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4月21日

1910年4月21日

1910年4月21日,美國作家馬克·吐溫逝世,終年75歲。

逝世

1910年4月21日,美國作家馬克·吐溫逝世,終年75歲。

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原名塞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他於183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佛羅里達鎮的一個法官家裡。小時候馬克·吐溫在鄉村生活,愛和黑人、窮苦人交朋友,愛聽黑人大叔們講故事。
從12歲起,馬克·吐溫便出去當印刷學徒工、送報人、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沿岸一代過著流浪生活。後來他又當過水手、礦工、新聞記者等。窮苦的流浪生活使馬克·吐溫有機會接觸到廣闊的社會,接觸到更多的勞動人民,使他對美國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使他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寫作素材。
年輕的馬克·吐溫特別喜歡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狄更斯等人的作品,並時常針對美國現實,在報刊的“幽默專欄”上發表小品文。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以後,他以馬克·吐溫這個筆名開始了他正式的文學活動。1867年,他發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說《加力維拉著名的跳蛙》。
19世紀七、八十年代,馬克·吐溫進入創作的高峰期。從《湯姆·索耶歷險記》《王子與貧兒》,從《競選州長》《百萬英鎊》,馬克·吐溫對社會中的欺詐、陷害、偽善等等醜惡現象進行了無情的鞭笞。馬克·吐溫文筆犀利,既善於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又善於進行誇張描寫,寓諷刺於其中;他描繪的資本主義社會那一幅幅既離奇又真實的圖畫,使讀者感到又滑稽又辛辣。
馬克·吐溫在他晚年的雜文和政論文裡,對中國人民寄予了極大的關心和同情。他在其最優秀的政論《給坐在黑暗中的人》、《使用私刑的合眾國》、《托缽僧與傲慢無理的陌生人》等文章中,譴責了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瓜分、榨取的罪惡行徑。特別是在《使用私刑的合眾國》一文中,他辛辣地嘲諷了“在華外國教會美國委員會艾明特牧師”之流,怒斥他們勒索中國賠款大搞名為“宣傳福音”,實為文化侵略的無恥勾當。他大聲疾呼:把中國人“交給自己的命運支配吧!”結果,文章引起強烈反響,報紙的評論、人們的指責使官方大為尷尬。
1910年4月21日,馬克·吐溫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病逝。由於對美國文壇做出了巨大貢獻,他被後人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