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10B殲擊機

中國殲-10B殲擊機

中國殲-10B殲擊機是中國殲10改進型戰鬥機,裝備了改進型航電設備,包括更先進的雷達告警,雷射測距儀和紅外目標跟蹤裝置,以勝任更複雜的多種任務。殲-10B殲擊機是中國第三代殲-10戰鬥機的最新改型是一種單座單發多用途戰鬥機也是一種配備了現代化機載設備尤其是雷達系統的第三代半戰鬥機J-10B是J-10多任務戰鬥機的一個改型修改了機身和航空電子設備2004年5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的成都飛機公司CAC開始繼續發展殲-10戰鬥機改型2014年11月殲-10B戰鬥機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部分完成試飛的殲-10B戰鬥機也已經刷塗中國空軍塗裝準備服役。2016年2月,國產殲-10B戰鬥機繼續照常開戰試飛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殲-10B殲擊機中國殲-10B殲擊機

中國殲-10B殲擊機是中國第三代殲-10戰鬥機的最新改型,是一種配備了現代化機載設備(尤其是雷達系統)的“三代半”戰鬥機。與殲-10A相比,殲-10B強化了多用途能力,它採用BUMP進氣道,結構簡單,重量低,但其總壓恢復係數等指標要低於殲-10A的多波系進氣道,彌補了殲-10A航程近、多用途能力弱的缺點。按照2012年世界戰鬥機的排名前十強,殲10B進入綜合排名第八名、第九位的位置。

研製歷程

殲-10B配裝太行發動機頻繁定型試飛殲-10B配裝太行發動機頻繁定型試飛

殲-10B的研製工作始於2004-2005年間,並在2008年12月份完成了首次飛行。

2011年7月27日,有網友在成都黃田壩機場拍攝到殲20梟龍、殲10B先後飛行的畫面。與此前編號1031明顯不同,此次編號為1035的殲10B被認為是首次在殲10改型上使用太行發動機,因此意義非凡。殲10B是第一種從氣動外形,飛控,航電,武器,動力等各個系統均由國內航空工業自主研發完成的飛機。證明了太行發動機的可靠性,打破了俄羅斯AL-31F發動機在使用上的限制。

2013年10月,這種戰鬥機即將交付中國空軍。

結構性能

參數詳情

基本信息 參數
機長 16.43米(不含空速管)
機高 5.43米
翼展 9.75米
全機空重 8840千克
發動機推力 135KN
正常起飛重量 124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9277千克
最大速度 2.0馬赫(高空) 1馬赫(低空)
最大錶速 1250千米/時(低空)
最大過載 +10.0G
最小過載 -2.0G
起飛距離 350米
著陸距離 450米
作戰半徑 1200千米
最大航程 3500千米
載彈量 7000千克

整體布局

殲10B的機頭與F-16 Block60非常相似,都採用了陣面向上傾斜的相控陣雷達,風擋前加裝光電探測儀,甚至條狀夜間編隊燈的位置也相近。殲10B的機頭與F-16 Block60非常相似,都採用了陣面向上傾斜的相控陣雷達,風擋前加裝光電探測儀,甚至條狀夜間編隊燈的位置也相近。

殲-10B戰機的機鼻呈橢圓形,同F-16戰機的機鼻頗為相似,而且還稍微向下傾斜。殲-10B戰機的兩片腹翼也得到了擴展。穩定翼較長且末端呈"魚翅"形狀。較長的垂直穩定翼及腹翼的空氣動力裝置的改良似乎得益於超音速進氣道--其為飛機製造了更強的側力。

殲-10B戰機的可伸縮加油探頭位於飛機的左側,殲-10B戰機的機翼下方配備有新的吊艙。這些新吊艙有著多種用途,從懸掛更大的副油箱到空對地飛彈。機身兩側也將安裝與美國F-16Block60類似的保形油箱。

殲-10B機身和機翼下的武器掛點也將有所增加,並會加掛目標指示吊艙,其中戰機尾部突起的位置上安裝了飛彈來襲告警裝置。

雷達裝置

殲10B最明顯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改進就是使用了固定陣面的相控陣機載雷達,這從殲10B微微傾斜的雷達罩與機身結合線就能看出。由於來射雷達波會從透波的雷達罩進入雷達艙,在機掃雷達複雜的天線和底座結構之間反射、疊加和諧振之後,再反射回來射方向,雷達艙成為採用機掃機載雷達的戰鬥機的三大諧振腔之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機迎頭RCS。因而採用固定陣面的相控陣雷達之後,戰鬥機設計師一般將雷達陣面設計成傾斜的,這樣就可以將進入雷達艙的來射雷達波通過傾斜的雷達陣面將雷達波反射到其他方向,從而大大降低了雷達艙對於飛機迎頭RCS的貢獻,改善了飛機的隱身特性。這也成為判斷一型飛機是否採用相控陣機載雷達的特徵。根據網路上最近曝光的殲10B雷達罩打開露出黃色固定天線陣面的照片,已經能夠確認殲10B採用了相控陣機載雷達

氣動布局

殲10B採用了與FC-1相似的蚌式進氣道,放棄了傳統的矩形進氣道設計,在保證飛機發動機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簡化了設計,減少了進氣道的活動部件,在減輕了飛機重量的同時,還降低了飛機的雷達反射截面

航電系統

殲-10B殲-10B
1、紅外搜尋跟蹤系統

殲-10B型戰機的紅外搜尋跟蹤系統安裝在其機鼻之上。

2、光電瞄準裝置

殲-10B戰機的機身加裝了光電瞄準裝置,與中國裝備的殲-11蘇-27類似,該裝置位於殲-10座艙的右前側,包括紅外搜尋與跟蹤感測器和雷射測距機,可在無須雷達開機的情況下被動探測敵方目標,降低了己方飛機被探測的機率。

3、電子對抗裝置

垂直穩定翼上加裝了電子對抗裝置,分別是位於坐艙的兩側、發動機尾噴口的兩側的電線陣列,以及垂尾的頂端的電子艙,主要用來進行電子對抗

與殲-10A對比

殲-10B殲-10B
從外觀上觀察,殲-10B相對於殲-10A的改進亦包括了:

1、機頭線條向下傾斜;
2、垂尾切尖;
3、腹鰭切尖;
4、加裝了固定的光電探測儀;
5、二元三波系可調進氣道改為類似於FC-1/JF-17生產型已經採用的DSI進氣道;
6、雷達罩外形改變,照片披露殲-10B安裝了相控陣火控雷達。
7、2011年的1035號原型機換裝了推力更大的國產FWS-10B“太行”改進型渦輪扇發動機。
8、1035號原型機還將1031·1033號原型機主翼翼根處的一對電子戰吊艙內置。
9、1035號原型機在鴨翼翼根前端有水滴狀突起,疑似某種天線或為了隱身考慮而遮擋鴨翼縫隙的改動。

價格

殲-10B的價格在5000—6000萬美元之間, 巴基斯坦、委內瑞拉、阿根廷、秘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對這種價格適中的多用途戰機有濃厚興趣。

評價

國防大學後裝教研部副教授、空軍特級飛行員吳國輝稱,按照2012年世界戰鬥機的排名,殲10B已經進入綜合排名,排到前十強的第八名、第九位的位置。

美國軍事專家理察·費希爾認為,殲-10B是一種配備了現代化機載設備(尤其是雷達系統)的“三代半”戰鬥機。

正式量產

最重要的改進:採用機載相控陣雷達
殲10B相對殲10最明顯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改進就是使用了固定陣面的相控陣機載雷達,這從殲10B微微傾斜的雷達罩與機身結合線就能看出。由於來射雷達波會從透波的雷達罩進入雷達艙,在機掃雷達複雜的天線和底座結構之間反射、疊加和諧振之後,再反射回來射方向,雷達艙成為採用機掃機載雷達的戰鬥機的三大諧振腔之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機迎頭RCS。
殲10B採用DSI進氣道:標誌運用已成熟
殲10B另外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將殲10A原有的可調多波系超音速進氣道改為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即DSI進氣道。在殲10B之前,中國的梟龍04飛機已經在國內率先採用了DSI進氣道,在殲10B之後,中國在四代機上也採用了該進氣道技術。這既顯示出中國對於DSI進氣道機理掌握和工程套用的純熟,也顯示出中國對於DSI進氣道綜合性能的肯定。
DSI進氣道是根據錐型流理論,採用乘波原理生成的:由於錐型流本身的特點,鼓包的壓縮曲面上存在法向和橫向壓強梯度,二者的聯合作用相當於存在可將大部分機身附面層吹出進氣道口外;同時鼓包進氣道通過鼓包產生的三維錐形激波面來將超音速進氣流降低到亞音速,由於三維激波面更加緩和,導致激波影響發動機產生喘振的可能也隨之降低;錐形流的特點還導致鼓包進氣道對於飛機迎角和側滑角變化比較不敏感,穩定性好。
根據相關數據,鼓包進氣道在1.8馬赫時仍能保證0.9以上的總壓恢復係數。不過在馬赫數達到2的時候,DSI進氣道總壓恢復係數會下降到0.87左右,性能不如總壓恢復係數依然維持在0.9以上的可調進氣道。雖然DSI進氣道在飛行包線右端部分區域的總壓恢復係數不如可調超音速進氣道,但是要看到可調超音速進氣道是在付出數百千克結構重量、系統複雜度和可靠性的前提。改為DSI進氣道的殲10B雖然在超音速性能上略差,但是換來了整個亞音速和跨音速包線的性能提升。從這個角度上說,殲10B相對於殲10A強化了跨音速超視距空戰機動性能。
座艙前增加光電感測器
殲10B在座艙前面增加了光電感測器,布置方式與蘇27的光點感測器類似。光電感測器相對於機載火控雷達有三個明顯的優勢:能夠實現無源探測,能夠通過成像識別目標以及能夠在高強度電磁干擾下工作。也同樣存在幾個缺點:探測距離有限,性能受氣象影響較大,所使用的雷射測距裝置作用距離很有限。
筆者認為,殲10B增加殲10A原本沒有使用的光電感測器主要意圖是在與世界最先進戰鬥機對抗的複雜電磁環境條件下,當機載雷達因為干擾效果不佳時,能有一個完全不受干擾的感測器能夠作為補充。
光電感測器雖然較難實現目標的大範圍搜尋,但是根據雷達無源探測模式給出的干擾源粗坐標精確跟蹤和識別敵方釋放干擾的戰鬥機或者電子對抗飛機,然後為中距空空彈裝訂目標數據,實現複雜電磁條件下的靜默攻擊。從這一點看,殲10B在論證階段,對於作戰對象的性能設定是非常高的,起碼是要求對於普通第四代戰鬥機形成較大性能優勢,而且能夠與目前最先進的第四代改型戰鬥機進行正面對抗。
垂尾電子艙和翼下電子吊艙改進

殲10B在垂尾頂端和翼下增加了電子吊艙,更加反映出該機在複雜電磁條件下作戰的考慮。尤其是翼下的一對電子吊艙,尺寸較大而且應當是固定或者是半固定設計,並且占用了翼下最“黃金”的掛載位置,因而除非特別對於電子對抗能力有很高要求,否則不會付出這么大的代價。殲10B飛行的仰視照片中並未發現翼下的吊艙有導軌或者掛彈機構設計,因而安裝吊艙之後很可能就無法在對應位置掛彈或者要想掛彈需要在吊艙上加裝專門的兼容系統。
在照片中,翼下吊艙和垂尾電子艙前段呈灰色與雷達艙顏色一致,而吊艙體其他部分與機身的防鏽黃色底漆顏色一致,因而基本可以認為吊艙前段灰色部分存在天線。如此布置的天線工作在被動模式下,可以與垂尾頂端的天線一起構成三點無源探測,能夠比傳統雷達告警器更精確的測定敵方雷達的坐標、頻率和波形,大幅度提高飛機的電磁頻譜感知能力;工作在主動模式下,可以通過垂尾、左翼和右翼吊艙配合的方式實現閃爍式有源欺騙干擾,能夠有效的導致敵方雷達測角能力下降和雷達制導空空飛彈脫鎖。

試飛

2014年7月以來,刷塗3位數編號的量產型殲-10B新機不斷現身試飛,該機型何時加入中國空軍部隊服役也引人關注。

2015年,就有網友拍攝到了1架新製造的殲-10B戰鬥機已經從“黃皮機”換上了中國空軍的灰色塗裝,刷塗新編號後就將加入中國空軍服役。

2016年2月,國產殲-10B戰鬥機繼續照常開戰試飛工作,網友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幕。這架試飛中的殲-10B戰鬥機編號已經排至219,而與之前曾曝光的214號機相隔僅是幾天的時間,可見其生產進度很快。


飛機的分類

劃分方法

種類

細分

按飛機的用途劃分民用航空飛機
國家航空飛機
國家航空飛機是指軍隊、警察和海關等使用的飛機。
民用航空飛機主要是指民用飛機直升飛機,民用飛機指民用的客機、貨機和客貨兩用機。
按飛機發動機的類型分螺鏇槳飛機
噴氣式飛機
螺鏇槳式飛機,包括活塞螺鏇槳式飛機渦輪螺鏇槳式飛機
噴氣式飛機,包括渦論噴氣式飛機渦論風扇噴氣式飛機
按飛機的發動機數量分單機(動機)飛機、雙發(動機)飛機、三發(動機)飛機、四發(動機)飛機、八發(動機)飛機
按飛行的飛行速度分亞音速飛機
超音速飛機
亞音速飛機又分低速飛機(飛行速度低於400公里/小時)和高亞音速飛機(飛行速度馬赫數為0.8-8.9)。多數噴氣式飛機為高亞音速飛機
按飛機的航程遠近分近程、中程、遠程遠程飛機的航程為1100公里左右,可以完成中途不著陸的洲際跨洋飛行。
中程飛機的航程為3000公里左右,近程飛機的航程一般小於1000公里。
近程飛機一般用於支線,因此又稱支線飛機
中、遠程飛機一般用於國內幹線和國際航線,又稱幹線飛機
按飛機客坐數劃分大、中、小型飛機飛機的客坐數在100座以下的為小型,100-200座之間為中型,200座以上為大型。航程在2400km以下的為短程,2400-4800Km 之間為中程,4800KM以上為遠程。
軍用飛機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戰鬥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教練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反潛機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