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法國世界盃

1938年法國世界盃

1938年法國世界盃,既第三屆世界盃足球賽,於1938年6月4日至19日在法國舉行。共有15支參賽球隊,這是二戰前最後一次足球盛宴,其中包括衛冕冠軍義大利和東道主法國。義大利在決賽中4–2擊敗匈牙利,蟬聯了世界盃冠軍。

基本信息

主辦權

義大利隊成功衛冕 義大利隊成功衛冕
本屆杯賽前,戰爭的煙雲已經籠罩 歐洲大陸,戰爭和政治上的原因使很多優秀的球隊無緣本屆杯賽。 法國阿根廷都提出了申辦要求。當時的國際足聯主席是法國人 朱爾斯·雷米特,法國人近水樓台先得月,導致阿根廷人強烈不滿,他們認為歐洲不應該連續舉辦兩屆世界盃,最後拒絕參賽。

比賽場館

決賽於1938年6月19日在浪漫之都巴黎的“鴿子”體育場進行。

分組結果

本屆世界盃表現不俗的巴西隊 本屆世界盃表現不俗的巴西隊
最終一共有35隊報名參賽,經過外圍淘汰賽,14隊有資格參加決賽。本屆杯賽作出了一項新的規定,前一屆的冠軍隊和東道主球隊直接入圍決賽圈,這項制度從此沿用至今,這樣加上上屆冠軍義大利和東道主法國共有16隻球隊參賽。由於預賽出線的阿根廷隊臨時變卦,拒絕到巴黎比賽,所以最後齊集巴黎的只有15支球隊,他們是:義大利、匈牙利、比利時、 捷克斯洛伐克、法國、德國、挪威、荷蘭、 波蘭羅馬尼亞瑞典巴西、瑞士、古巴、荷屬安第列斯群島。

本屆世界盃首次採用了抽籤制,在首輪比賽中各支參賽隊要由抽籤決定對陣情況。而如果決賽中兩隊戰平,那么將並列冠軍,這在世界盃歷史上是唯一一次。

淘汰賽

1/8決賽

瑞典因對手阿根廷棄權自動晉級
瑞士 1-1 德國(加賽 瑞士 4-2 德國)
捷克 3-0 荷蘭 [加時]
匈牙利 6-0 荷屬東印度群島
義大利 2-1 挪威 [加時]
法國 3-1 比利時
巴西 6-5 波蘭 [加時]
古巴 3-3 羅馬尼亞 [加時] (加賽 古巴 2-1 羅馬尼亞)

1/4決賽

匈牙利 2-0 瑞士
瑞典 8-0 古巴 
巴西 1-1 捷克(加賽 巴西 2-1 捷克) 
法國 1-3 義大利 

1/2決賽

義大利 2-1 巴西
匈牙利 5-1 瑞典 
季軍爭奪戰:
巴西 4-2 瑞典 

決賽

義大利 4-2 匈牙利

進球榜

進球數  射手  
8(巴西) 萊昂尼達斯·達席爾瓦 
7  (匈牙利) 朱拉·岑格勒
5  (義大利) 西爾維奧·皮奧拉
(匈牙利) 吉奧爾吉·薩羅希 
4(義大利) 吉諾·科勞西
(波蘭) 埃內斯特·維利莫夫斯基
3  (瑞士) 安德烈·阿貝格倫
(瑞典) 古斯塔夫·威特斯特羅姆,阿爾內·尼貝里,哈利·安德松
(巴西) 若澤·佩拉西奧 
2  (匈牙利) 帕爾·蒂特科斯
(捷克) 奧爾德日赫·內耶德利
(法國) 讓·尼古拉斯
(巴西) 羅梅烏·佩利夏里  
1  (義大利) 彼得羅·費拉里斯,朱塞佩·梅亞扎
(匈牙利) 維爾莫斯·科胡特,格薩·托爾迪
(瑞士) 阿爾弗雷德·比克爾,歐亨·瓦拉謝克
(瑞典) 斯文·喬納松,托爾·凱勒
(挪威) 阿爾內·布魯斯塔德
(羅馬尼亞) 斯特凡·多拜,尤利烏·巴拉特基,西爾維尤·賓德亞
(捷克) 約瑟夫·澤曼,弗拉斯蒂米爾·柯別茨基,約瑟夫·科什塔萊克
(古巴) 埃克托爾·索科洛,胡安·圖納斯,托馬斯·費爾南德斯
(法國) 奧斯卡·海瑟爾,埃米爾·維南特
(德國) 威廉·哈內曼,約瑟夫·高切爾
(波蘭) 弗里德里克·謝夫克
(比利時) 亨德里克·伊森博格斯
(巴西) 羅伯托·達昆哈,羅梅烏·埃萬格利斯塔

賽事榮譽

本屆世界盃一共進行了18場比賽,一共打入84粒進球,平均每場進球4.67個。 

最佳射手

萊昂尼達斯(巴西)--8球 

最佳陣容

普拉尼卡(捷克斯洛伐克
後衛:福尼(義大利)、金科塞斯(西班牙)
前衛:多明戈斯(巴西)、安德羅奧洛(義大利)、洛卡特利(義大利)
前鋒:蒂特科斯(匈牙利)、科勞西(義大利)、萊昂尼達斯(巴西)、皮奧拉(義大利)、薩羅西(匈牙利)

歷屆世界盃賽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