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7月13日


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各代表團按照規定著裝統一,並在各自國旗引導下列隊入場多次地震和火山爆發,使義大利經濟遭到嚴重打擊,不得不放棄奧運會的主辦權。英國倫敦臨時接辦了第四屆奧運會,當時只剩下一年的準備時間。
為了使奧運會如期舉行,英國立即成立了奧運會籌委會,積極進行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他們除興建了一座可容納7萬餘觀眾的體育場外,還新造了游泳池和腳踏車場。會前,籌委會還邀請專家學者為一些項目制訂比賽規則,這對奧運會比賽走向正規化起了積極的作用。
第四屆奧運會於1908年7月13日在英國倫敦舉行開幕式,但比賽已於4月27日開始,至10月31日宣告結束。歷時6個月,是奧運會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設有24個大項;有22個國家2034名(其中女子36名)運動員參賽。英國獲金牌56枚,雄居榜首,美國獲23枚,次之。
1908年7月13日,來自五大洲22個國家的選手會聚一堂。開幕式上,各代表團在本國國旗引導下,著裝統一地進入會常但因國旗問題,在開幕式上引起一些糾紛。瑞典和美國發現會場上沒有懸掛他們的國旗,向組委會提出抗議;美國隊旗手在經過英王時,不把旗子降低示意,引起一陣騷動;芬蘭尚在俄國統治中,他們認為在占領國的旗幟下入場是一種恥辱,因而拒絕參加開幕式。儘管發生這些不快,代表團著裝統一,在各自國旗的引導下列隊入場等作法,為以後各屆開創了先例。
由於擔任各項比賽的裁判均由主辦國安排,所以多為英國人。他們在執法中偏袒本國選手,引起他國的不滿。如在400米決賽中,本是美國選手卡彭特獲勝,而裁判認為他在比賽中有阻擋英國選手哈爾斯韋爾的動作,宣布比賽無效,要重賽,並取消卡彭特重賽的資格。美國因抗議無效,拒絕參加重賽。哈爾斯韋爾在一人決賽的情況下,獲得金牌。在本屆奧運會上,這種因裁判問題引起的糾紛時有發生,促使國際奧委會對裁判工作進行了改革,規定今後裁判工作不再由東道主安排,改為各國際體育組織統一籌劃。
馬拉松每年都有許多話題,這年也不例外。由於有王室成員觀看,比賽起點一改再改,最後定在皇家育嬰室窗前,終點在白城運動場,全程42.195公里,這就是今日風靡世界的馬拉松跑正式距離的由來。
7月24日,16個國家的56名選手參加了馬拉松比賽。在全場觀眾的加油聲中,義大利糖果商多蘭多·皮埃特里第一個跑進體育場,但此時的他已精疲力盡,神志恍惚。他先是跑錯了方向,後因疲勞過度,幾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掙扎爬起,又向前跑。當他第五次摔倒時,場地內的兩位工作人員衝上跑道,攙扶著他走到了終點。因藉助他人力量,他被取消了冠軍資格,金牌由第二個到達的美國人海斯獲得。但多蘭多·皮埃特里的名字以另一種方式——頑強精神,被載入奧運史冊。
倫敦奧運會還首次公布了各國得獎統計表,它對以後各國進行這方面統計產生了積極影響。
儘管倫敦奧運會歷時6個多月(正式比賽已於4月27日開始進行。),英美之間的摩擦又貫穿整個賽事,但它所制定和執行的一些規章制度,為以後的奧運會樹立了典範。
倫敦奧運會上,參加馬拉松賽的運動員正向起點走去皮埃特里雖然成為賽場的失敗者,但他的進取精神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一位叫彼得的英國主教感慨到:“奧運會重要的不得勝利,而是參與。”
1908年7月13日,印度資產階級民族運動領導人巴爾·甘格達爾·提拉克(1856—1920)被英國殖民政府逮捕後受到審判。
提拉克是國大黨激進派領袖,歷史學家,出身於馬拉特的婆羅門家庭,1876年畢業於孟買大學,隨即投身印度民族主義運動。1881年創辦英文版《月光報》和馬拉特文的《猛獅周報》,宣傳民族主義思想。1884年參加創建馬拉特民族主義組織“德乾教育協會”。
1886年他參加國大黨並擔任秘書。主張以暴力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但宣傳印度教民族主義,維護種姓制度和一些落後習俗,在社會和經濟問題上觀點保守。1895年舉辦紀念馬拉特反抗莫臥兒帝國的英雄西瓦吉的民眾大會,希望喚起民族意識,並藉此向英國殖民者示威。1896年發起抵制英貨運動,1896—1897年孟買地區發生饑荒,提拉克號召農民抗租抗稅。
英國殖民政府借一起謀刺英籍官吏的案件,於1897年判處提拉克18個月的監禁,後迫於壓力提前釋放,馬拉特1萬多名工人舉行示威遊行,歡迎他出獄。19世紀末葉20世紀初成為國大黨激進派領導人及印度民族運動的代表人物。英印政府總督寇松的嚴苛統治和對孟加拉的分割,導致印度出現民族解放運動第一次高潮(1905—1908)。提拉克提出建立聯邦共和國,允許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發展民族工商業等主張。國大黨激進派提出不同英國政府合作的“消極抵抗”思想和“徹底自治”的政治目標。
1907年12月國大黨溫和派與激進派分裂,後者成立了“民族主義者黨”。1908年6月英國殖民政府以“顛覆罪”逮捕提拉克,7月13日至22日在孟買最高法院開庭審判,判處其6年監禁。提拉克在法庭上慷慨陳詞,把法庭當成宣傳民族獨立的講壇。7月23日孟買10萬工人舉行全市總罷工。
提拉克晚年思想趨向於溫和派。1916年創建印度自治同盟。著有《奧里安神》、《薄伽梵歌中的奧秘》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