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

2010年1月28日,距離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開幕還有15天,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正式成立。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共有91名運動員出征,為歷屆最大陣容的冬奧代表團。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共包括10支隊伍,其中囊括了我國冰雪運動的全部頂尖選手:王蒙、申雪/趙宏博、龐清/佟健、張丹/張昊、王北星、于鳳桐、李妮娜、韓曉鵬、劉佳宇等名將都名列其中。

人員組成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代表團將派出182人的隊伍參賽,其中運動員91人,由30名男運動員和61名女運動員組成,官員91人,其中包括團部官員27人,領隊16人,教練30人,隊醫13人,翻譯5人。是我國冬奧會參賽歷史上參加人數最多,代表團規模最大的,而且參加的大項、分項和小項最多的一屆冬奧會。

代表團運動員的平均年齡24.4歲,年齡最大的參賽運動員為花樣滑冰運動員趙宏博37歲,年齡最小的是冰球運動員張夢瑩16歲。花樣滑冰運動員申雪和趙宏博,冬季兩項運動員劉顯英都是第四次參加冬奧會的比賽。另外還有10名運動員是第三次參加冬奧會的比賽,而且這裡邊也有很多優秀運動員,像韓曉鵬、郭心心、李妮娜、張丹、張浩、邢愛華和彭永超等,這些運動員占運動員總數的10.99%。曾參加過一屆冬奧會的運動員有16人,占17.58%。首次參加冬奧會的年輕運動員超過了參賽運動員的一半以上,占68.1%。從參賽運動員的組成來看,是老中青結合的一個團隊,無論是參加過冬奧會的老隊員還是首次參加冬奧會的年輕隊員,冬奧會都是他們充分展示自己、展示競技水平和能力的舞台。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代表團中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冰壺、冰球、冬季兩項等項目都聘請了外籍教練員,聘請外籍教練的目的是兩個方面:一就是進一步來提升中國訓練的理念,儘快的把先進的訓練方法和手段與中國的訓練方法手段能夠更好的結合,另一個方面,就是為了備戰冬奧會做準備。所以,這一次請了一部分優秀的外籍教練,在國家隊執教。

參賽項目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將參加滑冰、滑雪、冰球、冰壺、冬季兩項等5個大項,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單板滑雪、女子冰球、冰壺、冬季兩項等10個分項和49個小項的角逐,分別占第21屆冬奧會設項總數的71%、67%、57%。是我國參加冬奧會歷史上參賽大項、分項和小項最多的一次。其中冰壺的男女隊雙雙獲得了冬奧會的參賽資格,這是中國冰壺隊首次在冬奧會的競技場上亮相。女子冰球隊在缺席了都靈冬奧會之後,時隔8年又拿回了溫哥華冬奧會的入場券。女子冰球、男女冰壺這兩個集體項目的出現將提升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的影響力。

參賽選拔

通過一系列的奧運會資格賽和選拔賽,我國共獲得5大項、10分項和49個小項,一共有91名運動員獲得了參賽資格。冰上項目中短道速滑獲得5男、5女全額參賽的名額,拿滿了全部8個項目的奧運會滿額席位,是惟一的男女隊全項全額參賽的國家。花樣滑冰共獲得4男、5女9個參賽名額,其中雙人滑三對獲得了參賽的全額資格。另外,有冰舞一對,女單一人。速度滑冰共獲得了6男、8女,總計14個參賽資格。其中男女500米和女子1000米都是拿到了全額參賽的資格。冰壺男對、女對雙雙出線,獲得5男、5女的滿額參賽席位。女子冰球共有21名運動員參賽,總計冰上項目共獲得了64個參賽名額。

雪上項目共獲得27個參賽名額,其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獲得了4男4女共8個滿額參賽名額,雪上技巧獲得了兩個女子參賽名額,單板U型場地獲得了2男3女共5個參賽名額。冬季兩項獲得1男5女共6個參賽資格。越野滑雪在基數1男1女的基礎上又獲得了1男1女共參賽名額。高山滑雪是獲得了1男1女的基數名額。

在選派運動員時,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根據各個項目不同的規律和特點,制定了相應的選擇辦法,以各項目奧運選拔和本奧運周期特別是近兩個賽季以來的世界盃等重大比賽的成績為重要依據。但也綜合考慮參賽運動員技術、體能的特點、比賽經驗、駕馭把握大賽的能力、心理素質、訓練中的表現、年齡結構等方面的因素,根據教練組的綜合意見,確保選拔出目前我們國家在各個項目上最優秀的運動員參加冬奧會。

教練員的選拔是以國家集訓隊為主的優秀教練員為主,個人項目教練員的選派適當考慮運動員入選參賽隊伍的情況,優先保證重點項目、重點小項的教練員的配備。一般項目則以國內中青年骨幹教練為主,通過大賽來學習國際先進經驗,鍛鍊和培養我們國家的教練隊伍。

管理和科研、醫務人員的選配原則為多年從事相關工作,具備較高業務水準,較好外語水平和較多參賽經驗的工作人員,在配備數量上優先保證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則儘量精簡,同時適當考慮本屆奧運會隊伍駐地和比賽場地較為分散,各參賽隊伍更多的將獨立開展工作的實際進行配備。

成員名單

團長

劉鵬

副團長

段世傑、肖天

秘書長

趙英剛、蔡家東

副秘書長

蔣志學、張海峰、王揖濤、郭銘玉、陳應表、左志勇、任洪國、史義輝

團部

李國平、楊善德、魏代順、袁虹、郭振明、王明晏、宋雪瑩、張建華、李峰、姜世才、田彤桂、李治、王釗、司俊

短道速滑隊

(共20人/官員10人/運動員10人)

領 隊:楊占武

副領隊:于海燕

翻 譯:王春露

教練員:李琰、楊占宇、Paul Marchese、徐英男

隊 醫:閆 慧、李慶鳳、陳方燦

運動員:男5女5

女 子:王濛、周洋、劉秋宏、張會、孫琳琳(替補:趙楠楠)

男 子:韓佳良、宋偉龍、劉顯偉、梁文豪、馬雲峰

花樣滑冰隊

(共17人/官員8人/運動員9人)

領隊兼翻譯:楊東

副領隊:姚濱(兼教練)

教 練:陳曉飛、於麗傑、韓冰、劉巍、奚鴻雁

隊 醫:李旭坤、吳笛、何蔚

運動員:男4女5

女 子:申雪、龐清、張丹、劉艷、黃欣彤

男 子:趙宏博、佟健、張昊、鄭汛

速度滑冰隊

(共24人/官員10人/運動員14人)

領 隊:肖華

副領隊:邢朔

翻 譯:雷懿

教 練:Kevin Crockett、 Sijtje van der Lende、

喬靜、梁林花、馮慶波、陳光磊

隊 醫:康惠峰、路野

運動員:男6女8

女 子:王北星、金佩鈺、任慧、邢愛華、張爽、董飛飛、付春艷、於靜(替補:王霏)

男 子:于鳳桐、張忠奇、劉方毅、王楠、高雪峰、孫龍將

自由式滑雪隊

(共19人/官員9人/運動員10人)

(一)空中技巧

領 隊:閆曉娟

翻 譯:李揚

教 練:Dustin Wilson、紀冬、歐曉濤、陳洪彬、牛雪松

隊 醫:周臣澤

運動員:男4女4

女 子:李妮娜、郭心心、徐夢桃、程爽(替補:張鑫、代爽飛)

男 子:劉忠慶、齊廣璞、賈宗洋、韓曉鵬(替補:吳超)

(二)雪上技巧

教 練:銀剛

運動員:女2

女 子:寧琴、李楠

單板滑雪隊

(共10人/官員5人/運動員5人)

領 隊:安林彬

翻 譯:王化梁

教 練:劉長福、王葆衡

隊 醫:付君

運動員:男2女3

女 子:劉佳宇、孫志峰、蔡雪桐

男 子:曾小燁、史萬成

冰壺隊

(共15人/官員5人/運動員10人)

領 隊:李東岩

副領隊:趙雁虹

教練員:Daniel Rafael、張為、譚偉東

運動員:男5女5

女 子:王冰玉、柳蔭、岳清爽、周妍、劉金莉

男 子:李洪臣、劉銳、王奉春、徐曉明、臧嘉亮

冬季兩項隊

(共11人/官員5人/運動員6人)

領 隊:高學東

副領隊:王文剛

教練員:宋文斌、Rene Altenburger-koch

隊 醫:武雷

運動員:男1女5

女 子:王春麗、劉顯英、孔穎超、柳圓圓、宋朝卿

男 子:張成燁

冰球隊

(共28人/官員7人/運動員21人)

領 隊:於天德

副領隊:王春業

翻 譯:段菊芳

教練員:Hunnu Saintula、張志男、王福全

隊 醫:馮長坤

運動員:女21

女 子:孫銳、金鳳玲、王莉諾、齊雪婷、唐靚、高馥瑾、張犇、霍翠、張爽、於柏巍、馬蕊、黃海靜、崔姍姍、婁月、譚安琪、姜娜、石瑤、賈丹丹、劉智新、張夢瑩、韓丹妮

越野滑雪隊

(共7人/官員3人/運動員4人)

領 隊:潘為民

教練員:李曉明

隊 醫:鄭重

運動員:男2女2

女 子:李宏雪、滿丹丹

男 子:孫清海、許文龍

高山滑雪隊

(共4人/官員2人/運動員2人)

領 隊:丁奕

教 練:郭軍長

運動員:男1女1

女 子:夏麗娜

男 子:李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