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網路核心技術精解

CISCO網路核心技術精解

《CISCO網路核心技術精解》是一本完整的Cisco聯網技術精解,內容涉及Cisco聯網技術的各個方面。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講述了Cisco技術、路由器和交換機;第2章探討了廣域網;第3章探討了無線網路技術;第4章講述了IP定址、多播和IPv6;第5章講述了IP路由選擇;第6章介紹了服務質量(QoS),第7章探討了Cisco網路安全;第8章探討了CiscoPIX防火牆;第9章介紹了CiscoIP語音(VoIP)。每章各成體系,講述全面,便於讀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閱讀。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CISCO網路核心技術精解

作 者:(美)賴利|譯者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
ISBN: 9787508427485
開本: 16
定價: 85.00 元

內容簡介

本書適合於Cisco網路工程師閱讀,對於網路專業的學生或專業人員,也能通過本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媒體推薦

本書包括了有關配置、監控和管理網路中Cisco設備所需的大量信息。
Cisco技術、路由器和交換機,以及廣大域網等網路基本知識;
無線網路技術,重點是與WLAN有關的基本原理和標準;
IP定址、多播和IPv6的概念;
路由選擇協定的概念和術語,以及所使用的各種路由選擇機制;
實現QoS的各種技術及其目的、運行要素、優點、缺點和配置信息;
論述了Cisco網路安全,具體介紹了Cisco PIX防火牆
Cisco IP語音(VOIP)及其在不同Cisco產品上的詳細配置信息。

目錄

第1章Cisco技術、路由器和交換機

1.1引言
1.2OSI模型
1.2.1第1層:物理層
1.2.2第2層:數據鏈路層
1.2.3第3層:網路層
1.2.4第4層:傳輸層
1.2.5第5層:會話層
1.2.6第6層:表示層
1.2.7第7層:套用層
1.3TCP/IP模型、DOD模型或者Internet模型
1.3.1處理,應用程式層(套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
1.3.2主機對主機層(傳輸層)
1.4連網基礎
1.4.1網路拓撲
1.4.2CSMAJCD相對於確定的訪問
1.4.3乙太網
1.5無線LAN
1.5.1OSI和無線:第2層及以下
1.5.2OSI無線:第3層及以上
1.6Cisco硬體
1.6.1交換機
1.6.2生成樹協定
1.6.3生成樹端口狀態
1.6.4CiscoCatalyst系列型號
1.6.5交換機體系結構
1.6.6背板
1.6.7存儲器
1.6.8交換命令
1.6.9路由器
1.6.10路由器體系結構
1.7連線到路由器
1.7.1控制台連線埠連線
1.7.2Telnet連線
1.7.3SSH.
1.8Cisco軟體
1.9IOS命令語法和基本配置
1.9.1SNMP配置
1.9.2Web.
1.9.3配置製作工具
1.10輸入命令以配置Cisco路由器
1.10.1使用配置命令
1.10.2使用show命令
1.11CATOS命令語法和基本配置
1.11.1配置網路參數
1.11.2保護交換機
1.11.3創建VLAN
1.11.4連線埠配置
1.11.5啟用中繼
1.11.6連網監視和分組捕獲
1.12您不孤單一Cisco硬體和軟體資源
1.12.1Cisco技術支持——常規支持
1.12.2CCO
1.12.3TAC
1.12.4NPC
1.12.5軟體顧問
1.12.6軟體中心
1.12.7Groupstudy. com
1.13本章小結

第2章廣域網

2.1引言
2.2廣域網拓撲
2.2.1點到點拓撲
2.2.2全網狀拓撲
2.2.3中心和分支拓撲
2.3高級數據鏈路控制
2.4點到點協定
2.4.1PPP的特點
2.4.2配置PPP
2.4.3PPP驗證
2.4.4PPP壓縮
2.4.5多鏈路PPP
2.5電路類型及術語
2.6幀中繼
2.6.1幀中繼拓撲
2.6.2配置幀中繼
2.6.3幀中繼的校驗和故障排除
2.7異步傳輸模式(ATM)
2.7.1ATM信元格式
2.7.2ATM適配層(AAL)
2.7.3ATM虛擬電路
2.7.4配置ATM
2.7.5ATM的檢驗和故障排除
2.8綜合業務數字網
2.8.1基本速率接UI(BRI)
2.8.2BRI參考點和功能組
2.8.3基群速率接El(PRI)
2.8.4ISDN協定層
2.8.5ISDN呼叫的建立和拆除
2.8.6撥號器接口
2.8.7所支持的接口
2.8.8配置ISDN和DDR
2.8.9ISDN和DDR命令
2.8.10ISDN故障排除
2.9備份永久連線
2.9.1備份接口
2.9.2backupload命令
2.9.3浮動靜態路由和默認路由
2.9.4撥號器監視
2.9.5配置撥號器配置檔案
2.10冗餘硬體以及鏈路,設計和性能問題
2.11本章小結

第3章無線網路技術

3.1引言
3.2解射頻的基本原理
3.2.1理解無線電信號的收發過程
3.2.2無線電頻率
3.2.3什麼是頻寬
3.2.4無線電波的調製
3.3利用無線LAN技術進行通信
3.3.1微波技術
3.3.2紅外線技術
3.3.3擴頻技術
3.4無線網路技術標準
3.5無線網路設計考慮事項
3.5.1衰減
3.5.2對菲涅耳帶和地球凸起的說明
3.5.3射頻干擾
3.5.4應用程式考慮事項
3.5.5結構方面的考慮事項
3.6實現WLAN體系結構
3.6.1OSI參考模型
3.6.2邏輯無線系統組件
3.6.3物理無線系統組件
3.7無線網路安全原理
3.7.1保證機密性
3.7.2保證完整性
3.7.3保證可用性
3.7.4保證身份驗證
3.7.5保證授權
3.7.6在身份驗證/連線過程中MAC過濾發生在何處
3.7.7記賬與審計跟蹤
3.8無線等同保密
3.8.1解決有關策略的問題
3.8.2利用WEP實現保密
3.8.3WEP的好處和優點
3.8.4WEP的缺點
3.8.5WEP身份驗證的過程
3.8.6在CiscoAironetAP340上實施WEP
3.8.764位和128位密鑰的安全性對比
3.9Cisco無線系統
3.10Cisco的Aironet3x0系列AP和網橋
3.10.1CiscoAironet350系列
3.10.2CiscoAironet340系列——已停止銷售
3.11CiscoAironet無線NIC
3.12CiscoAironet3X0AP的安裝
3.12.1電源方面的要求
3.12.2網路連通性
3.13Cisco3X0系列AP的初始配置
3.13.1IP設定實用程式
3.13.2終端仿真軟體的設定
3.14Cisco340BSE/BSM系列AP基於Web的配置
3.15CiscoAironet無線網橋
3.15.1CiscoAironet無線網橋——點對點
3.15.2CiscoAironet無線網橋——點對多點
3.15.3Cisco無線網橋一中繼器
3.16CiseoAironet網橋設備的安裝
3.16.1安裝天線
3.16.2網路連線埠的配置
3.16.3加電
3.16.4在無線網橋上配置根與非根模式
3.17利用命令行界面初始配置無線網橋
3.17.1指定Radio參數
3.17.2指定IP信息
3.18CiscoAironet無線網橋有關運行的配置
3.18.1CiscoAironet無線網橋Radio主選單的使用
3.18.2配置乙太網連線埠
3.18.3配置網路標識
3.18.4控制台管理訪問
3.18.5配置時間服務
3.18.6設定連線表
3.18.7過濾器的使用
3.19記錄事件
3.20查看狀態
3.21CiscoAironet無線網橋故障排除
3.21.1Network選單選項
3.21.2Linktest選單選項
3.21.3Restart選項
3.21.4Defaults與Reset選項
3.21.5載入固件和配置檔案
3.21.6備份無線網橋的配置
3.22CiscoAironet天線
3.22.1吸頂式全向天線
3.22.2桅桿式全向天線
3.22.3高增益桅桿式全向天線
3.22.4支柱式參差全向天線
3.22.5POS參差偶極子全向天線
3.22.6參差吸頂全向板式天線
3.22.7定向壁掛板式天線
3.22.8參差定向壁掛板式天線
3.22.9八木天線
3.22.10碟形天線
3.22.11天線附屬檔案
3.22.12帶有接地環的避雷器
3.23網橋和AP附屬檔案
3.23.1網橋安裝套件
3.23.2AP/網橋的備用電源
3.23.3AP/網橋的串列線纜
3.24線纜、連線器和隔壁延長器
3.24.1線纜
3.24.2連線器
3.24.3隔壁連線器
3.25本章小結

第4章IP定址、多播和IPv6

4.1引言
4.2IP位址與報頭格式
4.2.1有類定址——各類地址的結構與大小
4.2.2IP位址的類別
4.3節約地址的策略
4.3.1CIDR
4.3.2VLSM
4.3.3私有地址
4.4RFC.1918——私有網路地址
4.4.13組私有地址
4.4.2考慮因素
4.5劃分子網的基本原理
4.5.1掩碼的作用
4.5.2子網掩碼的構成
4.5.3確定掩碼的二進制值
4.5.4等效的十進制掩碼值
4.5.5地址與掩碼的互動作用
4.5.6保留和受限的地址
4.5.7確定子網的地址範圍
4.5.8給定地址和掩碼,確定子網地址
4.5.9子網劃分的策略
4.5.10創建與處理可變長子網掩碼
4.6多播地址和協定
4.7了解多播的基礎知識
4.7.1單播流量
4.7.2廣播流量
4.7.3多播流量
4.8多播IP定址
4.8.1IP位址的指定
4.8.2利用生存期欄位限制多播地址的範圍
4.8.3管理範圍
4.9加入多播
4.9.1網際組管理協定的版本
4.9.2藉助於交換機的多播
4.10分布樹
4.10.1共享分布樹
4.10.2源分布樹
4.11多播路由選擇
4.11.1稀疏模式路由選擇協定
4.11.2密集模式路由選擇協定
4.12NAT
4.12.1NAT術語和概念
4.12.2NAT的運行
4.12.3在CiscoIOS路由器上配置NAT
4.13NAT體系結構
4.13.1傳統NAT或出站NAT
4.13.2動態轉換
4.13.3靜態NAT
4.13.4雙地址轉換(重疊網路)
4.14連線埠地址轉換
4.14.1配置PAT
4.14.2TCP負載分發
4.14.3NAT監控和故障排除命令
4.15關於NAT和PAT的考慮事項
4.15.1數據中的IP位址信息
4.15.2與會話綁定的應用程式
4.16IPv6
4.16.1IPv6的好處
4.16.2IPv4與IPv6的對比
4.17IPv6地址
4.17.1IPv6地址空間
4.17.2IPv6地址的基本原理
4.17.3IPv6單播地址
4.17.4IPv6多播定址
4.17.5IPv6泛播地址
4.17.6IPv6地址的自動配置
4.18IPv6報頭
4.18.1IPv6擴展報頭
4.18.2逐跳選項報頭
4.18.3路由選擇報頭
4.18.4分段報頭
4.18.5目標選項報頭
4.19IPv6安全性
4.19.1AH
4.19.2ESP
4.20上層協定問題
4.21理解ICMPv6
4.21.1差錯訊息
4.21.2報告訊息
4.21.3理解鄰居發現機制
4.22配置IPv6定址
4.22.1配置LAN地址
4.22.2配置WAN地址
4.22.3配置ICMPv6和鄰居發現
4.22.4IPv6的監控和故障排除
4.23本章小結

第5章IP路由選擇

5.1引言
5.2路由選擇術語
5.3CIDR.
5.4Cisco路由選擇綜述
5.4.1靜態路由
5.4.2默認路由與網路
5.4.3學習到的多而選擇的少
5.5路由選擇信息協定
5.5.1路由選擇更新的影響
5.5.2RIP定時器
5.5.3RIPv1
5.5.4RIPv2
5.5.5配置RIP
5.6IGRP
5.7RIP與IGRP的比較
5.8EIGRP
5.9OSPF
5.9.1成為鄰居
5.9.2OSPF分組的種類
5.9.3鏈路狀態通告
5.9.40SPF區域的種類
5.9.5多OSPF區域
5.9.6OSPF路由器的種類
5.9.70SPF路由器ID和環回接口
5.9.8OSPF資料庫的種類
5.9.9接收更新的處理
5.9.10OSPF也能支持4種類型的物理網路
5.9.11基本的OSPF配置
5.9.12幀中繼點到點上的OSPF(子接口)
5.9.13幀中繼上的OSPF(NBMA和物理接E1)
5.9.14幀中繼點到多點子接口上的OSPF
5.9.15廣播網路上的OSPF
5.9.16OSPF匯總
5.9.17驗證
5.9.18OSPF虛擬鏈路
5.9.19OSPF的監控和故障排除
5.9.20debug命令
5.10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IS-IS)
5.10.1ISO術語
5.10.2ISO定址和拓撲
5.10.3從IS-IS的角度來看nsap地址
5.10.4配置CLNS-OnlyIS-IS
5.10.5配置集成IS-IS
5.11邊界網關協定(BGP)
5.11.1BGP術語
5.11.2BGP的概念
5.11.3配置BGP
5.11.4監控和檢驗BGP
5.12按需撥號路由選擇
5.12.1靜態和默認路由
5.12.2Snapshot路由選擇
5.12.3監控snapshot路由選擇
5.13OSPF需求電路
5.13.1DoNotAge(DNA)
5.13.2配置OSPF需求電路
5.14IPv6路由選擇
5.14.1為IPv6配置RIP
5.14.2基本的IPv6RIP配置
5.14.3默認路由和RIPng
5.14.4檢驗RIPng操作
5.14.5集成IS-IS
5.15為IPv6配置IS-IS
5.15.1IS-IS的默認路由
5.15.2IS-IS的最大路徑
5.16配置IPv6的BGP擴展
5.16.1配置IPv6的鄰居關係
5.16.2配置BGP路由器ID
5.16.3配置BGP對等組
5.16.4配置連結.本地定址
5.16.5檢驗BGP操作
5.17本章小結

第6章服務質量(QoS)

6.1引言
6.2QoS概述
6.3頻寬保留
6.3.1實時傳輸協定
6.3.2壓縮實時傳輸協定
6.3.3資源保留協定
6.4排隊
6.5選擇一種CiscoIOS排隊方法
6.6先進先出排隊
6.7低延遲排隊(LLQ)
6.8優先排隊(PQ)
6.9自定義排隊(CQ)
6.10加權公平排隊
6.10.1WFQ和IP優先權
6.10.2規劃考慮
6.10.3VIP分散式加權公平排隊(DWFQ)
6.11基於類別的加權公平排隊(CB-WFQ)
6.12為什麼將分組分類
6.13IP優先權
6.14流量整形
6.14.1配置流量整形
6.14.2檢驗流量整形
6.15鏈路分片和交叉
6.15.1配置鏈路分片和交叉
6.15.2檢驗鏈路分片和交叉
6.16加權隨機早期檢測
6.16.1尾部丟棄
6.16.2基於數據流的WRED
6.16.3配置WRED的擁塞避免
6.16.4檢驗WRED
6.17數據壓縮概述
6.17.1數據壓縮機制
6.17.2選擇一種CiscoIOS壓縮方法
6.17.3報頭壓縮
6.17.4鏈路和有效載荷壓縮
6.17.5每接口壓縮(鏈路壓縮)
6.18每虛電路壓縮(有效載荷壓縮)
6.18.1硬體壓縮
6.18.2檢驗壓縮操作
6.19配置分組分類
6.19.1IP優先權
6.19.2檢驗IP優先權
6.20策略路由選擇
6.20.1配置策略路由選擇
6.20.2檢驗策略路由選擇
6.21呼叫準入控制
6.21.1配置呼叫準入控制(CAC)
6.21.2檢驗呼叫準入控制
6.22本章小結

第7章Cisco網路安全

7.1引言
7.2攻擊和威脅
7.2.1主動攻擊
7.2.2被動攻擊
7.3密碼攻擊
7.3.1蠻力攻擊
7.3.2基於字典的攻擊
7.4惡意代碼攻擊
7.5攻擊助手
7.5.1有害的密鑰交換
7.5.2散列表分別連線
7.5.3利用短密碼生成長密鑰
7.5.4不正確的存儲私鑰或私密密鑰
7.6檢測漏洞
7.6.1檢測出漏洞之後的關鍵步驟是什麼
7.6.2減少漏洞
7.6.3提供一個簡單的安全網路體系結構
7.6.4制定安全策略
7.7AAA概述
7.7.1驗證
7.7.2授權
7.7.3記賬
7.7.4AAA伺服器
7.7.5方法列表
7.8AAA配置
7.9安全協定
7.9.1RADIUS
7.9.2TACACS+
7.9.3TACACS+和RADIUS的比較
7.10利用RADIUS和TACACS+進行AAA服務
7.10.1配置RADIUS或TACACS+參數
7.10.2配置AAA驗證
7.10.3配置AAA授權
7.10.4配置AAA記賬
7.10.5利用AAA進行典型的RAS配置
7.10.6虛擬配置檔案和AAA
7.10.7使用了虛擬模板的虛擬配置檔案的例子
7.10.8利用AAA配置配置虛擬配置檔案
7.10.9逐用戶配置的例子
7.11監控和校驗AAA訪問控制
7.12完整的AAA配置例子
7.13驗證代理
7.13.1驗證代理是如何工作的
7.13.2驗證代理的優點
7.13.3驗證代理的不足
7.13.4配置驗證代理
7.14CiscoSecureACS
7.14.1CiscoSecureACS概述
7.14.2CiscoSecureACS的優勢
7.14.3配置的例子:添加和配置AAA客戶端
7.15CiscoIP安全硬體和軟體
7.15.1CiscoPIX防火牆
7.15.2CiscoIOS防火牆特性設定
7.15.3Cisco安全入侵檢測系統
7.15.4CSPM
7.16ACL
7.16.1ACL操作
7.16.2ACL的種類
7.16.3標準IPACL
7.16.4擴展IPACL
7.16.5命名ACL
7.16.6套用和編輯ACL
7.16.7ACL的問題
7.17Lock-and-KeyACL
7.18自反ACL
7.18.1生成自反ACL
7.18.2套用自反ACL
7.19基於上下文的訪問控制
7.19.1CBAC過程
7.19.2配置CBAC
7.19.3檢查規則
7.19.4套用檢查規則
7.20配置套用映射連線埠
7.20.1配置PAM
7.20.2保護專網
7.20.3保護與Intemet連線的網路.
7.20.4保護使用Lock-and-Key的伺服器接入
7.20.5保護連線到Internet的公共伺服器
7.21在IPv6中套用周邊安全
7.21.1ACL控制管理器
7.21.2配置的例子:利用ACLM創建ACL
7.21.3CSPM
7.22VPN技術概述
7.22.1隧道VPN
7.22.2虛擬專用撥號網
7.22.3企業內部虛擬專用網
7.22.4企業擴展虛擬專用網
7.22.5遠程訪問虛擬專用網
7.23L2TP
7.24理解密碼學概念
7.24.1加密密鑰類型
7.24.2標準的密碼學算法
7.24.3理解非對稱算法
7.25IPsec的概念
7.25.1VPN術語
7.25.2IPsec
7.25.3IPsec體系結構
7.25.4IKE
7.25.5SA
7.25.6VPN操作
7.25.7配置ISAKMPBKE
7.25.8配置IPsec
7.26RASVPN
7.26.1配置CiscoIPsec
7.26.2校驗和調試VPN運行
7.27無線安全
7.27.1保證授權
7.27.2MAC過濾
7.27.3MAC過濾發生在驗證/管理過程中的何處
7.27.4MAC欺騙
7.27.5記賬和審計報尾
7.28實現WEP
7.28.1定義WEP
7.28.2利用WEP創建隱私
7.28.3WEP驗證過程
7.28.4WEP的優點
7.28.5WEP的缺點
7.28.6在CiscoAironetAP3x0上實現WEP
7.28.7發掘WEP
7.28.864比特密鑰與128比特密鑰的安全性比較
7.28.9加強WEP
7.29本章小結

第8章CiscoPIX防火牆

8.1引言
8.2PIX防火牆的特性
8.2.1嵌入式作業系統
8.2.2自適應安全算法
8.2.3高級協定處理
8.2.4VPN支持
8.2.5URL過濾
8.2.6NAT與PAT
8.2.7高可用性
8.2.8PIX硬體
8.3軟體許可與升級
8.3.1許可證
8.3.2更新軟體
8.3.3密碼恢復
8.3.4出廠默認配置
8.3.5接入模式
8.3.6基本命令
8.3.7管理配置
8.3.8重新設定系統
8.4允許出站流量
8.4.1配置動態地址轉換
8.4.2封閉出站流量
8.5允許入站流量
8.5.1靜態地址轉換
8.5.2ACL
8.5.3Conduits
8.5.4ICMP
8.5.5連線埠重定向
8.6TurboACL
8.7對象組
8.8處理高級協定
8.9過濾網路流量
8.9.1過濾URL
8.9.2活動代碼過濾
8.10配置入侵檢測
8.10.1支持的簽名
8.10.2配置審核
8.10.3配置shunning
8.11動態主機控制協定功能
8.11.1DHCP客戶端
8.11.2DHCP伺服器
8.12分片保護
8.13驗證、授權與記賬洪泛保護
8.14SYN洪泛保護
8.15逆向路徑轉發
8.15.1單播路由
8.15.2Stub多播路由
8.15.3乙太網上的點到點協定
8.16配置控制台驗證
8.16.1配置本地控制台驗證
8.16.2配置RADIUS和TACACS+控制台驗證
8.16.3配置本地命令驗證
8.17配置通過防火牆的流量的驗證
8.17.1配置cut-through代理
8.17.2虛擬HTTP
8.17.3虛擬Telnet
8.18為通過防火牆的流量配置授權
8.19為通過防火牆的流量配置記賬
8.20故障切換的概念
8.20.1配置複製
8.20.2用於故障切換的IP和MAC地址
8.20.3故障檢測
8.20.4狀態故障切換
8.21使用故障切換電纜的標準故障切換
8.21.1配置並打開故障切換
8.21.2監視故障切換
8.22基於LAN的故障切換
8.22.1配置並打開故障切換
8.22.2監視狀態切換
8.22.3故障返回
8.22.4禁用故障切換
8.23配置登錄
8.23.1本地登錄
8.23.2Syslog
8.23.3登錄級別
8.23.4登錄設施
8.23.5禁用特定Syslog訊息
8.24配置遠程訪問
8.24.1打開SSH訪問
8.24.2查找SSH的問題
8.24.3Telnet
8.25配置SNMP
8.25.1配置系統識別
8.25.2配置輪詢
8.25.3配置陷阱
8.26配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8.26.1設定和驗證時鐘和時區
8.26.2配置和驗證網路時間協定
8.26.3NTP驗證
8.27配置VPN
8.27.1允許IPsec流量
8.27.2啟用IKE
8.27.3創建ISAKMP保護集
8.27.4定義ISAKMP預共享密鑰
8.27.5配置證書授權支持
8.27.6配置cryptoACL
8.27.7定義一個變換集
8.27.8旁路NAT
8.27.9配置Crypto映射圖
8.28配置無IKE的站點到站點IPsec(手動IPsec)
8.29配置PPTP
8.30配置L2TPwithIPsec
8.30.1動態crypto映射圖
8.30.2配置
8.31配置對Cisco軟體VPN客戶端的支持
8.31.1模式配置
8.31.2擴展驗證
8.31.3PIX和VPN客戶端配置實例
8.32PIX防火牆硬體、軟體和性能的故障排除
8.32.1PIX線纜的疑難解答
8.32.2連通性的疑難解答
8.32.3IPsec的疑難解答
8.32.4捕獲流量
8.32.5性能的監控和疑難解答
8.33本章小結

第9章CiscoIP語音(VolP)

9.1引言
9.2電話呼叫一傳統的方式
9.3模擬傳輸
9.4電話基礎
9.4.1解析模擬電話網
9.4.2語音編碼:標準和技術
9.4.3DSP規劃
9.4.4模擬信令
9.4.5E&M信令
9.4.6模擬環路啟動和接地啟動
9.4.7脈衝撥號信令
9.4.8音多頻
9.5數字傳輸技術及格式
9.5.1時分多路復用
9.5.2綜合業務數字網信令(ISDN)
9.6呼叫控制信令
9.6.1通道關聯信令
9.6.2公共通道信令
9.7專用用戶交換機(PBX)內部結構
9.7.1分機終結
9.7.2幹線終結
9.7.3呼叫處理和系統邏輯
9.7.4交換
9.8PBX術語
9.9傳統電話的非IP替代方案
9.9.1幀中繼語音(VOFR)
9.9.2異步傳輸模式語音
9.9.3HDLC語音
9.10IP電話概述
9.11IP電話組件
9.11.1Cisco呼叫管理器
9.11.2CiscoIP電話
9.11.3Cisco網關
9.11.4交換機
9.11.5CiscoIP軟電話
9.12CiscoIP電話應用程式
9.12.1CiscoWebAttendant
9.12.2網際網路通信軟體
9.13語音服務的網路前提
9.13.1模擬語音接口
9.13.2路由器和PBX之間的信令
9.14VoIP協定
9.15H.323呼叫過程
9.15.1H.323發現和註冊階段
9.15.2H.323呼叫建立
9.15.3呼叫終止
9.15.4H.323端到端信令
9.16會話初始化協定
9.16.1SIP協定組件
9.16.2SIP訊息
9.17網關控制協定
9.18Skinny站點協定
9.19簡化訊息桌面接口
9.20CiscoVoIP硬體和軟體
9.21安裝VNM和VIC
9.21.1E-I/T-1語音連通性
9.21.21700系列路由器的配置
9.21.33600和3700系列路由器的配置
9.21.47500系列路由器的配置
9.21.5AS5350和5850通用網關的配置
9.21.6Cisco交換機
9.22服務質量
9.22.1何謂服務質量
9.22.2用於服務質量的套用
9.22.3QoS等級
9.22.4為什麼QoS在VOIP網路中必不可少
9.23配置語音連線埠
9.23.1配置FXOFXS語音連線埠
9.23.2配置E&M連線埠
9.24語音連線埠微調命令
9.24.1延遲和回音的概念
9.24.2微調FXS/FXO連線埠
9.24.3微調E&M連線埠
9.25配置撥號計畫和撥號對等體
9.25.1呼叫段:POTS與語音網路撥號端的比較
9.25.2創建和實現撥號計畫
9.25.3配置撥號端
9.25.4數字擴展
9.25.5直接向內撥入(DID)
9.26配置中繼
9.26.1中繼線
9.26.2直達通信線路
9.26.3專線自動振鈴
9.26.4直接語音中繼與撥號位解釋的比較
9.26.5supervisoryDisconnect命令
9.26.6中繼線seizure:閃爍啟動信令、立即啟動信令與延遲啟動信令的比較
9.27配置語音ISDN
9.27.1配置ISDNBRI語音連線埠
9.27.2配置ISDNPRI語音連線埠
9.27.3配置Q.931支持
9.27.4配置CAS
9.27.5配置CCS
9.27.6配置T-CCS
9.28配置網關和關口監視程式
9.28.1配置H.323網關
9.28.2配置H.323關口監視程式
9.29VolP故障排除
9.29.1對設備進行故障排除,從POWERON到OperatingState
9.29.2第2層的故障排除
9.29.3第3層的故障排除
9.29.4語音連線埠的故障排除
9.29.5撥號端的故障排除
9.30本章小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