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蘭博基尼Miura

1966蘭博基尼Miura

1966年3月日內瓦車展,達拉瑞和甘迪尼的大作P400 Miura 登台。P代表posteriore(後置),用以暗示穆拉將發動機置於駕駛艙之後的驚人之舉。穆拉(Miura)西班牙著名的養牛人,蠻牛之父,比法拉利飛騰的駿馬聽來更兇猛。

名稱

1966蘭博基尼Miura1966蘭博基尼Miura
1966蘭博基尼Miura

相關解釋

1966年3月日內瓦車展,達拉瑞和甘迪尼的大作P400 Miura 登台。
P代表posteriore(後置),用以暗示穆拉將發動機置於駕駛艙之後的驚人之舉。穆拉(Miura)西班牙著名的養牛人,蠻牛之父,比法拉利飛騰的駿馬聽來更兇猛。
穆拉P400系列的底盤編號為0502 - 4070,其中0979就是在都靈展出的那一款。
穆拉的車身分為三段,車身前罩、座艙、後發動機罩,前後兩部分可以掀開,內部機械完全暴露於外。整體看來,穆拉車型具有強烈的攻擊型,在現在看來依然不覺out(過時)。穆拉在造型上和90年代流行過的美國克萊斯勒蝰蛇超級跑車神似。穆拉車身很低,全高只有1050毫米,雙座雙門,車長卻有4370毫米,車身前罩因此顯得很兇狠。穆拉前翼子板與車身前罩融為一體,前大燈怒目而視於微微隆起的部分上。原始進氣隔柵的部分略微內收,超級跑車底盤低的特性得以凸現(穆拉的底盤高度只有130毫米)。穆拉在試車測評時,當達到280公里/小時的高速,車身前部由於上下氣壓差產生較大升力。這種升力對於汽車制動和操控是一致命威脅,蘭博基尼後來為其配置了擾流板,但是直到最後也沒有徹底解決前升力問題。似乎穆拉的這一詬病並未招致非議,280公里/小時的高速誰又會真得要在高速公路上嘗試。
穆拉座艙全部玻璃包圍,很有轟炸機味道。側面看去,前後通過音波線連線,側窗底部正是音波線的波谷。後發動機罩通過斜面與頂棚相接,背部平滑,一氣呵成。前後罩面與座艙接連方式的不同再度把“生猛”二字強加於前車身。
車評界對於甘迪尼的力作褒獎有嘉,音波形的側面構性以及前凶後收的設計手法時常為後來的設計師傳抄。
穆拉還有不完善的地方,義大利發動機噪聲是世界聞名的。有人美其名“性感的吼聲”,雖然賽車手不會介意這些小節,但是那些肯花巨資購買跑車的人必然是有地位的人,他們是決不會忍受隆隆作響的發動機噪聲。華萊士成立專門小組來解決這一問題,發動機與座艙之間布置了特殊玻璃材料的隔絕層,為了冷卻發動機,穆拉發動機用塑膠物質包裹,後發動機罩黑色的水平隔柵對於排熱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1969年穆拉推出了升級版本穆拉S。S代表Spinto(義大利詞spingere的過去分詞,意為運動),也有大部分車迷認為S代表Super(超級)。穆拉S的車身基本上未作改動,只是在底盤和發動機部分稍作調整。穆拉S的底盤編號為4076 – 4856。穆拉S僅生產了120輛就為隨後推出的穆拉終極版本SV所取代。穆拉SV中的V代表veloce(快速)。穆拉SV與前版本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為了新底盤的布置後輪距加長13厘米,輪胎也作加寬處理,後翼子板在後輪處於是就有了一個鼓起。穆拉前進氣隔柵作了一定的修改,內部空調也作為了標準配置。穆拉SV的編號為4834 – 5113。穆拉SV通常是被看作傳世的收藏品,蘭博基尼只為收藏家限量定製了150輛。現在一輛穆拉SV的價值可以比的上蘭博基尼一輛新款跑車。
穆拉SV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跑車,極速可達300公里/小時(穆拉S極速285公里/小時),這一速度直到蘭博基尼康塔什推出才被刷新。
1968年起,很多資料顯示穆拉的賽車版本有可能推出,有買家願意出三倍於普通版本穆拉的價格來定購,但是他們得到的回答永遠是“No!”。關於為什麼蘭博基尼不介入賽車領域,流傳最廣泛也最讓人生疑的說法是:蘭博基尼害怕他的兒子圖尼諾(Tonino)會在賽車場上與風共舞而不顧性命!從蘭博基尼的性格上去理解,任何的解釋都是有可能的,因為蘭博基尼不是常人。
“一場賽車比賽的勝出,人們不久便會遺忘,人們津津樂道的會是那與自己拖拉機同名的跑車。”蘭博基尼在穆拉誕生後用這個經典的玩笑向法拉利開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