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法幹警·申論

2012政法幹警·申論是由李永新著作、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2012政法幹警·申論

2011政法幹警考試-申論(本碩班)(贈送價值150元的圖書增值服務卡)
商品貨號:B001003

省 份:
版 本:
主 編: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0-11-17
庫存數量:79
定 價:¥38.00 折扣:7.50商城價:¥29.00

內容簡介

開 本: 850×1168 1/16
字 數: 2592千字
印 張: 162
印 次: 2009年7月第1版 2010年10月第2版第2次印刷
書 號: ISBN 978-7-80208-862-7

前言

前 言
十一年不懈努力 數百名師傾心打造
數百萬考生反饋總結 大綱、真題完美解析
政法幹警申論教材全新改版,重磅出擊!
“得申論者得天下,贏申論者贏公考。”申論作為政法幹警招錄培養考試固定的筆試科目之一,對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參加過考試的考生普遍認為申論的難度居各科之首。據中公教育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申論考試得分在60分以下的考生占91.4%,得分在30分到50分之間的考生占72.8%,從數百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態勢來看,絕大多數考生成績仍然偏低,距離成功還很遙遠。
備考申論是一個漫長痛苦的過程,如有一本清晰實用、簡便易行的輔導用書,讓考生可以短期內快速提高申論的成績,獲得理想的高分,再好不過。中公教育窮十年之功,集數百名專職研發人員之力,嘔心瀝血,研發出《政法幹警招錄培養考試專用教材·申論》一書,相信定能對考生高效地學習、備考申論起到推動作用。
完美五步曲,打造申論高分計畫
準確定位申論 精析作答流程 提升基礎能力 掌握解題方法 進行實戰演練
準確的申論定位,是準確把握申論考試的本質要求和作答申論的基礎。本書用最精練的語言與最簡短的篇幅對申論進行了準確的定位,並提供了申論考試的相關常識,為考生打牢了獲得高分的基礎。
合乎規律的作答流程梳理,以及作答過程中相關方法的精確解析,幫助考生在申論高分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
完全依據大綱精心安排的能力訓練,幫助考生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掌握並提升政法幹警考試所需各項能力。
重點題型的詳細闡釋和解題方法的精到解析,將使考生為申論攻克戰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到胸有成竹。
實戰演練緊密配合理論講解,幫助考生深化對理論的理解認識,並提高做題能力。實戰演練包括重點題型後的典型例題精解、實戰演練,以及本書最後的真題精選。
備考資料全收錄,申論成績更上層樓
理論政策 時政熱點 政法幹警知識必備
申論考試歸根到底還是根據材料進行作答的,材料是申論的根本。備考資料就是幫助考生積累更多的熱點材料,讓考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一方面把握材料特點,不斷強化對材料的敏感度,另一方面又提高理論水平,掌握最新熱點。
本書備考資料分為三章,理論政策立足提高考生的理論素養,時政熱點立足提高考生對時事熱點的把握,政法幹警知識必備則切合政法幹警的招考性質,幫助考生確立對政法工作的正確認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願本書成為各位考生備考路上的良師益友,伴隨大家奮力拚搏,永不言棄,走向成功。
預祝大家金榜題名,前程似錦!
中公教育專家與教材編研團隊 
2010·北京

目錄

前 言(1)
第一篇 全面把握政法幹警本碩類申論考試
第一章 透析申論(3)
第一節 申論準確定位(4)
一、把握申論定義(4)
二、申論考試定位(4)
第二節 申論考試綜述(6)
一、大綱相關情況(6)
二、試卷分析(7)
三、透析申論考試必備常識(10)
第三節 作答申論(12)
一、作答申論的原則(12)
二、作答時間安排(14)
第四節 申論備考方略(15)
一、備考的重點(15)
二、備考的細節(15)
第二章 把握作答流程(19)
第一節 審題策略(21)
一、審題的作用(21)
二、審題的原則(21)
第二節 閱讀材料提煉要點(24)
一、深入研究給定資料(24)
二、提煉要點(28)
第三節 加工要點(33)
一、思維方式(33)
二、加工方法(34)
第二篇 大綱能力培養及作答技巧
第三章 大綱能力培養(39)
第一節 能力概述及考點分解(40)
一、能力概述(40)
二、考點分解(40)
第二節 能力訓練(42)
一、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內容主旨(含表層意義及深層意義)(42)
二、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44)
三、形成並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47)
四、準確流暢、條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49)
第四章 歸納概括類試題(52)
第一節 題型概述(53)
一、定義(53)
二、題型分類(53)
三、總體要求與評分標準(56)
第二節 解題流程及方法(58)
一、解題流程(58)
二、方法點撥(58)
第三節 典型例題精解(64)
一、作答要求(64)
二、給定資料(節選)(64)
三、作答思路(66)
四、參考答案(66)
第四節 實戰演練(67)
一、文化產業發展問題(67)
二、廣東“暫轉居”問題(70)
第五章 綜合分析類試題(74)
第一節 題型概述(75)
一、定義(75)
二、題型分類(75)
三、總體要求與評分標準(76)
第二節 解題流程及方法(78)
一、解題基本流程(78)
二、四大基本分析方法(78)
三、四大題型逐一擊破(81)
第三節 典型例題精解(87)
一、作答要求(87)
二、給定資料(節選)(87)
三、作答思路(88)
四、參考答案(89)
第四節 實戰演練(90)
一、網路打假問題(90)
二、手機實名制問題(92)
第六章 提出對策類試題(95)
第一節 題型概述(96)
一、定義(96)
二、題型分類(96)
三、試題要求及評分標準(97)
第二節 解題流程及方法(99)
一、對策題的解題流程(99)
二、對策的提取(99)
三、對策的結構(102)
第三節 典型例題精解(109)
一、作答要求(109)
二、給定資料(節選)(109)
三、作答思路(111)
四、參考答案(112)
第四節 實戰演練(113)
一、調節收入分配問題(113)
二、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問題(115)
第七章 文章論述類試題(118)
第一節 題型概述(119)
一、定義(119)
二、題型分類(119)
三、作答要求(120)
第二節 解題流程及方法(122)
一、立意(122)
二、擬題(124)
三、布局(127)
四、寫作(131)
第三節 典型例題精解(139)
一、作答要求(139)
二、給定資料(139)
三、寫作思路(144)
四、參考例文(145)
第四節 實戰演練(146)
一、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問題(146)
二、城市弱勢群體問題(152)
第八章 套用文類試題(160)
第一節 題型概述(161)
一、定義(161)
二、題型分類(161)
三、代表類型(162)
四、總體要求(162)
第二節 解題流程及方法(165)
一、套用文類試題作答特點(165)
二、套用文類試題解題流程(165)
三、套用文類試題常見類型(166)
第三節 典型例題精解(176)
一、作答要求(176)
二、給定資料(節選)(176)
三、作答思路(177)
四、參考答案(178)
第四節 實戰演練(179)
一、過度包裝問題(179)
二、人口老齡化問題(181)
第三篇 理論熱點與真題精選
第九章 理論政策(187)
第一節 科學發展觀(188)
一、提出背景(188)
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188)
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189)
四、指導意義(189)
第二節 和諧社會(190)
一、提出背景(190)
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190)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要求(191)
四、重大意義(192)
第十章 時政熱點(193)
第一節 政治類(194)
一、關鍵字:依法行政(194)
二、關鍵字:政務公開(195)
三、關鍵字:政府公信力(196)
四、關鍵字:幹部考核評價機制(196)
五、關鍵字:問責機制(197)
六、關鍵字:公共服務型政府(198)
七、關鍵字:基層民主建設(198)
第二節 經濟類(200)
一、關鍵字:調結構、擴內需、惠民生(200)
二、關鍵字:收入分配體制改革(201)
三、關鍵字:壟斷行業改革(202)
四、關鍵字:新型農村金融制度(203)
五、關鍵字:統籌城鄉發展(204)
六、關鍵字:縣域經濟(205)
七、關鍵字:城鎮化(205)
第三節 文化類(207)
一、關鍵字:學習型社會(207)
二、關鍵字:軟實力(207)
三、關鍵字:智慧財產權(208)
四、關鍵字:文化體制改革(209)
五、關鍵字: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209)
六、關鍵字:上海世博會(210)
第四節 社會類(212)
一、關鍵字: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12)
二、關鍵字:社會公平(212)
三、關鍵字:群體性事件(213)
四、關鍵字:垃圾無害化處理(214)
五、關鍵字:防災救災長效機制(215)
六、關鍵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15)
七、關鍵字:醫療改革(216)
八、關鍵字:就業問題(217)
九、關鍵字:拆遷條例(218)
十、關鍵字:蟻族(219)
第五節 生態文明類(220)
一、關鍵字:節約型社會(220)
二、關鍵字:低碳經濟(220)
三、關鍵字: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222)
第十一章 政法幹警知識必備(224)
第一節 政法工作指導思想(225)
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摘要(225)
二、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周永康同志的講話(225)
第二節 政法機關熱點快遞(228)
一、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228)
二、深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工作(232)
三、切實加強學校、幼稚園安全保衛工作(233)
四、打黑除惡(234)
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7個月的“嚴打整治”行動(235)
六、禁毒宣傳教育(236)
七、掃黃打非(237)
八、全國治安系統集中排查整治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專項行動取得成效(237)
九、周永康考察法制日報社並召開政法宣傳工作座談會(239)
十、全面排查司法行政工作廉政風險(242)
第十二章 真題精選(244)
山西省政法幹警招錄培養考試《申論》(本碩類)試卷(245)
河北省政法幹警招錄培養考試《申論》(本碩類)試卷(254)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264)
中公教育·2011年政法幹警招錄培養考試面授輔導課程(266)
中公教育·2011年政法幹警招錄培養考試遠程輔導課程(267)
第一篇
全面把握政法幹警本碩類申論考試
第 一 章
透析申論
第一節 申論準確定位
◎ 把握申論定義
◎ 申論考試定位
第二節 申論考試綜述
◎ 大綱相關情況
◎ 試卷分析
◎ 透析申論考試必備常識
第三節 作答申論
◎ 作答申論的原則
◎ 作答時間安排
第四節 申論備考方略
◎ 備考的重點
◎ 備考的細節
在申論備考中,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做了很多真題,申論成績卻一直沒有得到提高。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不知申論”,所有的練習都背離了方向,南轅北轍,結果便可想而知。
其實,對於申論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是成功解密申論的基礎,也是攀登高分巔峰的必經之路。對於申論的理解和把握,不外乎理解其含義,考試的準確定位,以及對考試有所助益的必備常識及備考策略。
本章從提高考試成績的目的出發,立足申論考試的全面解讀,由此帶您走入申論世界……
第一節 申論準確定位
要想準確理解申論是什麼,首先需要明確這樣一個問題:對“申論”這兩個字的定義和解釋並不能涵蓋申論的深刻內涵。申論更多的是與申論考試聯繫在一起的,要想全面把握“申論”的內涵,必須牢牢把握申論考試這一突破口。
申論的定義和申論考試是密不可分的。申論的定義是對申論考試進行準確定位的基礎,申論考試是對“申論”定義的具體化和深化。
一、把握申論定義
正確認識“申論”一詞的定義,是準確把握申論考試的本質要求和作答申論的基礎。
申論這個詞古已有之,但是古義卻並不適用於申論的現代含義,現在通用的申論一詞有其特定的使用範圍,通常是與申論考試聯繫在一起的。21世紀初新版的《新華詞典》和《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均設有“申論”和“申論考試”兩個緊密承接的詞條,其釋義均與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科目筆試中的申論科目直接相關。
根據各種詞典的通行釋義,“申論”的本義是動詞,“申述,論述”;用文言文表達是“申而論之”,“申”即引申、申發、申述,為動詞;“而”是連詞,“論”為動詞,即評論、議論、論證、論述;“之”是代詞,指被評論的對象。合起來理解,“申而論之”代表一種引申性的論述方式。
二、申論考試定位
實際上,“申論”的現代含義是與申論考試密不可分的。對申論考試進行準確定位,必須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申論是選拔政府工作人員的考試形式。
這是對申論最基礎的理解,申論考試的目的是招錄政府工作人員,說得更明白些,申論考試就是將符合政府工作要求的考生選拔出來,將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淘汰掉。因此考生就要在作答中體現出與政府工作要求相適應的潛質,展現自己的水平與能力。
第二,申論是圍繞材料進行作答的考試形式。
申論是對政府實際工作的模擬,政府工作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收集材料,整合材料,並針對材料作出自己的理解和推斷。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尊重材料、依據材料,不可以僅憑個人臆斷來展開工作。體現在申論考試中,就是考生必須以材料為依據,緊緊圍繞材料進行作答。
個別考生認為申論中提供的材料僅僅是一個參考或者是一個引子,作答時將材料拋到腦後,僅憑自己的生活經驗作答,自然會與標準答案相差千里。
第三,申論是要求考生對材料進行引用和申發的考試形式。
根據“申論”一詞的定義,可知“申論”即“申而論之”,代表一種引申性的論述方式。在申論考試中,試題本身提供一定數量的“給定資料”,考生在給定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引用與申發論述,完成作答任務。申論考試的實質就是結合題目對給定資料進行申發、評論。具體到各個題型中,申論中最後的文章論述題更傾向於“申發”,而其他題型更傾向於“引用”。
個別考生認為申論就是閱讀理解,或者認為申論就是寫作文的想法是不全面的。
第四,申論是對考生各項能力進行考查的考試形式。
申論考試的目的是對考生的能力進行考查。政法幹警本碩類申論考試主要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等各項能力。雖然考試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對考生知識積累的考查,但這些並不是考查的主要方向。
個別考生常常認為自己理論基礎紮實、時政熱點掌握全面,這樣就一定可以通過申論考試了,其實在申論備考的過程中,能力提升才是重點。
第五,申論是按照題目要求作答的考試。
申論考試經過長期的發展,命題形式變得極其多樣,既有讓考生自主發揮的題目,也有貼近政府工作、有嚴格規範的題目,考生在作答時一定要依照題目的規定,細心揣摩命題人的意圖。
個別考生對申論的題目認識有偏差,或者覺得申論作答可以隨意揮灑,或者認為申論作答一定要寫的規規矩矩的。如果與題目的要求不符會對作答造成不良影響。

第二節 申論考試綜述
一、大綱相關情況
招考大綱、申論真題、公務員申論考試情況是準確把握政法幹警申論考試特點的三大利器。要想完全了解政法幹警申論考試,並得出比較全面、正確的認識,必須依據考試大綱,立足真題,並適當參照公務員申論考試的相關情況。
(一)2010年政法幹警考試大綱
2010年政法幹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全部採取閉卷考試方式。
(二)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50分鐘,滿分為100分。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筆試試卷設“專科類”和“本碩類”兩種版本,分別適用於報考“專科試點班”的考生和報考“本科及法學碩士班”的考生,在試題類型、數量、難度等方面有所區分。
二、作答要求
(二)申論
考生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原子筆、2B鉛筆和橡皮。
使用答題卡進行作答的,考生必須用2B鉛筆在申論答題卡指定位置上填塗准考證號,用鋼筆或原子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現代漢語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成績無效。
直接在申論試卷或答題紙上作答的,考生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原子筆在試卷或答題紙指定位置上用現代漢語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的,成績無效。
四、申論介紹
(一)測驗的目的
申論試卷分為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給定資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考生在對給定資料閱讀、理解、分析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形式,完成相應的題目作答。
申論(專科類)重點測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包括: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繫;對給定資料涉及的概念、術語、名詞等含義理解正確,區分清楚;文字表達通暢,層次分明。
申論(本碩類)重點測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包括: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內容主旨(含表層意義及深層意義);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並能在把握內容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並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條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二)給定資料說明
1、申論的給定資料具有普遍性,對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社會等方面問題都有所涉獵,涉及面非常廣。
2、申論的給定資料具有針對性,一般都有明確的主題,可以是現實中普遍存在的社會熱點問題,大眾傳媒關注的焦點,或者社會公共事務管理領域某一方面的內容。
3、申論的給定資料形式具有多樣性,有的是以段落形式給出的一組文字材料,有的是一篇或幾篇

作者簡介

中 公 教 育 核 心 研 發 團 隊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公務員招錄考試有著博大精深的研究,極具豐富的公務員考試實戰經驗。主持並研發了引領公考領域行業標準的深度輔導教材系列和輔導課程、專項突破輔導教材和輔導課程,幫助無數考生成就了夢想,備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輔導領域行業標準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張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中公教育資深專家與頂級輔導教師,多年來潛心致力於公務員考試的教學研究,參與編寫了中央國家機關及地方各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深度輔導教材,教學中認真負責,因材施教,實現了考生的高通過率,成為深受考生信賴的實力派講師!
李 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著系統深入的研究,對公務員考試命題趨勢把握極其準確。在授課過程中,兼顧解題方法技巧的傳授和學員基礎能力的提升,幫助無數考生在短期內大幅提升了考試成績,於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劉 彥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於多年執教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及面試輔導具備頗深的造詣,擅長用簡單方法解決複雜的問題,授課幽默生動,備受學員推崇和歡迎。
王學永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理論基礎紮實,對判斷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具備豐富的輔導經驗,在理論與實戰完美結合的基礎上,形成了業界最前沿的研發成果,有助於學員迅速提高成績,受到各地學員的歡迎和認可。
李國斌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曾多年從事高等教育數學教學工作,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尤為擅長判斷推理部分,教學經驗豐富,授課思路嚴謹,語言生動幽默。其對面試教學的研究,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雲 哲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對公務員考試命題思路有透徹深入的研究,授課思路清晰,注重培養考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善於以啟發的方式幫助學員發現各類題型的快速解題方法,幫助考生突破瓶頸,深受廣大學員的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