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年

1116年

1116年是一個閏年,農曆丙申年(猴年);遼天慶六年;北宋政和六年;西夏雍寧三年;金收國二年;高永昌隆基元年;越南會祥大慶七年;日本永久四年。

大事記

(圖)1116年1116年

隆基(1116年正月至四月):遼時期—渤海高永昌之年號 。高永昌,渤海人,遼朝末年大元國大渤海皇帝。遼天慶六年(1116年),東京(今遼寧遼陽)渤海人殺死東京留守起事,東京裨將高永昌乘機率戍卒3000人反遼,驅逐大公鼎、高清明等東京官員,占據東京,自稱大渤海皇帝,建國號大元國,建年號隆基,攻占遼國東京道五十餘州。天祚帝派蕭韓家奴、張琳率軍討伐高永昌。高永昌向北面新興的金國求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增援為名,占領東京地區。金軍乘機從背後攻擊遼軍,遼軍大敗。金太祖命令高永昌取消帝號,高永昌不聽,金太祖便擊敗高永昌的渤海軍,占領東京,擒斬高永昌。從此,遼東京道54州歸入金國

公元1116年春,在東京遼陽府,因迫於遼廷的“政為酷虐”,爆發了高永昌領導的渤海族反遼起義,高永昌是渤海貴族的後裔,是遼廷派駐東京遼陽府的小軍官。他領導的渤海人反遼起義,是繼大延琳起義和古欲起義之後,最大的一次,也是由反遼轉變為抗金的最後一次反遼戰爭。遼陽位於太子河畔,是遼王朝的五京之一。

可有位遼裨將渤海人名曰高永昌,以兵三千,屯兵八口,高永昌見遼政日衰,軍隊又屢屢為金兵所敗。對遼,遂生覬覦之心。時逢留守死於非命,認為時機已到。於是,利用漢人與渤海人的矛盾,並其戍卒入據東京,旬月之間,擁兵八千。隨僭大號,稱帝,改元應順。

高永昌,渤海人,遼朝末年大元國大渤海皇帝。遼天慶六年(1116年),東京(今遼寧遼陽)渤海人殺死東京留守起事,東京裨將高永昌乘機率戍卒3000人反遼,驅逐大公鼎、高清明等東京官員,占據東京,自稱大渤海皇帝,建國號大元國,建年號隆基,攻占遼國東京道五十餘州。天祚帝派蕭韓家奴、張琳率軍討伐高永昌。高永昌向北面新興的金國求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增援為名,占領東京地區。金軍乘機從背後攻擊遼軍,遼軍大敗。金太祖命令高永昌取消帝號,高永昌不聽,金太祖便擊敗高永昌的渤海軍,占領東京,擒斬高永昌。從此,遼東京道54州歸入金國。

遼天慶六年(1116年),東京(今遼寧遼陽)渤海人殺死東京留守起事,東京裨將高永昌乘機率戍卒3000人反遼,驅逐大公鼎、高清明等東京官員,占據東京,自稱大渤海皇帝,建國號大元國,建年號隆基,攻占遼國東京道五十餘州。天祚帝派蕭韓家奴、張琳率軍討伐高永昌。高永昌向北面新興的金國求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增援為名,占領東京地區。金軍乘機從背後攻擊遼軍,遼軍大敗。金太祖命令高永昌取消帝號,高永昌不聽,金太祖便擊敗高永昌的渤海軍,占領東京,擒斬高永昌。從此,遼東京道54州歸入金國。自此,渤海國亡國後的一系列復興運動都以失敗告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