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9日

1949年10月19日

1949年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成立,這是新中國科學研究工作的開端,科學院後來也成為我國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同日,《人民日報》刊登“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紀念特刊”。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會議,討論通過了政務院及其所屬各委員會,各部、院、署、行的負責人,同時通過任命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署和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等機構的負責人,中央人民政府的各組織機構至此全部建立起來;中國科學院成立,這是新中國科學研究工作的開端,科學院後來也成為我國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命令,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組成。

中國大事記

(圖)1949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紀念特刊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會議,討論通過了政務院及其所屬各委員會,各部、院、署、行的負責人,同時通過任命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署和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等機構的負責人。中央人民政府的各組織機構至此全部建立起來。

1949年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成立。這是新中國科學研究工作的開端,科學院後來也成為我國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

1949年10月19日,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命令,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組成。毛澤東為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程潛為副主席。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又任命葉劍英為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方方、古大存、李章達為副主席[3]。這兩次改組, 就形成了以廣東籍回鄉幹部(葉劍英、古大存)和解放前外地來粵幹部及廣東籍本土幹部(馮白駒、方方)三合一的“廣東派”幹部。這種“廣東派”幹部的共同特點是,熟悉廣東、熱愛廣東,力主因地制宜治理廣東。

1949年10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紀念特刊”。全國文聯、總工會、青聯、學聯、婦聯等十二個團體發起魯迅逝世十三周年紀念大會。大會由郭沫若任主席。吳玉章指出:“魯迅所以偉大,是由於他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學習和掌握了馬列主義,因此不僅揭露了黑暗,而且指出了人類的光明前途。”大會一致通過決議,請人民政府在京、滬二地建立魯迅銅像和整理魯迅故居、建立魯迅紀念館。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正式成立,統一管轄和指揮人民解放軍及其他武裝力量。毛澤東任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程潛任副主席。賀龍(西北軍區司令員)、劉伯承(第二野戰軍司令員)、陳毅(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華東軍區司令員)、林彪(第四野戰軍司令員兼華中軍區司令員)、徐向前(總參謀長)、葉劍英(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不久任華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副總參謀長兼華北軍區司令員)、高崗(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張雲逸(華東軍區副令司員)、鄧小平(第二野戰軍政委)、李先念(湖北軍區司令員)、饒漱石(華東軍區政委)、鄧子恢(第四野戰軍政委)、習仲勛(西北軍區委)、羅瑞卿(公安部部長)、薩鎮冰(起義將領)、張治中(起義將領)、傅作義(起義將領)、蔡廷鍇(起義將領)、龍雲(起義將領)、劉斐(起義將領)22人為軍委委員。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由周恩來主持。

1949年10月19日,李世光尚漂泊國外,他已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1949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第二支行在衡陽成立,下設業務部,江東、江西兩辦事處,轄衡陽、衡山、常寧、耒陽、安仁、茶陵、酃縣、攸縣等8縣支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並辦理存款、貸款、匯兌、儲蓄及發行人民幣,代理金庫等業務。

1949年10月19日,公審暗殺李兆麟將軍的案犯:閻鍾章、劉文升、劉明晨、孫海鏡、閻力維、高喜元、張立鈞。哈市人民法院院長張屏宣布判決書:判處閻鍾章,劉文升死刑,劉明晨無期徒刑,其他四名罪犯分別處以有期徒刑。

1949年10月19日,由周恩來主持組建的第一屆政務院成立。周恩來出任總理。副總理:董必武、陳雲、郭沫若、黃炎培;政務委員(15人):譚平山、謝覺哉、羅瑞卿、薄一波、曾山、滕代遠、章伯鈞、李立三、馬敘倫、陳劭先、王崑崙、羅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黃紹宏。秘書長:李維漢

1949年10月19日,船隻籌措遇到極大困難。主攻團團長兼政委邢永生說:“船工不可靠。找到船找不到人,找到人找不到船。”助攻團團長劉天祥報告:該團的船還有三分之一帆未修好。二十八軍對押船人員進行了特別挑選,並規定押船者不參加登入作戰,其用意一則督促船回航再運,二則監視船工,三則避免登入部隊扣留船隻,預留撤退之路,以堅其背水一戰的決心。

1949年10月19日,寶安縣人民武裝力量進入南頭,寶安縣解放。

國際大事記

杜魯門總統在1949年10月19日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希望我們將不會被迫承認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及韓戰爆發前,杜魯門政府一直貫徹其不承認、孤立新中國的政策。

1949年10月19日,戰後美國對日本實行單獨占領並包庇大批戰犯,為日本右翼勢力的復活埋下禍根。宣布對乙、丙級戰犯結束審判,不再逮捕、搜查戰犯嫌疑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