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國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用書——指定教材配套測試題解經濟法基礎

2012全國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用書——指定教材配套測試題解經濟法基礎

C.法律 A.1/4 A.1年

圖書基本信息

2012全國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指定教材配套測試題解 經濟法基礎

商品貨號:B001773
省 份:通用
版 本:2012
主 編: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研究中心
出版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定 價:¥20.00 折扣:7.50商城價:¥15.00

前言

2012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定於2012年5月12、13日舉行,仍然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
這一考試是中國職稱等級考試中報考人數最多的考試,它承載著數百萬會計人的職業夢想乃至人生夢想。所以,能夠一次性順利通過考試,是每位考生追求的目標!
中公教育旗下會計人品牌(www.kjr365.com)力邀在會計培訓領域有多年實戰授課經驗的多位名師,根據對歷年考題的研究,針對會計專業技術考試注重考查理論知識、實務操作與職業判斷能力的特點,潛心編寫了本套全國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本套教材總結考試命題趨勢,分析考點分布情況,嚴格依照最新大綱,汲取最新教材精華,根據《初級會計實務》及《經濟法基礎》兩科各自的特點編寫而成。
我們根據考生的應試準備習慣,將本套教材分為輔導教材、指定教材配套測試題解、歷年真題考點歸類精解及預測和全真模擬預測試卷四本備考用書,滿足考生在不同階段的複習需求。
本書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試題高度仿真,考前摸底自查
五套全真模擬預測試卷嚴格按照2012年大綱設計試題,題型、題量、題目難度全部達到歷年真題標準,以求模擬試題的“全真性”。
二、涵蓋考點全面,升級備考能力
五套全真模擬預測試卷通過認真分析歷年真題試卷特點,依據考綱要求,科學設計每套試卷考點分布。
三、熟悉考試氛圍,增強考試信心
五套全真模擬預測試卷適合考生進行考前自測,熟悉考試氛圍,檢驗複習成果,發現知識盲區,在考試之前把弱項變強項,增強考試信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會計職稱考試是每位考生會計職業生涯的起點,願本套輔導教材成為每位考生備考的得力助手,幫助考生走出職業生涯重要的一步。
我們竭盡所能為考生奉獻一套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專用教材,但由於時間和作者的學識水平所限,本書難免會有一些不足和遺憾,希望廣大讀者多提寶貴意見。
本書編寫專家組
2011年12月

目錄

第一部分 指定教材配套測試題
第一章 總論(1)
一、單項選擇題(1)
二、多項選擇題(7)
三、判斷題(12)
四、不定項選擇題(15)
第二章 勞動契約法律制度(18)
一、單項選擇題(18)
二、多項選擇題(24)
三、判斷題(31)
四、不定項選擇題(32)
第三章 營業稅法律制度(36)
一、單項選擇題(36)
二、多項選擇題(40)
三、判斷題(45)
四、不定項選擇題(47)
第四章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50)
一、單項選擇題(50)
二、多項選擇題(53)
三、判斷題(57)
四、不定項選擇題(59)
第五章 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62)
一、單項選擇題(62)
二、多項選擇題(66)
三、判斷題(70)
第六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72)
一、單項選擇題(72)
二、多項選擇題(74)
三、判斷題(77)
四、不定項選擇題(78)
第七章 支付結算法律制度(81)
一、單項選擇題(81)
二、多項選擇題(88)
三、判斷題(96)
四、不定項選擇題(98)
第二部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 總論(101)
一、單項選擇題(101)
二、多項選擇題(104)
三、判斷題(108)
四、不定項選擇題(110)
第二章 勞動契約法律制度(112)
一、單項選擇題(112)
二、多項選擇題(116)
三、判斷題(118)
四、不定項選擇題(120)
第三章 營業稅法律制度(122)
一、單項選擇題(122)
二、多項選擇題(125)
三、判斷題(127)
四、不定項選擇題(129)
第四章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131)
一、單項選擇題(131)
二、多項選擇題(133)
三、判斷題(135)
四、不定項選擇題(136)
第五章 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138)
一、單項選擇題(138)
二、多項選擇題(140)
三、判斷題(143)
第六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146)
一、單項選擇題(146)
二、多項選擇題(147)
三、判斷題(148)
四、不定項選擇題(149)
第七章 支付結算法律制度(151)
一、單項選擇題(151)
二、多項選擇題(155)
三、判斷題(161)
四、不定項選擇題(164)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167)

圖書摘選

第一部分 指定教材配套測試題
第一章 總論
一、單項選擇題
1.法作為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和社會規範,具有自己的特徵。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國家發布的任何檔案都是法
B.法的強制性是由國家提供和保證的
C.法的主要內容是由規定權利、義務的條文構成的
D.法具有普遍適用性
2.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法律關係客體的是( )。
A.榮譽稱號 B.經濟管理行為
C.非營利組織 D.人身
3.下列各項中,不屬於法律行為的是( )。
A.甲請求乙代理購買一輛腳踏車
B.甲委託乙修理一部電腦
C.甲在乙網站發布的一則廣告
D.甲聽說乙丟失了一部手機
4.下列各項中,屬於法律事件的是( )。
A.購買股票 B.簽訂契約 C.發生地震 D.承兌匯票
5.根據行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實質要件,可以將法律行為劃分為( )。
A.單方的法律行為和多方的法律行為
B.有償的法律行為和無償的法律行為
C.要式的法律行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為
D.主法律行為和從法律行為
6.下列法的形式中,屬於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7.下列各項中,屬於行政法規的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B.國務院制定的《總會計師條例》
C.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北京市招標投標條例》
D.財政部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8.下列各項中,屬於行政法規的制定部門是( )。
A.國務院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國務院部委 D.國務院直屬機構
9.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級。下列各項中,效力低於地方性法規的是( )。
A.特別行政區的法 B.同級政府規章
C.法律 D.行政法規
10.下列對法所作的分類中,以法律運用的目的為劃分的依據進行分類的是( )。
A.公法和私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別法 D.實體法和程式法
11.根據我國法律體系的部門劃分,《稅收徵收管理法》屬於( )。
A.民法商法法律部門 B.行政法法律部門
C.經濟法法律部門 D.社會法法律部門
12.下列各項中,不屬於經濟法調整的關係是( )。
A.消費者因商品質量問題與商家發生的賠償關係
B.稅務局長與稅務幹部發生的領導關係
C.企業與企業職工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發生的承包關係
D.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發生的征納關係
13.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契約糾紛和其他財產糾紛,可以仲裁解決。下列各項中,符合我國《仲裁法》規定,可以申請仲裁解決的是( )。
A.甲某與村民委員會簽訂的土地承包契約糾紛
B.甲、乙兩企業間的貨物買賣契約糾紛
C.甲、乙兩人的繼承遺產糾紛
D.甲、乙兩對夫婦間的收養契約糾紛
14.仲裁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能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這體現的仲裁原則是( )。
A.自願原則 B.一裁終局
C.兩審終審制 D.仲裁組織依法獨立行使仲裁權
15.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中,法律、經濟貿易專家的比例至少是( )。
A.1/4 B.1/3 C.2/3 D.3/4
16.當事人雙方達成仲裁協定,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定,人民法院受理後,另一方在特定的期間內提交仲裁協定的,人民法院應該駁回起訴,否則視為放棄仲裁協定,人民法院應該繼續審理,該提交的期間為( )。
A.一方起訴的同時 B.人民法院受理後
C.首次開庭前 D.一審判決前
17.下列關於仲裁的各項表述中,正確的是( )。
A.仲裁實行強制性原則
B.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
C.仲裁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D.當事人的仲裁員是由仲裁委員會主席指定的
18.根據規定,仲裁裁決書起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是( )。
A.執行之日 B.作出之日
C.雙方協商的日期 D.法院判決
19.甲、乙因契約糾紛達成仲裁協定,甲選定A仲裁員,乙選定B仲裁員,另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首席仲裁員,3人組成仲裁庭。仲裁庭在作出裁決時產生了兩種不同意見。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仲裁庭應當採取的做法是( )。
A.按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
B.按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
C.提請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
D.提請仲裁委員會主任作出裁決
20.關於合議制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合議制度,是指由3名以上審判人員組成審判組織
B.所有案件均應組成合議庭審理
C.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
D.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3人以上的單數
21.下列關於我國審判制度有關內容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一律實行合議制度
B.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3人以上的單數
C.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D.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度
22.根據案件性質、案情繁簡、影響範圍,來確定上下級法院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該種管轄屬於( )。
A.級別管轄 B.地域管轄 C.專屬管轄 D.指定管轄
23.下列關於訴訟地域管轄的規定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因契約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契約簽訂地法院管轄
B.因保險契約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
C.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D.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24.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保險契約糾紛提起的訴訟,有權管轄的人民法院是( )。
A.契約簽訂地人民法院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糾紛發生地人民法院
25.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有權管轄的人民法院是( )。
A.契約簽訂地人民法院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
26.下列各項中,訴訟時效為2年的事項是( )。
A.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 B.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
C.債務拖欠要求賠償 D.延付或者拒付租金
27.甲於2009年3月20日將小件包裹暫存乙處保管。3月22日,該包裹被盜。3月27日,甲取包裹時得知包裹被盜。甲要求乙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日是( )。
A.2011年3月27日 B.2011年3月22日
C.2010年3月27日 D.2010年3月22日
28.2008年12月1日,甲向乙借款並簽訂了一份借款契約,還款期為2009年12月1日前。但是乙將此事忘記,直到2010年12月1日才想起。此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時間是( )。
A.2008年12月1日 B.2009年12月1日
C.2011年12月1日 D.2012年12月1日
29.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一定期限的,其訴訟請求權人民法院不予保護,該期限是( )。
A.3年 B.5年 C.10年 D.20年
30.1990年2月8日夜,趙某回家路上被人擊傷。經過長時間的訪查,趙某於2009年10月31日掌握確鑿證據證明將其打傷的是錢某。趙某要求錢某賠償的訴訟時效屆滿日應為( )。
A.1992年2月8日 B.2010年2月8日
C.2011年10月31日 D.2012年10月31日
31.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時間是( )。
A.法律行為生效時 B.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
C.當事人權利被侵害時 D.發生爭議時
32.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情形中,適用1年訴訟時效的是( )。
A.環境污染造成他人財產損失 B.承租方遲延支付租金
C.貨物在運輸途中被毀損 D.借款方違反規定用途使用貸款
33.因國際貨物買賣契約或者技術進出口契約發生爭議,其訴訟時效為(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34.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下列爭議中,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是( )。
A.國際技術進出口契約爭議
B.貸款擔保契約爭議
C.因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引起的爭議
D.因運輸的商品丟失或損毀引起的爭議
35.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的一定期間內,發生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該一定期間為( )。
A.最後6個月 B.最後9個月 C.最後1年 D.最後2年
36.2009年5月5日,甲拒絕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於事務一直未向甲主張權利。2009年8月,乙因出差遇險無法行使請求權的時間為20天。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乙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是( )。
A.自2009年5月5日至2010年5月5日
B.自2009年5月5日至2010年5月25日
C.自2009年5月5日至2011年5月5日
D.自2009年5月5日至2011年5月25日
37.2009年4月10日公民甲因煤氣灶爆炸受傷住院,於4月20日出院。公民甲在4月21日找煤氣灶廠家要求索賠,遭到拒絕。公民甲若要提起訴訟,符合法律規定的期限是( )。
A.2010年4月10日之前 B.2010年4月21日之前
C.2011年4月20日之前 D.2011年4月10日之前
38.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選項中,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是( )。
A.權利人提起訴訟
B.當事人一方向義務人提出請求履行義務的要求
C.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D.不可抗力的情況和其他障礙
39.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該法定期限是指( )。
A.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 B.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
C.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 D.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0日內
40.2009年9月1日,某行政機關對A公司作出責令停產停業的決定,並於當日以信函方式寄出,A公司於9月5日收到該信函。根據規定,A公司如對行政機關的決定不服,提出行政複議申請的時間是( )。
A.9月1日至9月30日 B.9月1日至10月30日
C.9月5日至10月4日 D.9月5日至11月4日
41.除有特殊規定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提出行政複議申請的時間是( )。
A.自該具體行政行為做出之日起30日內
B.自該具體行政行為做出之日起60日內
C.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0日內
D.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
42.如果對省級國家稅務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申請行政複議,應當受理的機構是( )。
A.國家稅務總局 B.上一級人民政府
C.本級人民政府 D.國務院
43.李某對甲市A區國家稅務局的某一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決定申請行政複議。根據《行政複議法》的規定,受理李某申請的行政複議機關應當是( )。
A.A區人民政府 B.甲市國家稅務局
C.A區國家稅務局 D.甲市人民政府
44.關於行政複議決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行政複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方法
B.行政複議的舉證責任,由申請人承擔
C.行政複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複議決定
D.具體行政行為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經行政複議機關審查應當予以撤銷、變更或者確認其違法
45.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是( )。
A.某直轄市部分市民認為市政府新頒布的《道路交通管理辦法》侵犯他們合法權益
B.某稅務局工作人員認為稅務局對其作出記過處分違法
C.某公民認為某公安局對其罰款的處罰決定違法
D.某商場認為某教育局應當償還所欠的購貨款
46.下列選項中,不屬於行政訴訟範圍的是( )。
A.甲因亂貼小廣告被罰款 B.乙因醉酒駕車被拘留
C.丙因非法運輸鞭炮被扣車 D.丁因工作失誤被扣發獎金
47.下列選項中,屬於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是( )。
A.確認發明專利權提起訴訟的
B.對縣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
C.對省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
D.對國務院各部門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
4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正確的做法是( )。
A.應當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15日內提出
B.應當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
C.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15日內提出
D.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
49.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訴訟起訴狀,決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的期限是( )。
A.5日內 B.7日內 C.10日內 D.30日內
50.王某不服某派出所500元罰款的決定,向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宣布開庭前,王某發現審判人員與該派出所所長是好朋友,依據法律規定王某有權( )。
A.提出管轄權異議 B.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C.申請複議 D.要求上一級法院裁定管轄
51.下列項目中,不屬於民事責任承擔方式的是( )。
A.停止侵害 B.返還財產 C.支付違約金 D.罰款
52.下列選項中,不屬於民事責任的有( )。
A.返還財產 B.賠償損失 C.暫扣許可證 D.支付違約金
53.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行政處罰種類的是( )。
A.記過 B.罰款 C.行政拘留 D.沒收違法所得
54.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行政責任範圍的是( )。
A.沒收違法所得 B.罰金
C.責令停產 D.吊銷執照
55.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行政處分種類的是( )。
A.警告 B.罰款 C.降級 D.撤職
56.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刑罰種類的是( )。
A.拘役 B.罰款 C.罰金 D.沒收財產
57.下列各項中,屬於經濟法主體構成犯罪依法應承擔的刑事法律後果是( )。
A.停止侵害 B.管制 C.排除妨礙 D.罰款
二、多項選擇題
1.法作為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和社會規範,不僅具有行為規則、社會規範的一般共性,其特徵還有( )。
A.法是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才得以形成的規範
B.法憑藉國有強制力的保證而獲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C.法是確定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
D.法是明確而普遍適用的規範
2.下列各項中,屬於經濟法律關係的有( )。
A.稅務局長與下屬發生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
B.稅務所長因商品質量與商家發生的賠償與被賠償關係
C.稅務工作人員與被收養兒童發生的收養與被收養關係
D.稅務機關與政府採購供貨單位之間發生的債權與債務關係
3.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係構成要素的有( )。
A.主體 B.客體 C.標的 D.內容
4.下列各項中,可以成為經濟法主體的有( )。
A.某市財政局 B.某研究院
C.某學術團體 D.個體工商戶楊某
5.法律關係的內容是指法律關係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權利是指法律關係主體依法享有的權益
B.義務是指法律關係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所擔負的必須作出某種行為或者不得作出某種行為的負擔或約束
C.法律權利和義務都是獨立存在的
D.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都受國家法律保障
6.根據法律規定,經濟法律關係的客體包括( )。
A.經濟權利 B.個體工商戶
C.有價證券 D.榮譽稱號
7.下列各項法律事實中,屬於法律事件的有( )。
A.設立公司 B.發生水災
C.納稅人逃稅 D.發生戰爭
8.下列各項中,屬於法律行為的有( )。
A.簽訂合夥協定 B.逃稅
C.申請破產 D.轉讓匯票
9.根據行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實質要件,可以將法律行為劃分為要式行為與非要式行為。下列選項屬於要式行為的有( )。
A.拒付租金 B.提交仲裁申請
C.當事人協商 D.法院判決
10.下列規範性檔案中,不屬於行政法規的有(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B.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註冊會計師條例
D.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11.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法作不同的分類,其中包括( )。
A.國際法和國內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別法 D.實體法和程式法
12.下列各項中,屬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有( )。
A.企業組織管理關係 B.市場管理關係
C.巨觀經濟調控關係 D.子女撫養關係
13.下列選項中,不適用於解決平等民事主體當事人之間糾紛的有( )。
A.仲裁 B.民事訴訟
C.行政複議 D.行政訴訟
14.下列糾紛不適用仲裁方式解決的有( )。
A.契約糾紛
B.企業間的財產產權糾紛
C.繼承糾紛
D.納稅人不服稅務機關的稅務處罰決定的稅務糾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