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3月18日

1926年3月18日 “三·一八”慘案發生

1926年3月18日,北京發生了“三一八”慘案。

天津大沽口事件後,日本聯合英美等八國於3月16日向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提出撤除津沽防務的所謂最後通碟,激起中國人民極大憤慨。

1926年3月18日,中共北方區委組織北京總工會、學生聯合會等60多個團體和80多所學校共約5000多人,在天安門前舉行“反對八國最後通牒國民大會”,抗議日本軍艦侵入大沽口、炮轟國民軍,聲討英美日等八國無理通牒中國的罪行。大會決定:通電全國一致反對八國通牒,驅逐八國公使,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撤退外國軍艦,電請國民軍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而戰。

會後,民眾結隊前往段祺瑞執政府請願。當隊伍來到段政府國務院門前時,遭到埋伏的軍警排槍射擊和大刀砍殺,當場打死47人,傷200多人。中共北方區委負責人李大釗、陳喬年均被打傷。

慘案發生後,北京各校紛紛罷課,為死難烈士舉行追悼會。

3月20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段祺瑞屠殺人民告全國民眾書》,號召“全國商人、學生、工人、農民、兵士,應急起聯合起來,不分黨派,一致奮鬥,發動一個比‘五卅’運動更偉大的運動,以雪最後通牒之恥”。3月23日,北京總工會、全國學生總會等團體及各校學生1萬多人,在北大三院舉行“三一八死難烈士追悼大會”。

魯迅把這一天稱作“國民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參考資料

1、廣州檔案網 http://www.gzdaj.gov.cn/dnjr/zgdnjr/200803/t20080318_9633.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