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三系

B肝三系

B肝三系,三系即三對,B型肝炎病毒免疫學標記一共3對,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體(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體(抗HBc或HBcAb)。因為其中B肝病毒核心抗原這個項目一般實驗室常規方法不易檢測,且另外五個項目對臨床套用已經綽綽有餘,所以一般情況下該項目不檢測。那么我們日常所說的B肝三系事實上只有兩對半,五個項目。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B肝兩對半,或B肝五項檢查。通常化驗單上分別用英文代號表示,依次為:HBsAg、HBsAb(抗—HBs)、HBeAg、HBeAb(抗—HBe)、HBcAb(抗—HBc)。

基本信息

感染標誌

檢查B肝檢查
1、HBsAg:它是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標誌。

2、HBsAb(抗—HBs):是由HBsAg誘導產生的,被認為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它的出現標誌著能對HBV感染產生特異性免疫。

3、HBeAg:是組成B肝病毒核心的部分,它的出現是B型肝炎的重要標誌,傳染性強。

4、HBeAb(抗—HBe),不是保護性抗體,它的出現,表明HBV複製減少,傳染性減弱。

5、HBcAb(抗—HBc),也不是保護性抗體。抗—HBc包括抗—HBcIgM抗體和抗—HBcIgG抗體。抗—HBcIgM抗體出現早,但消失較快,持續時間短,故化驗報告單上抗—HBcIgM抗體陽性可作為HBV感染及複製的標誌。

參考值

1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陰性

2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HBsAb)陰性或陽性

3B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陰性

4B型肝炎病毒e抗體(HBeAb)陰性

5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陰性

臨床意義

模式HBsAg抗HBsHBeAg抗HBcAg抗HBc臨床意義

1、HBsAg陽性,即B肝表面抗原陽性,其他皆為陰性:可為急性B肝病毒感染潛伏期後期;或為慢性B肝表面抗原攜帶者。

2、HBsAg及HBeAg兩項陽性,其它三項陰性,即B肝三系13陽性:見於急性B肝早期,具極強的傳染性。

3、HBsAg、HBeAg、抗-HBc陽性,而抗-HBs及抗-HBe陰性,即B肝三系135陽性,俗稱B肝大三陽:為急性或慢性B肝,病毒複製活躍,傳染性強。

4、HBsAg、抗-HBe、抗-HBc陽性,而抗-HBs、HBeAg陰性,即B肝三系145陽性,俗稱B肝小三陽:為急性或慢性B肝,但傳染性較弱。

5、抗-HBc陽性,其它四項陰性者,即B肝三系5陽性:為HBcAg隱性攜帶者或視窗期,或具有B肝病毒既往感染史。

6、抗-HBe、抗-HBc陽性,其它三項陰性者,即B肝三系45陽性:為急性B肝恢復期或有既往感染B肝史。

7、抗-HBs、抗-HBe、抗-HBc陽性,另二項陰性者,即B肝三系245陽性:為B肝恢復期,已有免疫力。

8、抗-HBs陽性,其餘四項陰性者,為B肝感染後康復,或為B肝疫苗接種者,已有免疫力。

9、B肝三系五項指標均為陰性,為非B肝感染者。

10、HBsAg、抗-HBe陽性,共餘三項陰性,即B肝三系14陽性,為慢性B肝病毒攜帶者,或為急性B肝趨向恢復,易轉陰。

11、抗-HBs、抗-HBe陽性,HBsAg、HBeAg、抗-HBc陰性,即B肝三系24陽性,為B肝病毒感染後恢復。

12、HBsAg、抗-HBs陽性,其餘三項陰性,即B肝三系12陽性:B肝亞臨床感染早期或不同B肝病毒亞型第二次感染。

13、除抗-HBs陰性外,餘四項皆陽性,即B肝三系1345陽性:為慢性B肝病毒感染趨向恢復,或為慢性HBsAg攜帶者。

14、除HBeAg陰性外,餘四項皆陽性,即B肝三系1245陽性:為亞臨床型或非典型性B肝病毒感染早期。

15、抗-HBs、抗-HBc陽性,其餘三項陰性,即B肝三系25陽性:感染B肝後已經康復,對B肝病毒有免疫力。

正常值

B肝三系定量檢查B肝表面抗原參考值:0.00-0.05

B肝三系定量檢查B肝表面抗體參考值:0.00-10.00

B肝三系定量檢查B肝E抗原參考值:0.00-1.00

B肝三系定量檢查B肝E抗體參考值:>1.00

B肝三系定量檢查B肝核心抗體參考值:0.00-1.00

檢查意義

B肝三系就是俗稱的B肝五項,也叫B肝兩對半。檢查有定性和定量之分,B肝三系定性定量檢查的具體意義如下:

1、定性檢查能判斷出是否感染了B肝,其中,HBsAg陽性是B肝病毒感染的標誌,HBeAg陽性表示B肝病毒正在複製,對於感染B肝患者的

2、B肝三系定量檢查能確認患者感染B肝病毒的嚴重程度。定量檢查的結果分析跟B肝五項定性檢查結果分析相類似。分析的重點主要在於B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上。表面抗原高於正常值表明感染了B肝病毒,而e抗原高於正常值表明體內的病毒數量非常多,病毒活躍複製,傳染性也非常強。

B肝三系定性定量檢查用來判斷是否感染B肝或粗略估計病毒複製水平的初步檢查,為B肝患者的預後治療提供了精準的科學依據,意義重大。

重點事項

B肝三系檢測是判斷是否被B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我還可以通過它的檢測判斷B肝病毒在身體的狀況,因此B肝三系檢測是確診和了解B肝病理情況的重要實驗室檢查.B肝病毒已成為世界性疾病,有不少人被B肝病毒所感染,情況非常嚴重。當患者在進行B肝三系檢測時一定要注意一下這些方面,否則就容易干擾監測數據,影響檢測結果,從而導致醫生得出錯誤的疾病判斷。

B肝三系檢測要注意哪些事項一:B肝三系包括B肝表面抗原HBsAg、B肝表面抗體HBsAb、B肝e抗原HBeAg、B肝e抗體HBeAb、B肝核心抗體HbcAb。因為核心抗原(HBcag)不易檢出,所以通常只檢查表面抗原抗體,e抗原抗體,因此俗稱為B肝三系檢測。

B肝三系檢測要注意哪些事項二:在進行B肝三系檢測前當天早上禁食,檢測前天應注意不喝酒、不服用任何藥物。對於正常人來說,每三到五年複查一次B肝五項,若沒有抗體的話,要及時接種B肝疫苗。對於B肝病毒攜帶者來說,最好每三到六個月查一次B肝三系,其他B肝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按照醫生安排定時進行B肝三系檢測。

接種B肝疫苗前為什麼化驗B肝三系

首先,B肝兩對半是一組常用的檢測B肝感染狀況和免疫狀況指標的簡稱,包括B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和核心抗體。B肝表面抗原陽性代表已感染B肝病毒,伴e抗原和核心抗體陽性即俗稱的“大三陽”,伴e抗體和核心抗體即俗稱的“小三陽”,此時再注射B肝疫苗已經無效。表面抗體陽性代表已有免疫力,這種免疫力可以是B肝疫苗接種後產生的,此時其他指標均陰性;也可能是自然感染已經康復的標誌,此時伴有核心抗體陽性。這兩種情況下均不需要再接種B肝疫苗。因此B肝疫苗接種前一般先化驗B肝兩對半,可決定是否需要接種。由於B肝疫苗安全性非常好,根據各地攜帶率的不同,也有推薦不化驗,直接接種B肝疫苗。

結果分析

①B肝三系135陽性,也就是B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均呈陽性,俗稱“大三陽”,意味著確定感染B肝病毒,病毒複製活躍,傳染性強。

②B肝三系145陽性,也就是B肝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均呈陽性,俗稱“小三陽”,表示感染了B肝病毒,病毒複製低下,傳染性弱。雖然小三陽病毒複製慢,但小三陽有一個更可怕的特點就是容易被忽視,產生癌變。

③B肝三系全陰性,表示沒有感染過B肝病毒,但對B肝病毒也沒有抵抗力,此類人群屬易感人群,需要立即接種B肝疫苗,按016方案完成接種。若B肝表面抗體仍為陰性或弱陽性,需要繼續接種,或打B肝疫苗加強針。

④單純第2項陽性,是曾感染過B肝病毒現已康復的標誌,或者是接種B肝疫苗後,體內產生B肝表面抗體,意味著人體內已存在保護性抗體,不易感染B肝病毒。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保護作用也不是完全的,絕對的,若其滴度太低,或者是病毒大量侵入時,仍有可能被感染B肝病毒。

⑤B肝三系25陽性,表示感染過B肝病毒,現已完全康復,已產生保護性抗體,對B肝病毒具有抵抗力,不易感染B肝病毒,是治療B肝最理想的形成。但此時若HBVDNA陽性,則表明S/S區變異,病情嚴重,需要加強治療。

⑥B肝三系45陽性,表示感染過B肝病毒,現處於恢復期。e抗體的存在,意味著e抗原基本消失或者是徹底消失,此時B肝表面抗原也已經消失,但還未產生保護性抗體,對B肝病毒沒有抵抗力。

傳播途徑

1、血液傳播:極微量的血液進入健康人的皮膚黏膜的破口,就可造成感染。

2、醫源性傳播:針灸針、口腔器材、內鏡等被B肝病毒污染的醫用器材和血源以及血製品,在使用時都有可能傳播B型肝炎病毒。

3、性傳播:性傳播是B肝傳播的一個主要途徑,對於易感人群,應該使用保險套。

4、垂直傳播: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傳播,父嬰傳播以及家族性的感染。垂直傳播占B肝傳播的70%以上。

5、其它途徑:文身、文眉、文眼線、文唇線、剃鬚等,可經破損皮膚感染B肝。

註:B肝一般不能通過接觸轉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