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大信息戰略技術

Gartn Gartn Gartn

Gartner所評選2011年十大戰略技術

1、雲計算

“雲計算”是過去數年中剛剛出現的新概念,是指科技公司首先組建數據中心,然後向各大企業、政府部門及科研機構提供數據存儲及平台測試等網路服務。雲計算已連續多年入選Gartner每年發布的戰略技術榜單。Gartner分析師戴維·西爾利(DavidCearley)認為,雲計算經過數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具有多重性質的服務,企業用戶今後可能需要“雲計算經紀人”,同時應注意雲計算的以下發展趨勢:
-如何開展公共雲計算?多數情況下,各企業用戶IT部門對公共雲計算持不信任態度,但也希望通過此類服務來達到減輕工作量目的。
-警惕雲計算服務過度宣傳。西爾利認為,各服務商會將大力宣傳雲計算的好處,企業用戶應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匆忙使用雲計算後,很可能無法得到自己預期的雲計算服務。
-對於所使用雲計算服務,需對具有數據訪問權的人群加以限制,以確保企業用戶數據的安全。
-服務商將為企業用戶提供定製化雲計算服務。

2、移動套用和媒體平板

平板電腦及觸控螢幕技術並非新概念。克勞奇稱,平板電腦所運行的各類應用程式,為企業用戶帶來了極大便利,“蘋果iPhone手機在移動應用程式業務領域已占據優勢,且保持了這項業務的連續性。”他還認為,雖然蘋果iPad平板電腦本身是針對消費人群,但該產品也正受到企業用戶的歡迎。克勞奇表示,在移動套用程序事宜上,企業用戶應注意以下問題:
-企業級應用程式應專門針對平板電腦而開發。
-使這些應用程式具有跨平台特徵。
-通過上下文感知技術,將有于于企業用戶加強與客戶的溝通交流。
-企業用戶既可利用平板電腦進行市場行銷活動,也可利用此類設備進行市場調研、文檔協作及員工培訓等等。
西爾利則表示,平板電腦的興起,意味著“PC機時代的結束”。

3、下一代數據分析技術

Gartner認為,各企業用戶應考慮開發“操作性極強的分析技術”,用以預測市場發展動向和數據整合。克勞奇說:“我們當前獲得的每一項信息都具有其自身價值,我們需要通過更佳分析技術,使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我們預測未來發展趨勢。”Gartner建議,對於還沒有重視下一代數據分析技術的企業而言,今後應加強這方面的投資。

4、社交分析技術

Gartner表示,所謂社交分析技術,是指企業用戶應重視收集來自各大社交網站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整合到企業分析技術當中。通過分析來自社交網站的數據,企業用戶可了解網民當前最關注的話題。西爾利稱,從現在開始,各企業用戶都應關注社交網站各種熱門話題。

5、社交通信和協作

西爾利表示,社交協作已成為一種趨勢,“今後數年內,任何企業用戶都無法忽視社交通信和協作事宜”。他認為,企業用戶應立即就社交通信和協作事宜制定相關規定,使企業用戶所使用的CRM(客戶關係管理)、ERP(企業資源規劃)及其他套用軟體都能具備社交網路元素。

6、視頻技術

Gartner認為,由於低價視頻攝像機在市場上隨處可見,企業用戶使用視頻技術將變得越來越普遍。企業用戶可利用視頻技術進行內容管理、產品設計、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其他活動。此外,網路培訓、商品採購、市場行銷及電話會議都會有視頻技術的用武之地。Gartner稱,2011年到2013年期間,將是視頻技術逐漸走向企業用戶主流套用的時間段。

7、上下文感知計算

所謂上下文感知計算(Contextawarecomputing),是指通過特定算法,以了解社交網站各類數據所體現的真實意義。社交網站的數據具有互動性特點,隨著互動性的加強,內容所指具體意義也會隨之改變。如此一來,企業用戶就必須開發出可分析此類互動性極強數據的技術。Gartner預計,從2014年到2018年之間,企業用戶所使用產品都將具備上下文感知技術,同時將出現相應平台服務商,以良好整合來自門戶網、手機及社交網站的各類數據。

8、普適計算

Gartner過去數年中一直在談論普適計算(ubiquitouscomputing)。就目前而言,單一計算機是為解決特定問題而設。而所謂普適計算技術,是指把用於不同目的的計算機連線起來,以實現多機器、多平台、多設備連線並交換數據目的。從這個角度上講,今後每個人都將擁有數千台計算機。

9、存儲級快閃記憶體

快閃記憶體此前主要用於數位相機及USB快閃記憶體盤當中。快閃記憶體設備的優勢在於其訪問速度較快,但價格也較為昂貴。隨著技術的進步,快閃記憶體設備的價格正逐步下滑。克勞奇認為,存儲級快閃記憶體的出現,將促進軟體開發商對各自軟體性能加以改進;今後兩、三年內,存儲級快閃記憶體的重要性將日益提高。

10、基於複雜結構的基礎設施和計算機

Gartner稱,今後各大硬體和軟體廠商將大力宣傳基於複雜結構的基礎設施和計算機理念。該理念的主旨是:使企業用戶IT基礎結構能夠統一管理複雜的任務,如思科UCS、惠普Matrix等產品的出發點即在於此。基於這種思路,企業用戶今後在部署伺服器時,將不再購買單一的伺服器,而是購買一大批處理器和記憶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