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年

1409年

1409年,1400年代。傳統紀年:明成祖永樂七年。日本後小松天皇應永十六年。己丑年(牛年)。

大事記

(圖)1409年1409年

1、1409年6月20日修建“長陵”始,到清順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時間長達200餘年 。

2、1409年10月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從太倉劉家港啟航 。
3、中國明王朝置奴兒乾都司。
4、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權支持下,在拉薩發起大祈願法會,顯示其權威地位。同年建甘丹寺為主寺,故該派亦稱甘丹派。以後該派又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等諸大寺,勢力日漸擴張。

(圖)甘丹寺甘丹寺

5、1421年,明成祖正式遷都北京。 從1409年起,為對會蒙古貴族的南犯,明成祖先後五次北征,防止了蒙古貴族的入塞騷擾,使明代社會經濟在比較安定的環境下得到了恢復與發展。
6、甘丹寺是宗喀巴於1409年倡建的首座格魯派寺院,與哲蚌寺色拉寺一併被稱為拉薩三大寺。甘丹寺全稱甘丹朗傑林,意為喜足尊勝洲。因其為宗喀巴預言“你從這裡去兜率天宮彌勒佛的身邊”,所以甘丹寺的宗教地位居于格魯派各寺之上。

(圖)色拉寺色拉寺

7、1409年舉辦了拉薩大祈禱法會。
8、嫩江縣歷史悠久,1409年(明永樂七年),在今縣城置木里吉衛。
9、公元1409年黃教格魯派首建甘丹寺和十五世紀哲蚌寺、色拉寺、扎西倫布寺的相繼建成,反映出寺院建築進入了全盛時代。

出生

1、拉薩傳召大法會 是一個純粹的宗教節日,從1409年誕生,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

逝世

(圖)長陵長陵

1、房寬:(公元?~1409年待考),陳州人(今河南周口淮陽)。著名明朝將領。

明洪武中期,以濟寧左衛指揮從徐達練兵北平,遂為北平都指揮同知,移守大寧。寬在邊久,凡山川夋塞,殊域情偽,莫不畢知,然不能撫士卒。

燕兵奄至,城中縛寬以降。明成祖朱棣釋之,俾領其眾。戰白溝河,將右軍,失利。從克廣昌、彰德,進都督僉事。以舊臣,略其過。封思恩侯,祿八百石,世指揮使。

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逝世。

(圖)長陵長陵

2、茹瑺:(公元1358~1409年),字良玉,號茹庵;衡山人藻江(今衡東石灣鄉棗山村)。著名明朝大臣。

少懷大志,聰穎好學。年十六歲即由貢生拔入國子監。

明太祖曾夜夢一人,偉貌修髯,伏俯陛下。自稱南嶽神也,來輔助陛下。次晨太祖幸國學見瑺公髯貌與夢中神相肖,奇之。詢其籍,答衡山人也。明太祖大喜,即授瑺公承敕郎,後遷通政司。

明洪武三十三年,拜右副都御史、試兵部尚書,次年實授兵部尚書。

明洪武三十五年加封太子少保。明惠帝即位於後,改任吏部尚書。因與太常卿黃子澄政見不合,出掌河南布政使。不久,仍詔還任兵部尚書。

明洪武三十四年六月。燕王舉兵南下,逼臨龍潭。惠帝遣瑺等人赴營議和。燕王入金陵,召問瑺公安邦大計。瑺公首勸燕王繼統大位,以定天下,燕王納之。燕王即位後之明成祖也。

(圖)1409年1409年

茹瑺為官三十三年,輔佐朝政,宵衣旰食,勤於職守,慎於言行。深得明太祖、明成祖信賴。明太祖每稱茹瑺為賢人君子。並頒“中外一人,中流砥柱”鐵券丹書,蠲免其田塘園林賦稅。賜“繩愆糾繆”圖章一枚。下旨在衡山城南門外建貢元坊一座。

明成祖更是恩渥有加,登基後的一個半月內,連頒兩道誥敕,封茹瑺之子茹鑒為中奉大夫,將秦王次女長安郡主許配茹鑒為妻。賜“賢人君子”圖章一枚。

明永樂元年,明成祖封茹瑺為忠誠伯,食祿一千石,特進榮祿大夫。于衡山開雲樓下敕建宮保牌坊一座。明成祖除讚譽茹瑺“威儀山立,氣宇淵深。品物鹹熙,令聞昭著於四方”外,還特賜御詩一首。詩中稱道:“古今多出忠良士,罕有茹公立大勛。”

明永樂六年,茹瑺除政還鄉。經長沙時因谷王陰蓄異志,遂不謁。谷王傳言官劾之。時重藩禮,明成祖不得已以違祖制將茹瑺下錦衣獄。茹瑺悲憤交加,知難免一死。命子茹銓市毒藥服之。明永樂七年二月遂冤死於獄中。

二十年後,其沒收的田廬由明宣宗下旨悉數發還,其親屬遣戌廣西河池亦釋還。至此,冤獄方得平反昭雪。在《明史·茹瑺傳》中記載:“瑺居官謹慎,謙和有容。其卒也,人皆惜之。”

茹瑺生前,有關係南嶽神降生的傳說即已在湘衡間流傳,販夫走卒,僧人老嫗,皆有口碑。後編入《二十四史》,注有《忠誠集》

茹瑺有三子:長子茹鑒、次子茹銓、幼子茹鏞。二女:長適府軍衛僉事王昭、次適神策衛指揮史黃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