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7月14日


1918年7月,安福系繼續操縱全國各地正在進行的國會代表選舉。
陝西選舉,由督軍陳樹藩一人指派,只許投指定的王越、武樹善等人的票。選舉當日,“軍人監場,一一干涉”,結果,王越等均被選出。投票選舉候補人時,有三人未按指定名單而別選他人,陳樹藩查出後,下令逮捕,“三人幾遭殺身之禍”。
江蘇為馮國璋直系地盤,因此安福系與研究系的鬥爭最為激烈。安福系占優勝。參議院選舉,安福系特派段書雲攜帶巨款南下,一時票價漲至每張300元。兩派互不相讓,以致釀成選民搗毀票匭之鬧劇。
湖南眾議員選舉,為安福系吳劍豐包辦。投入票匭的選票,同樣被打開塗污。研究系楊度用每張票500元的高價,收買了選票50張,開匭後,廢票占30張,楊度二字被改寫成“楊皮”、“楊之度”、“洋豆”、“羊豆”等,致有效票僅19張而未能得眩 7月12日,北京政府發布命令,要求所有當選的參眾兩院議員在8月1日以前齊集京師,定期開會,以便正式成立新的國會。
7月底,選舉結果全部揭曉,除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護法五省及川邊一特區抵制選舉外,總計共選出參議員147名(總額為168名),眾議員325名(總額為406名)。兩院合得472名,其中屬於安福系的議員總數為384名,占80%強,成為國會的唯一支配者。研究系只得20餘名,遭到慘敗。
1918年7月14日,《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創刊號上刊登了署名毛澤東的《湘江評論》創刊宣言,宣言提出“由強權得自由”的號召,主張以平民主義(德謨克拉西)來打倒強權。在學術方面,主張徹底研究,努力追求真理;在對人的方面,主張民眾聯合,向強權者實行持續的“忠告運動”,實行“呼聲革命”。
在宣言中毛澤東指出:“世界什麼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麼力量最強?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湘江評論》創刊號寄到北京後,李大釗認為這是全國最有份量、見解最深的刊物。《晨報》也予以介紹,說它“內容完備”、“魄力非常充足”。
《湘江評論》為4開1張,每期約12000字,報頭右側印有“發行所址長沙落星田湖南學生聯合會”。刊物“以宣傳最新思潮為主旨”,每周1張,遇有重要文字發行增刊。創刊號印2000份,當天銷盡,後重印2000份。自第2期改印5000份。深受讀者歡迎。第2期發表了署名“澤東”的《民眾的大聯合》一文,介紹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分析辛亥革命的教訓,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指出改造中國社會的根本辦法在於民眾的大聯合。8月上旬,軍閥張敬堯派軍警查封湖南學生聯合會和《湘江評論》。刊物共出4期,第2期附1張8開的“臨時增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