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5月18日

1910年5月18日

1910年5月18日,哈雷彗星靠近地球。 哈雷彗星平均76年靠近地球一次,下一次回歸的時間是2061年。 據專家推測,哈雷彗星的生命只有大約1萬年左右了。

人物逝世

奧熱什科娃奧熱什科娃

1910年5月18日,波蘭作家奧熱什科娃(Orzeszkowa,Eliza)卒於華沙。
奧熱什科娃,1841年6月6日生於格羅德羅地區一貴族家庭,1863年1月起義期間積極從事愛國鬥爭。1866年發表短篇小說《荒年景象》,揭示農村階級對立和農民的困境。長篇小說《馬爾達》寫小貴族出身的女主人公為生活所迫淪為小偷,被捕及死於車輪之下的經歷,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接著又發表《久爾濟一家》、《湟門河畔》、《鄉下佬》等。這些長篇小說題材廣泛,涉及猶太人、農民和婦女解放等重要社會問題。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來自底層,有手工業者、小商販、貧民和農民。後期創作具有倫理道德和宗教的色彩。

哈雷慧星

哈雷慧星哈雷慧星

靠近地球

1910年5月18日,哈雷彗星靠近地球。因為它剛好從太陽正面飛過地球,這一次的短暫接觸使得人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這是一次極其壯觀的天文景觀,彗尾在天空中的張角打140°,亮度比金星還亮。哈雷彗星平均76年靠近地球一次,下一次回歸的時間是2061年。

背景信息

太陽系中的彗星很多,估計大約有1000多顆。著名的天文學家開普勒講過:“彗星在天空里就像魚在大海里那樣多”。由於絕大多數彗星很暗,離我們太遠,所以很難看到。目前人類可以看到的彗星約1500顆左右。其中,明亮的只有20多顆。彗星的質量非常小,1000億顆彗星的質量合起來也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在眾多的彗星當中,最著名的當屬哈雷彗星。它沿著一條扁長的橢圓形軌道,圍繞著太陽鏇轉,每隔76年左右靠近地球一次。哈雷彗星的運動周期和運行軌道是首先被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推算出來的,因此大家就把它叫做哈雷彗星。其實最早看到哈雷彗星的人是中國人。翻閱古代書籍《春秋》,可以看到有關發現哈雷彗星的記載。如書上寫到,公元前613年,有顆彗星在北斗星上出現。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對哈雷彗星的記錄。後來,自公元66年開始,每當這顆彗星出現時,中國的史書上都一次不漏地記錄下來。這顆哈雷彗星每隔76年就光顧地球一次,它在1985年來到地球附近。1986年4月11日前後,離我們只有5300萬千米,許多人都親眼目睹了這位好不容易來到的“天外來客”。有的國家還專門派飛船去迎候,直到離彗核只有605千米的地方,清楚的觀測到彗核其實是一個形狀像土豆的骯髒的雪球。據專家推測,哈雷彗星的生命只有大約1萬年左右了。

世界末日預言

公元1910年5月18日:雖然以前流傳的很多世界末日的預言都沒有實現,但是,哈雷彗星1910年的再臨被當時很多人認為是人類的威脅,當時人們擔心的是它尾部散發毒氣。哈雷彗星可能是第一個有科學依據而不是宗教誤解的“天啟恐慌”。有趣的是,出生於1835年——另一個哈雷彗星年的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對自己死於1910年的準確預測倒是與彗星的這次再臨恰巧相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