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polis

Metropolis(中文譯名:大都會),德國超現實主義影片,導演 Fritz Lang,影片以昏暗冰冷的色調,描述了二十世紀初期人們生活水平上令人絕望的差距。

影片簡介

Metropolis點擊查看大圖
《大都會》(Metropolis)
日文名 メトロポリス
監督大友克洋[製作人員名單]
製作·發行 Madhouse Studios
出品年份 2001-05-26
官方網站 http://www.bandaivisual.co.jp/metro...
總共集數1

故事簡介

物語: 
機器人人類共度歲月,一個令人想像無限的未來世界。
在後現代的巨大都市梅陀寶麗斯,被稱之為本時代進步象徵的超級摩天大廈正在舉行落成典禮。手握本市實權的RED先生台上演講正酣,台下一名黑衣青年男子(RED的養子ROCK)卻在警備重重下公然拔槍殺人,民眾一陣譁然騷亂。目睹此事的日本偵探伴俊作,攜外甥劍一,開始進行全市的追兇調查。但是ROCK被判明只是射殺了機器人,兇手若無其事的離去了。
這個國度滿是嚴重的社會矛盾。梅陀寶麗斯由先進的地上部分和頹敗的地下部分構成二重結構的都市體系,在這個城市生存的人類中間,有從高度發達的機器人世界中受益,享受文明技術優越性的人,也有反之被機器人奪走工作無以餬口的人,還有要求讓機器人同樣享有人權自由的民眾團體,種種爭執,意見紛紛。特別是一個叫做MARUDOKU的恐怖組織,要求從機器人社會找回人類應有的權利,實現人權的復歸,他們甚至開始了破壞毀滅每一個機器人的行動。——這個混沌混亂的國家,局勢被說成一觸即發,危如累卵也不為過。
伴俊作偵探和機器人刑警BERO共同展開搜尋工作,終於找到了ROTON博士的藏身之處。博士因為使用人的軀體進行人造人類的研究製造,變成了國際通緝犯。但ROTON實際上被RED秘密保護起來,根據RED的指令繼續開發製作全新的人造人,這第一個新“人類”的面貌,和RED那死去的女兒TEIMA擁有著一樣的面貌…… 
幕後: 
提到鐵臂阿童木,想必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這個出生在2003年7月4日,身高135厘米,體重30公斤,擁有十萬馬力的小小神奇機器人,被稱做“科技的孩子”。在日本的雜誌上,他的故事從1952年連載到1968年,並在1962年被富士電視改編播出。可是在“鐵臂阿童木”這個形象出現並迅速為人所熟知的十多年前,手塚治虫就已經在他著名的《SF三部曲》里,描述了一個機器人和人類共存的未來世代。而其中手冢幻想過的事物,在21世紀到來的今天,正在越來越多的變成現實。於是,在日本卡通界兩大頂尖人物大友克洋鈴太郎的通力合作下,藉助日本最先進的數位技術和動畫膠片製作技術,在銀幕上重現手冢半個世紀前對於未來的預見,也成為觸手可及的夢想。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把這樣的故事搬上電影的歷史,居然可以回溯到1927年,德國導演Fritz Lang的同名影片中同樣出現了被叫做C-3PO的人造人類原型,只是那時候電影裡所幻想的未來,是離今天的我們相去不遠的2026年。 
製作者簡介: 
手塚治虫:大阪大學醫學博士畢業。1947年出版暢銷作品《新寶島》後開始引導確立了日本的新型漫畫文化,後來又推出了《初期SF三部曲》,引起了日本青少年的熱狂迷戀。他在卡通製作界也素有良譽,用1962年日本首次播出的卡通《鐵臂阿童木》,後來的《絲帶騎士》、《叢林大帝》、《火鳥》、《黑傑克》等許多作品,為日本動畫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鈴太郎:1958年加入東映漫畫會社,出演電視卡通片《鐵臂阿童木》、《叢林大帝》,現為自由導演。作品包括《銀河鐵道999》《銀河鐵道999之再會篇》、《幻魔大戰》、《X》等,至今還是動畫界的經典之作。
大友克洋:1982年以《童夢》獲得日本第四屆SF大賞,以往這個大賞只會頒給科幻小說家,大友克洋成了首位獲此名譽的漫畫家。同年他以《AKIRA》再獲第八回講談社漫畫賞,成為新世代著名的人氣漫畫作家。在《幻魔大戰》里參與策劃和影象製作,在《迷宮物語》製作後,自導作品《AKIRA》,震動一時。現在製作中的最新劇作是《STEAM BOY》。 
劇中人物關係: 
TEIMA--人造人類的少女
ROCK---恐怖組織首領
ATORAS---反機器人團體的領袖
立雄---市長 
[《大都會》]
製作人員名單
原作:手塚治虫
腳本:大友克洋
監督:りんたろう
角色設計&總作畫監督:名倉靖博
作畫監督:赤堀重雄 櫻井邦彥 藤田しげる
美術監督&CGアート&ディレクター:平田秀一
CGテクニカル&ディレクター:前田庸生
音樂:本多俊之
音響監督:三間雅文
製作プロデューサー:丸山正雄 八卷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