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殼花蛇

龜殼花蛇

龜殼花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爬行綱,蝮蛇科。一種毒蛇。長達米餘。頭呈三角形,頭頂復有細鱗。體背面棕灰褐色,又一行較大和兩行較小黑色斑紋;腹面淡褐色,多散布淡鳶色斑點。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龜殼花常與無毒的擬龜殼花混淆,不過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

基本信息

簡介

龜殼花蛇龜殼花蛇

龜殼花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爬行綱,蝮蛇科。一種毒蛇。長達米餘。頭呈三角形,頭頂復有細鱗。體背面棕灰褐色,又一行較大和兩行較小黑色斑紋;腹面淡褐色,多散布淡鳶色斑點。生活于山區,以鳥類和鼠類為食。分布於我國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甘肅,貴州等地.也產於印度以及東南亞。

又稱烙鐵頭、老鼠蛇,惡烏子,金錢豹、筍殼斑、吊樹貓、蘄蛇蓋、野貓種等。此種蛇有個顯著特徵,頭呈明顯三角形,頸較細,形如一個烙鐵頭,故如此名。短尾,花紋較細,體型不大,以中小型為主。主要分布在福建、貴州、四川、浙江南部和江西部分山區。

晚間因尋食常侵入住宅,有攻擊性,人畜接近時,容易被其突然咬傷,通常體型越大毒性越大。我國台灣省的少數民族派花族對此蛇極其崇敬;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龜殼花蛇的花紋,不敢殺害,甚至在房子裡另闢小室給它居住,小室內外的裝飾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樣花紋。

生活環境

生活習性

龜殼花蛇龜殼花蛇
生活于山區,以鳥類和鼠類為食。

晚間因尋食常侵入住宅,有攻擊性,人畜接近時,容易被其突然咬傷,通常體型越大毒性越大。

棲息環境

龜殼花蛇常棲息於丘陵及山區、棲於竹林、灌叢、溪邊、茶山、耕地以及常到住宅周圍如草叢、垃圾堆、柴草石縫間。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2至22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

毒性

龜殼花蛇龜殼花蛇

管牙類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對人致死量48毫克(乾重)。萬分之一毫升(稀釋)蛇毒注射於10克體重的小白鼠,2小時內即死亡;若用5000分之一濃度的蛇毒0.5毫升皮下注射,或取0.5毫升由腹腔注射,小白鼠均在24小時內死亡,直接死因為呼吸麻痹。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分布於我國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甘肅,貴州等地。

國外分布

龜殼花蛇也產於印度以及東南亞。

奇聞異事

龜殼花蛇龜殼花蛇
我國台灣省的少數民族派花族對此蛇極其崇敬;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龜殼花蛇的花紋,不敢殺害,甚至在房子裡另闢小室給它居住,小室內外的裝飾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樣花紋。

2013年7月22日,南投縣消防局國姓消防隊在國姓鄉山區民宅中捕獲一條長逾1米的龜殼花蛇,消防隊員以捕蛇夾將它夾入鐵籠,準備隔天轉交農業處。

豈料隔天,消防隊員卻在蛇籠內看見奇怪的景象,這條龜殼花蛇竟張著大口、露出毒牙咬住自己身體的中段部位死去。台灣專家稱十分罕見。

“蛇竟然將自己咬死?”消防隊員目睹這個怵目驚心畫面,都直呼不可思議。

消防隊員說,一般來講,蛇咬並不一定每次會釋出毒液,否則對自身也很危險,雖不能確認這條龜殼花蛇是否因毒液死亡,但看它張著大口咬住自己死亡的畫面,實在駭人。

有隊員打趣說,這條龜殼花或許因被關進牢籠,一時“想不開”。

不過,蛇類專家說,一般如果將毒蛇和無毒蛇放在同一籠子,往往是毒蛇咬死無毒蛇,很少聽聞毒蛇咬死自己;較可能的情況是,這隻龜殼花蛇被捕過程或被夾住時傷到某部分神經,造成神智錯亂,導致咬死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