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少

29少

29少為北京京劇院的29位青年演員組成的演出團體。29少走偶像化路線,並且按照娛樂圈的規則進行自我包裝,使古老的京劇藝術得以藉助青春的力量,展開時尚“逆襲”。

介紹

京城“29少”京城“29少”

29少為北京京劇院的29位青年演員組成的演出團體。全數演員都在35歲以下,大部分集中在20多歲,個個俊秀靚麗,每一個都可獨當一面,各領風騷。

之所以要以組團的形式亮相,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傑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改變過去京劇演出強調文化傳統古意老舊的風格,強調流行、新潮、年輕、活力。

京劇的觀眾如今大多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但曾經作為流行文化的京劇卻不是這樣。僅僅把京劇作為“傳統文化”,其實限制了這種藝術形式的生命力。此番他們採用這種時尚的方式“包裝”京劇,希望讓更多年輕人把目光投向京劇,擴大京劇的影響力。

偶像化包裝

29少演出29少演出

2013年3月13日,張建峰、竇曉璇等6位演員先期抵達上海,為“29少IN上海”進行宣傳。當他們穿著象牙白長衫集體亮相時,丰采俊逸的青春形象讓現場媒體直呼太帥了。有人甚至表示,他們將在戲曲舞台上上演偶像劇。“29少IN上海”這個名字,聽上去確實不像是京劇演出活動,倒像是哪個流行歌曲演唱組合,混搭著那么一點民國范兒。此次活動在策劃之初,就確定了要為這些青年演員樹立起既時尚又傳統的偶像形象,藉此來吸引更多關注。特別是女演員們,其中不僅規定了絲襪的顏色,而且還有黑皮鞋不能露腳趾等詳細規定。

僅僅是為了“29少IN上海”這個名字,李恩傑就和來自台灣的製作人林愷反覆推敲了三個禮拜。曾經包裝過著名京劇演員史依弘的林愷,對於偶像化包裝非常敏感,光是為了讓名字聽起來更順耳,他曾堅持演員數量不能超過29個。而李恩傑則提出,要在名字里加入英語單詞。幾經商議,他們最終選擇了聽上去網路感十足的“IN”。事後證明,他們的推敲沒有白費功夫,一個“少”字和一個“IN”字所產生的推廣力,在後來的運作中迅速發酵擴大。

演出節目

演出演出

2013年4月26日至28日,“29少”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連演《白蛇傳》、《伍子胥》、《紅鬃烈馬》三台大戲。

北京京劇院的“偶像派”帶來的三台大戲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戲,演出形式卻有諸多創新。第一天的《白蛇傳》不同於如今常見的田漢版《白蛇傳》,將出現多位白娘子且流派風格各不相同。整場演出從梅派青衣張馨月的《游湖借傘》開始,《盜仙草》的白娘子由武旦王曉麗扮演,後接程派青衣郭瑋的《索夫》,演《水漫金山》的張淑景師從劉秀榮,《斷橋》則由杜近芳的弟子竇曉璇擔綱,吳昊頤的《合缽》循的是趙燕俠的路子,而《祭塔》由張派青衣姜亦珊主演。

第二天的《伍子胥》特邀上海京劇院的余派老生王珮瑜加盟。由伍子胥滿門抄斬隻身逃出樊城的《戰樊城》演起,包括了《長亭會》、《文昭關》、《蘆中人》、《浣紗記》等摺子,一直演至伍子胥投吳國助姬光復王位的《魚腸劍》、《刺王僚》。而如今京劇舞台上演得最多、觀眾最為熟悉的《文昭關》更是由楊少彭、張建峰和王珮瑜三人同演,劇中伍子胥三次進帳,鬚髮由黑轉灰變白,每一次進出帳就換一位演員,三位演員合作完成這段膾炙人口的唱段。

最後一天的《紅鬃烈馬》據稱將長達6小時,由8位薛平貴、8位王寶釧輪番上陣,唱過午夜12時。以前演《紅鬃烈馬》有“薛八出”與“王八出”的說法。王寶釧的八出戲包括《花園贈金》、《彩樓配》、《三擊掌》、《平貴別窯》、《探寒窯》、《武家坡》、《算軍糧》、《大登殿》,薛平貴的八出戲少了王寶釧父女訣別的《三擊掌》、王夫人探望王寶釧的《探寒窯》,加上了薛平貴連趕三關欲探王寶釧的《趕三關》、代戰公主打敗追趕薛平貴追兵的《銀空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