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職場十大趨勢

2019年職場十大趨勢

2019年1月17日,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領英)基於過去一年數十份數據洞察及報告,發布2019年職場十大趨勢盤點,旨在為企業及社會大眾提供職場發展趨勢的參考依據和信息渠道,同時也為職場人提供未來的職業發展參考。

基本信息

詳細介紹

一是人工智慧賦能未來,AI對勞動力市場影響愈發深刻。人工智慧相關技能是領英上數量增長最快的技能類型之一,2015年至2017年的增幅達190%,聚集人工智慧相關技能人才的行業也發展變化得最快。

領英認為,人工智慧在未來或將改變所有行業,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也令部分工作消失。但未來,任何職業都可以被人工智慧賦能,變得更高效且更具生產力。

二是數位化顛覆勞動力市場,數字人才和技能成為重要驅動力。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行業數位化轉型程度的不斷加深,數字經濟核心城市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加。行業市場對具備相關數字技能的人才求賢若渴,如何培養數字技能是職場人需要思考的新課題。

三是區域一體化需求顯著,區域人才一體化帶來就業優勢與活力。在國家和長三角三省一市的戰略布局規劃中,區域人才一體化將成為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協同、城市共融、制度創新的核心驅動力。領英建議,職場人可以根據所在的城市發展差異相應調整就業方向。

四是新一線城市吸引力增強:新一線機會增加,地域流動趨勢明顯。領英《2018中國人才招聘趨勢報告》顯示,中國職場人地域流動趨勢明顯,新一線城市在人才淨流入比榜單上位居前列,“奔向新一線”已成人才跨區域流動的主旋律。

其中,90/95後年輕人的流動性更強、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不介意換城市。儘管一線城市仍是職場起步的首選(2018年對95後最具吸引力的前五名城市為深圳、杭州、北京、上海和廣州),但在積累一定工作經驗後,一線城市的吸引力下降,新一線城市如成都、武漢、南京、重慶等,取而代之成為了他們的下一個選擇。

五是企業募才新方式,新科技、大數據縮短企業與人才的距離。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套用改變了招聘流程和效率。企業不僅能了解到人才的基本信息,包括他們在哪裡,誰在僱傭他們,他們擁有什麼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統觀行業、地區和企業的人才特徵和變化趨勢等信息,做出明智的人才決策。

六是人才爭奪新戰況,本土企業加速吸引人才。本土企業在領導層管理人才爭奪戰中更勝一籌,原本偏向於在外企就職的企業領導者,更願意選擇本土企業,在較短的時間裡獲得更廣泛的經驗。領英認為,未來幾年,人才將繼續從跨國公司流向本土企業,但本土企業也需要思考自己的領導層穩定性。

七是職場更有態度,95後年輕人重塑職場規則。領英發現,職場人第一份工作專業對口率逐年下降、平均在職時間顯著遞減,95後更是平均7個月離職。同時,職場年輕人實現了更快的職場晉升通道,年輕上司與年長下屬的配置越來越流行。從基層到總監級別的升職過程上,90後平均僅用了4年。

八是職場必備軟技能,“可遷移技能”凸顯價值。領英數據發現,“人際溝通類”技能是目前一線城市職場人最羨慕並最渴望擁有的人力資本,英語和談判技能最受到青睞。職場人更要注重培養可遷移的軟技能,從而保證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九是中國企業領導者愈加追求“終身職業成長”。中國的勞動力正以新一代的就業觀為方向,繞過傳統的職業發展模式,具體表現在:中國企業領導者頻繁跳槽、本土企業領導者更加專業化、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業的畢業生在各行業中擔任著領導職位。

十是持續學習,中國職場人期待新年更進一步。過去一年職場人士普遍感受到了提升技能增加自身競爭力,避免遭到淘汰的壓力。領英亞太地區領英機會信心指數表明,內地職場人對職業進步和學習新技能兩項機會的追求尤為強烈,對就業形勢以及獲得相應的工作待遇方面的信心高於亞太其他地區。建立職場社交關係、不斷學習新技能,是領英對職場人突破困境的建議。

注意事項

領英中國人力資源負責人張競義表示,職場人應該注意保持“有益的危機感”,保持對所在行業的敏感,關注行業和公司最新動態;切忌短視,堅持終身學習、培養自己的長期職業規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