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dh

Gandh

《Gandhi》是第五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中文名為《甘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巨片。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GandhGandh
第五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83)
片名:Gandhi
中文:甘地傳
出品:英國戴菊製片公司、美國國際電影投資公司、印度國家電影發展公司
聯合出品
年份:1982
導演理察·阿頓巴勒
編劇約翰·布里利
男主角 本·金斯利

劇情簡介

《甘地》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巨片。影片的開始是一篇序言:“沒有一個人的生平可以在一個故事裡都包括進去,也不可能把每年發生的時間都給予同等篇幅,把與事件有關的人物也都寫進去,只能在精神上符合原來的人物精神面貌。不漏掉重要的事件,通過這些事件,把人物的人生目的和精神面貌表現出來。影片從1948年1月31日,印度為甘地舉行盛大葬禮開始,然後回溯到1893年,青年律師甘地當時年僅24歲,億在英國受了四年高等教育。他在南非接受了一件訴訟案件,正坐在火車的頭等車廂里,卻因膚色而被驅出。這是甘地有生以來第一次嘗到種族歧視的侮辱。從此他下定決心投身到為僑居在南非的八十萬印度僑民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中。他在約翰內斯堡設立了一個律師事務所,並深入印度民眾,進行宣傳教育,啟發他們的覺悟。他把妻子兒女從印度接來,表示他要進行長期鬥爭的決心。他在南非的21年中,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一九零六年,甘地第一次宣傳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思想。他率領印度人向南非當局抗議非法取消了印度人選舉權的提案,舉行了遊行示威,收集印度人的簽名,後又成立了國大黨-南非印度人最早的一個爭取公民權利的組織。他號召印度人不向南非當局登積和按手印,並組織他的追隨者和南非鐵路工人一起罷工,反對南非當局對鐵路工人的壓迫。有的印度人因為罷工或遊行示威而被逮捕,甘地就把他們的家屬聚集在一起。他把從一些富人和印度國內募集來的錢,為他們建立起一個擁有一千一百畝土地的農莊,讓這些家屬在那裡過著一種新型的、簡樸的勞動生活。他教育那裡的青年努力學習他的學說和從事勞動。他本人在鬥爭中也幾次受到過監禁和毒打。1914年他回到印度,積極投入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爭取獨立自治的鬥爭。他仍堅持深入民眾宣傳他的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思想。影片特別對非暴力主義作了大量詳盡細緻的描繪。例如他為了抵抗英國殖民統治者在印度壟斷製鹽工業而率領民眾步行二百英里到海邊鹽場以示抗議。結果英政府出動大批軍警把手無寸鐵的民眾毒打一頓。但民眾仍繼續堅持前進,沒有還手抗議。這時影片鏡頭對準手持棍棒和鞭子的軍警,民眾看不到受難者,只聽到畫外的呻吟聲。1918年甘地為了抗議英國紡織廠解僱工人,他又鼓勵工人向工廠主請願,但是要他們態度溫和,像請求父親那樣婉轉而不要觸怒工廠主。甘地的非暴力主義的另一種表現手段是絕食。他為了抗議加爾各答的民眾暴亂和促進印度各教派之間的聯合而幾次絕食。影片用許多篇幅表現他奄奄一息地躺在那裡,滴米不進,只喝一點酸橙汁。
影片最動人的一幕是甘地的信徒和摯友尼赫魯跪在地上,流著眼淚請甘地進食,反映了甘地與的尼赫魯深厚友誼。影片最後表現甘地的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鬥爭終於使英國殖民統治者移交了權力,而使印度與1948年1月正式獨立。當印度舉國歡欣鼓舞慶祝獨立活動時,甘地卻未出席慶祝活動,而且憂心忡忡,因為他看到了印度國大黨內部之間的矛盾和印度各教派之間的鬥爭有日益加劇之勢。印度獨立後四天,甘地即遭暗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