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HD

CBHD原名是CHDVD,即中國版高清DVD。CHDVD原來是東芝推廣的HD-DVD聯盟的中國版本,不過隨著2008年2月25日東芝宣布退出HD-DVD,中國的高清光碟也改名為CBHD(中國藍光高清光碟)。

簡介

CBHD CBHD

CBHD原名是CHDVD,即中國版高清DVD。CHDVD原來是東芝推廣的HD-DVD聯盟的中國版本,不過隨著今年2月25日東芝宣布退出HD-DVD,中國的高清光碟也改名為CBHD(中國藍光高清光碟)。

CBHD估計畢竟在市場上至今還沒能一睹芳容。而藍光BD則由於多年來與HDDVD的龍爭虎鬥,讓廣大消費者略有耳聞,這不能怪消費者,畢竟藍光碟機主要消費市場在國外,在中國上市也只是那么三四款,但是價格太高使得問者眾,買者寡。再加上當前很多國產彩電商推出的新品都與“藍”字掛勾——藍光高清液晶電視,自然藍光電視藍媒電視等。所以“藍光”這兩個字用得很濫,也讓人很迷惑。

其實CBHD是中國藍光高清光碟標準,主要脫胎於HDDVD標準,通過清華大學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子技術集團第三研究所的改造,採用了中國的音頻標準AVS,堪稱為中國版的HDDVD。後來改叫中國藍光高清光碟標準CBHD。

而藍光電視簡單概括即是通過USB接口能夠直接播放使用H.264編碼製作的1080P高清的電視機。

相對於正牌BD藍游標準看來,無論是CBHD還是藍光電視播放功能都似乎有點像擦邊球,山寨的意思。但這些混水摸魚的字眼的背後則是強大的產業市場之爭。

由來

中國藍光高清CBHD中國藍光高清CBHD

2005年7月27日,清華大學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子技術集團第三研究所共同向DVD論壇的WG-11工作組提出技術建議,建議設立中國的HD DVD標準。

DVD論壇有一個原則,如果你是論壇會員,你的提案獲得通過後,所有會員都不能反對使用這個標準。作為一個成熟的國際標準化機構,對提案是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評估程式的。

當時清華大學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子技術集團第三研究所用了3年的時間,對以東芝為主導的HD DVD標準進行了3處改動:用4-6(FSM)調製碼代替8-12(ETM)調製碼,這是為了增加中國的專利;採用簡化的導航系統,使之適應我國的消費需求;採用中國的音視頻壓縮標準AVS,也是為了增強中國在相應領域的話語權。

2007年2月DVD論壇的理事會議,通過了中國版的HD DVD物理格式技術規範標準文本。套用格式規範編制以及樣機開發轉向以國內為主進行。改動後的光碟格式在DVD論壇被稱為中國版HD DVD,國內稱它為中國藍光高清光碟,簡稱CBHD。

而自去年2月份完勝HD DVD後,BD在全球市場的普及在加速。截至2008年年底,在美國市場,BD播放器在美國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070萬台,接近1100部BD格式電影上市,BD光碟的銷量已經累計超過了3000萬張;在英國,BD碟片的總銷量達到370萬張;在法國,藍光電影銷量達到170萬張;在日本,已經有750部BD電影上市。

中國是世界光碟生產大國,目前我國的DVD播放機生產量占到全球產量的80%以上,大約為年產1億台。其他如電腦用唯讀/刻錄光碟驅動器占全球產量的70%、唯讀碟片占17%、可刻錄碟片占20%,光學頭也占到70%以上。

中國光碟複製業也是如此,現有光碟複製企業120多家,其中唯讀DVD複製企業80多家,複製線超過500條;可錄DVD複製企業40多家,複製線超過700條。“中國目前已形成相對完善的碟機和光碟產業體系,如果採用BD,現有產業體系將全部不能用,而CBHD恰恰考慮到了中國的實際。”

另外,規避專利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近期BD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公布了其專利收費方案。每台BD播放機為9.50美元,BD刻錄機為14美元,BD唯讀光碟的專利費為每張0.11美元,BD可錄光碟為0.12美元,BD可擦寫光碟為0.15美元。

中國自主音頻標準DRA被納入BD格式體系,但只作為可選擇項,不具強制性。而全球已經有30家公司的50款BD播放機採用了杜比TrueHD和杜比數字+技術,中國的TCL、日碩科技和建興電子等三家公司已經同意在未來的藍光產品中採用杜比的這兩項音頻技術。不過,這三家開發的BD產品主要是出口。

光碟的專利主要由物理格式和套用格式兩部分組成。其中物理格式主要包括光碟結構與數據格式、伺服系統、調製解調、誤碼校正信道讀出等,這部分的專利費約占60%~70%。套用格式主要包括音視頻編解碼(AVS/MPEG/DRA/杜比等)、數字著作權管理(AACS+DKAA)、導航及檔案系統等,其專利費約占30%~40%。

與BD所有專利技術都歸屬國外公司不同,CBHD專利的物理格式中調製編碼部分為中國公司所有,即使掌握RF規格、伺服規格部分專利的國外公司也必須把自己的專利放到由中國公司控制的CBHD專利池中。此外,CBHD的音視頻壓縮、導航系統以及著作權保護系統方面的專利都是中國公司和國外公司共有的。

上市在即

CBHDCBHD

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BHD高清光碟及其播放機批量上市在即 2008年5月30日,中國高清光碟產業聯盟在第16屆上海國際音響影視展覽會上展示了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藍光高清光碟(CBHD)。

CBHD光碟基於國際上最先進的藍色雷射技術,存儲容量大,支持高達1920x1080P解析度的高清晰度電影及電視節目的播出,是面向下一代高清節目消費需求的產品。在中國高清光碟產業聯盟的展位上,展示了由TCL、新科、清華同方等公司開發製造的CBHD播放機以及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影音像出版社等製作的CBHD高清節目光碟。清晰的畫面、絢麗的色彩和流暢的播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會期間,中國高清光碟產業聯盟還發布了建立CBHD專利池的聲明,這是一項為了避免重蹈DVD專利費問題覆轍而採取的重要舉措。高清光碟的產業鏈非常龐大,包括了許多不同門類的企業,例如整機生產廠商、碟片製造廠商、碟片生產及測試設備製造廠商、關鍵零部件廠商、內容提供商、內容保護技術提供商、出版社等。他們的代表也分別介紹了各自的進展。由此可以看到,CBHD的產業鏈已經形成。

雖然都使用藍光技術,但CBHD同歐美國家採用的BD光碟格式不同。中國高清光碟產業聯盟就為什麼要在中國推廣CBHD的問題,發表了如下看法。

優勢分析

CBHD的主要技術圖 CBHD的主要技術圖

中國藍光高清光碟產業聯盟宣告CBHD完成產業布局,全面啟動CBHD產業鏈,加速中國藍光在國內市場的普及。此舉標誌中國藍光在國內已經進入產業化加速發展期,我國消費者有望通過高性價比的CBHD欣賞到更多的高清內容,國內高清節目源匱乏的狀況將會逐步緩解。

CBHD是指具有物理格式中的調製編解碼和套用格式中的高清音視頻編解碼、導航和著作權保護系統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種高清光碟,簡稱為中國藍光。CBHD光碟預計市場價在20—30元之間,碟機首發價預計不超過3000元,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CBHD碟機的價格還會大幅下降,最終會接近 DVD價格,碟片仍有下降的空間。中國藍光量產後,將使藍光DVD(簡稱BD)在中國的普及受到最強有力的阻擊。

CBHD更具產業優勢

中國藍光和藍光DVD的較量由來已久,CBHD的前身即中國版的HD-DVD。早期就是由於HD-DVD與BD在全球高清格式一直僵持不下,導致高清碟機和碟片的市場幾近停滯。東芝宣布退出HD-DVD的生產後,藍光BD順理成章成為全球統一的光碟格式,但中國市場卻再次成為“雙藍”爭雄的競技場

繼索尼在中國發布首台4990元的BD碟機後,藍光光碟協會加速了在中國的產業化布局。今年7月8日,藍光光碟協會與北京賽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國首家藍光產品測試中心。首次將中國自主研發的技術DRA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納入藍光光碟格式。索尼旗下的新索上海工廠的廠房進行了擴建,預計產能將達到月產50萬BD50的碟片。這系列動作,表明BD陣營圍繞中國市場展開了強大的攻勢。

CBHD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在今年6月以前,建立和完善了CBHD標準,並得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及相關領導支持。2008年5月 CBHD推出碟機樣機,7月11日,CBHD首條母盤製作線在上海聯合光碟有限公司建成並投產,標誌著CBHD產業布局完成。7月25日,CBHD宣布碟片上市,並將在四季度大規模推出,同時TCL、新科、清華同方的碟機也準備批量上市。

CBHDCBHD

無論是CBHD還是BD,在中國市場最終誰能取勝,既不是單純的標準之爭,也不是簡單的技術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由中國的消費者用銀子投票的價值取向問題,產業布局的速度和市場的適應能力成為決勝的關鍵。

與BD相比,CBHD的產業化優勢相當明顯,CBHD與現行的DVD具有很高的互換性,同時轉產的成本低,現有DVD生產線做少量的調整即可生產,可最大程度保護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CBHD更適合國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司長趙波指出,高清光碟產業發展要貫徹自主創新的原則,要適合國情,充分利用原有的產業基礎,同時要堅持國內產業利益最大化。

CBHD擁有多項自主核心技術專利,如物理格式的4—6調製、套用格式的CETC導航、AVS視頻與AVS音頻編解碼等。其相關技術標準,是圍繞我國下一代光碟產業而自主制定。“這意味著中國碟機企業今後繳納的專利費將大大低於DVD時代,有利於中國光碟產業持續發展。”中國藍光高清光碟產業聯盟、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龍法表示。

據了解,在不考慮其它專利持有者的前提下,在DVD時代,中國每生產一台播放機在物理格式和套用格式的專利費達13.1美元,我國每年消費的光碟機和播放機達二三千萬台,僅專利費就達4億美元。高額的專利許可費使中國DVD產業發展十分被動。CBHD將避免重蹈覆轍。

資料顯示,投資一條BD生產線需要300萬美金,龐大的投資專利費用對中國的相關企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而目前國內企業生產中國藍光 CBHD碟片,只需在原有的生產線基礎上稍作改造即可,不必重新投入大量的資金。我國DVD生產線約400條,改造一條DVD生產線僅需幾十萬人民幣。如果全部轉換高清碟片生產線,採用BD標準需要耗資12億美金,採用CHBD標準生產線改造費用不到2億人民幣。顯然,CBHD更符合中國現行的節儉型社會發展的需要。

同時,CBHD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性價比高,產業化投資少,也更符合我國實際消費水平。儘管CBHD碟機也無法繞過專利費問題,但由於已經加入自身專利的標準,在專利對話上有一定的發言權,可以很好的避免BD壟斷,保護中國市場和高清產業的良性發展。

CBHD取代DVDCBHD取代DVD

國內碟機廠商對抗國際廠商的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從DVD時代的EVD,到CHDVD,再到現在的CBHD。這裡先簡單的介紹一下:CHDVD,這個技術本來是HDDVD的中國版本,基本上和HDDVD是一脈相承的,只是在視頻方面採用了AVS技術,但是隨著以東芝為首的HDDVD陣營的倒戈,CHDVD也就消亡了;CBHD,從名字上看和BD有些像,但是它和BD一點關係都沒有,它只是對CHDVD的一個延續,說白了就是換湯不換藥,核心沒有什麼變化。
不管是CHDVD或者是CBHD其中最核心的就是AVS,因為AVS是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視頻音頻壓縮技術,如果AVS實現產業化,我國就不會走過去DVD時代,每年給國外廠商支付數十億美元專利費的老路。目前國內廠商生產的AVS晶片都是一個全兼容產品,兼容H?郾264、MPEG2等國外標準,而國外廠商則一律不提供對AVS的支持,所以並沒有實現降低支付專利費的效果。

因為前兩天聽說美國華納影業公司宣布支持CBHD。難道真的是CBHD具有了與BD對抗的實力?有可能是因為美國金融危機,華納為了擴展海外市場的一個動作而已。CBHD目前還沒有正式的播放器,也不太好說售價是多少。現在一台進口藍光機的價格大概在3000~5000元,甚至像國產華錄已經推出了1999元的藍光播放器,留給CBHD的定價空間已經不大了。

目前BD的價格大概在150~300元之間,因為CBHD還沒有正式推出產品,價格不好估算,但是可以預見價格肯定不會比BD高,而且應該低很多才可以與BD對抗。我們知道HDDVD當初的一大優勢就是生產線便宜,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從DVD轉產,當然CBHD也繼承了這個優點。我們知道中國有大量能夠生產DVD的生產線,而BD目前在國內只有上海的新索一家,可想而知如果國內的DVD廠商有一半轉產CBHD的話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上海新索每個月只有50萬片。

所以對於CBHD來說,未來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就是路有些坎坷。我們知道之所以BD能夠戰勝HDDVD,華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這次華納支持CBHD和不支持HDDVD這兩件事完全不是一碼事,希望CBHD不要高興的太早。繼續完善當前的技術,努力擴展支持的電影廠商,儘快實現AVS晶片的產業化,才是他們當前最重要的問題。

發展狀況

CBHD取代DVDCBHD取代DVD

CBHD三比一完勝日本藍光

東京電視台走訪了國美,發現CBHD已經上架,而日本主導的藍光卻十分罕見。同時,電視台還拜訪了最大的CBHD製造商。廠商透露說,在中國市場,CBHD在所有播放器銷售中已經占據30%市場,而藍光只有10%,在美國藍光也大約只占10%銷量。目前,DVD播放器依然占據60%的銷量。

對此,東京電視台報導稱,中國CBHD占據30%的市場,反應了中國標準的實力,中國一直在尋找機會,避開DVD與藍光技術的專利費,在本國謀求更大的利潤。

低價是CBHD最大優勢

中國CBHD之所以戰勝日本藍光,價格依然是主因,儘管藍光光碟機價格要比DVD高很多,價格在300美元左右,光碟價格也高不少,市場還是能夠迅速擴張,因為DVD與藍光在視頻質量上差別甚遠。在中國,CBHD光碟價格約為7.4美元,藍光光碟卻高達29.6美元,這與美國售價相當。

上海聯合光碟有限公司是CBHD的重要成員,旗下有一家工廠生產相關產品,工廠由中日企業共同投資。工廠管理層對CBHD發展很滿意,他們表示,儘管CBHD播放器的組件貴不少,由於得到了一些HD DVD的免費技術專利,相對於DVD來說,再也不用交21美元一台的專利費,與藍光相比更是省不少錢,所以利潤也高很多。同時,它的光碟成本也與DVD一樣便宜。

盜版是CBHD的“救世主”

報導稱,CBHD能否發展,離不開終端的支持,尤其是離不開美國電影製片廠的支持。在美國的六大電影公司中,只有華納支持CBHD,向中國本土公司提供片版CBHD內容。當然,這並不會妨礙CBHD的發展,因為中國的盜版是空前強大的。隨著市場占有率的快速提高,在經過一到兩年的過度期之後,中國的所有市場都會轉向CBHD,憑藉低價優勢,甚至會轉攻美國市場。因此,內容提供商們可能不會拒絕發財機會,最終與CBHD協手。

既然CBHD在中國擴張如此之快,成本如此之低,中國沒有理由不向全球進軍。在與東京電視台的交談中,中國的工程師相信CBHD在新興國家擁有強勁的市場潛力,在全球其它一些地區,CBHD可能會成為HD規格的領導者,即使在西方藍光陣地,它也有可能取勝。

如果這種狀況真的發生,它將是中國一個里程碑式的勝利,因為中國的大部分技術專利來自外國。

CBHDCBHD

儘管Blu-ray Disc(簡稱BD,藍光光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或地區正走向快速普及,但BD在中國市場的推廣並不順利,除了中國華錄之外,國內整機企業對BD並沒有太多興趣。而脫胎於東芝HD DVD(一種藍光光碟格式,後被BD打敗)的中國CBHD(中國藍光高清)近期獲得美國電影製造商時代華納支持後,顯露出加速發展的趨勢。
截至目前,國內企業明確支持BD或CBHD的企業並不多。東莞宏威數碼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滿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做BD碟機,只是針對海外市場,而對於中國市場,目前我們沒有最終確定到底是做BD還是CBHD,要看下一步這兩者的發展情況再做決定。

但CBHD陣營在中國市場上的推廣力度明顯在加速。新科公司在沒有購買東芝公司散件的情況下,獨立設計了CBHD專用機芯,已達到預定的設計目標。與東芝方案相比有較大的成本優勢,目前已經具備量產的條件。

新科、清華同方、TCL等目前已完成CBHD整機的開發,其中新科已經具備了包括前端伺服技術及後端解碼技術的獨立研發能力,2009年春節前已經生產了2000台型號為CBHD-9100的視盤機並辦齊了完整的上市手續。

另外,新科與中國唱片總公司聯合推廣的電影光碟(由中唱製作,上海聯合光碟)製作調試完畢,之前雙方在參數設定上有一些問題,目前均已解決,所製作的光碟達到了標準要求。

CBHDCBHD

不過,雖然已經把AVS(中國自主視頻技術)納入格式體系,但對於AVS解碼功能的開發仍是最大困難,主要原因其一是目前還沒有內容商提供含有AVS編碼的節目。中唱公司目前還沒有拿到AVS編碼器,只要中唱公司能提供這樣的碟片,新科等整機公司應該能在2個月左右解決解碼的問題。

從未來趨勢看來,藍光勝了HDDVD,並迅速襲斷了高清市場。但從產業角度看來則未必,因為中國是全球碟機最大的製造國以及出口國,DVD播放機產量占全球8成。2008年出口11982.6萬台以上,雖說我們中國的DVD碟機商被國外專利費壓“榨”得皮包骨,毫無利潤而言,但是中國的幾百條DVD碟機生產線仍然擺在車間裡,原來的基於DVD為核心開發的HDDVD和CBHD只需要投入80萬美元則可以改裝一條生產線,而藍光則需要300萬美元的改造成本。

不能不說這是除去每台BD播放器要交9.50美元,BD刻錄機交14美元美元專利費之後的又一筆巨額開銷。因此作為中國碟機商也不得不提前著自已的打算,由此CBHD就此應運而生。這個故事比較有趣,有點像當年等離子液晶之爭:憑藉著我們國產商的規模化大生產,大量出口,數番價格戰的衝擊之下,液晶終遙遙領先於等離子。

CBHD的技術性能可以滿足廣大消費者對高清音像節目品質的需求,相對低廉的成本也符合我國國民的消費水平。同時,發展CBHD還可延續中國業已形成的強大的DVD產業基礎,避免因重新完全靠進口新的設備組建產業鏈給境外廠商帶來巨額利潤的同時造成我們自己的巨大浪費。

CBHD作為中國新一代藍光光碟的主流產品,能帶動我國光碟產業從DVD的失敗中重新崛起。目前,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即將到來之際,面對消費者手中數以百萬計高畫質電視機沒有高清音像製品及其播放設備供應之市場急需,批量投放市場在即的CBHD產品,在使我國民族光碟產業得到穩步發展的同時,也為繁榮國內高清節目產品市場作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