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藍色基因,百年智慧

IBM:藍色基因,百年智慧

《IBM:藍色基因 百年智慧》內容簡介:IBM創始人老沃森說:“企業是可以自我犧牲的,而成功則是通過不斷的‘壯士斷腕’實現的。” 任何一個想要基業長青的企業,都能從IBM的管理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鑑的百年智慧。

內容簡介

即將卸任的CEO彭明盛則表示,IBM的教訓是永遠不要拘泥於產品,而是要堅持企業價值。IBM100年裡連續8次CEO更替實現平穩過渡,並首次傳位女掌門。IBM見證了IT行業在100年間的從無到有和幾度轉變。

《IBM:藍色基因 百年智慧》作者供職IBM22年,從一名普通的銷售到一名大中華區副總裁,親歷了IBM中國的誕生,也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郭士納對IBM的轉型手術和將PC賣給聯想的痛苦掙扎,同時,他也是IBM向服務轉型的落實者,曾帶領IBM的團隊,一起推動了中國銀行業數據大集中工程和IT服務行業轉型。他深諳企業藍色文化,通過對IBM100年的歷史回顧,首度剖析了IBM在文化、策略、執行三方面的十大核心能力,用IBM領跑世界100年的成功解密企業如何才能做強!做大!做久!

編輯推薦

《IBM:藍色基因 百年智慧》編輯推薦:IBM高管解讀企業長青密碼,做強,做大,做久。

《IBM:藍色基因 百年智慧》首度分析IBM基業長青的十大核心能力,看IBM如何打破企業“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看IBM如何在中國獲得成功。IBM是基業長青的範本,是企業傳承的教材。它是老當益壯的代表:一個百年老店可以馳騁在日新月異的IT行業中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相比蘋果、谷歌、facebook,IBM作為IT行業里鮮有的長壽企業,不但沒有落後,且一直保持堅持科技創新,引領著IT潮流。20世紀,一個賣打字機、制表機起家的企業,他不但進入了IT領域,而且可以算是成為了計算機行業的創世者和引領者。21世紀,它仍能提出電子商務、隨需應變和智慧地球等一系列的先進理念解決方案,用科技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是基業長青的範本:百年歷史中IBM擁有非同一般的持續增長能力。

百年間,IBM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簡稱CAGR)為11%,達到了雙位數。期間只錄得11次營業收入負增長,14次贏利負增長;IBM股票經過15次分拆,2011年單股仍能達到160美金的價格,百年接近6.4萬倍的回報不能不讓人驚訝。同時品牌價值近十年仍排在品牌價值榜前三(2001-2010)。IBM無愧於基業長青的範本。

它是企業傳承的教材:百年歷史中IBM經歷了家族傳承、內部培養和外聘企業最高決策者的歷程,並都獲得了成功。它的第二任老沃森CEO成為了公司的“創始人”,並把公司傳給了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小沃森帶領公司到達了技術和收益的一個巔峰,卻把公司的決策權交給了公司成長起來的職業經理人。在公司面臨困境時又是 “外來人”郭士納確立了服務客戶的理念,幫公司擺託了困境。

IBM的百年歷程完全可以成為國內企業的典範!

《IBM:藍色基因 百年智慧》通過對IBM百年歷史回顧和對IBM管理體系的剖析,幫您去了解這個神奇的企業,並發現IBM長盛不衰的智慧。

專業書評

向IBM學習,當然也只能向IBM學習,不要別出心裁,不要盲目創新,不要自以為是。IBM的管理也許不是全世界最好的,我們員工也有可能冒出來一些超過IBM的人,但是我只要IBM。高於IBM的把頭砍掉,低於IBM的把腿砍掉,只有謙虛、認真、紮實、開放地向IBM學習,這個變革才能成功。

——任正非語錄

以生動筆觸展現一家世界級企業的百年征程,旨在讓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好自己的更為生動的百年征程。

——王忠明,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經濟學家

本書的作者,是一個資深的IBM人,由他來道出IBM的人和事,實在最適當不過。此書闡釋了IBM從1911年以來,所經歷各個重要階段,深入描述與分析IBM在不同環境下,做出不同的決策,並能獨到地剖析IBM企業長青的密碼。相信閱讀此書的讀者,包括曾於IBM工作的我,都能汲取寶貴商業智慧。

——香港中文大學的EMBA負責人,陳志輝教授

IBM的百年成功來之不易,而將其中蘊涵的關鍵因素和管理智慧提煉出來同樣不易。而這本書做到了,因此它非常值得一讀。

——李飛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簡介

張烈生,IBM大中華區前副總裁,並曾擔任過世界最大管理軟體公司SAP中國區總裁等職。在IBM和中國內地工作20餘年,先後執掌過IBM大中華區金融事業部、服務部和IBM香港等重要機構,服務過大部分IBM面向市場和客戶的部門,是IBM全球兩次重大轉型的見證人,並且親歷了IBM中國發展的幾乎全部過程。他也是IBM銷售年度獎“百分百俱樂部”的“不敗將軍”,並多次榮獲IBM銷售最高榮譽“金圈大會”的資格,後來更被董事長兼執行長彭明盛選為公司300餘人的創新與變革全球領導小組成員之一。此外,在任職期間,他對推動中國銀行業數據大集中工程以及IT服務行業轉型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王小燕,曾任IBM、SAP等知名外企的公關傳播經理,從品牌傳播的角度為IBM中國的服務轉型做出貢獻。此前還在國內領先管理媒體《中外管理》擔任資深記者,寫作了多篇影響廣泛的管理文章。對企業戰略、運營管理、IT發展等領域有深入理解。

目錄

前言

引子

序章 藍色巨人的不老傳說

他,生於1911年,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兩次全球性金融和經濟衰退,還出現過兩次自身經營的問題。他發明過引領行業的新產品和技術,也迎來過無數次技術革新帶來的競爭。他曾經是美國最成功最賺錢的企業,也曾經差點因驕傲和官僚而分崩離析。他上市95年,當年100股票不到3000元美金,如果不賣掉,今天值1.76億(對!是億,沒錯!)美元。

01 百年IBM百鍊成鋼

02 IBM到底是做什麼的

03 低調中的不平凡

第一部分 領跑世界100年

在2010年《財富》雜誌全球最大50家企業中,有26家企業超過或剛好100歲。在這26家“百年老店”中,有12家金融、5家石油、3家汽車、3家工業和兩家食品健康類企業,還有一家IBM。100年下來,做貸款的、開採石油的、生產汽車和食品的企業還在做著基本一樣的生意。相比之下,IBM從制表機到打字機、大型主機到個人電腦,再從硬體過渡到軟體和服務業務,歷盡時間和市場的考驗。對於一個100年前還不存在而今天卻是迅息萬變的IT高科技行業來說,IBM實在是夠“老”了。但年齡無損他依然煥發的能力,不斷他依然引領全球科技進步,並保持著IT界市值前三的地位。

第一章 商業帝國的沉澱與崛起

他40歲白手起家。他雄心壯志,在IBM成立伊始就灌輸建立競爭優勢和做大做強(think big)的目標。他的個人信念鑄就了IBM的企業基因。他的性格和能力使他幾乎變成獨裁者。但是創業者心態也使他成功地把職業經理人(CEO)的角色提升到當代新的高度。他窮極42年的精力為IBM打造“超長而優質”的創業期。他就是外來的IBM“創始人”老沃森。

01 外來的“創始人”老沃森

02 核心能力初養成

03 一個天才和一千個幫忙的

04 老沃森留下的智慧

第二章 IT巨擎的爆發與挑戰

在小沃森的帶領下,IBM迎來第一次爆發。他不但開創了現代計算機時代,引領行業的技術發展;並且強化了企業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架構,引領IBM進入現代管理的殿堂;同時也在任內完成了IBM從“家族經營”到職業經理人“當家”的過渡。 但是,IBM在屢創高峰的同時,“大企業病”悄然來襲,內外帶來的挑戰,差點將IBM毀於一旦。

01 50億美元的豪賭

02 小沃森的“公天下”

03 成功的代價

04 IBM盛衰的原因

第三章 管理大師的再造與復興

IBM經歷了最痛苦的時候,也在贏得最完美的涅槃後,邁向成熟期。“空降兵”CEO郭士納為他成功止血,並開啟了IT行業中最為經典的硬體向軟體和服務業務轉型的案例,讓IBM變身成為真正全方位的企業解決方案提供者。沉澱和累積了近百年的核心能力,也在這段嚴峻的考驗中,得到第二次的提升。

01 止血求生

02 再造80歲的IBM

03 轉型無終點,管理有新招

04 第二個100年

第二部分 西方大象起舞中國

IBM中國是近年在IBM中冒起最快、最受重視的國家之一,對IBM的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進駐中國30多年來,從磨合到成熟,由幾乎“夭折”到“重裝上陣”,IBM中國與IT市場和行業一同成長,在全球化的運作和本地化的需要之間找到最佳平衡;得以在政府事務、地域覆蓋、渠道管理、客戶服務、產品策略和生產研發等方面全線發展,是近距離看郭士納轉型管理的最佳的藍本之一。

第四章 試水中國

雖然IBM正值最鼎盛的時候,而中國則長期被“妖魔化”,但IBM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傲慢與保守的。這家公司不乏有識之士,在七十年代就已經看到了中國市場蘊藏著的機會,並且取得美好的開局。在國際化和全球化的進程中,IBM始終走在前沿,對中國的重視與投入,一直都是西方企業中的佼佼者。

01在紐約辦公的“中國團隊”

02 新中國第一個客戶

03 “IBM日本的北京辦事處”

04 進入中國的“入門培訓”

05 美好的開局

第五章 踉蹌啟程

在嘗到一點甜頭之後,IBM給了所有跨國企業一個反面教材。在沒有充分考慮到文化、制度的差異和政治、經濟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IBM急於求成,大舉投入中國市場。但當遇到磨合困難,又想撒手而回,並差點以“夭折”告終。

01 IBM中國第一次誕生

02 結緣世界最大銀行

03 險些“夭折”的中國緣分

04 從單兵作戰到全線作業的產品策略

第六章 重裝上陣

IBM交了十年的“學費”,才真正了解了中國政府和客戶的需要。總部雖在困局中,卻給予了中國團隊最大的支持,開始實踐在中國發展的承諾。1992年IBM中國成為IT行業中第一個美資獨資企業,開始了IBM在中國的“深耕期”。這段時期的IBM中國是郭士納轉型的範例,也是一個活生生的跨國企業海外拓展的藍本。

01 IBM中國三大平台

02 走出北京,布局全國

03 一手培養一手借力的人才策略

04 百花齊放的市場

第七章 長袖善舞

IBM中國從無到有僅用了三十年時間,就追上IBM全球的發展水平,成為全球五大市場之一。成熟的代價,意味著IBM中國從此活在聚光燈下,策略的天平則從“特殊化”向“標準化”傾斜。按照總部策略,IBM中國放棄了極為成功的PC業務,繼續加強服務和軟體的轉型。同時,在IBM的全球化策略中,中國開始扮演著更多元化的角色。

01 新世紀,新開局

02 成長的“煩惱”

03 後PC時代的新焦點

04 全球化的中國,中國的全球化

第三部分 橫跨百年的核心能力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企業的生存環境在過去100年中變得天翻地覆。IBM見證了這個高科技行業在100年間的從無到有和幾度轉變,而沒有變的,是他在100年間的生命延續和不斷的自我改變。也許,任何一個想要基業長青的企業,都能從IBM基因、策略、執行三方面的核心能力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鑑的百年智慧。

第八章 基業長青源於基因

在IBM的“基因”中,對IBM影響最大的是他的價值觀、文化和人才理念。這些基因經過百年考驗得以固化,而且,這三個“基因”所體現出來的相關IBM企業行為,恰恰是影響並指導著對他最重要的資產——人。

01 正直的價值觀

02 凝聚人才的藍色文化

03“找對人,再造人”的人才理念

第九章 領跑世界建在策略

百年間,為什麼IBM屢屢在戰場上得勝,又總能提出“電子商務”、“隨需應變”、“智慧地球”這些引領世界的方向?是IBM超強的策略能力:市場思想領導力、創新力和業務模式設計能力。這三個元素相輔相成,賦予IBM策略克敵制勝的關鍵能力,幫助IBM走向高峰。IBM又潛心積累,把做策略的方法系統化,使之成為可重複的核心能力,跨越時空。

01引領市場的思想領導力

02持續的創新力

03業務模型設計力確立制高點

第十章 百年老店成就執行

執行就是把策略和業務模式中定下來要做的事情按計畫的時間、速度和準確度去完成,而且能夠周而復始。因此,雖然執行的最核心是員工,企業的執行力實際上需要系統化或流程化的相輔相成,而不僅僅基於員工的集體或個人能力。員工的領導力和技能固然重要,組織和流程的有效性也影響著執行的成敗。在“人”和“事”的高度結合下,IBM的執行能力嚴謹如一台超級機器,幾乎是滴水不漏。

01核心流程的建設和最佳化

02 組織與技能相輔相成

03 人人都要有的領導力

04 隨需應變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