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14日


1975年8月14日,毛澤東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師盧荻談論《水滸》。
1973年12月,毛澤東就評過《水滸》,說:《水滸》不反皇帝,專門反對?骯佟:罄唇郵芰蘇邪玻綣泄?了修正主義,大家要注意啊!啊端啊氛獠渴椋鎂禿迷諭督擔齜疵娼灘模谷嗣穸賈勞督蹬傘!薄啊端啊分環刺骯伲環椿實邸^痍爍怯?08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義,把晁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讓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鬥爭,是地主階級內部這一派反對那一派的鬥爭。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臘。”
當天,姚文元寫信給毛澤東,提出毛澤東關於《水滸》的評論,有著重大的和深遠的意義,建議將毛澤東的評論和他的信印發政治局在京同志,增發出版局、《人民日報》、《紅旗》、《光明日報》,以及北京大學批判組謝靜宜和上海市委寫作組,並且組織或轉載評論文章。毛澤東予以批准。
8月31日,《人民日報》刊登姚文元修改的《紅旗》雜誌短評《重視對〈水滸〉的評論》,提出“要充分開展對《水滸》這部書的批判,充分發揮這部反面教材的作用,使人民民眾都知道投降派的真面目”。9月4日,《人民日報》發表?開展對〈水游〉的評論》,更明確地提出評《水滸》“是我國政治思想路線上的又一次重大鬥爭,是貫徹執行毛主席關於學習理論,反修防修重要指示的組成部分”。
從9日起,報刊上連續發表評《水滸》文章,形成新的政治運動。江青等人則利用評《水滸》,把批判矛頭直指周恩來及鄧小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