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1年中國網路經濟發展生態報告

美商網:出口大使索易:潮流邊緣的淘金客E國:電子商務真的這么殘酷? et:還是那個163嗎? om:真正操盤的還是資本FM365:卒子能不能渡過河?

內容介紹

“認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能夠繞過體制、歷史的暗礁,走出一條純粹技術、商業道路的想法正在被證明:它是那樣的不可能。”聽胡延平解析中國的網路經濟,請看——《2000-2001年中國網路經濟發展生態報告》,展現中國數位化生態、網路化進程與前沿景觀的權威讀本!“

作者介紹

胡延平,《網際網路周刊》總編輯,資深IT專欄作家。曾經出版以新經濟中的英特爾為主題的專著《奔騰時代》以及《預約新千年――時代人物3 0人訪談》等書,主創、翻譯由《數字經濟》、《數字生態》、《數字鴻溝》、《數字衝突》等構成的“數字生態”從書。

作品目錄

告別荒漠:新媒體與精神生態的重建(代序)吳征博士
衝突――新舊經濟體系轉換之際的制度性摩擦
權力消費
制度複製
制度決定論
信息殖民論
管制的代價
結論:新經濟的制度特徵
改革――網際網路與當前中國社會變革之間的促動關係
深度結合已經開始
整合體制記憶體量資源
割裂是目前最突出的問題
網路經濟:開放自由的經濟
網路經濟呼喚制度變革
網路經濟推動制度變革
政府以改革推進網路的發展
塑造改革與發展的推進主體
鴻溝――數位化差距成為資訊時代的南北問題
電腦普及水平:美國是中國的55信
網路普及率:5年差距拉大21倍
國民經濟信息化投人:中美相差45倍
社會信息化指數:落後美國40年
1990―2000,失去的10年
中國發展網際網路起步不比美國晚,但是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第一次現代化:一個距離工業現代化還有13年的國家
第二次現代化:信息革命絕對不是今天才開始發生的事情
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兩個現代化應該同時進行
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困者之間的鴻溝
全球視野中的數字鴻溝尤為觸目驚心
信息技術革命最大贏家美國也不能倖免
跨越數字鴻溝,消解數字衝突
政策風向:重要的是具體如何落實
跨越信息鴻溝,從跨越理解的鴻溝開始
深層信息化:發展、蛻變過程才剛剛開始
新四化:國家發展目標體系必須確立的核心內容
數字周期:不迴避以數位化為前導的第二次現代化
中國如何化數字鴻溝為數字機遇
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聚焦數字鴻溝
國家:化數字鴻溝為數字機遇
企業:從數字鴻溝到數字紅利
脈絡――2000年中國網路經濟發展脈絡與變化趨勢
震盪:網路經濟“地震”烈度,中國將會大於美國
陣痛:全行業調整不可避免,但結局不至於聳人聽聞
擴張:企業處境更加艱難,但網路經濟不會大幅縮水
轉折:.com時代徹底宣告終結,網路經濟正式上路
歸位:網路概念逐漸清晰,網路軍團開始兵分三路
回歸:IT流派重操舊業,中間產業帶未來價值無限
蛻變:走過分水嶺,網路已開始真正質變成為經濟
整合:資源、要素重新組合,締結未來產業新結構
兼併:中性名詞在今後的發展中繼續發揮良性作用
結盟:利益共同體塑造產業共同體,網路成行成市
分化:戰國紛爭初見分曉,同類競爭將分出一二三
融合:網際網路疆界拓寬的背後是產業、經濟、政治格局以信息為中心的重組
錯位:提高有效供給將是解決供不應求問題的關鍵
規模:網路經濟漸具規模經濟特性,規模效應顯現
成本:主流經濟網路化與套用服務邊際化相互促動
人流:小範圍內將有人才回流,整體而言人才依然嚴重短缺
開放:人關有助於以壓促變,但是WTO效應不會立即顯現
管理:法規批量出台,對網路的規範開始從管制向管理歸位
周期:網路產業、網路經濟的發展也有經濟周期
門戶:不再是這個領域潮流的製造者和領導者
分眾:標誌著網際網路開始逐步分化,形成新的社會分工
秩序:中國的前途在於融人國際社會,但首先要克服來自全球化的危機和自我恐懼
傳統:不敗的傳統企業只會是那些逐漸不再“傳統”的企業
權力:網際網路所帶來的最大改變,是改變了權力的分配?
鴻溝:世界各個地區里不同國家的網際網路發展也不平衡
安全:在短時間內不能完全靠信息產品的國產化來解決
驅動:技術創新依舊是經濟成長的核心引擎
無線:移動的最大魁力在於互聯商務得到無限放大
寬頻:網際網路的大規模商業套用將會由此成為事實
頻寬:寬頻到來之前頻寬不足依舊是主要發展瓶頸
轉型:浪潮中的一股暗流是ICP向內容十商務移動
模式:不管採用哪一種模式,盈利都是商務的終極目標
變革:網路商業是一場世紀長跑
政策――政府推進信息化戰略決策必須認知的基礎因素
電子商務發展框架:國家的選擇
對內放開,對外部性開放:通信產業的公共特性
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公共政策究竟在哪裡?
巨觀決策、立法最重要的是必須為發展預留出空間
一切按照規律辦事:管理網際網路首先應該認識網際網路
媒體――網路傳播與傳統傳媒力量消長的近距離觀察
中國新聞媒體網上發展
商業網站涉足新聞發布
網路傳播領域存在的問題
網路新聞傳播管理
網路媒體對中國傳播格局的影響
新ICP:傳統媒體的第二次網路總動員
千龍網:九家媒體聯合併人?
新華網:媒體航母?
轉型――主流經濟網路化進程中的傳統產業結構調整道路與時刻表
國際電子商務大會:折射“主流”春潮
2000年主題:主流經濟網路化
潮頭之一:家電產業借網轉型
中國進人行業電子商務年
無線技術放大網際網路市場
網路經濟不是虛擬經濟
傳統網際網路公司由虛轉實
網路經濟從來就不等於“.com”
實例:空載貨車上網找活
結盟――產業的縱向分化與橫向整契約時進行,資源借網重組
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打人地方,節省廣告
你有品牌,我有資源
物流信息流,分而治之
數位化產業聯盟
中國企業上網服務聯盟
23家同站組成“上海熱線網站聯盟”
京滬等地20家房地產同站聯盟成立
中國第三代移動通信智慧財產權聯盟成立
中國網際網路商業套用策略聯盟成立
兼併――資本市場的快速發育使資源加速流動,產業良性調整成為可能
新生代:借收購豐滿羽翼
優勢網站:借併購鞏固壟斷地位
拍賣網站:併購凸顯市場整合
傳統巨頭:借收購高歌猛進網路業
被收購方:這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遊戲的規則也在發生改變
被併購是風險投資退出的重要機制
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一起好好活
網路公司併購相關產業
借併購裝上現實的車輪
中國會出現AOL嗎?
競爭關係仍然存在
收購之後:是整合、孵化還是拼湊?
整合:形成真正的規模效應
孵化:另一條可行之路
千萬不要淪為拼湊
中國網際網路業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造謠與闢謠:兼併之年多事之秋
網路界資本主導階段將會在中國來臨嗎?
蛻變――商業Internet企業生存狀態與轉型努力
ChinaByte:從ICP到商務
天極網:濃厚的IT資訊服務色彩
賽迪網:大舉進軍ASP
ZDNetChina:轉向有前途的商業數據服務
矽谷動力:領跑行業電子商務
8848:要做電子商務“巨無霸”?
阿里巴巴:牆內開花牆外香?
美商網:出口大使
索易:潮流邊緣的淘金客
E國:電子商務真的這么殘酷?
亞商線上:利潤來自服務
萬象網:包羅萬象,還是找到特色
ASP是證券之星的道路嗎?
沒有了Stock2000的盛潤
263:“數字農民”的成功之道
100OK:“沒有模式”就是我的模式
瀛海威:能否東山再起
掌門同:將無線互聯進行到底
新潤迅:後來居上者?
3721:換帥轉型為上市?
中國萬網:萬網計畫打造萬家同站
中華網和它的三套車
東方網景:ISP不做獨行俠
世紀互聯:向第二代ISP轉型
三九健康網:用“水泥”和“滑鼠”鑄造航空母艦
金衛網:通向健康的醫療信息高速公路
中衛網:把醫院搬到網上
中國健康網:健康發展的電子商務網站
中運網:不要物流的電子商務
金幹線: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啟迪:尋找網路教育著陸點
中基網:根深才能葉茂
101遠程教育網:尋找助推火箭
網大:網羅教育和文化
洪恩線上:要叫好也要賺錢
和訊:為網上交易的明天積蓄力量
東方億融:證券諮詢的大超市
贏時通:做得好也嫁得好
海融:不可忽視的追趕者
易趣:無所謂B或C
酷必得:圍繞 3C做文章
華夏旅遊網:傳統體制走出新經濟
攜程:要做旅遊電子商務老大
中國旅遊資訊網:背靠大樹好乘涼
人民同:明日黃花還是英雄本色
新華網:網上國家隊
中青線上:數字青年的先鋒
北京青年報:為傳統媒體注人新的經濟元素
中國日報:一隻世界看中國的眼
千龍網――一隻小小“九頭鳥”
東方網:網路大上海
新浪:領跑者的代價
搜狐:由虛轉實的門戶
上海熱線:國企門戶
中公網:成長軌跡揮灑自如
21cn:轉型線上服務提供商
163.net:還是那個163嗎?
網易:網聚人的力量
TOM. om:真正操盤的還是資本
FM365:卒子能不能渡過河?
多來米:做了上家找下家
招聘:人力資源的滑鼠十水泥
e龍:變換了身份還fancy嗎?
51JOB:真正的對手在國外
中華英才:不在乎當第一
ChinaRen:人“狐”共舞
億唐:理當痛定思痛
億家家:TCL的新家
“找到啦!”:找到自己的未來沒有
中文熱訊:團結起來力量大嗎?
炎黃線上:連鎖經營的勝利
賽龍:將生活垂直到底
搜房:不與傳統房地產商為敵
中國資訊行:做網上商業信息資訊中心
族旗:高舉電子商務的大旗
噹噹:拓展新空間
卓越:適銷對路的電子商務
博庫:收費的精神食糧
中國尋書網:走健康之路
無線――拓展無線互聯市場疆域的十二個現實觸點
觸點一:亞洲有能力成為領導?
觸點二:接人設備市場,第一個戰場?
觸點三:投資銀行和市場分析機構的判斷
觸點四:軟體行業的新機會?
觸點五:特徵、趨勢、套用與障礙
觸點六:不同的聲音也存在
觸點七:起因與歸宿:人本主義
觸點八:WAP,做秀心態與務實之道
觸點九:歷史的必然,移動邂逅互聯
觸點十:中國的歷史性機遇
觸點十一:WAP與無線網際網路的八種發展趨勢
觸點十二:3G選擇,技術應該大於制度
金融――信息網路技術對金融服務業領域的衝擊與對策
網路金融正在成為席捲所有金融服務的大潮
網路經濟時代的金融遊戲新規則
網路經濟的發展對金融機構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戰
網路大潮衝擊下的銀行戰略:困境與選擇
兩極發展,協作共存,推進“大金融”:網路金融時代
金融機構的發展趨勢展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