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2008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於2009年2月5日晚上8:00中央台一套播出,《感動中國》是中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一大型評選活動。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十位人物,他們或推動時代進步,或愛崗敬業,或以個人的行為,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2008年獲獎的10位感動中國人物包括:十三兄弟;教師夫婦;武文斌;韓惠民;張藝謀團隊;金晶;吉吉;神七航天員;消防隊員;北川縣長;全體“中國人”。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2008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於2009年2月5日晚上8:00中央台一套播出,《感動中國》是中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一大型評選活動。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十位人物,他們或推動時代進步,或愛崗敬業,或以個人的行為,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2008年獲獎的10位感動中國人物包括:十三兄弟;教師夫婦;武文斌;韓惠民;張藝謀團隊;金晶;吉吉;神七航天員;消防隊員;北川縣長;全體“中國人”。

人物名單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

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願者唐山十三農民;

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

帶領民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

冒著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

維護奧運聖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

把聖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

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

紮根懸崖國小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

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

全體中國人

頒獎詞

1、 唐山十三農民兄弟: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助。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2、 漢源彝族山村教師李桂林、陸建芬: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十八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3、 濟南軍區鐵軍師戰士武文斌:天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二十六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4、 北川縣縣委書記經大忠:千鈞一髮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繫百姓、忠於職守,凸顯共產黨人的本色。

5、 鄭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李隆: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6、 蘇州市下崗工人韓惠民: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三十四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髮,不變的是真情。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神七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 景海鵬):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8、 殘疾人擊劍運動員金晶: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

9、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團隊張藝謀奧運團隊: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盪,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10、藏族登山運動員吉吉: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盪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召喚讓她飛得更高、更遠。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十三兄弟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唐山十三位農民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唐山十三農民兄弟頒獎詞: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劉姝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他們及無數個他們這樣的人,在2008年撐起了中國的脊樑。王振耀:在國家巨大災難面前,他們以無聲有力的行動,宣告了民間志願救災時代的來臨。

唐山十三位農民 (自發去災區救災的農民兄弟):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均為男,河北唐山人 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農民。2008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沒有上級號召,也沒有組織要求,河北唐山13個農民除夕那天租了輛中巴車出發,頂風冒雪來到那裡參與救災。這13個來自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舖村二組的農民,自己準備了工具,初二上午趕到郴州電力搶險指揮部,成了湖南電力安裝工程公司一支編外“搬運隊”,每天起早貪黑、踏雪履冰為搶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電桿。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後,這13位農民兄弟離郴返鄉,許多郴州市民在得知這一訊息後,自發趕來為他們送行。他們還被郴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後,幾經輾轉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為最早進入北川的志願者之一。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鐵錘砸、鋼釺撬、徒手刨,不斷尋找倖存者。只要哪裡需要,他們就到哪裡。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倖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

教師夫婦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李桂林、陸建芬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桂林、陸建芬的頒獎詞: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阿來:鄉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鄉村教師是偉大的,卻不應該被遺忘。閻肅寫下這樣深情的評價: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陽和溫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李桂林、陸建芬 (懸崖國小的支教夫妻)男,42歲,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教師。女,41歲,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代課教師。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製的雲梯,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下,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妻紮根這裡18年,把知識的種子播種在彝寨,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雲梯。1990年,李桂林夫妻來到這裡,村民的落後與貧苦深深的震撼了這對彝族夫妻。強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堅定了紮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與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書育人,共培養了六屆學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從外村慕名而來的。李桂林本人還兩度被評為縣優秀教師。二坪--這個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現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涼到今天的精神巨變,與這兩位老師付出的心血是分不開的。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

武文斌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武文斌的頒獎詞: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豎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于丹:“犧牲”在今天的語境中已經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個英雄主義漸行漸遠時代下真正的英雄。任衛新:雖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學員,還沒有建立功勳, 這片土地永遠珍存著他的汗漬、體溫和靈魂。武文斌(為救災活活累死的小戰士)男,26歲,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

一個戰士倒在了抗戰救災的第一線,上萬民眾為他哭別。所有參加弔唁的人都與武文斌素昧平生,他們只聽說:一位解放軍戰士在抗震救災中活活累死了!僅這一句話,已經讓人們淚流滿面。13萬子弟兵在抗震救災中捨生忘死的表現,留給人們太多太多的感動…… 這個戰士,就是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武文斌。2008年6月17日晚,他和戰友們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後,累得癱倒在泥水地上。就在這個夜晚,他因勞累過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輕的生命。當部隊接到急赴災區的命令時,武文斌被告知後留,一向脾氣溫和的他急了眼,堅決要求上前線。“我們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對得起身上的這身軍裝。”武文斌對戰友們說。在他參與抗震救災的32個日子裡,他總是找活乾、搶活乾,幹完份內的事,就去幫著其他班排乾,別人攔也攔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總是濕了又乾,幹了又濕。戰友們說,他的心裡裝的全是災區民眾。

韓惠民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韓惠民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韓惠民的頒獎詞: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髮,不變的是真情。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一段相知帶來一個漢子34年的照顧,一聲承諾變成一對夫婦共同的看護,一個特殊的傳奇連起兩個普通的家庭。陳淮:啥叫愛?愛就是一生的承諾,就是性命相托。 韓惠民(痴情男攜妻照顧初戀女友34年)男,55歲,蘇州人。

韓惠民和妻子徐敏芳默契“配合”,共同照顧一位癱瘓病人,已經持續了整整34年。不過,讓一般人難以理解的是,這位長期臥床的病人正是韓惠民年輕時的初戀情人……1972年,韓惠民與比他小1歲的吳月瑛同在蘇州滄浪區工業澱粉廠工作。雖然兩人彼此從未說過一個“愛”字,但兩人已是形影不離,心心相印。1974年4月的一天,吳月瑛坐著三輪機動車回廠。機動車突然側翻,吳月瑛被拋落在人行道,當場昏迷。經搶救,昏迷多日的吳月瑛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頸椎中樞神經斷裂,手術後用鋼板固定,再也不能站立,也不能坐,只能躺在床上。韓惠民在吳月瑛住院的日子裡,自己日夜守護在她身邊,餵飯、端尿,陪她說話解悶。出院後,韓惠民也一直悉心照顧她。吳月瑛癱瘓後的3年多時間裡,不少熱心人要給韓惠民介紹女朋友,都被他婉言謝絕。吳月瑛多次勸說韓惠民儘快成個家,但他就是不聽,他暗下決心,要一直守護著她,哪怕不結婚,也要守護她一輩子!

在吳月瑛和她父母的屢次勸說下,韓惠民終於答應找女朋友。不過他有個前提,對方必須同意與他一起照顧吳月瑛。經人介紹,韓惠民認識了徐敏芳。當徐敏芳了解到韓惠民堅持多年不談戀愛,只為照顧過去的情人,她被韓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動。1980年,韓惠民與徐敏芳結為伉儷。從此,守護在吳月瑛身邊的又多了一個人。34年傾情照料,如今韓惠民與吳月瑛兩家人早已成了自家人。韓惠民的女兒認了吳月瑛當乾媽,退休在家的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來到吳月瑛家裡坐坐,跟她講講家長里短的事情。這么多年走過來,丈夫早已成了吳月瑛的精神支柱,從年輕時的愛情到現在親人般的依賴,她能理解也非常支持。韓惠民和徐敏芳告訴吳月瑛:“有我們在,一定會守護你,照顧你一直到老!”吳月瑛被深深地感動了,這次她流下的不再是悲傷的淚水,而是幸福的淚水,更堅定地活下去的淚水……

張藝謀團隊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張藝謀團隊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張藝謀奧運團隊的頒獎詞: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盪,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于丹:他們的中國式的寫意圓了世界一份夢想,這不是中國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朱玉: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個知道如何展示中華民族驕傲的團隊,金牌授給他們,現在還不晚。京奧運會開幕式導演團隊,總導演:電影導演張藝謀; 副總導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團長張繼鋼,國家歌舞團副團長陳維亞

開幕式是北京奧運會呈獻給世界的“第一印象”,在整個奧運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水平如何,直接決定著我們能否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2005年,張藝謀、張繼鋼陳維亞等人被任命為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負責整個開閉幕式的創作和實現。為更好地展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主題口號的深刻內涵,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諧”兩大主題,張藝謀和他的團隊推掉了高昂報酬的商業合作,帶領他的團隊夜以繼日的工作。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努力,奧運開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闡述了以中華文明的演進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國文化打動了世界。

金晶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金晶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金晶的頒獎詞: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張瑞敏:金晶勇敢地用殘缺的身體保護奧運火炬,這勇敢源自深深的愛國情。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閻肅:柔弱的你面對那環飼的猙獰。不屈的尊嚴寫進斑斕青史,是金子,始終亮晶晶!金晶(捍衛聖火)女,27歲,殘疾人擊劍隊員,29屆奧運會境外火炬手。
法國當地時間2008年4月7日中午,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在法國巴黎開始環球傳遞第5站,當天,幾名藏獨分子試圖從中國火炬手金晶手中搶走火炬,干擾北京奧運聖火的傳遞。坐在輪椅上的金晶面對暴行,毫不畏懼,用雙手緊緊抱著火炬,同時臉上流露出驕傲的神情。雖然她被威脅、被毆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終沒有被搶走。金晶用她那殘弱的身軀捍衛了奧運精神。這個情景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吉吉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登峰隊員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吉吉的頒獎詞: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盪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把最純潔的奧林匹克聖火送到最神聖的人類之巔,完成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更有她對心愛之人深深地懷念。王曉暉:在高山上,每走一步路,吉吉都用愛和夢想在把溫暖催燃,所以吉吉踏出的是人類最強之音。珠峰火炬隊(把聖火送上最高的地方)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西藏登山隊運動員。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國登山隊隊長。第三棒火炬手:尼瑪次仁 西藏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第四棒火炬手:黃春貴,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西藏自治區登山學校學生。

2008年5月8日上午九時十七分,中國登山隊十九名隊員成功登上珠峰之巔並進行了奧運火炬接力,首次實現了奧運聖火在世界之巔的傳遞。2008北京奧運聖火終於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點燃!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終於登上了世界最高峰!聖火耀珠峰的盛景終於呈現在世人面前!中國兌現了7年前的諾言,書寫了奧運史上的一個奇蹟!珠峰火炬隊當天凌晨3點出發。登頂的激情和傳遞奧運聖火的動力激發著隊員們神速前進。隊員們的前進速度甚至超過了事前的預估,9點10分,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第一次在珠峰燃燒,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舉的祥雲火炬與聖火在珠峰實現完美融合。經過王勇峰、尼瑪次仁、黃春貴三位火炬手的傳遞之後,站在珠峰頂的次仁旺姆高舉火炬,奧運聖火在珠峰躍動!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國人都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而這五名英雄和他們所在的珠峰火炬隊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了所有中國人的夢想。

神七航天員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神七航天員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神七航天員的頒獎詞: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炎黃子孫留在浩渺太空中的這一小步,豁然自信、腳步穩健,展現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姿態與力量源泉。陳章良:翱翔太空的三位勇士,掀起了中國民眾新一輪的民族自豪感,向世人表明了夢想與航空共起飛的豪邁與快意。“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為中國人圓太空行走之夢)翟志剛 男,漢族,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上校軍銜。劉伯明 男,漢族,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上校軍銜。景海鵬 男,漢族,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上校軍銜。

台北時間2008年9月25日晚,搭載著3名太空人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執行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任務的主要內容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這三位航天員是經過艱苦的訓練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翟志剛曾入選"神五"梯隊;三人都曾入選神六梯隊。他們在72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出色的完成了所有任務,航天員翟志剛成為了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2008年9月27日16點43分24秒,翟志剛開始出艙,他在太空邁出第一步。16點59分,他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返回地球。神舟七號飛船順利著陸後,翟志剛出艙後發表講話:"中國航天員進行了首次出艙活動,使命光榮,充滿挑戰,結果圓滿,我為祖國感到驕傲!神七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一個新的里程碑。繼奧運後,神七在中國民眾心中激起了新一輪民族自豪感。

消防隊員

(圖)消防隊員消防隊員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隆的頒獎詞: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廢墟里與死神搏鬥,絕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誠和果敢書寫了消防官兵的壯麗人生。陳小川:從淡定的表情和災區民眾的歡呼掌聲中,我感到他身上體現的公安消防戰士職業道德的高尚。李隆(救災火線上的尖兵)男 31歲,中共黨員,河南省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

在2008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災戰鬥中,已擔任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的李隆和戰友們在異常險惡的環境下,不怕犧牲,連續作戰,在廢墟下先後挖出57名民眾,其中五人生還,包括被困104個小時的李青松和被困124個小時的卞剛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蹟。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隊伍,嚴格要求自己,刻苦訓練,在重大滅火搶險救援事故現場從未退縮過。鑽火場,堵泄漏,他總在最容易發生危險的位置。李隆先後參加滅火救援戰鬥3170多次,搶救遇險民眾760餘人,為保衛人民民眾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獲得 “五四青年獎章”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尖兵”, “全國抗震救災模範”等榮譽稱號。

北川縣長

(圖)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北川縣長(右)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經大忠的頒獎詞:千鈞一髮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繫百姓、忠於職守,凸顯共產黨人的本色。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這捨命的縣長,是今天所有幹部的一面鏡子。紀寶成: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一馬當先的身體力行。這樣的幹部,一定能帶領災區人民看見新的希望!經大忠 (從容指揮救災的北川縣長)男,羌族人,44歲,中共黨員,任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嚴重的縣。地震發生時,北川縣長經大忠正在開會,他果斷的組織與會人員疏散,並用最快速度將縣城裡的8000多倖存民眾集中在安全區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開以後,經大忠成為北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始終戰鬥在第一線。2008年5月14日下午,經大忠帶領工作人員在廢墟中救起了一個小女孩。當經大忠抱著孩子往擔架跑的時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經大忠摸著她的臉,安慰她:“別怕,孩子,爸爸救你來了!”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動容。地震發生後,經大忠3天3夜沒有合眼,他說,“民眾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只有我們捨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獲救。”震後,北川縣城大部分被埋。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全部遇難。

特別獎

200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特別獎——全體“中國人”。組委會認為,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