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2014年南京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2014年南京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即第二屆夏季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奧委會第122屆全會2010年2月11日在溫哥華決定,將承辦權授予中國的南京市。

背景介紹

國際奧委會第122屆全會在溫哥華決定,將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承辦權授予中國的南京市。國際奧委會第122屆全會在溫哥華決定,將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承辦權授予中國的南京市。

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TheYouthOlympicGames,YOG),簡稱為青少年奧運會、青年奧運會、青奧會。
青奧會旨在聚集世界範圍內所有的具有天賦的青年運動員——參賽選手的年齡應在14歲到18歲之間——以組織一項具有高度競技水平的賽事;此外,還應該在奧林匹克精神方面成為一項具有教育意義的項目,讓青年們從運動中收穫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少年奧運會是一項專為年輕人設立的體育賽事,柔和了體育、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內容,並將為推進這些領域與奧運會的共同發展而扮演著一個催化劑的作用。
青奧會與奧運會一樣,每四年一屆。夏季青奧會最長12天,將於仲夏舉辦。 青奧會項目包括游泳(跳水、游泳)、射箭、田徑、羽毛球、籃球(奧運項目籃球或街頭籃球)、拳擊划艇、腳踏車(小輪車、山地腳踏車)、馬術(障礙)、擊劍、足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現代五項、划船、帆板、射擊、桌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室內或沙灘排球)、舉重、摔跤(女子自由式摔跤、男子古典式摔跤)26個大項。
首屆青年夏奧會2010年8月在新加坡舉行。

青奧目標

青奧會的目標包括:
1.將全世界的青年運動員們都集合起來,並為他們而歡慶。
2.用一種獨特而有力的方式來推廣奧林匹克精神。
3.以一種創新的形式激發關於奧林匹克精神和社會挑戰的教育和討論。
4.在節日般融洽歡快的氣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
5.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團體推廣奧林匹克精神。
6.在年輕人之間提升體育運動意識和參與感。
7.在奧林匹克發展運動中成為一個創新的平台。
8.成為能代表國際最高運動水平的賽事之一。
9激發青少年自我創新的意識。

申奧歷程

青年奧運會工作申辦委員會主任於再清進行陳述青年奧運會工作申辦委員會主任於再清進行陳述

總部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奧委會宣布,中國、印度尼西亞、摩洛哥、墨西哥、波蘭和土耳其的國家奧委會已經向國際奧運會遞交了申辦2014年第二屆青年夏季奧運會的申請。
國際奧委會稱,這六個國家中,中國南京、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波蘭波茲南已宣布申辦本屆青年夏季奧運會,其他三個國家的奧委會還沒有決定由本國哪個城市申辦,請求給予更多時間研究決定。國際奧委會提出必須在今年4月1日之前遞交申辦城市名單。
按照國際奧委會公布的申辦程式,所有申辦城市須在今年9月4日前遞交正式的申辦報告,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將在12月份宣布最終的候選城市,2010年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2屆全會上將宣布最終獲選城市。
國際奧委會第122屆全會2010年2月11日在溫哥華決定,將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承辦權授予中國的南京市。
2014年第二屆青年夏季奧運會8月16日在南京開幕。

比賽項目

青奧會項目設定已經原則確定,它包括:游泳(跳水、游泳)、射箭、田徑、羽毛球、籃球(奧運項目籃球或街頭籃球)、拳擊、划艇、腳踏車(小輪車、山地腳踏車)、馬術(障礙)、擊劍、足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現代五項、划船、帆板、射擊、桌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室內或沙灘排球)、舉重、摔跤(女子自由式摔跤、男子古典式摔跤)共26個大項。

場館

青奧會比賽將在“三大場館區”的15個不同競賽場館進行。這些場館大部分都舉辦過十運會和各類世界、洲際單項體育賽事,完全能滿足青奧會需要。
這些場館與青年奧運村、國際奧委會酒店、主媒體中心的距離基本在30分鐘車程內。
南京2014年青奧會比賽場館“三大場館區”分別為:
●"奧體中心區":由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主要場館設施組成,集中了全部15個比賽場館中33%的場館和全部26個比賽項目中55%的項目。青年奧運村以及開、閉幕式場所都位於該區域。該區域以體育特色為主,充分展示奧林匹克文化。
●"人文風景區":由玄武湖風景區、鐘山風景區和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金牛湖風景區四大風景區組成,集中了47%的比賽場館和33%的比賽項目。該區域以城市人文自然風景為特色,積極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大學城場館區":由南京江寧大學城地區的體育場館設施組成,集中了20%的比賽場館和12%的比賽項目。該區域與江寧大學城重合,影響力覆蓋15所高校的20萬在校師生,讓廣大青年師生有機會直接感受奧林匹克的魅力。
青年奧組委將與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以及國際專家們緊密合作,為參與南京2014年青奧會的各國青年人和全世界致力於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人們,奉獻一場青年奧運盛會。

籌備進度

2010年6月,國際奧委會南京青奧會協調委員會在波波夫的帶領下來寧,指導南京方面制定南京青奧會基礎計畫。此後,南京方面用了4個月時間,初步完成了南京青奧會基礎計畫(草案)。
2010年7月底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關於“辦好青奧會建設新南京”的意見》,為2014年青奧會創造良好的城市設施、服務和保障條件。
2010年8月首屆青奧會在新加坡舉行。南京選派的50名青奧工作人員全面深入新加坡青奧組委會體育競賽、文化教育、市場開發、人力資源等各個部門,在賽事組織運行和管理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在26日的閉幕式上,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從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手中接過奧運五環旗,這意味著,青奧會已進入“南京時間”。
2010年8月27日下午2時10分,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乘坐專機由新加坡飛抵南京,開始為期三天的考察訪問。8月28日,第二屆夏季青奧會籌備工作匯報會在寧舉行。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省長羅志軍出席匯報會並致辭。
2010年9月29日“世界步行日”,3000多名市民在明城牆下步行迎接青奧會。
2010年10月10日,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組委會成立大會在南京隆重舉行。南京青奧會組委會顧問、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組委會顧問、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梁保華共同為南京青奧會組委會揭牌。
2010年10月26日南京青奧會面向海內外徵集南京青奧會口號和會徽。
2010年11月16日至11月18日,國際奧委會南京技術會議在金陵江濱會議中心舉行。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南京青奧會組委會執行主席朱善璐會見了參會的國際奧委會青奧會主任艾薩?加布里埃爾一行,並對此次會議和青奧籌備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指導意見。南京青奧委常務秘書長、副市長陸志鵬出席了本次技術會議,南京青奧委有關負責人向國際奧委會官員匯報了南京青奧會近期籌辦工作情況和未來工作構想。這是國際奧委會和南京青奧組委會之間的第一次技術會議,3天的會議安排極為緊湊,雙方就南京青奧會基礎計畫(草案)等諸多方面進行了15場專題對接會,其中包括競賽計畫、場館規劃、宣傳計畫、文化教育活動方案等。
2010年12月28日第二屆青年奧運會組委會掛牌儀式在南京市人民政府禮堂前舉行。
2011年1月1日奧林匹克會旗南京傳遞正式啟動。在接下來6個月內,會旗將深入南京13個區縣傳遞。
2011年1月新加坡青奧會總結會在南京舉行,新加坡青奧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籌辦首屆青奧會過程中的經驗和得失。
2011年1月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通過的南京“十二五”規劃綱要,把籌辦青奧會列為重要內容。

申奧口號

“與青奧共成長”當選為南京市申辦2014年青奧會理念口號
口號樸實無華,內涵深遠,包含青奧會自身的成長、青年人與青奧會共成長、城市與青奧會共成長、世界與青奧會共成長等多層涵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