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預警機

A50預警機

A-50(西方命名:Mainstay支柱)空中預警機是以伊爾-76噴氣式運輸機為原型,再進行一系列改裝而成,是圖-126型預警機的後繼機。該機從70年代開始研製,1978年底完成原型機生產並首飛,1984年開始服役。改進型有A-50M和A-50U。

基本信息

簡介

A-50預警機A-50預警機
A50預警機 70年代末,蘇聯伊留申設計局以伊爾-76大型運輸機為平台,加裝有下視能力的空中預警雷達,研製出A50型預警機,作為圖-126型預警機的後繼機。該機於1984年研製成功,與前蘇聯的第三代超音速戰鬥機米格-29、蘇-27等一起組成90年代的空中防空體系。北約代號Mainstay“支柱”。其雷達天線罩位於機翼後緣處的機身上部,比美國的E-3A靠前,故前半球視界不如後者,但採用高平尾,後半球視界優於後者。在飛機頭部有空中加油受油桿,頭錐內裝有氣象雷達,頭錐下後側雷達罩內估計為地形測繪雷達。A50取消了伊爾-76的機頭領航員透明風擋。機翼上面有凸起的天線罩,估計為衛星通信天線。機身腹部前後兩側有天線罩,裝電子對抗監視天線。垂尾根部有輔助動力裝置進氣口。尾部有天線罩。

軍事作用

A50可作為空中雷達、空中引導站和空中指揮所使用。據部分資料稱A50同時可跟蹤50個空中目標,假如確實如此,那么比E-3的600個實在相差太遠。與傳統的地面雷達站相比,它除了可以清晰準確地顯示目標信號、種類、距離之外,還可以以全景方式顯示電子計算機的處理結果,以及己方飛機的綜合情況,如機號、航向、高度、速度、剩餘燃油等等。A50預警機與各兵種協同演習的經驗證明,它是非常有用的。海灣戰爭期間,前蘇聯空軍飛行員曾駕駛A50在黑海上空巡邏,監視毗臨蘇聯領空的情況。此間,A50對從土耳其境內機場起飛的大群美國殲擊機、海上游戈的艦船都了如指掌,各種信息歷歷在目。當時A50作為前蘇空軍的空中前哨,源源不斷地將各種情報發回大本營。

搭載設備

A50中堅裝備“熊蜂”大功率電子綜合系統,包括Shmel脈衝都卜勒3坐標雷達、電子對抗監視天線、敵我識別系統和敵我識別系統和數字式抗干擾通信設備等。A50的動力裝置為4台D-30K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最大功率為120千瓦。它的性能與美國的E-3A“望樓”預警機相近。它最大速度85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1.2萬米,最大航程5500公里。它能以700公里/小時 750公里/小時的速度在9000米 1萬米高度上巡航7.5小時,在離基地1000公里的地方可巡邏4個小時。它還能以空中加油的方式延長其留空時間。A50在搜尋目標的距離和引導己方飛機數量上不如美國E-3A,但它識別低空目標的能力要高於E-3A。

存在的不足

A-50預警機A-50預警機
A50電子設備總設計師、兩次蘇聯國家獎金獲得者伊萬諾夫說:“從預警 機的用途、編成、甚至機組人員的數目,美蘇兩家的預警機幾乎同出-轍。但是在具體實施預定方案時有一些差別。首先是反映在電子技術水平上,美國預警機上安裝的是成套的現成電子計算機;蘇聯預警機上的計算機是利用混合微電路重新製作,指示器也是按照設計要求重新製作的。A50在探測目標的距離上、自動引導波道數量上遜色於美國的E-3。但它在地面信號反射背景下對目標的鑑定水平卻要略高一籌。A50也存在很多問題。機艙里擠滿了各式各樣的機器和設備,顯得擁擠狹窄。套用現代新的科技成果,這些設備的尺寸可以大大縮小。由於機內設備重而大,A50油箱不能完全注滿燃燃油,以防起降時飛機超載。當然,A50上安裝了空中加油設備,然而機首部的受油管實際上不能使用。乘員們無法消除機上強烈的噪音和超高頻輻射,他們對生物防護知識知之甚少。機器設備的可靠性未臻完善。在飛行中,工程師不得不來回折騰,把機件從一個艙搬到另一個艙,每次都要擰下支架螺絲,拆下電纜。A50的15個乘員們工作時往往要在天空渡過很多小時,但機上缺乏可供乘員們短暫休息的地方。“A50開始批量生產時,除了用現有的伊爾-76運輸機改裝,我們沒有別的選擇。”總設計師伊萬諾夫說,“至於噪音的排除,並非易事,目前是採取讓成員帶上甘油充填物耳機的方法。”據航空航天醫學研究所的結論,機上的甚高頻輻射不高於規定購標準。

改進型號

A-50預警機A-50預警機
A50中堅近年又有較大改進。改進型“中堅”叫A50U。主要改進是採用直徑9米的全向鏇轉雷達天線罩、3坐標脈衝都卜勒雷達、計算機系統及數字分系統,加強情報處理、目標識別、無線電通信(包括衛星通信)及精確導航等功能,因此其探測目標距離和跟蹤目標數量均有所增加,提升了對飛行目標的預警能力和抗干擾能力。A50U“中堅”還具備俯視能力,可在雜波背景中探測到遠距離飛行的轟炸機及巡航飛彈等目標。它採用較低的垂直尾翼,提高了飛行穩定性,其起飛重量達210噸,攜帶的燃料更多,作戰距離更遠,巡邏時間從4小時增加到6小時。它可對敵無線電電子對抗武器進行確定與跟蹤。原來在A50機上存在的強烈噪聲和超高頻輻射問題也有所克服。A-50項目的其他部分,包括在1986-1987年期間專門為蘇聯民航建造的5架被稱為Be-976的改進型,用於空中交通管制、測繪和國防科研。還有在80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的伊爾-76PP專用電子戰飛機,這些飛機被用來和A-50搭配在一起執行任務。公開的報導說,蘇聯共生產了4架伊爾-76PP飛機,其中一架編號為SSSR-86889(生產編號0013434009)的伊爾-76PP停放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軍事技術學院,作為學生地面訓練的專用設備直到2000年末。還有未經證實的訊息聲稱,伊爾-76PP裝備了一套經過改進的Landysh主動電子干擾系統,一套抗干擾子系統和由2組24伏蓄直流電池、4台功率為90kW的GT-90PCh6A 三相交流發電機組成的電力系統。

實戰戰例

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中,蘇聯政府曾派遣了兩架A-50預警機赴海灣監視戰況、蒐集情報。多國部隊的監測顯示:整個“沙漠盾牌”和“沙漠風暴”行動中,這2架A-50預警機自始至終逗留在海灣附近,它們不斷地在蘇聯境內的黑海上空盤鏇,監視著土耳其和伊拉克北部的所有多國部隊的戰機。蘇聯政府的說法是,這兩架A-50預警機主要是為了監視美軍發射的戰斧式巡航飛彈,防止其落入蘇聯境內。但美國專家一直認為,這2架A-50曾指揮一架米格-25截擊機擊落了一架美國海軍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A50確實成了俄軍預警機的中堅。它揚名世界是在車臣戰爭期間。那是1996年4月22日凌晨4時,A50預警機截獲了杜達耶夫與他人之間的手機通信,然後在全球定位系統的幫助下準確地測出了杜達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標。幾分鐘後,A50預警機指揮俄羅斯空軍蘇-25飛機在距目標40公里的地方發射了兩枚DAB-1200反輻射飛彈,將正在進行衛星通話的杜達耶夫炸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