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溫氏發展軌跡的制度性解析

30年溫氏發展軌跡的制度性解析

溫氏集團“企業+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運作機理4.1.2 溫氏集團“企業+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作用4.2 溫氏“企業+高校”的科技創新模式4.2.1

基本信息

作者:胡浩民,張樂柱
30年溫氏發展軌跡的制度性解析封面

定價:58.00元
ISBN:978-7-109-17943-1
印張:19.25
字數:430千字
頁數:295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出版單位:中國農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30年溫氏發展軌跡的制度性解析》一書,對溫氏的誕生背景、發展模式、要素集聚、利益分享、企業文化等方面,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尤其是從制度性層面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總結和剖析,為我們更加全面了解和認識溫氏提供了一個新視角、新思維。這種新的解讀,不僅讓我們對溫氏的成長及成功之道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而且對農業產業化發展趨勢也有了新的認識。

圖書目錄


第1章 世紀之交的中國“三農”與農村企業發展
1.1中國世紀之交的社會焦點問題:三農問題
1.2農業現代化:破解“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
1.3農業產業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1.3.1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和制度的歷史演進
1.3.2農業產業化:組織創新與制度變遷的結果
1.3.3農業現代化與農業產業化的內在聯繫
1.4農村龍頭企業:實施農業產業化的核心載體
第2章 農業產業化制度與農業龍頭企業創新
2.1農業產業化理論與實踐
2.1.1農業產業化的概念與組織模式
2.1.2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基礎與運行機制
2.1.3農業產業化的規模經濟效應分析
2.2農業龍頭企業制度優勢及其作用
2.2.1農業龍頭企業的制度優勢
2.2.2農業龍頭企業的作用分析
2.3國外農業一體化理論及實踐借鑑
2.3.1農業一體化的產生
2.3.2農業一體化的形式
2.3.3國外農業一體化的主要模式
2.3.4國外農業一體化的經驗借鑑
第3章溫氏30年發展回眸:綜史考察
3.1 溫氏企業發展史簡介
3.1.1 溫氏企業誕生背景分析
3.1.2 溫氏發展的幾個階段
3.2 溫氏科技創新發展簡史的簡要描述
3.2.1 科技組織制度與技術創新
3.2.2 溫氏發展與科技創新的耦合關係
第4 章 溫氏發展模式的制度分析
4.1 溫氏“企業+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
4.1.1溫氏集團“企業+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運作機理
4.1.2溫氏集團“企業+農戶”生產經營模式的作用
4.2溫氏“企業+高校”的科技創新模式
4.2.1 “企業+高校”科技創新模式的運行機理
4.2.2 溫氏集團的“企業+高校”技術創新模式
4.2.3溫氏“企業+高校”模式:載體共享與利益雙贏的機制分析
4.2.4 “企業+高校”科技創新模式的作用
4.3 溫氏“企業+社會”的多元聯動模式
4.3.1 企業與社會
4.3.2 “企業+社會”多元聯動模式的運作機理
4.3.3溫氏集團“企業+社會”的多元聯動模式
第5章 公司+家庭農場的溫氏生產經營方式創新
5.1“公司+家庭農場”模式的提出
5.2家庭農場的基本界定
5.3溫氏“公司+家庭農場”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探索
5.3.1以信息技術實施農戶養殖的標準化和可追溯性
5.3.2以現代生物科技創新農戶養殖模式
5.3.3以設備自動化推動農戶養殖機械化
5.3.4以環保技術促進農戶養殖生態最佳化
5.4“公司+家庭農場”模式的經濟分析
5.4.1家庭農場:傳統農戶經營方式的必然演化趨向
5.4.2家庭農場與傳統農戶經營方式比較分析
5.5“公司+家庭農場”模式創新的實踐價值
5.5.1探索了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創新的途徑
5.5.2化解了“公司+農戶”下的利益分配難題
5.5.3創新了利益主體間的緊密連結機制
第6章 溫氏發展要素集聚的制度分析
6.1資本: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方式選擇
6.1.1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
6.1.2初創期以內源融資方式為主
6.1.3成長期的融資方式多元化
6.2勞動力:科技入股與內部股份相結合的人才凝聚戰略
6.2.1產學研合作下的人才隊伍建設
6.2.2從“七戶八股”到全員股份制
6.2.3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
6.3土地:生產場區分散與加工場區集中結合
6.3.1分散農戶生產資源的“車間化”利用
6.3.2集中場區的規模化利用
6.4科技:多元聯動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
6.4.1利用國家政策(項目)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6.4.2緊密利益基礎上的產學研合作
6.4.3企業自身加強科研投入
第7章溫氏企業風險的規避機制分析
7.1以多元化經營戰略分散風險
7.1.1多元化經營與風險:引致還是規避?
7.1.2溫氏的產品多元化戰略
7.1.3發散型產業多元化:以核心產業為基礎的產業鏈拓展
7.2用鄉村社會資本規避風險
7.2.1鄉村社會資本與農業企業發展
7.2.2溫氏基於社會資本的“網狀”拓展
7.2.3基於社會資本的標準化管理
7.3風險的合作者分擔
7.3.1生產環節:與農戶共擔風險
7.3.2投融資環節:以股份合作機制共擔分險
7.3.3技術研發環節:產學研結合機制分散風險
7.3.4流通(銷售)環節:平衡利益規避風險
7.4風險的區域分散化
7.4.1溫氏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與地區多元化發展
7.4.2市場風險的分散
7.4.3自然風險的分散
7.4.4環境污染風險的分散
第8章 溫氏與農戶:博弈中的可持續合作
8.1溫氏與農戶的準縱向一體化關係
8.1.1溫氏集團:農戶標準生產的“中樞”
8.1.2由農戶到家庭農場:基於信息技術的標準化生產
8.2基於正式契約的溫氏與農戶關係治理
8.2.1契約形式及執行方式
8.2.2正式契約中的合作利益分享
8.2.3正式契約中的風險分擔
8.3 基於社會資本的溫氏與農戶關係治理
8.3.1聲譽機制基礎上的農戶自我約束機制
8.3.2基於社會資本的“排斥”機制
8.4 溫氏與農戶關係的可持續性分析
8.4.1基於長期理性的農戶行為選擇
8.4.2基於長期理性的溫氏集團發展
8.4.3溫氏與農戶基於長期利益的可持續發展的分享機制
第9章溫氏與學研單位:利益分享基礎上的共同技術創新
9.1 溫氏與學研單位合作發展歷程
9.1.1溫氏與學研單位的探索合作發展階段(1992-1999)
7.1.2溫氏集團與學研單位的高速合作發展階段(2000-2005)
9.1.3溫氏集團與學研單位的全面合作發展階段(2006年至今)
9.2基於分享合作剩餘的溫氏產學研模式及運行機理
9.2.1合作剩餘
9.2.2 基於分享合作剩餘的溫氏產學研模式
9.3 溫氏多元聯動科技創新分析
9.3.1政府、企業、高校、社會多元聯動的科技創新體系
9.3.2溫氏集團科技創新體系的多元聯動邏緝
9.3.3溫氏集團科技創新發展的STS分析
第10章溫氏集團信息化過程解析
10.1 溫氏信息化歷程介紹
10.1.1第一階段:初始發展階段(1991-1995)
10.1.2第二階段:持續發展階段(1996-2003)
10.1.3第三階段:集中式信息系統建設階段(2004--2009)
10.1.4第四階段:全面深化階段(2010-)
10.2 溫氏集團信息化現狀
10.2.1實現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數據的集中管理
10.2.2具備了較高水平研發能力的計算機技術團隊
10.2.3三大系統+兩大網站
10.2.4實現了管理的信息化
10.3 IT與業務協調作用分析
10.3.1溫氏集團的經營業務及IT的協調發展歷程
10.3.2標準業務與個性業務的實現
10.4 未來的目標和發展方向
10.5 經驗總結
第11章 包容創新:溫氏企業文化分析
11.1 企業文化的概念和內涵
11.1.1企業文化的概念
11.1.2企業文化的內涵
11.2溫氏企業文化的思想來源與發展過程
11.2.1起源:溫北英大同思想與文化土壤
11.2.2發展:溫氏人在實踐中提煉並傳播
11.2.3形成:溫氏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
11.3溫氏企業文化的內容要素及制度保障
11.3.1物質文化要素
11.3.2制度行為文化要素
11.3.3精神文化要素
11.3.4文化理念踐行的制度保障
11.4溫氏文化的主要價值觀及效應
11.4.1主要價值觀:齊創美滿生活
11.4.2企業內部:利益共享 共榮共存
11.4.3企業外部:誠信創新 共贏共生
第12章 溫氏品牌戰略管理
12.1國內外畜產品競爭分析
12.1.1畜產品大國品牌競爭格局
12.1.2國內外典型企業品牌戰略分析
12.2 溫氏品牌識別
12.2.1品牌識別定義
12.2.2品牌識別模型
12.2.3品牌識別的內容
12.3溫氏品牌定位
12.3.1定位理論
12.3.2溫氏品牌定位策略
12.4溫氏品牌建設與推廣
12.4.1溫氏品牌建設
12.4.1品牌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
12.4.2商標先行——培育企業品牌形象
12.4.3品牌內部化——品牌資產建立的保證
12.4.4產品策略——自然、安全、健康
12.4.5定價策略
12.4.6渠道策略
12.4.7整合行銷傳播
12.5顧客群資產管理
12.5.1“公司+農戶”關係管理
12.5.2員工資產
12.5.3經銷商關係管理
12.5.4供應商關係管理
12.6品牌組合戰略
12.6.1品牌架構體系
12.6.2跨區域與細分市場的品牌管理
第13章 展望中的溫氏: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13.1溫氏未來發展的障礙
13.1.1“公司+農戶”模式的發展困境
13.1.2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全行業信任危機
13.1.3環境污染問題凸顯企業的社會責任
13.1.4企業規模快速擴張導致潛在風險積累
13.2溫氏可持續發展對策解析
13.2.1農民收入倍增計畫
13.2.2建立完善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
13.2.3發展環境友好型的養殖技術
13.2.4企業發展中的風險化解
勇於擔當:企業的社會責任——溫氏兄弟訪談錄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