晰度的畫面,並可提供高音質的影院級視聽享受,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即使在CSS加密技術已經被破解的情況下,DVD檔案下載也並沒有在網際網路上流行。原因很簡單:DVD檔案動輒5G-10G,顯然還不適合在目前的網路條件下傳播。同樣,這么大的檔案也不便於備份和保存。
於是後來出現了DivX技術,使傳播的問題迎刃而解。DivX是一位27歲的不知名法國電影愛好者與黑客Je?線上C?ro?ACI?meRota合作開發的、基於MPEG-4技術的視頻編碼解碼平台。這個編碼平台,實際上是挪用並改造了微軟的MPEG4v34.1.00.4920LowMotion和4.1.00.4917FastMotion的編碼核心。DivX技術,能夠將DVD以極小損失壓縮至原DVD檔案大小的1/10。一部高清晰度的DVD影片,可以輕鬆放在一到兩張普通光碟中保存,或者快速在寬頻網上傳遞。這項技術的發展使MovieZ以飛快的速度壯大起來,同時也吸引了眾多優秀製作組織的加入。沒多久,DivX在網際網路上便有了上百萬的擁護者,進一步刺激了MovieZ向更深入的技術發展下去。經歷了幾次編碼技術和質量上的突破之後,MovieZ這個網際網路上的地下社區已經成為了每日發布數十部最新影片、電視劇、卡通片,格式涵蓋VCD、DivX、SVCD、DVD-R的Internet影視藝術與娛樂文化的集散地。
MovieZ的規矩方圓
雖說MovieZ是自WareZ發展而來,本質也與WareZ一樣,屬於鬆散組織模式。但是,這並不會妨礙成員們制定技術上的規則以保證最終釋放出來的成品品質。這些由各組織領導者協調製定的規則,是頗為詳細而且複雜的,包括對來源、成品格式、編碼格式、碼率、畫面尺寸、幀率、命名方式、打包方式等等各個方面的規定和限制。規則雖然繁多,但深入了解後就會發現,每一項規則背後都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理由。例如,凡是在影院中攝像機拍攝的影片,最多只能製成VCD放出,而不能以DivX或其他更高的格式放出成品———這樣可以保證各種格式之間的品質等級免於混淆。這樣的規則,較之國內無良盜版商屢屢以次充好、濫竽充數的做法,則有了天淵之別。
盲目地背棄這些規則,製作不符合要求的成品是不會被MovieZ的成員接受的。但這些規則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技術的進化而進化的。伴隨著編碼技術的變化,只要是證明這種方法能夠製作出優秀的、為大眾所接受的作品,規則也會隨之修改。組織間一些技術資深成員會進行詳細的討論、測試,協商新規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終,在組織間無聲的比拼中,不遵守技術規則而製作出來的劣質成品將被淘汰。只有在技術較量中優勝的組織,才能公開放出他們的作品。正是遵守這樣維護優勝劣汰的規則,有效地保證了整個鬆散結構下MovieZ的品質與風格。
MovieZ的製作流程
一部MovieZ影片的出現首先要從供應人開始,這個供應人可並不是說隨便到市場上買張DVD就可以的。在MovieZ中,速度是能否使作品出線的關鍵,有條件的組織大多有特殊的供應人,可以在DVD正式上市之前1個月就能提供用於發行的DVD樣盤。最近又衍生出可以得到,原本由影業公司向電視台或電影院提供的,用於演示或觀摩的DVD觀摩盤的組織供應人,使組織可以在DVD正式發行的3-5個月之前就放出最新影片的DivX、SVCD或DVD-R。
得到供應人提供的DVD後,便要交給技術成員進行剝離、DeCSS解密和壓縮合成。技術成員必須有能力提供高品質的成品,而且製作過程必須符合MovieZ的各項規則。如果成品有不良的缺陷,都會被其他組織指出,並會被看作失敗的作品而被淘汰。如果是已經公開放出後才發現缺陷,往往還會招致不少不滿的謾罵。因此,技術成員就是關係到組織聲譽的關鍵。
技術成員作出成品後,便要進行打包和分發。通常各個組織都擁有自己的內部高速伺服器,用於將這些成品傳遞給其他組織進行評價。如果沒有發現缺陷,並且沒有落後給其他的組織作品,這些打包的好的檔案便會經過Internet傳送到其他組織的伺服器和網路上的公開伺服器。在MovieZ,一部影片的製作過程便是如此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與商業劃清界限
幸運的是,至少截至目前為止,MovieZ與盜版市場之間還是缺乏聯繫的。就在WareZ中正直的老成員們大聲嘆息自己的努力如何被中國人庸俗化、商業化、盜版化的同時。MovieZ的成員卻可以躲在語言壁壘之後避開盜版商們的利用和腐蝕。畢竟,盜版商要把國外MovieZ中的作品放入我國的市場還必須要經過語言翻譯和二次技術製作兩道鴻溝。絕大多數盜版商人最終還是放棄了挪用MovieZ成品的想法,而完全自行製作盜版販賣。甚至國內漸漸流行開來的所謂VOD視頻點播或線上點播系統,都完全沒有使用過MovieZ的作品。儘管還不排除國內部分盜版商人在資源上與MovieZ中的少數組織成員有部分聯絡或協定,但是MovieZ在整體上還是保持了對藝術分享的純潔理念。即使是在我國,MovieZ的高品質成品也只限在部分的、具有一定藝術素質和外文修養的老網民之間流傳。
MovieZ與盜版之間的分割,是文化與技術天然形成的。MovieZ源於電影愛好者們互相交流的需要,在解密備份與壓縮技術的刺激下發展開來。MovieZ尊重藝術,尊重原創者的各種權利(包括著作權),但是MovieZ成員們也會保護自己理應具有的分享藝術的權利,也反對天然壟斷壁壘下的商業利益所驅使的藝術傳播不平等。最終,MovieZ的主題是藝術的傳播,而不是閉鎖;反對的是金錢,而不是著作權。
主要的MovieZ組織很難以固定標準來評價各個MovieZ組織,但不難發現某些組織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VCDVaULT是老資格的MovieZ組織,技術上實力很強,他們開發的SBC編碼技術使DivX進入更高層次的路標;ViTE是比較有新意的組織,勇於使用新標準甚至因此破壞了MovieZ的一些老規則;有一些組織以製作經典老片為主;另一些組織則有渠道拿到超前發行的DVD影片;當然也有一些組織至今仍然以製作VCD為主,而有一些組織則早早的開始放出DVD-R格式的影片。還有以地區為特色的,如有的組織經常放出歐洲影片,而PosTX組織主要以港、日、韓影片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