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縣

金壇縣

金壇,地處江蘇省南部,為寧、滬、杭三角地帶之中樞。於隋大業末年(617)建置。唐垂拱四年(688),因東陽郡已有金山縣,又因茅山華陽洞內有“金壇百丈”,遂更名為金壇縣,由此沿用至今(1993年11月10日金壇撤縣建市)。

金壇縣金壇縣
金壇,鑲嵌在美麗富庶江南平原上的一顆明珠,長江三角洲開放城市之一,東近上海,西偎南京。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特產豐富。54萬金壇人民將這片975平方公里的土地,裝點得分外妖嬈。
“峰從雲間出,煙自幽谷起”——中國道教聖地茅山,林蔭覆蓋,雲蒸霞蔚,道家的三宮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觀,令人頓生“花飛佛地三千里,人在瑤峰十二層”之感。“涼月如鉤掛水灣,江南風物鏡中看”的洮湖以及眾多河流、蘆盪組成的密集水網,使人領略“魚米之鄉”的無窮韻味和意境。
數千年的文明史,使這鐘靈毓秀的土地,人才輩出,燦若群星。自三國至清末,金壇有影響的詩人、學者、著述家、政治家有百人以上,其中佼佼者有戴叔倫、儲光羲、王肯堂段玉裁馮煦等,現代數學巨匠華羅庚更是金壇人民的驕傲。如今,金壇科技教育事業發達,每年有上千名學子走進高等學府,走向全國各地,走向世界,勃發出無盡的才華。
這裡傳統的高效農業邁上了新、特、優的台階,工業經濟具有較強的優勢,對外開放環境優越,設施配套。迅速發展的經濟使金壇跨入全國首批80家小康縣(市)的行列,近年來又相繼跨入了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市和全國衛生城市的行列。金壇城區環境優美舒適,周圍十多個現代小城鎮如眾星拱月,濃郁的現代氣息與古老的傳統以及田園風光,相映成趣,顯示出獨特的魅力。
如詩如畫的金壇,依傍滬寧鐵路和滬寧高速公路,鄰近南京祿口機場和常州機場,丹金漕河連線長江和太湖,較高等級的公路網遍及城鄉,架起了金壇走向世界的橋樑。今日的金壇,經濟迅速發展,文化日趨活躍,生活豐富多彩,一派盎然生機。這是一片投資開發的熱土,這是有識之士投資創業施展才華的江東福地。
金壇市地處江蘇南部,位於北緯31°33′42″~31°53′22″,東徑119°17′45″~119°44′59″,為寧(南京)、滬(上海)、杭(杭州)三角地帶之中樞。常州至溧水公路東西貫串,鎮江至廣德公路南北穿越。境內水陸交通方便,東與武進市相邊;西界茅山,與句容市接壤;南瀕洮湖,與溧陽宜興市依水相望;北與丹陽市、丹徒縣毗鄰。全市總面積975.4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81.2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94.22平方公里。
金壇是中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之一,近年來,先後跨入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百家明星縣市;全國首批80家小康縣市;中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市和全國衛生城市行列,農村生產已初步形成了45萬畝優質水稻、10萬畝優質河蟹、5萬畝青蝦、3.2萬畝茶葉、3萬畝蔬菜、1.5萬蠶桑、1.2萬畝花木、500萬平方米食用菌、60萬頭苗豬、100萬隻肉鴨等十大農副產品生產基地。
通過大力實施龍頭帶動策略,形成了晨風集團、丫丫集團、江南制粉有限公司蘇南麵粉有限公司等十多個龍頭企業。貿、工、農一體經營格局已初步形成,工業經濟協調發展,已初步形成機械、冶金、電子、建材、化工、醫藥、絲織,絲綢、服裝食品等二十個行業,2000餘種產品的工業體系,外貿企業已達260多家,中外合資企業達二百家,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著經貿往來。
第三產業興旺發達,從業人員2.4萬多人,建築業一枝獨秀,1998年從業人員5.5萬人,完成施工產值30億元,實現增加值6.8億元。
社會事業同步發展,先後成功舉辦了三屆華羅庚家鄉科技成果交易會,華羅庚中學培養出了1000多名副教授以上的專家學者,科技成果碩果纍纍。
優越的區域條件,發達便捷的交通通訊網路,完備的城市功能,構成了金壇優越的投資環境,美麗的金壇、開發的金壇期待著國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共同創造她美好的未來。

名勝古蹟

金壇建縣雖只有1400多年,但境內早有人類生活。1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西崗三星村遺址,後經南京博物院和金壇市文管會6次聯合發掘,探明這一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已有5500年至6500年。三星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4000多件,其中有國內同期文物中最大的玉玦,有目前國內所見時代最早、最完整的鉞,考古成果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填補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區域的空白。
金壇博物館館藏文物之豐,還得益於當代金壇籍銀行家和文物收藏家張律均。他平生酷愛文物,每見精品,不惜重金收購。1987年,張律均身患重病之際,毅然把自己精心收藏了半個多世紀的136件珍貴文物無償捐贈給家鄉金壇。經國家和省文物專家鑑定,其中明宣德款青花歲寒三友盤、明正德款青花波斯文盤、清界畫大師袁耀的《揚州東園圖》等7件為國家一級文物,22件為國家二級文物,其餘為三級文物,這批文物現在市值超過1億元。
由東南大學教授潘谷溪設計的金壇博物館,地處金壇城南風景區,與段玉裁紀念館和已開工新建的華羅庚紀念館三位一體。博物館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凝重,分上下兩層,設6個展廳,除介紹璀璨三星村文化和張律均捐贈文物展的“遠古之光”和“心香永駐”兩個展廳外,還有總體介紹金壇悠久歷史文化的“序廳”,館藏精美文物、書法繪畫展的“巧奪天工”、“瀚墨流芳”兩個展廳,並留有來壇交流的“異域精品”展廳,首次展出的是湘南木雕。
據了解,金壇博物館館藏文物跨越年度大,按先秦、秦漢、隋唐、宋元明清4個階段布展。本次展出的千件(組)大多首次在金壇亮相,其中有明代永樂、宣德及清代的青花精品瓷器,唐代越窯、明代漳州窯、德化窯的上品瓷器;有清代人物畫大師雷起龍的《觀音大士三十二應身像》,明代書法大家莫是龍、董其昌的行書長卷以及近代張大千的山水四條屏等名家真跡;有金壇歷代出土的文物精品。
金壇博物館投入超過1000萬元,建館跨度3年,館藏文物10000餘件,建設規模和藏品質量在全省縣級市中均屬一流。金壇博物館的建成,充分體現了金壇市委、市政府對文博事業的關心和重視,為追思歷史,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要利用館藏文物深厚的文化內涵,不斷強化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使之成為愛國主義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成為培育民族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成為展示金壇風貌的重要視窗。

當代建設

芭堤雅國際大酒店:在金壇市中心—華城中路建成一個總面積為16100平方米具有泰國風貌、風情的芭堤雅國際大酒店,主建築已完成,是純泰式的金碧輝煌大酒店,按照準五星級標準裝璜,2005年底準備投入使用,其配套設施有芭堤雅夜總會、芭堤雅桑拿休閒浴場、芭堤雅商場。將可作為奧金公司展示其鱷魚文化、產品的平台,又可作為政府招商引資的基地,還可為南北各地遊客提供休息、娛樂的場所。

金壇文化

金壇是我國刻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早在隋唐時期,雙喜門花堂花燈花鞋花、花鳥蟲魚、人物戲文等刻紙作品便散見於民間,世代沿襲,在金壇地區形成了刻紙傳統。
近年來,為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金壇文化局先後多次舉辦美術培訓班,並組建了以刻紙為主業的金壇工藝美術社,使古老的金壇刻紙獲得了新生。金壇刻紙以蘊涵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顯其藝術至力。她主題突出,題材廣泛,格調清新,線條細膩流暢,刻工精緻細巧,造型生動活潑,深受國內外藝術家的青睞和讚美。其中《百福驕臻圖》長達4.2米,可謂世界刻紙作品篇幅之首。
金壇刻紙可分為兩大流派。以朱曉坤為代表的傳統刻紙,風格古樸典雅,花樣奇巧繁多,代表作品《群仙祝壽》人物眾多,為世所罕見。以周蘊華、楊兆群等為代表的現代刻紙,融人繪畫、裝飾技藝,風格清新雋永,代表作《萬馬奔騰》、《東方歌舞》等散發出強烈的時代氣息。
金壇刻紙先後在南京、無錫、常州、鎮江、徐州北京等地展出,得到國內外專家、觀眾的好評與肯定。中央電視台曾製作專題片《江南一枝花》向全國播映,為金壇刻紙作了熱情洋溢的介紹和宣傳。
金壇刻紙現已走出國門,遠銷五大洲。《普天同慶》、《萬馬奔騰》等21件刻紙作品先後展出於挪威、芬蘭、美、日、法等國。《國際周報》經常把金壇刻紙作為禮品饋贈國外讀者。

河蟹,學名中華絨蟹,又名螃蟹、毛蟹、大閘蟹等,是我國特有的名優水產品。近年來,為把豐富的水面資源優勢轉化經濟優勢,金壇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發展水產業特別是河蟹養殖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中之重來抓。確立了“圍繞市場創特色、抓住特色上規模、規模經營占市場、以質取勝增效益”的河蟹養殖發展思路。充分利用長盪湖優越的自然條件生產的“長盪湖牌”河蟹(又名玉爪蟹)以其青背白肚、黃毛金鉤、色澤鮮艷、體形碩大(平均規格在175克左右/只)、品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特色享譽省內外、走俏東南亞國際市場。商品蟹質量完全符合GB18406.4一2001和農業部NY5064一2001標準規定的安全衛生指標。“長盪湖牌”河蟹早在明朝就享譽盛名,據《金壇縣誌》記載:“長盪湖特產有玉爪蟹、銀魚等”、“玉爪蟹味鮮異常、出涑瀆浦過籪亦肥美”,如今“長盪湖牌”河蟹已成為金壇市發展高效農業的標誌性農產品。2003年,通過了江蘇省無公害水產品的認定,長盪湖中華絨蟹蟹養殖基地也被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確認為省級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2003年5月“長盪湖牌”河蟹又通過了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認證,獲得首批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誌。
金壇市河蟹養殖業快速健康的發展,得益於不斷創新養殖技術,得益於科技成果的及時轉化套用。該市曾先後實施了以河蟹健康生態養殖技術為內容的農牧漁業豐收計畫、國家“十五”科技攻關、江蘇省水產三項工程、常州市科技攻關等試驗示範項目,並成為江蘇省河蟹健康養殖示範區和江蘇省農業標準化示範區,2003年被農業部列為長江中下游優勢出口河蟹養殖區。金壇市創立的“小群體、大個體、生態型”的河蟹健康養殖模式,被有關領導和專家稱為“金壇模式”,在國內得到廣泛推廣套用,先後接待來自全國各地5000多人次的參觀,同時,全市有1000多名養殖能手帶著技術和資金到市外、省外開發河蟹養殖面積達20萬畝。全市先後投巨資在長盪湖周邊建成二個河蟹專業批發市場,引導和扶持建立了一支2000多人的農民經紀人隊伍,在國內大中城市,甚至到香港開設了直銷視窗,實行了河蟹產銷銜接。目前,金壇市已初步構築起了河蟹養殖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的格局。
長盪湖牌河蟹在國內市場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所屬大中城市及江蘇南京和蘇錫常等地區,年銷量在4000噸以上;在國際市場主要銷往香港、日本、新加坡、台灣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年銷售在300噸以上。
附:長盪湖螃蟹形態特徵:
蟹體可分為頭胸部、腹部和步足三部分。
頭胸部由頭胸甲和腹甲構成:頭胸甲為覆蓋在頭胸部背面的一層堅硬的背甲,一般呈青色或墨綠色,表面起伏不平,分成許多區域,與內部器官位置一致;前緣平直,有四個額齒,中間凹缺較大,呈“U”型,左右前側緣各有4個側齒。背甲後側緣斜向內側,後緣與腹部交界,比較平直。頭胸部的下蓋為腹甲呈灰白色,腹甲中央縱向有一凹陷的腹甲溝,周圍密生絨毛。
腹部為一扁平的片狀物,反折緊貼於頭胸部腹面。雌蟹腹部呈圓形,雄蟹為三角形,俗稱團臍和尖臍,為區別雄蟹和雌蟹最顯著標誌之一。步足為胸部強大的附肢,共有五對,第一對呈鉗狀,稱螯足,掌節密生絨毛。

金壇名人

金壇縣金壇縣
錢驥】“兩彈一星”的功臣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它填補了中國航天工業史的空白,舉世震驚,全民歡騰。這其中,就有一位金壇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就是航天專家錢驥。
錢驥,1917年出生於金壇西暘西下杖村的一個普通家庭。祖輩務農,父親是石馬鎮上的一位小職員,6姊妹中他是老大,下有4個弟弟,1個妹妹,一家人過著不算寬裕的生活。錢驥的中學時代,就讀於金壇縣中學(即今華羅庚中學),他刻苦學習,成績一向優秀。國中畢業以後,因家境貧寒,無力續讀高中,總算在無錫師範學完了全部課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937年,日寇侵占金壇,錢驥孤身一人逃難於四川,經多方聯繫考入中央大學理化系,六年後大學畢業,因成績優秀留校當了4年助教,後調入中央氣象研究所工作。1948年正當錢驥擔任中央氣象研究所所長,國民黨撤離大陸遷往台灣,他跟國際著名科學家趙九章先生,毅然拒絕國民黨政府遷台要求,決心留在大陸迎接解放,投身新中國的建設。
解放後,錢驥同志熱愛祖國,積極從事科學研究,於1952年加入共產黨。
1954年他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遷往北京,並出任該所辦公室主任。當美國、蘇聯的人造衛星上天以後,他在眾多科學家中穿針引線,促使中國科學院把人造衛星列為空間技術開發的第一項重點研究課題,成立了衛星探測儀器及空間物理研究的“581"組。錢驥同志被任命研究室副主任兼第一研究室主任,協助趙九章等科學家工作。
1958年10月,錢驥同志隨中科院組織的“高空大氣物理”代表團去蘇聯考察。回國後,他把重點放在人造衛星套用基礎研究上,研製出探空火箭頭部測試儀器和跟蹤定位數據處理設備,取得了可喜成果。1964年,他主動協助趙九章先生寫出書面文字報告黨中央,建議把人造衛星的研究列入國家計畫,得到聶榮臻副總理的重視。
1965年9月,中科院組建人造衛星設計院,錢驥同志被任命為技術負責人。他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攻克了許多難關,終於在1970年的4月24日,使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黨中央在中南海召開會議,錢驥同志被特邀列席,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74年他被任命為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主任。在研製“實踐二號”衛星時,他大膽提出發展返回式遙感衛星的建議,這對廣播通信為國民經濟服務是個新舉措。1979年,錢驥同志被任命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負責空間技術預先研究工作,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由此獲得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優秀黨員”稱號。
1983年8月28日,錢驥同志不幸病逝,享年66歲,一生中著有《測震學的幾個理論問題》(譯著)、《國際通信衛星四號》、《宇宙航行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等書,為中國的科學研究和經濟發展,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

金壇縣金壇縣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生於金壇縣城大橋東頭,父母為取“進籮避邪,同庚百歲”的吉兆,取名羅庚。華羅庚6歲入南門仁劬國小,12歲入縣立國中。少年時的華羅庚,貪玩好奇,作業潦草,有些功課常常不及格。讀初二時,數學教師王維克批閱作業時,在華羅庚作業中塗塗改改的地方,敏銳的發現了他解題中不同尋常的思路。從此,王維克不斷地鼓勵華羅庚,使用權得華羅庚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國中畢業後,考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對數學的愛好與日俱增。而數學教師對他的“不正規”解題很反感,甚至當眾指責他。華羅庚支用他敏捷正確的演算,折服了教師和同學。然而貧窮殘酷地把這位數學天才拉出了校門。他只得回到家裡幫助父親料理小雜貨鋪。
失學的華羅庚,仍然沉迷於那些無窮變幻而又變幻無窮的數字和符號之中。常常對進門的顧客答非所問,父親大發脾氣也不管用,街坊鄰居都喊他“羅呆子”。這時,縣立國中的校長王維克看到華羅庚對數學如此痴迷,就讓他在學校當一名庶務員。白天在學校里忙裡忙外,夜晚,清理完小店帳目後,又一頭鑽進數學王國之中。春去秋來,堅持不懈,書越讀越廣,題越解越多,掌握了一種具有獨創性的清晰而乘法的思維方法——直接法。
然而,上天好像有意要考驗這位學子。19歲的華羅庚得了可怕的傷寒,臥床半年多,命雖然保住了,但左腿胯關節骨膜粘連,成了僵硬的直角,落下了終身殘疾。當清華大學熊慶來教授,在上海科學雜誌(1930)第15卷第2期上,讀到《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這篇驚世之文後,多方打聽得知華羅庚是金壇縣立國中的一名庶務員,只有國中畢業學歷,非常驚嘆,立即邀請華羅庚到清華大學去工作。
1931年秋,華羅庚蹣跚北上,邁開了他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步。他在清華大學數學系圖書館當上了一名大學畢業生才能獲得的職務——助理員,整理資料、列印文稿、繪製圖表,又旁聽和進修數學課程。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學完了數學專業的全部課程。英語的閱讀和寫作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有一次他向國外投寄3篇論文,被全部錄用了,開創了清華在國外發稿錄用率的新紀錄。1933年科,華羅庚當上了講究資格、規矩甚嚴的清華大學數學系正式助教。1936年,華羅庚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兩年中,他沒有去讀博士學位,而是儘可能多地集各家之長,尤其在數論和分析兩方面下苦功夫,出色地解決了華林問題、塔內問題、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等難題。在英、美、德、日、印等國權威刊物上發表近20篇學術論文。1938年夏,華羅庚聽到祖國全面抗戰已經開始的訊息,毅然飄洋過海,回到抗戰大後方昆明。28歲的華羅庚受聘擔任西南聯大數學系教授,並在環境異常艱苦的歲月中,接連在國內外發表2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經典巨著《堆壘素數論》獲得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評價。
抗戰勝利後,華羅庚到蘇聯訪問了三個月,後來又接受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聘請,赴美國擔任了高等研究員和客籍教授。1948年,伊利諾大學又聘請他為終身教授。這時的華羅庚,夫人孩子在身邊,有洋房汽車,工作和生活條件相當優裕。然而,當新中國成立的訊息傳到大洋彼岸後,他毅然決然地拋棄了眼前的一切,巧妙避開美聯邦調查局的眼睛,登上一艘郵輪,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建國初期,他在清華大學挑起了建立新中國數學科學的重任。相繼建立了數學研究所、基本理論數學、數學邏輯、數學物理、套用數學和計算及計算機等研究所室,出版了《數學導論》、《典型群》(與萬哲先合著)等重要論著。《多個復變數典哉上的調和分析》與1957年獲得國家科學發明一等獎。60年代起,積極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在以後的20年時間裡,他為了把數學方法套用到經濟建設中去,足跡遍及26個省、市、自治區,不僅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培養出了一大批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科技人才。
華羅庚在幾十年的數學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他是中國解析數理、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式論、多複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的創始人與開拓者,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有“華氏定理”、“懷依——華氏不等式”、“普芬威樂——嘉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他撰寫了10本專著、200多篇論文。他被選為美國科學院120年來第一位中國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和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獲美國伊諾大學、法國南錫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88位數學偉人之一。
華羅庚還擅長以詩言志,創作的詩詞不下百首,是位出色的詩人。1963年他為青少年寫作《從孫子的“神奇妙算”談起》一文,就曾以詩作序:“神奇妙算古名詞,師承前人沿用之,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出。妙算還從拙中來,愚公智叟兩分開,積久方顯愚公智,發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幹是第一,熟練生出百巧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寸辛苦一分才。”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既是華羅庚治學經驗的結晶,也是廣大青少年向科學進軍的座右銘。1985年6月12日下午4時,在東京大學數理學部講議廳,華羅庚向日本數學界作題為《理論數學及其套用》的演講。5時1刻,演講結束,他卻突然倒下了!晚10時09分,一代數學偉人因患急性心肌梗塞,搶救無效,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旅程。6月21日,國家領導人和首都各界代表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1986年,金壇縣人民政府在縣城中山公園內建立了“華羅庚紀念館”,1992年,中山公園更名為華羅庚公園。

段玉裁】清代樸學宗師
段玉裁、字若膺,號茂堂(曾字喬林、淳甫,又號硯北、長塘(盪)湖居士和僑吳老人)。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他出生於江蘇省金壇西門外大壩頭村。在他童年時期,其家遷居縣城南門外城郊。
茂堂公的祖籍原為河南省,其先祖隨宋王朝南遷,落戶金壇。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秀才,以農耕為主業,以讀書為樂事。父親段得莘是一位廩生,曾在鎮江、揚州等地任過塾師,對子女家教甚嚴,望子成龍心切。段玉裁有一姐二弟一妹,父親雖為塾師,但收入微薄。由於父親常年在外執教,家務全由母親史氏操勞。全家人衣著粗布,常年是大麥粥餬口,很少吃上白米飯,家境非常清貧。
段玉裁自幼聰穎好學,資質過人,13歲參加童子試,即顯露才氣,16歲補邑庠生,25歲經鄉試中舉。後曾進京參加會試,屢試不中,故未能進入殿試。然後,經人介紹,他曾在京都就教職,邊教邊做學問,歷時約10年。
早年即愛好訓詁學的段玉裁,在京都期間,曾拜戴震(東原)為師,潛心研究音韻和語言文字訓詁,終成為乾嘉學派中的著名學者和代表人物、傑出的文字訓詁學家及世界文化名人。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時年36歲的段玉裁被吏部銓授為貴州省玉屏縣知事。兩年後,他調到四川省,先後任富順、南溪和巫山縣知事。後來,他以父母年邁多病、自身有疾為由,辭官歸故里,時年僅47歲。
段玉裁不僅是一位為民作主、勤政廉潔的父母官,同時更是一位一絲不苟、認真做學問的有心人。他精通典籍,尤其在音韻學方面有深刻的研究。他本著“不耕硯田無樂事,不撐鐵骨莫支貧”的家教,認真著書立說。他一生著述較多,諸如《古文尚書撰異》、《毛詩古文訓傳定本》、《詩經國小》、《周禮漢讀考》、《春秋左傳古經》、《汲古閣說文訂》、《六書音韻表》、《說文解字注>>和《經韻樓集》等31種,達700餘卷之多。其中《說文解字注》是他的代表作,他花了大半生的精力,才得以完成。據段玉裁自述,他之所以要注“說文”,是因為向來治“說文解宇”者,多不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未得“許書”(指東漢許慎寫的《說文解字》)要旨。為了註解“許書”,段玉裁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開始編纂長編《說文解字讀》,歷時18載,至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告成,共540卷。後來他又以此為基礎,繼續修訂,歷時13載,於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終於寫成了《說文解字注》。以後,又經過8年,直到嘉慶二十年,他的31篇《說文解字注》才得以刊行。從初稿到刻印成冊,前後共花了近40年時間。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經典古籍甚多,有些古書因歷史久遠,古代與當代在表述上差異很大,加之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言又頗多分歧,因此,一般人對古籍中的字、詞、句所表達的意思難以理解。訓詁學的任務,就是幫助當代人正確理解古籍中字的形、音、義和詞語所表述的意思和作用。例如,在文言文中,有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樣形象化的表述語言,開始人們不懂得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訓詁學就是對這些古語進行解釋。它告訴人們;戶樞指門的轉軸,蠹指蛀蟲。用現代的話來解釋這一古代的詞語,其意思就是說,經常活動的物體,就不易腐蝕。
又如,在古文言文中,古人稱“吾”、“余”是指“我”的意思,而“我”這個稱呼,在我國南方、北方的叫法又截然不同。北方有不少地方稱自己叫“咱”,“我們”叫“咱們”;在南方,由於各地方言不同,其稱呼也不一樣,上海人稱自己叫“阿拉”,金壇人稱我們叫“俺令”。這些方言,到其他地方,9,j人聽不懂是什麼意思。解釋方言和溝通語言交流上的差異,這也是訓詁學的任務。
出身寒素的段玉裁,一生以著述為樂事,他克服重重困難,潛心注釋《說文》。可是,在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的四月,“耳順之年”的段玉裁,也正是他注釋“說文”的關鍵時刻,不幸跌壞了右腿,從此成為殘疾之人。這個無情的打擊,對當時的段玉裁來說非同小可,使他在思想上產生惆悵。然而,他沒有悲觀失望,當時的段玉裁曾對友人說,“說文注”三年必有可成。可謂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段氏壞足,“說文注”成。他的毅力和決心,令人敬佩。
段玉裁“耳順”之後,健康每況愈下,蓋春夏秋三季多不適,而春季尤甚,瘡爛疥煩,兩眼昏花,心脈甚虛,稍用心則夜間不能安宿,又左臂疼痛不可耐。此時段玉裁最為擔心的事,是注釋“說文”能否完成,他曾對友人說,“賤體春病如故,慄慄危懼‘說文注’恐難成矣,精力衰甚,既成而死,則幸矣!”
後來,到段玉裁注釋“說文”完成時,他又對自己的學生說,“吾以春蠶一般,繭既成,惟待斃焉。”多么可敬的春蠶精神啊!我們可以這樣說,晚年的段玉裁,貧病交加,正是由他“春蠶作繭自成蛹,蠟燭灰燼亮他人”的無私奉獻精神的支撐,才使《說文解字注》這部不朽巨著得以完成。
段玉裁所著《說文解宇注》問世以後,很快就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它被公認為解釋“說文”的權威性著作。正如當年嘉定學者錢大昕所說,此書出,將使海內說經之家奉為圭臬。與段玉裁同時代的國小家王念孫也曾推祟說,自許慎之後“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矣”。
段玉裁在訓詁學方面的卓越貢獻,不僅在清代受到有關學者的讚譽和尊重,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為國內外訓詁學者所推崇。殷孟倫在《段玉裁和他的<說文解字注》》的文章中讚譽說,段注“說文”的問世,標誌著中國語言的研究已進人近代語言的革命階段,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他還認為,“說文”有了段注,才真正算作從語言角度來加以研究和闡述,“說文”對語言和文字的作用,也才真正為人們所了解。
上述這些評價,對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來說是當之無愧的。早在20世紀初,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就曾被譯成日文,至今,日本仍有一些學術團體還在研究段玉裁的有關訓詁學著述;在北美、歐洲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漢學家們,也很關心段玉裁著作的研究情況。
段玉裁在文字訓詁學等方面所作出的成就,是繼許慎之後的第一塊里程碑,他的著作已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份極其珍貴的遺產。段玉裁不愧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代樸學宗師。

歷史大事

金壇早在遠古時代便是先民繁衍生息的理想場所,成為最早出現人類文明曙光的地區之一。唐武后垂拱四年金壇置縣,199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千年歷史傳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風流人傑。自唐至清,金壇科舉入仕228名,其中狀元4人。唐代大詩人儲光曦、戴叔倫、明代名醫王肯堂、清代訓詁學家段玉裁、政治家于敏中等一大批歷史名人如群星璀璨。近現代更是湧現出了數學泰斗華羅庚、教育家王維克、韓大授、人類學家吳定良、物理學家湯定元、地質學家孫樞、“兩彈一星”功臣錢驥、“彈道元勛”浦發等一批傑出人物,為國家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金壇旅遊

奧金鱷魚樂園】泰式文化風情

鱷魚是脊椎類兩棲動物,也是爬行動物。食肉、冷血,一般壽命可達70-80歲,長壽的可達100多歲,和烏龜差不多壽命。它雖然個體龐大,卻是卵生,一般7-8歲生理機能發育成熟,開始產卵,雌鱷每巢產20—70枚蛋,蛋的大小和鵝蛋差不多,孵化時以溫度控制性別,30-31度為雌性,32-33度為雄性。一般鱷魚養到2-3歲便可加工利用。
鱷魚看似兇惡,其實它膽子很小,有的小鱷魚甚至會受驚而生病,鱷魚很少主動襲擊人類,相反,經過訓練,它還可以與人合作表演。任人撫摸、親吻、騎乘,甚至張大嘴巴讓人把頭伸進去,以此驚險動作供人觀賞。鱷魚全身都是寶。其皮加工製成高級皮鞋、腰帶、精製皮等。其肉味美且營養豐富,血、內臟可以入藥,骨中富含磷、鉀,可做化工原料;牙可做裝飾品用以收藏。可見鱷魚的經濟價值相當高。人工飼養鱷魚不但可以保護天然野生資源,還可以對此進行綜合性開發利用。
在這裡,我們把鱷魚的養殖,加工等過程對外展示,並對鱷魚相關科普知識加以介紹,還能購買一些鱷魚產品。鱷魚產業旅遊很有代表性,很有特色,給當前的旅遊業增添了新的概念。給江蘇、常州、金壇多了個旅遊亮點。
金鱷魚樂園現已擁有占地近100畝規模,從2003年10月至今,我們公司陸續從泰國進口暹羅鱷3000多條,現有種鱷50對,商品鱷200條,鱷魚苗2600多條。 在這裡,我們把鱷魚的養殖,加工等過程對外展示,並對鱷魚相關科普知識加以介紹,還能購買一些鱷魚產品。鱷魚產業旅遊很有代表性,很有特色,給當前的旅遊業增添了新的概念。給江蘇、常州、金壇多了個旅遊亮點。
A、奧金鱷魚養殖場
鱷魚種苗房——鱷魚夫妻房產蛋——鱷魚孵化房孵化全過程——小鱷魚哺乳溫室——鱷魚室內養殖設施——農戶養殖鱷魚示範房——室外鱷魚養殖池——大型野外鱷魚天然沼澤地
B、奧金鱷魚屠宰車間
捕殺鱷魚全過程——鱷魚的主體解剖——冰鮮製品的製作——鱷魚血液的配製
C、奧金鱷魚展示廳
鱷魚的起源、生存、特性、文化、產品的展示
D、奧金鱷魚皮革車間
皮具、皮件、鱷魚小禮品的製作、展示
E、奧金鱷魚生物製藥廠
相關製藥行業的生產、流水線、經烘包車間的製作藥的過程
F、奧金鱷魚科普館
以三維動畫展示古代鱷魚的生活環境及其相同時代的動物
G、奧金鱷魚表演
鱷魚的生活,特藝表演、垂釣鱷魚
H、奧金鱷魚小賣部
相關鱷魚的商品,泰國風情禮品的銷售
I、奧金鱷魚農家樂
體驗泰國風情的農家樂生活,以小別墅招待客人,品嘗鱷魚特色餐飲
奧金鱷魚樂園旅遊特色】
奧金鱷魚公司自二OO一年在創建初期,該企業外商董事會制定了宏偉的在中國投資的目標“立足金壇,發展全國,連線世界”。他們將鱷魚的文化,泰國的風情,企業發展的理念,實實在在地結合在一起,三年來在金壇造就了這塊熱土。鱷魚來自於泰國源地,公司所有的建築物都按泰式的建築風格建造“金碧輝煌”,所有的商業服務都按泰式的風情禮貌待客,所有的企業管理都按儒家文化溶於其中。在不久的將來,公司計畫把泰國是拉差總公司的大象、老虎、巨型鱷魚表演,泰式的按摩技術,泰國的美味菜餚,特色藝術表演以及泰國宗教的“四面佛”都逐漸引進中國金壇。當奧金公司建造的宏大計畫完成時,人們都會感到“到了奧金莊園,所有泰國文化、風情都已飽覽了”。
【奧金鱷魚樂園遠景】
目前,我園的旅遊配套設施正在陸續完善:休息區、展示廳、兒童樂園、釣鱷橋已完工。在一月內完工的有泰式廟堂、皮革車間和照相館。到時, 廟堂裡面供奉四面佛,讓信奉佛教的人們可以感受到泰式的佛教文化,在遊玩之餘,可以為家人祈福; 皮革車間裡可以觀看鱷魚皮具的製作流水線;照相館裡可以和霸王鱷作親密合影。 科普館將於10/1前完工。
另外,公司將擴大園區面積,請看我們的二期規劃圖。在樂園的東部,我們將挖一條人工河,河的兩邊建一些小別墅,可供遊人在此垂釣,用餐及休閒娛樂。樂園的北部將建一座老虎山,大象園,及可容納一千人的鱷魚表演館,並將陸續進口4頭大象、10頭老虎,把泰國龍虎園模式搬到金壇市。屆時將會有大象按摩,老虎吃母豬奶和鱷魚驚險表演等,讓遊客近距離地接觸野生動物。園區還會加入一些泰式風格建築,使遊客不出國門就可以遊覽泰國風情文化。
我們還會努力爭取、積極參加各種省級周邊地區乃至全國旅遊推廣活動,打造奧金品牌。公司計畫:①在省、市級報紙,電視台上登旅遊信息廣告,增加我們的知名度;②和各地旅行社聯手推廣金壇鱷魚樂園線路;③在網上發布旅遊信息展示,可以讓全球的人都能感到我們樂園的熱情和魅力,吸引遊客到這裡來旅遊。
鱷魚樂園就象一棵生長在金壇這片沃土上的小樹,光品種好是不夠的,還需要各方面的培育與扶持。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我們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這棵小樹一定會茁壯成長,開花結果,以豐盛的果實回報這片土地。實現我們“立足金壇、發展全國、連線世界”的目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