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25日


義和團運動迅猛發展,使帝國主義在華的權益受到衝擊。英國在長江流域投資最多。因此,一面參加入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一面策劃獨占長江流域,分裂中國的“東南互保”,得到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的積極回響。英國的如意算盤引起其他帝國主義的反對,英國被迫讓步,策劃中的“東南亞保”由英國獨家經營變為各國共同“保護”。
1900年6月26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三十日),由上海道台余聯流與列強駐滬領事會議,東南各省代表出席,炮製了《東南保護約款》9條,《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10條,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公使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督撫保護”,互保局面形成。接著,閩浙總督許應驟與大國訂立《福建互保協定》,互保範圍擴大到廣東、四川、陝西、河南、山東10餘省。中外互保由劉坤一。張之洞為盟主,李鴻章、袁世凱為支柱,盛宜懷積極串聯,與八國聯軍侵略相呼應。“東南互保”表明了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企圖分裂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