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e蔻依

Chloe蔻依

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品牌創立於1952年法國巴黎,誕生時只有女裝,後來逐漸增加了眼鏡、香水和包包手袋、鞋靴系列。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女裝的標誌風格是輕紗上的花卉圖案、輕柔飄逸的衣衫線條,雖然設計師頻頻更換,但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的浪漫風格延續至今。

品牌檔案

標準中文名:蔻依 (曾廣泛使用的中文名:珂洛艾伊)

英文名:Chloe

Chloe蔻依 Chloe蔻依

法文名:Chloé

國家:法國 巴黎

創建年代:1952年

產品線: 女裝、手袋、鞋履、香水、眼鏡

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創建人:法國人雅克·勒努瓦 (Jacques Lenoir) 和加比·阿格依奧 (Gaby Aghion) 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歷屆設計師:Gerard Pipart (1957年,第一位設計師),Christiane Bailly 和 Maxime de la Falaise (1964年),Karl Lagerfeld (1965年~1983年,

後來又於1992年回歸),Guy Paulin (1983年),Philippe Guibourge (1985年),馬丁·斯特本 (Martine Sitbon,1987年加入),Stella McCartney (1997年),菲比·菲羅 (Phoebe Philo,2001年任蔻依/珂洛艾伊創意總監,2006年因女兒出生而離開),Paulo Melim Andersson (2006年10月接任珂洛艾伊創意總監,2008年2月離任),漢娜·麥克吉本 (Hannah MacGibbon) (2008年接任蔻依/珂洛艾伊創意總監,2011年5月離任),Clare Waight Keller (2011年6月接任蔻依/珂洛艾伊創意總監)

歷屆設計師

Gerard Pipart (1957年,第一位設計師);

Christiane Bailly 和 Maxime de la Falaise (1964年);

Karl Lagerfeld (1965年~1983年,後來又於1992年回歸);

Guy Paulin (1983年);

Philippe Guibourge (1985年);

Clare Waight Keller Clare Waight Keller

馬丁·斯特本 (Martine Sitbon,1987年加入);

Stella McCartney (1997年);

菲比·菲羅 (Phoebe Philo,2001年任蔻依/珂洛艾伊創意總監,2006年因女兒出生而離開),Paulo Melim Andersson (2006年10月接任珂洛艾伊創意總監,2008年2月離任);

漢娜·麥克吉本 (Hannah MacGibbon) (2008年接任蔻依/珂洛艾伊創意總監,2011年5月離任);

Clare Waight Keller (2011年6月接任蔻依/珂洛艾伊創意總監)

品牌故事

Chloé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那正是生活化的成衣品牌向貴族式的巴黎高級女裝傳統挑戰之時,Chloé品牌創造出了簡潔美觀、可穿性強的現代成衣理念。Chloé品牌是巴黎高級成衣界的變色龍,它雖相當頻繁地聘用各國名師,但品牌的風格框架並未因設計師的更迭而改變,一直保持著法蘭西風格的色彩特徵和優雅情調。其所聘設計師的個性投入,加上Chloé生產經營體系的保證使Chloé品牌風格保持與時代潮流同步。

Chloé創立前,當時的高檔時裝屋只製造訂做服。儘管這些訂做服只有少部份人可負擔,很多人卻常找本地女裁縫師製造出質量不良的抄襲本。

Chloé創立者Gary Aghion摒棄了50年代流行的拘謹呆板樣式,率先以精細的布料縫製出柔軟而盡顯女性線條美的「高檔成衣」(luxury prêt-à-porter)。今天我們所熟識的成衣市場從此而生。其他的女安裝計師亦跟隨此服飾(首間時裝屋為Givenchy,1956推出成衣系列 'Givenchy University')。時至今天,眾設計師的成衣系列占重要比例。"

1956年,在她們最喜愛而藝術家雲集的Café de Flore發表Chloé的第一個設計系列。此系列由Gaby Aghion 設計,首位助理於Lelong製造。

Gaby Aghion及Jacques Lenoir更致力於聘用新進而才華揚溢的設計師,他們及後更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包括Christiana Bailly, Michèle Rosier, Maxime de la Falaise, Graziella Fontana, Tan Giudicelli, Guy Paulin, Carlos Rodriguez。

大事記

1956年,在巴黎一家咖啡館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首次舉辦時裝展示會。

1971年,第一家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專門店在巴黎 (3 Rue Gribeauval, Paris) 創建。

1973年,第二家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專門店在巴黎 (Rue du Faubourg-Saint-Honore, Paris) 開張,同年,推出珂洛艾伊 (Chloe) 香水。

1985年,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被瑞士時裝集團Richemont收購,創始人Gaby Aghion 和 Jacques Lenoir 離開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

1994年,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巴黎總店搬到 54-56, Rue du Faubourg-Saint-Honore, Paris。

1999年,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登入美國,在紐約麥迪遜大道 (Madison Avenue) 開設專門店;同年,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登入香港;蔻依/珂洛艾伊眼鏡系列“Chloé Lunettes ”誕生。

2000年,在斯特拉·麥卡特尼 (Stella McCartney) 掌舵期間,品牌推出副線少女時裝系列“See by Chloe”。

2002年,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登入英國,在倫敦名店街Sloane Street開設專門店。同年,珂洛艾伊 (Chloe) 皮具產品線推出,出售珂洛艾伊 (Chloe) 包包、鞋靴以及皮具小件。

2005年,蔻依/珂洛艾伊 (Chloe) 正式進駐中國,於北京、上海分別開設專店。

2012年,Chloe2012秋冬高級成衣發布秀2012年3月5日,巴黎By Nicole Phelps

2012chloe成衣發布秀 2012chloe成衣發布秀

秋季是 Clare Waight Keller 在 Chloé 的第二季。她將自己的狀態概括為“一個在巴黎的英國人”。她在後台解釋說,自己試圖將英倫運動服飾的閒適感與法式服裝的精緻考究相融合。這種理念促使她將寬鬆的紅色針織運動褲與套頭蕾絲襯衫搭配,或用刺繡花朵的運動衫來搭配有填充的緞面鉛筆裙。以磨毛達夫爾外套或一系列壓格的形式來體現運動感的外套是本季作品的主要特色。

而 Clare 憑藉自己曾在蘇格蘭品牌 Pringle 長期擔任總監的經驗,使針織服裝成為第二大看點。一件手工編織的套領毛衫有著斑斕的柔和色彩,一定會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但這裡也有一個大問題:這件毛衫與一條松垮的皮革燈籠褲搭配,經鬆緊處理的褲口邊緣在膝蓋稍低一點的地方。這種短小的褲子多次出現,模特們並不太喜歡。Waight Keller 對輕薄簡約的連衣裙有著很好的掌控力,這也是 Chloé 的主要賣點,並在上一季的作品中得到印證。今季,Clare 以一條深紅色低腰T恤式連衣裙和一條乳白色蕾絲下擺襯衫裙再次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在下一季工作開始之前,這將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