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金門大炮戰

8·23金門大炮戰

7.緩擊金門 8.金門泥淖 1.炮鎖金門

基本信息

作 者:沈衛平

8·23金門大炮戰8·23金門大炮戰
出 版 社:黃河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5-1
版 次:1頁 數:433字 數:200000
印刷時間:2008-5-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801529213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北戴河會議,毛澤東決意炮轟金門。葉飛上將再度領銜攻打金門;數百門大炮瞬間怒吼,拉開了震驚中外的金門炮戰的序幕;國民黨“金防部”三位副司令命殞翠谷;打停結合,毛澤東、蔣介石隔海鬥智鬥勇。

內容簡介

1958年8月23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做出決定炮轟金門島。
歷史應該記住這一時刻,公元1958年8月23日17時30分。
人民解放軍戰史上最大規模之一的炮擊行動拉開帷幕,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畫卷是一幅將神奇、壯美和震撼力融為一體的潑墨。
第一波作戰暗語“颱風”,持續時間15分鐘。對北太武山金門防衛部,發射6000餘發炮彈。對金門縣城東北的敵58師師部,發射了3000餘發炮彈。對位於小金門島中路的敵第9師師部,發射了5000餘發炮彈。對小金門林邊、南壙的敵25團、27團團部,發射了6000餘發炮彈。對大擔、二擔島敵營房、炮陣地,發射了近3000發炮彈。對料羅灣敵運輸艦,發射了1000餘發炮彈……
第二波作戰暗語“暴雨”。第一次火力急襲後暫停了5分鐘,讓海風吹散硝煙,讓炮管稍稍冷卻,17時50分再度開始,持續5分鐘。重點壓制開始零星還擊的敵炮兵陣地。
第三波為一次短促急襲,19時35分開始,每門炮打4發,對預計中的敵搶救、維修、滅火予以打擊殺傷。

作者簡介

沈衛平,1952年出生,北京人。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曾在空軍部隊服役。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長期從事新聞工作,致力於兩岩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先後有報告文學,電視片腳本、論文多部問世,曾獲中央級文學獎。現在總政治部某部服役。

目錄

01 “雞”、“蛋”碰撞備忘錄
1. 海峽的吶喊
2. 炮火飛鷺
3. 血戰古寧頭
02 地中海漩渦
1. 曙光初現在中海
2. 示威吉尼斯
3. 蔣“總統”夢系中東
4. 火星濺落台灣海峽
5. 粟裕大將多謹慎
6. 對敵“龍王爺”
7. 緩擊金門
8. 毛澤東在游泳池接見赫魯雪夫
03 解放頭
1. 孔雀東南飛
2. 未雨綢繆
3. “同志們,要打仗了”
4. 聶鳳智“無為大治”
5. 空中轉場
6. 銀燕展翅搏雷電
7. “八七”九霄激戰
8. 戰鷹8號
9. 國民黨空軍習性
04 於無聲處
1. 含辛茹苦築陣地
2. 炮擊金門最後敲定
3. 葉飛北上北戴河
4. 蔣介石巡視金門
5. 三個寶貝疙瘩
6. 確定作戰方案
7. 確保突然性
8. “颱風”與“暴雨”
05 彈著點
1. 胡璉搬家
2. 硝煙彈雨漫金門
3. 傷心“翠谷”
06 藍藍的料羅灣
1. 海鷹,出擊!
2. 醉仙岩“大仙”無醉意
3. 魚雷艇瞞天過海
4. “台生”、“中海”遭厄運
5. 出擊接敵
6. 175好樣的
7. 敲鑼嚇雀,窒息金門
8. 玉碎
9. 料羅夜海
07 “牌”
1. 停射三日
2. 12海里鄰海線
3. 艾森豪出牌
4. 中美交鋒
5. 赫魯雪夫開口
6. 狼來了
7. “第七艦隊混蛋”
8. 金門泥淖
9. 蔣介石的“高明”戰略
08 炮魂
1. 炮鎖金門
2. “海邊青松”安業民
3. 鋼釘青嶼
4. “共產主義戰士”王邦德
5.“鐵石漢子”胡德安
6. “特別炮兵”有線廣播
09 前線的男女老少
1. 廈門前線民兵
2. 不愛紅裝愛武裝
3. 英雄歷史
10 彼岸帥、將、卒
1. 金門“十兵九賭嫖”
2. 蔣經國金門打氣
3. “高級乞丐”俞大維
11 米格牆 
1. “不許轟炸大陸”
2. 豪勇孤膽戰漳州
3. “給美國人看看”
4. 教訓和復仇
5. 空中偵察窺金門
6. 響尾蛇出洞
7. 毛澤東的“絞索論斷”
8. 國軍“烈士”未“成仁”
12 兩國三方演義
1. 讓蔣軍留在金、馬
2. “毛澤東才會這樣做文章”
3. “我們至少可以再活一星期”
4. 未發表的《再告台灣同胞書》
5. 杜勒斯“挨了一記耳光”
6. 杜勒斯:一切為了美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